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单克隆抗体致敏羊血球,做反向被动血凝和被动血凝抑制试验。检查出血热病毒抗原和抗体,不仅敏感,性能稳定,而且操作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2.
本文建立了检测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液体抗原及抗体的反向被动血凝(RPHA)和血凝抑制(RPHI)方法,RPHA检测EHFV抗原的敏感性与ELISA相近;RPHI检测EHFV抗体与IFA的符合率为97.3%,敏感性略低。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人体试验的反应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流行性出血热(EHF)病毒浙_(10)株感染沙鼠肾细胞,经0.05%β-丙内酯灭活研制成的EHF灭活疫苗,于4℃放置7个月后,对10名志愿者免疫三针(0天、7天、28天各注射1ml)。结果免疫者的局部和全身均无任何副反应。首针免疫后第28天,血清用反向被动血凝抑制试验(RPHIA)、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EHF抗体,分别有9人、9人和8人阳转,第42天,血清用三种方法检测抗体均全部阳转。空斑减少中和试验(PRNT)于第28天有4人阳转,第42天有9人阳转。上述结果表明,此疫苗对人体有较好的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出血热地鼠肾细胞灭活疫苗人体试用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发先  宋干 《病毒学报》1992,8(2):136-140
  相似文献   

5.
6.
<正>目前肾综合症出血热在全世界每年约有15万病例,死亡率为3~10%,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近年来发现东南亚和非洲国家亦有此病发生。自1978年李镐汪首先分离到出血热病毒后各国各地从野鼠、家鼠、试验大鼠或其他动物及病人标本分离到许多病毒株。我国自1981~1982年先后从黑线姬鼠和褐家鼠分离到出血热病毒后,全国各地亦从不同动物和人体分离到许多病毒株,并对这些病毒株进  相似文献   

7.
用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李株和陈株血凝素(HAN)分别免疫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和骨髓瘤细胞SP2/O融合,杂交瘤生长孔率为97.5%和60%,阳性率各为2.5%和22%,克隆化培养阳性率达到100%。通过筛选得2株杂交瘤细胞、一株为2B_7、另一株为1H_8。其腹水单克隆抗体(McAb)滴度均达1∶16×10~4—32×10~4。1H_8的血凝抑制滴度达1∶5120。经染色体核型分析,杂交细胞染色体2B_7为80—97条,1H_8为85—105条,每个细胞均含一条中着丝点标记染色体。McAb的Ig类别和IgG亚类检测结果2B_7为IgM,1H_8为IgG_(2b)。两者对19株不同来源的EHFV具有不同的反应,1H_8McAb与19株都具有不同程度的免疫荧光反应,滴度都较高,且对5株不同来源的EHFV-HAN具有血凝抑制活性,滴度在1∶1280—5120,故1H_8为血凝抑制抗体;2B_7只对12株EHFV起反应,对7株不起反应,且没有血凝抑制活性。这说明1H_8与2B_7具有不同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流行性出血热免疫球蛋白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告采用纯化灭活流行性出血热(EHF)Ⅰ型疫苗免疫健康献血员,采集EHF抗体高滴度的血浆,用低温乙醇法及盐析法分离纯化三批EHF免疫球蛋白。结果表明:(1)采用0,1,3,4(月)或0,1,4,5(月)免疫程序,疫苗剂量1~2ml(0.15~0.30mg蛋白),受免献血员血清平均抗体滴度可达1∶406(ELISA)或1∶112(RPHI)。(2)通过生化检定,三批制品的电泳纯度为97.05%,96.84%,99.26%;IgG单体和二聚体含量为89.55%,91.30%和98.21%。(3)用空斑抑制中和试验及免疫印染试验证明所纯化的免疫球蛋白具有抗EHF病毒特异性。(4)三批EHF免疫球蛋白的效价测定,结果为ELISA滴度≥1∶512,RPHI滴度≥1∶1024,PRNT(中和抗体)滴度1∶40。按16%蛋白计,EHF免疫球蛋白的效价可达原料血浆的10倍以上。(5)无菌、安全、毒性及热原质试验检定结果,全部通过《中国生物制品规程》要求。  相似文献   

9.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的蚀斑形成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国外已有报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能在Vero-E6细胞上形成蚀斑。由于蚀斑试验和蚀斑减少试验用于测定病毒滴度及中和抗体效价较其它方法准确,且特异性高,适用于测定出血热病毒间抗原性差异,感染或免疫后中和抗体水平。但由于EHFV在细胞内繁殖培养时间较长,蚀斑形成的细胞培养条件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尚未见成功的报道。我们基本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本文报告流行性出血热R22和A9株病毒培养,同位素标记及核酸提取的初步研究,並获得了该病毒核酸的3个片段即L、M、S、分子量分别约为:3.8、1.9和0.86×10~5道尔顿,不论用20~70%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纯的病毒,或用30%蔗糖垫层离心的粗制病毒,均获同样结果,但多数情况下,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时,除病毒峰外,还发现主要由细胞组份(即线粒体和核糖体等)组成的另一峰,并经常影响病毒RNA的提取,对如何获得纯净病毒及其核酸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及其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流行性出血热(EHF)灭活疫苗对初免一年或一年半后的25名志愿者加强免疫1针,未发现局部和全身副反应,可使初免后中和抗体阴性者或初免后阳性转阴者,中和抗体全部阳转,且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与初免相比有成倍的增长。表明此疫苗的初免是有效的,即使初免后未检出中和抗体,但对EHF病毒抗原仍具有强烈的回亿反应,因而EHF灭活疫苗加强免疫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实验结果揭示流行性出血热病毒(EHFV)在酸性条件下可导致感染细胞发生融合,细胞间隙消失,细胞界限不清,细胞和细胞连在一起,形成多核的巨细胞体,姬姆薩染色比未融合细胞浅。融合液(Eagle’s基础培养液,含0.2%BSA,20mmol/L HEPES),用1.0NNaOH调pH至5.0—6.0时,细胞融合最甚,几乎所有的感染细胞都  相似文献   

17.
应用金黄地鼠作动物模型测定国内外四种流行性出血热灭活疫苗的保护率,并测定相应的中和抗体进行比较,发现四种疫苗对动物的保护率均较明显优于其中和抗体水平。说明保护力试验能较全面反映EHF疫苗的效力和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8.
MacELISA、RPHI和IFAT用于流行性出血热早期诊断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了IgM捕获ELISA(MacELISA)、反向间接血凝抑制试验(RPHI)和间接免疫荧光抗体试验(IFAT)检测流行性出血热(EHF)病人血清特异性抗体的结果。MacELISA对急性期血清Ig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与RPHI对总抗体的阳性检出率相近,两法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而IFAT检测IgG抗体的阳性率则较低。总抗体滴度(RPHI)与IgG抗体滴度(IFAT)相关(r=0.542,P<0.01),而与IgM抗体滴度(MacELISA)无明显相关(r<0.1)。但进一步研究发现,3日内血清IgM抗体滴度与总抗体滴度(RPHI)存在相关关系(r=0.701,P<0.01),表明IgM抗体可能也与发病初期RPHI的较高的阳性检出率有关。本工作表明,MacELISA作为一种早期诊断方法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而RPHI操作简便、快速、敏感性高,但存在一定的非特异性。研究还发现,流行区临床诊断为EHF的病人,IFAT(IgG)和RPHI检测均阳性,而MacELISA(IgM)阴性,提示用RPHI进行血清学诊断时,检查双份血清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流行性出血热病毒结构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德新  宋干 《病毒学报》1990,6(2):99-105
  相似文献   

20.
应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免疫转印技术对流行性出血热患才血清中免疫合物组分进行了分析。流行性出血热循环免疫复合物经SDS-PAGE分离,考马斯亮兰染色,显色主要有7条带,分子量分别为23kD,50kD,52kD,65kD,72kD,80kD及100kD。采用该病毒特异性抗血清、单克隆抗体以及人免疫球蛋白、补体成分抗血清识别,在其特环免疫复合物中可检出特异性病毒抗在及相应的免疫球状蛋白和补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