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等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问题,通常研究的主要是富含糖分的汁液在筛管中的大量流动。衰老叶片中细胞内含物的彻底转移,由于涉及不少含多种元素的复杂有机物,也应是有机物运输中值得考虑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不仅是因为它在理论上与运输的其它方面有密切牵连,而且在生产上也有它的现实意义。行将收获籽粒的小麦、玉米。其茎叶在衰退过程中细胞内含物能否彻底地转移,会显著地影响籽粒的产量与品质。本文在葱属、小麦等衰老叶鞘中,以核物质的变动为主要指标,按照原生质解体与撤退的顺序作了系统的观察。试验结果充实了我们过去提出的建议:衰老叶片中细胞内含物的彻底转移,是靠局部解体的原生质自身的胞间运动,原生质于是大量汇集到叶脉的维管束,再从中向外转移,由于来不及撤离出去,它时常入侵导管。原生质的局部解体最明显的表现就是胞核的解体与核物质的释放及其向维管束转移过程中状况的逐渐改变。植物枯竭叶片中时常出现的大量钙盐结晶就是原生质解体时遗留下来的后果。不仅衰老组织中物质的转移是靠原生质的胞间运动,过去的工作表明,就是急剧生长的幼嫩组织也出现原生质的胞间运动。高等植物原生质的胞间运动可以看作是细胞运动因有胞壁阻隔而表现的形式。正是象生物界广泛出现的造形运动一样,高等植物细胞原生质只有从原属的衰老器官靠自己的运动才能转移到新生部位,而淀粉等储藏物质则必需降解到糖才能随汁液运输。因此,我们提出建议:筛管运输既有迅速的汁液集体流动,也有缓慢的原生质移动。根据已有的证据。许多生物的各种原生质运动,不论是它全身的运动,还是内部透明质的流动,都可能是具有ATP酶活性的收缩蛋白来推动的。因此,这两种筛管运输也可能是靠收缩蛋白在与原生质结构的不同结合下进行。叶片由大量汁液输出为主的运输完全转到原生质自身的撤退,关键就在于它衰老到不能恢复的状态,这可能和衰老叶片胞核解体的出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2.
在受精前胚珠的发育过程中,胚囊周围持续出现由内层珠心细胞组成的解体里,以核物质为主的解体产物较集中地分布在反足细胞团附近。珠心组织中和珠心与胚囊间,经常出现原生质的细胞间穿壁转移现象,核穿壁是这种转移的一个重要指标。转移至胚囊的小块核物质常存在反足细胞中,有一些在外形上与核仁甚相仿。本文从营养供求角度上对珠心和胚囊间相互关系的性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在极少伤害质膜和细胞质内含物的条件下,选择性地除去高等植物细胞的细胞壁,以释放出裸露然而完整的细胞(可称为原生质体),这种程序的建立可能是近二十年来植物生理学范畴中最重要的新领域之一。植物原生质体结构上类似子动物细胞,因  相似文献   

4.
植物质外体包括细胞壁和细胞间隙部分,它在地上器官和根皮层的组织体积中仅占5%或更少,但它在植物生理学方面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它决定了浸浴细胞膜的介质中离子成份,控制胞外溶质的运输,影响包括细胞生长的一些生理活动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植酸及其存在形式、代谢、调控及在高等植物内的生理作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6.
高等植物厌氧适应的生理及分子机制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介绍了近年来植物厌氧适应的研究进展,对从无氧呼吸、平衡代谢、抗氧化、通气组织形成的关键性机制,到相关酶蛋白及基因的分离、克隆,以及血红蛋白、钙离子在厌氧信号转导中的可能作用和厌氧适应研究的趋势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胃肠平滑肌层富有特殊分化的两种间质细胞,包括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以及血小板衍生因子受体α阳性细胞(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α-positive cells,PDGFRα~+细胞)。ICC和PDGFRα~+细胞分别与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SMC)形成缝隙连接调控平滑肌的收缩功能,因此,这三种细胞共同构成功能性的合胞体,称为SMC、ICC和PDGFRα~+细胞合胞体(SIP合胞体)。各种神经递质、体液因子、内源性生物活性分子以及药物等可以通过SIP合胞体影响胃肠运动。本文综述了SIP合胞体及其作用机制以及生理与病理生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8.
细胞转分化的病理生理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转分化是一种类型的细胞或组织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转变为另一种正常细胞或组织的现象。这种细胞表型转化对机体具有修复损伤或加重病变的双重生物学意义。机体通过细胞转分化来代替或修复受损组织和功能,但若损害因素的长期存在使得分化后的细胞过度分泌炎症因子和细胞外基质,则可引起组织的过度增生、纤维化、钙化及肿瘤形成。本文就转分化的病理生理意义做一简述。  相似文献   

9.
高等植物的细胞同步培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0.
一、引言五十年代,人们在对细胞分裂和细胞周期进行广泛研究时,对同步的细胞群体引起了注意。因为,由同步群体可以得到大量一致的样品进行精细结构的研究和化学分析,便于研究细胞周期和分裂的调控。但是,在自然界中所能得到的细胞群体,几乎全是异步生长的。在高等植物中只有少数组织的少  相似文献   

11.
12.
高等植物环式电子传递的生理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式电子传递做为一种可供选择的电子传递途径之一,近几年被证实它对于许多高等植物的生长是必需的.环式电子传递通过促进跨类囊体膜质子梯度的建立一方面激发ATP合成酶合成ATP,另一方面加强了光系统Ⅱ处的热耗散,稳定了放氧复合体,从而保护光系统Ⅱ免受光抑制.同时,它还可以缓解光系统Ⅰ处电子受体的过度还原,减少超氧阴离子在光系统Ⅰ处的合成,防止光系统Ⅰ受到光抑制.本文简要地综述了环式电子传递的途径、其参与ATP合成的作用、对光系统Ⅱ和光系统Ⅰ光保护作用及其对环境胁迫的响应和调节,并对环式电子传递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最近,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育种研究所的一个实验室,成功地用分离的玉米精细胞和卵细胞在体外融合,产生了人工合子。这是植物生殖细胞工程的一次重大突破。在50年代,著名植物胚胎学家P.Maheshwari在总结被子植物受精作用的控制时,尚难以想象雌雄配子可以进行体外操作,并实现融合。至六十年代,在组织培养技术蓬勃发展的影响下,发展了将胚珠或子房在离体培养的条件下进行授粉和受精的方法,称为“试管受精”,后来也常称为“离体受精”。这是1962年在印度德里大学植物胚胎学实验室开创的。试验的成功当时引起了国际上很大的重视。在其后的十余年中,在这个领域内开展了不少的研究,表  相似文献   

14.
高等植物Rubisco的组装及其中间产物的鉴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将新鲜制备的不含Rubisco的水稻叶片低分子量蛋白组分在离体条件下于室温保温48 h, ND-PAGE分析发现在ATP 5 mmol/L 和Mg  相似文献   

15.
高等植物Rubisco的组装及其中间产物的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新鲜制备的不含Rubisco的水稻叶片低分子量蛋白组分在离体条件下于室温保温48h,ND-PAGE分析发现在ATP 5mmol/L和Mg^2+ 5mmol/L的作用条件下,在分子量为560kD位置上有一蛋白带生成。高浓度的K拓一定程度上抑制它的形成,在保温介质中没有ATP存在时,不能产生560kD分子量的条带,但有一更高分子量(约600kD)蛋白条带的产生,这一条带能在ATP和Mg^2+作用下发  相似文献   

16.
高等植物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几种植物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相关的线粒体连锁位点的分析及育性恢复的几种假说,并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作为高等植物细胞间的细胞器,胞间连丝(PD)有两种基本形成方式初生形成和次生形成.除了能保持相邻细胞之间的胞质连续性外,近年来次生胞间连丝的形成被认为是为了满足植物生长发育某些阶段特殊功能的需要,而引起许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从生物发生、结构、形成机制及特殊功能等方面综述了有关次生胞间连丝研究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原生质体研究是二十多年来在细胞生物学中比较活跃的领域之一。由于它涉及了生物学上许多基本问题,在实际应用上有较大潜力,因此引起多方面的注意。原生质体研究所涉及的对象有细菌、真菌、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近几年来高等植物原生质体研究有不少进展,但注意力多半集中在离体培养、全能性表达和利用它进行各种细胞操作与遗传操作上、对原生质体特性的研究工作较少。应当说,深入了解原生质体的形态和生理特性是进  相似文献   

19.
高等植物突变细胞系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一、引言植物组织培养研究与应用的进展,吸引多种学科工作者的参与;它在生产上的作用也日益明显。Carlson等人开拓性的研究展示出有可能用分子生物学的知识,以高等植物细胞为实验系统,来扩充对高等植物的认识与改良植物的性状。可以像对微生物材料那样设计各种实验,用单倍体、二倍体以至多倍体植物细胞,在比田间试验小得多的空间和较短的时  相似文献   

20.
高等植物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高等植物的雄性不育有多种类型,发生的原因复杂。对高等植物雄性不育机理的探索一直是一个活跃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采用多种细胞生物学方法对植物雄性不育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从绒毡层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分析以及Ca^2+、ATP酶的分布特征、细胞骨架的排列方式、细胞程序性死亡等不同的细胞生物学研究角度探索了雄性不育花药的败育过程。雄性不育的细胞生物学研究结果起到了将分子水平研究与个体水平研究结果相联系的纽带作用,有助于全面地了解高等植物中各种雄性不育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