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偏头痛是以中重度头痛及各种神经症状为特征的神经系统疾病.针刺作为常用的非药物疗法,在偏头痛防治方面具有疗效佳、副作用少的优势,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近年来,神经影像学技术的进步有助于客观评估针刺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并为探索针刺治疗偏头痛的中枢机制提供了机会.本文从针刺治疗偏头痛急性发作和针刺预防偏头痛发作的中枢机制两个方...  相似文献   

2.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与偏头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多发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双侧头部反复发作的搏动性疼痛,可伴有恶心、呕吐、视物异常等神经症状。关于偏头痛的发病机制研究尚无定论。偏头痛的发病机理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偏头痛的发作与头颅血管周围组织产生的血管活性物质,特别是与三叉神经血管系统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peptide,CGRP)的含量变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对偏头痛的治疗效果。方法:4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0)和对照组(n=20),治疗组接受生物反馈治疗,每周两次,每次30分钟,共2个月,并随访2个月。记录基线期、治疗期及随访期头痛发作频率的变化。结果:肌电反馈组的头痛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别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2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有效预防偏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4.
王大成 《蛇志》1999,11(1):41-41
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血管性头痛,既往对本病诊断主要依靠临床检查来确诊。1993年12月至1997年12月我们用经颅多普勒彩色超声诊断仪(TranscranialDoppler,简称TCD)对150例偏头痛急性期患者进行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是头痛的常见类型之一,为发作性的颅内和颅外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头痛为特征,属祖国医学中“偏头痛”、“少阳头痛”、“头风”范畴。迄今,尚无特效疗法和药物。我们以五行针吸附翳风穴治疗偏头痛3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疗效。一般资料病例选择:选择的30例偏头痛患者均符合《吉林省疾病诊断与疗效判定标准》(吉林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第1版)中偏头痛之诊断标准。其中,男性13例,女性17例。年龄最小的14岁,最大的67岁。病程最长者12年,最短者1年。且12例有偏头痛家族史。治疗方法:均以五行针吸…  相似文献   

6.
目的 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为14.4%。功能连接测量两个神经信号之间的统计学相互依赖性,不同的功能连接反映了大脑区域协同工作的不同模式。因此,研究不同脑区的功能连接对于理解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往基于脑电图对偏头痛患者脑功能连接的分析主要集中在视觉和疼痛刺激。本文尝试研究偏头痛患者在发作间期对体感刺激的皮质反应,以进一步了解偏头痛的神经功能障碍,为偏头痛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线索。方法 招募23例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0例有先兆偏头痛患者,28名健康对照者。所有受试者均进行详细的基本资料和病史采集,完善量表评估,在正中神经体感刺激下进行脑电图记录。计算68个脑区的相干性作为功能连接,并评估功能连接与临床参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正中神经体感刺激下,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的脑电功能连接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异常的脑电功能连接主要位于感觉辨别、疼痛调节、情绪认知和视觉处理等区域。无先兆偏头痛和有先兆偏头痛患者的大脑皮层对体感刺激可能具有相同的反应方式。偏头痛患者的功能连接异常与临床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可以部分反映偏头痛的严重程度。结论 本研究...  相似文献   

7.
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动物模型是从实验室到临床转译研究成功的保证,为进一步应用硝酸甘油(glycerol trinitrate,GTN)偏头痛大鼠模型,对其信度和效度进行评价。效度包括表面效度、建构效度、标准关联效度。衡量表面效度的标准是症状同源性。GTN偏头痛大鼠模型行为学表现与人类偏头痛有一定的相似性。建构效度主要指动物模型对理论假说的解释度,GTN模型复制了偏头痛的神经源性炎症及痛觉增敏,具有较好的建构效度。标准关联效度即预测效度主要表现为药理学反应及其在临床的干预实验。GTN模型对典型抗偏头痛药物麦角胺的反应较敏感,但是该模型的预测力效度仍未有效建立。GTN偏头痛大鼠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实验室均已成功复制,表明其有较好的信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比例的川芎当归配伍对偏头痛大鼠体内内源性物质影响。方法:采用雄性SD大鼠,皮下注射硝酸甘油混悬液制作偏头痛大鼠模型,以偏头痛模型大鼠体内三种内源性物质5-HT、NO和NOS含量为考察指标,观察给予川芎-当归不同配比(1:9,2:8~9:1)提取液后,模型大鼠体内5-HT、NO和NOS含量变化。结果:在不同配伍比例川芎当归给药后,模型大鼠脑内5-HT含量随川芎比例增加而增加,当川芎比例超过5:5是变化显著,达到8:2时变化最显著;NO而NOS含量变化差异不显著。结论:川芎当归药预防给药对能够减少脑内5-HT在偏头痛发作时的消耗,发挥收缩血管作用,且随着川芎比例增大,作用逐渐增强;阿魏酸对偏头痛的预防有效,但不是唯一有效成分,不能作为药对作用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9.
《蛇志》2018,(3)
目的研究尼麦角林治疗青少年癫痫伴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青少年癫痫伴偏头痛患者按随机化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服用常规抗癫痫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口服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尼麦角林10mg,每天3次,两组均治疗4周为1疗程,疗程结束分别采用VAS疼痛评分量表进行评定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为期4周1疗程治疗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后,治疗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尼麦角林治疗青少年癫痫伴偏头痛患者能显著改善头痛症状,减少癫痫的发作次数,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何振朝  廖苏丽 《蛇志》1997,9(2):42-42
偏头痛是以一侧或双侧发作性搏动性头痛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其病因和病理生理基础还不十分清楚.有人认为本病与中枢性血管功能紊乱,包括颅内外血管及微循环功能紊乱有关.我们从1992年3月~1995年12月对82例偏头痛病人甲襞微循环进行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选择82例已确诊为偏头痛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男56例,女26例,其中21~30岁35例,31~40岁32例,41~50岁10例,50岁以上5例.1.2 检查方法 ①被检查者在室温平均22℃室内安静休息16~30分钟;②填写检查表格、询问必要病;③记录室温、检查询问左手无名指有无局部损伤史;④将左手无名指放在固定架上、上肢放松,使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2月到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24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20)和实验组(n=120)。对照组给予氟桂利嗪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偏头痛发作频率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有效率(95.8%)明显高于对照组(72.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浆黏度、全血高、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实验组患者各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氟桂利嗪联合血塞通治疗偏头痛临床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效果优于单独使用氟桂利嗪。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家族性偏头痛对婴儿腹痛的影响及其相关性。方法:112例婴儿腹痛患儿为腹痛组,97例同期就诊非婴儿腹痛及头痛患儿为对照组,对所有患儿的一、二级及三级亲属进行问卷调查,然后对有偏头痛的亲属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诊断,最后对两组患儿及其亲属的发病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例(17.86%)婴儿腹痛患儿有家族性偏头痛,对照组6例(6.19%)患儿有家族性偏头痛,家族性患偏头痛的患儿比例在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婴儿腹痛患儿的亲属诊断为偏头痛有85例,占本组调查总人数的16.93%,对照组患儿偏头痛亲属共有17例,占调查总人数的2.37%,两组患儿亲属患偏头痛的发病率有显著差异(P<0.05);患儿亲属患偏头痛种类的比较:腹痛组有家族性偏瘫型偏头痛和儿童腹型偏头痛,对照组没有;除散发性偏瘫型偏头痛的在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种类的偏头痛没有显著差异。结论:有家族性偏头痛史的婴儿腹痛发生率高于正常人,婴儿腹痛与家族性偏头痛的发生率相关,与偏头痛的种类也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心脏右向左分流(RLS)对偏头痛患者临床特征是否存在影响,并研究RLS分级与头痛强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偏头痛患者216例作为偏头痛组,选择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组。216例偏头痛患者根据有无RLS分为有RLS偏头痛组(127例)和无RLS偏头痛组(89例)。有RLS偏头痛患者根据RLS分级将其分为大分流组(n=51)、中分流组(n=11)和小分流组(n=65)。观察对照组与偏头痛组RLS情况,比较有RLS偏头痛组和无RLS偏头痛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比较大分流组、中分流组和小分流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偏头痛患者产生RLS的危险因素。结果:对照组与偏头痛组小分流、中分流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偏头痛组大分流患病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RLS偏头痛组患者的视觉先兆、感觉先兆的比例均大于无RLS偏头痛组,头痛初始年龄均小于无RLS偏头痛组,头痛强度均高于无RLS偏头痛组(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运动先兆、遗传、头痛频率、头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RLS分级的偏头痛患者的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头痛初始年龄、头痛强度整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头痛初始年龄是偏头痛患者产生RL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偏头痛发病年龄较小或有视觉先兆、感觉先兆可能提示偏头痛患者伴有RLS,RLS分级与头痛强度没有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OXC)对大鼠三叉神经节神经元钙电流的调控作用。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3组(n=8):生理盐水组(NS组),致炎剂组(IS组),OXC预防组。应用膜片钳技术,采用全细胞记录方式,观察OXC对偏头痛大鼠急性分离的三叉神经节的高电压激活钙电流(HVA-ICa)的调控作用。结果:OXC能够抑制钙电流,使钙电流的激活曲线向去极化方向移动,使钙电流的失活曲线向超级化方向移动。结论:OXC可能通过抑制钙离子进入细胞膜,来预防偏头痛的发作。同时OXC可能对外周神经系统及伤害感受的传入的兴奋性起到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综合分析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偏头痛患者中的应用及价值。选取在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1例偏头痛患者一般资料作为实验组,再选取51例健康者一般资料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接受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检查方法,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低频振幅值(左侧额叶,双侧枕叶,双侧丘脑)。研究发现:(1)实验组左侧额叶、双侧枕叶、双侧丘脑低频振幅值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右侧丘脑局部一致性值、右侧壳核局部一致性值、右侧小脑局部一致性值和脑干局部一致性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右侧枕叶局部一致性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实验组右侧丘脑局部一致性值与病程、发作频率有负性相关趋势,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说明偏头痛患者在疼痛处理过程中能够有效调节脑区功能。  相似文献   

16.
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c-fos、c-jun基因表达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复制实验性偏头痛动物模型并探讨其c -fos、c -jun基因表达。方法 采用CristinaTassorelli硝酸甘油法复制大鼠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免疫组化ABC法研究偏头痛大鼠脑组织即刻早期基因c -fos、c -jun的表达。结果 硝酸甘油型实验性偏头痛大鼠出现双耳发红、甩头、前肢频繁搔头 ,活动增加等外在表现 ,脑组织c -fos、c -jun基因表达阳性细胞数增加 ,基因表达阳性细胞的面积扩大、灰度降低或变化不大。结论 硝酸甘油型实验偏头痛大鼠模型复制方法简单、重复性较好、脑组织c -fos和c -jun基因异常表达明显 ,可以作为偏头痛治疗药物筛选、药效评价和发病机理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7.
解码癫痫发作前脑电信号的神经元集群异常痫样放电活动,对癫痫发作进行有效预测并实施病前干预,可显著减少疾病病损,是癫痫防治的研究热点之一。基于脑电信号的癫痫发作预测研究关键在于发作间期和前期的异常状态识别,研究上述两状态间的神经动力学特征差异对明确癫痫发病机制、选取高分辨特征,进而有效识别该渐进性疾病所处的发作阶段具有重要价值。目前,研究者已对当前主流特征提取及模式识别方法进行了充分的调研梳理,但忽视了神经动态特征变化对于癫痫发作预测的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归纳总结了5类典型的发作预测特征分析方法及其优缺点,重点剖析了发作间期至前期神经生理特征的动态变化及其动力学特性,类比分析了当前该领域主流的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特征识别方法,以期为进一步建立精准、高效的癫痫发作预测技术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川芎、白芷萃取物下调大鼠硬脑膜COX-2及PGE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白芷提取物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模型COX-2及PGE2表达的影响,为都梁软胶囊治疗偏头痛提供实验依据.方法:48只健康成年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16只):阳性对照组(M组)、空白对照组(CO组)(生理盐水加10%DMSO,1ml/100g灌胃三天);实验组(CBM组)(川芎白芷提取物,15mg/kg灌胃三天).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电刺激三叉神经节30min.刺激完毕取硬脑膜测定待测物质.免疫组化、蛋白质印迹(WB)法观察大鼠脑膜COX-2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脑膜中PGE2含量的变化.结果:与CO组相比,M组、CBM组的脑膜COX-2蛋白表达、阳性颗粒数和PGE2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M组相比,CBM组COX-2蛋白表达、阳性颗粒数及PGE2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川芎、白芷提取物可以抑制脑膜中COX-2、PGE2表达,推测这可能是川芎白芷控制偏头痛急性发作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偏头痛相关酶和KEGG通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黄瑞  郑珩 《生物信息学》2014,12(3):218-226
搜集与偏头痛相关的编码酶的基因,利用KEGG通路分析目标基因的分布和功能,促进偏头痛遗传学研究和新药靶点研究。以"gene name"AND migraine检索PUBMED数据库,从原始文献中搜集并整理偏头痛相关酶基因数据,用DAVID在线分析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搜索得到31个偏头痛酶基因,对7条KEGG代谢通路进行了分析:色氨酸代谢通路、酪氨酸代谢通路、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通路、叶酸一碳单位循环代谢通路、药物代谢通路、外源物质细胞色素P450代谢通路、肾素血管紧张素代谢通路。其中药物代谢通路包括9个药物,又以高选择性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西酞普兰的应用前景最大。DDC、DBH、MTHFD1等6个偏头痛相关基因需要完善多态性研究。CYP450和单胺氧化酶在偏头痛的病理和治疗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分析疾病相关酶基因的代谢通路,有助于了解疾病的分子病理基础,并为新药设计提供可靠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归辛颗粒(GXG)对硝酸甘油诱发的实验性偏头痛大鼠行为症状及颈静脉血浆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D大鼠,GXG以大、中、小三个剂量灌胃给药7d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诱发大鼠偏头痛模型,观察各组大鼠行为学差异并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其颈静脉血浆中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GXG可显著改善大鼠的行为症状,颈静脉血浆中CGR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GXG可能通过调节偏头痛大鼠血浆中CGRP的水平,改善脑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起到减轻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