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gG含量测定中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分析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VIG)IgG含量测定中的影响因素,分别以不同的稀释缓冲液、不同的稀释度、不同的稳定剂对IVIG的IgG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以不同的稀释缓冲液、不同的稳定剂测定的同批IgG含量无显著性差异;而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的同批IgG含量有差异。因此可见,IVIG制品中采用的不同稳定剂对IgG含量测定影响不大;可以用不同的稀释度测定的均值作为该批IVIG制品的IgG含量。  相似文献   

2.
比较研究了用碘量法和分光光度法测定角蛋白水解液中L-胱氨酸含量的适用性。结果表明,磺量法不适用于水解液中L-胱氨酸含量的测定。分光光度法不仅适用于水解液中L-胱氨酸含量的测定,同时也适用于产品L-胱氨酸含量的测定,测定结果准确可靠,相对误差为0.29%~0.84%。  相似文献   

3.
重铬酸钾-DNS比色法测定发酵液中乙醇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酵液中往往含有一些还原性物质,如葡萄糖等,用经典的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来测定发酵液中乙醇含量时,往往出现结果偏大的现象.为了测定发酵液中乙醇含量,在经典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基础上,使用DNS氧化比色法测定葡萄糖含量,修正乙醇含量的测定结果.统计分析发现,经改良的重铬酸钾-DNS比色法测定含葡萄糖的乙醇标准溶液时相对误差均值为0.95%,远小于传统的重铬酸钾氧化比色法的相对误差均值18.07%,在精密度相似情况下提高了准确度,更适宜用于测定含葡萄糖等还原性成分的发酵液中乙醇含量.  相似文献   

4.
根据药典方法,以齐墩果酸为对照品,对灵芝中含有的三萜、甾醇和脂肪酸3种类型化合物进行分光光度法测定,并对影响三萜含量测定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灵芝中的甾醇和脂肪酸类化合物会干扰所有的测定结果,尤其影响灵芝孢子中三萜含量的测定。灵芝子实体中三萜化合物的结构特征,造成了其测定值远远低于真实值。因此,分光光度法不适用于测定灵芝子实体、菌丝体和孢子及其相关产品中的三萜含量。  相似文献   

5.
叶绿素计SPAD-502在林业上应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叶绿素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色素,传统方法测定叶绿素一般采用分光光度法.本研究采用便携式叶绿素计SPAD-502测定落叶松人工林下4个主要阔叶树种绿色度(SPAD值)的季节变化,并与分光光度法测定的叶绿素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具有显著的相关性,SPAD值能较好地反映树木叶绿素含量的变化.因此,使用叶绿素计测定树木的叶绿素含量是完全可行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代替叶绿素含量的直接测定.由于叶绿素计SPAD-502携带方便、测定简便、迅速,且不损坏叶片,应在林业研究中积极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甘油转化生产1,3-丙二醇发酵液中甘油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4,自引:2,他引:44  
对文献介绍滴定法测定甘油的方法进行了改进,使之能够用于1,3-丙二醇发酵液中甘油含量测定。实验表明,化学滴定法测定结果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与酶法和变色酸比色法相比,测定结果接近,化学滴定法测定发酵液中甘油含量是一个较为经济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福建省不同地区野生单叶蔓荆子总黄酮和蔓荆子黄素含量进行测定,不同地区含量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确定福建野生单叶蔓荆子的质量水平,为进一步开发福建野生单叶蔓荆子提供基础研究数据。回流提取总黄酮,紫外分光光度法(UV法)测定总黄酮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测定蔓荆子黄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野生单叶蔓荆子总黄酮含量范围为7.081%~10.792%,平均含量9.040%;蔓荆子黄素含量范围为0.06170%~0.12578%,平均含量0.08878%。福建省不同地区野生单叶蔓荆子质量(以蔓荆子黄素含量为指标)均符合药典规定,可进一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正> GQA-31型谷物品质分析仪是一台近红外光谱仪,该分析仪原设计测定蛋白质、脂肪、水分等成分。应用该类仪器测定小麦、水稻的赖氨酸含量已有报导,但在这类仪器上用染料结合法定标测定稻米的赖氨酸含量未见有报导。近年,我们进行了以染料结合法(DBL法)作为GQA 31型谷物品质分析仪的定标方法,测定稻米赖氨酸含量的研究,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为以后大批量筛选品种资源的赖氨酸含量和高赖氨酸育种材料的测定提供了可靠、经济、快速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棉花植株中的单宁测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通过 3种方法测定棉花组织中单宁含量比较表明,Folin酚还原法测定的 4个品种不同组织和不同生育期顶叶的含量显著高于正丁醇盐酸法 (即花色素反应,专门用于缩合单宁的测定)近 2倍,说明这种方法测定出的是相对总酚含量,用于表达棉花缩合单宁的含量是不合适的,而香草醛法测定结果与正丁醇盐酸法差异不显著,可用于棉花组织单宁含量的测定.在棉花各个组织中,花萼、铃皮和叶片缩合单宁含量较高,陆地棉中一般达 5%~10%;花瓣、花柱子房和铃心中含量较低 (2%左右).顶端嫩叶缩合单宁含量从苗期 (1%以下)起不断增加,至吐絮期达最高 (10%左右),表明缩合单宁含量与植物组织成熟衰老和木质化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从灰分及氮含量计算鱼体能量含量的一个简易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鱼体能量含量的测定是鱼类能量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1。近来的研究表明,测定鱼体能量含量上的误差,是造成估算鱼类能量收支误差的一个重要原因3。测定生物能量含量的最可靠的方法为用热量计(calorimeter)直接测定。但热量计价格昂贵,不易普及;测量中需用铂丝作引燃材料,成本较高;热量计的操作也较费时。    相似文献   

11.
啤酒中风味物质双乙酰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Turbotherm Vap40自动定氮仪进行啤酒的蒸馏操作以测定啤酒中双乙酰含量,测定结果与国标法进行了对照,结论是Turbotherm Vap40自动定氮仪可以替代国标法中的双乙酰蒸馏装置进行啤酒中双乙酰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肉苁蓉中提取并测定总黄酮含量,选择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用分光光度法在最大吸收波长510nm对其含量进行测定。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含量C=9.33%,最佳提取工艺: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1:40、回流时间2h、回流温度70℃。结论:选用芦丁为对照品应用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肉苁蓉总黄酮含量准确度较高,方法简单,是切实可行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地区黄花蒿中的青蒿素含量,并对照测定野生与人工栽培样品,结果人工栽培的黄花蒿中青蒿素含量较野生高。  相似文献   

14.
《遗传》1981,(6)
胚胎发育中核酸的测定是研究胚胎生化的重要方面之一。Davidson等曾报道鸡胚、羊胚各器官核酸的含量及鸡胚胎的心脏体外生长过程中核酸含量的变化。等研究了泥鳅卵发育过程中核酸的变动趋势,等测定了鱼在胚胎过程中的核酸。人胚胎核酸含量只见过零星报道。我们测定了24名胎儿9种脏器核酸的含量,胎儿的胎龄从12—40周,随着胎龄增长,比较了各脏器内核酸含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5.
梁杰豪  龚志强 《蛇志》2015,(2):106-107,125
目的对广西不同产地番石榴叶中总黄酮含量进行测定。方法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于357nm下测定吸光度,计算番石榴叶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在1.7~14.3范围内总黄酮含量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99.28%,RSD=3.69%,R2=0.9993。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番石榴叶总黄酮含量测定。采收地区不同,番石榴叶中总黄酮的含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通过测定块根老鹳草中总鞣质的含量,分析块根老鹳草中总鞣质的积累动态规律。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块根老鹳草叶中鞣质含量是花期最高,茎的鞣质含量普遍偏低;地上部分药材的鞣质含量是始果期含量最高。结论:建立了稳定、可靠的鞣质含量测定方法,块根老鹳草中鞣质的含量变化规律对于确定药材的药用部位及最佳采收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利用林万明等建立的实验方法测定了五个细菌新种DNA的GC含量,同时对未见报道GC含量的两种细菌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神农架林区4种野菜中矿质元素的含量,为消费者选择食用野生蔬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硒(Se)测定依据GB 5009.93—2010;其他元素测定依据ICP法。结果:何首乌尖中除硒含量比家乡菜略低外,其他矿质元素含量均比其他几种野生蔬菜含量高,有的甚至高出几十倍。而蹦芝麻茎中各矿质元素含量(硒除外)均低于其他几种野菜含量;蹦芝麻茎和蹦芝麻嫩荚中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而与常见蔬菜相比,野生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明显高于常见蔬菜,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具有广阔的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云南元宝枫种子含油量及其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测定了元宝枫(Acer truncatum Buge)种仁的油脂含量,含油量为42.60%,其油经甲酯化后,用GC/MS仪器鉴定,共检出十二种脂肪酸,并测定了含量,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2%,神经酸(15-二十四碳烯酸)含量为5.25%。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酶解法(葡聚糖酶、β-葡萄糖苷酶、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测定小麦籽粒中的β-葡聚糖含量,对该方法的标品测定回收率和加标回收率进行研究,利用该方法测定了8个品种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并分析其含量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酶解法具有良好的测定结果;8个品种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在0.44%~0.68%之间,小麦籽粒中β-葡聚糖含量由于品种和产地的不同而呈现一定的差异性,试验结果为从膳食中摄入β-葡萄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