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甾体化合物氢化可的松(即皮质醇11β.17α.21-三羟基-4-孕烯-3,20-二酮)是一种重要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功能紊乱;风湿性与类风湿关节炎、心肌炎等炎症;各种休克;多种眼疾和变态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末梢血酮即β-羟丁酸与尿酮在糖尿病酮症诊断和监测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我院内分泌科收治的随机末梢血糖13.9 mmol/L的糖尿病患者161例,根据尿酮是否阳性分为糖尿病酮症患者29人,非糖尿病酮症患者132人。比较患者末梢血酮、尿酮的相关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寻找血酮诊断糖尿病酮症的诊断切点;比较血酮和尿酮对监测治疗反应性的优缺点。结果:糖尿病患者血酮和尿酮水平呈显著正相关,血酮随尿酮增加而增加(r=0.493,P0.001),而二者与血糖水平均无明显相关性(P=0.358,P=0.133)。以尿酮为糖尿病酮症诊断标准,ROC曲线下面积0.843(CI,0.746-0.939),末梢血酮诊断酮症的界值为0.25 mmol/L。在监测糖尿病酮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血酮较尿酮达峰更快,转阴更早。结论:血酮与尿酮有较好相关性,末梢血酮检测有良好的敏感性、及时性和精确性,对治疗策略有更好的指导意义,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性激素的提取,谁最先?十多年前,这个问题答来颇为简单。提取纯净性激素的荣誉,自然要归于德国化学家布特南特(A.F.Butenandt)。他在1929年从孕妇尿中提取出雌酮的结晶,1930年又得到雌三醇的结晶,1931年则从男人尿中得到雄酮的结晶,1934年又得到了脱氢雄酮和黄体酮的结晶,1935年则将睾  相似文献   

4.
(一)本报告提供了对不同年龄中国男性139人,女性147人尿液17-酮类固醇及男性39人,女性36人尿液生17-酮皮质类固醇排量之测定结果。(二)中国人17-酮类固醇排量最高年龄在25岁左右,男性最高排量平均值为14.46毫克/24小时,女性最高排量平均值为12.05毫克/24小时。(三)中国男性生17-酮皮质类固醇排量最高年龄在30—40岁,最高排量平均值为16.1毫克/24小时。女性生17-酮皮质类固醇排量最高年龄在20—30岁,最高排量平均值为15.7毫克/24小时。(四)将我们在中国人测定之结果与欧洲文献所载之测定结果作了比较及讨论。  相似文献   

5.
<正> 丙酸血症为1968年由Hommes等发现的一种新的代谢异常症。临床上以周期性酮发作为特征伴有酸中毒、呕吐、脱水、进行性昏迷、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偶有贫血和骨质疏松。其生化特征为高甘氨酸血、甲基柠檬酸尿、丙酰Co A羧化酶缺乏和高丙酸血。  相似文献   

6.
冷暴露长爪沙鼠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对产热的调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明  李庆芬  黄晨西 《动物学报》2003,49(5):571-577
为探讨下丘脑 -垂体 -肾上腺轴在野生小哺乳动物产热中的调节作用 ,对正常及肾上腺去除的长爪沙鼠进行了冷暴露研究。正常雄性长爪沙鼠在急性冷暴露 ( 4± 1℃ ,1天 )条件下 ,下丘脑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释放没有显著变化 ,肾上腺皮质酮含量增加 4 5 8% ,差异显著 ,血清皮质酮水平有增加趋势 ;慢性冷暴露 ( 4± 1℃ ,3周 )后 ,肾上腺皮质酮含量增加到对照的 2 14倍 ,血清皮质酮含量维持较高水平。肾上腺去除的长爪沙鼠冷暴露 3周后 ,褐色脂肪组织 (BAT)产热 (细胞色素C氧化酶活力、线粒体GTP结合数量 )增加 ,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合成和释放、血清三碘甲腺原氨酸水平以及血清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均有增加的趋势。表明冷暴露条件下长爪沙鼠肾上腺皮质酮的合成和释放增加 ,从而抑制BAT的产热 ,皮质酮对BAT产热的抑制部分是通过抑制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轴激素的合成和分泌以及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活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导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分析了阳春砂仁叶油和广宁绿壳砂仁叶油的化学成分,分别鉴定出19和17个化学成分。两者相同的化学成分有:α-蒎烯、樟脑烯、β-蒎烯,γ-松油烯、3-已烯醇-[1]、异蒎樟脑酮、松油醇-[4)、α-松油醇以及对-α-聚伞花醇和麝香草酚等。这些化学成分占全油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8.
(13R,17S)-乙基仲醇是合成甾体类避孕药物左炔诺孕酮的手性中间体,可利用Cyberlindnera saturnus ZJPH1807菌株催化乙基二酮不对称还原制备(13R,17S)-乙基仲醇.为进一步提高该菌株的羰基还原酶活力,采用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优化法对其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及无机盐等主要成分和添加量进行...  相似文献   

9.
GC-MS分析伊犁绢蒿挥发油化学成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伊犁绢蒿挥发油,出油率为0.25%。采用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从检出的30个成分中鉴定出28个,所鉴定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98.66%。其主要化学成分为α-苎酮(78.74%)、樟脑(6.17%)、桧烯醇乙酸酯(1.94%)、β-苎酮(1.40%)、乙酸乙酯(1.14%)等,占总挥发油成分的89.46%。  相似文献   

10.
雌激素对大鼠肾上腺皮质中Bcl-2和 Bax蛋白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摘除卵巢及补充17β-雌二醇后大鼠肾上腺皮质各层Bcl-2和Bax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摘除卵巢后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Bcl-2和Bax表达都增加;球状带中Bax表达增加,而Bcl-2表达阴性。补充17β-雌二醇后,束状带和网状带中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Bax在束状带中表达极显著降低,而在网状带中没有阳性产物;在球状带中Bcl-2表达上升,而Bax表达下降。表明雌激素在肾上腺皮质各层发挥着复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EC.2.6.1.2)是催化L-丙氨酸与α-酮戊二酸反应生成丙酮酸和谷氨酸的可逆反应的酶,在临床上是最常用酶之一。到目前为止,对于ALT同工酶的研究国内外文献报导甚少,国外文献仅限于动物。本文旨在探索人类ALT同工酶的存在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  相似文献   

12.
为了合理地设计新的聚酮化合物提高组合生物合成的效率,本文使用ClustalW、Mega4.0分析了26种来自不同聚酮合酶的β-酮酰-ACP合酶结构域的序列特征,并用ProtParam、Phdsec、Swiss-Model等工具对其中9种具有不同底物专一性的β-酮酰-ACP合酶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及活性位点进行了分析与预测。发现它们结构上的相似性大于序列上的相似性;活性位点都富含丝氨酸;底物含有2个羧酸基团的β-酮酰-ACP合酶的理论pI均小于5.0且其形式电荷总量也偏低;序列V303ELHGTGTPLGDPIEAGA320是这26种β-酮酰-ACP合酶的一段保守序列,但它并不与活性位点相邻。这些研究对进行聚酮合酶的模块或结构域替换以及定点突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为探讨其的进化机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答:否。我们知道,男性的睾丸是分泌睾丸酮、雄烯二酮、去氢异雄酮等雄激素的主要器官。女性的卵巢是分泌雌二醇和雌酮等雌激素的主要器官。但在人体内,  相似文献   

14.
裂叶荆芥不同部位香精油组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分别从裂叶荆芥的叶、茎和花三个不同部位提取香精油并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发现,叶、茎、花的香精油分别含有23、29、26种组分.叶和花香精油的组成和含量基本相似,主要成分是含量分别为15.09%、14.51%的薄荷酮和29.26%、31.36%的(+)-胡薄荷酮等单萜化合物以及含量分别为17.09%、5.00%的α-律草烯等倍半萜.而茎香精油的萜类化合物含量较低,含薄荷酮为4.15%,(+)-胡薄荷酮为7.68%,但其乙酯含量相对较高,如(E)-9-十六碳烯酸乙酯含量为11.92%,异戊酸乙酯为9.38%.  相似文献   

15.
广西姜黄挥发油两种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广西姜黄那坡县种植的姜黄为原料,以水蒸汽蒸馏法和以石油醚为溶剂的索氏提取法,分别提取挥发油,并用GC-MS分析法对这些以不同加工途径获取的姜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比较了不同的加工办法对挥发油的加工得率、主要成分和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广西那坡的姜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α-姜黄烯、芳姜黄酮、(-)-姜烯、β-倍半水芹烯、β-姜黄酮、α-姜黄酮、4-(1,5-二甲基-4-己烯基)-2-环己烯酮、β-没药烯。  相似文献   

16.
性激素对肺泡巨噬细胞溶菌酶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肺泡巨噬细胞(AM)的功能及调控机制。方法:采用电泳法观察大鼠AM分泌的溶菌酶活性及雄酮、雌二醇对其分泌的影响。结果:雄酮、雌二醇对大鼠AM溶菌酶有显著促进作用(P<0.01),吲哚美辛能降低雄酮及雌二醇的这种作用。提示性腺功能的衰退、性激素水平的降低可能是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易患某些感染性疾病的机理之一。结论:性激素有促进AM分泌溶菌酶的作用,其作用与前列腺素的合成有关。  相似文献   

17.
3-酮脂酰ACP还原酶(FabG)在细菌中广泛存在并且十分保守,已经发现的所有FabG及其同系物都具有类似的催化活性中心序列,隶属于短链醇脱氢酶/还原酶(SDRs)超家族成员。它是Ⅱ型脂肪酸合成反应中的关键酶,将3-酮脂酰ACP还原为3-羟脂酰ACP多以NADPH作为辅酶。从搜集的文献来看,国内外针对不同细菌中3-酮脂酰ACP还原酶同系物的研究报道体现了其多样性的特点。但是,近年来,该方面的专题综述十分少见。本文主要对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结构特征、在脂肪酸合成和其他方面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以该酶为作用靶点的抑菌剂等方面进行概述,以期为将来3-酮脂酰ACP还原酶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8.
Fukuda等报导在家蚕、蓖麻蚕等的体液及丝腺体中存在α-酮戊二酸、乙醛酸与草酰乙酸,但未能发现有丙酮酸存在,由于丙氨酸主要在丝腺体内生成,因此以上结果不能很好地说明丙酮酸在丙氨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以后,该作者以整体实验却证明丙酮酸-1-C~(14)可通过体液形成丝蛋白中的丙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假单胞菌SJTE-1可高效转化17β-雌二醇,但是催化该转化的酶尚不清楚。本文鉴定了该菌株的一个新的3-酮酰基-ACP还原酶(ANI01589.1),并对其进行了功能研究。【方法】首先,我们克隆了该3-酰基-ACP还原酶的编码基因,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进行了异源表达;利用金属离子亲和层析法,纯化获得了重组蛋白。体外检测了重组蛋白的活性与酶学性质,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该酶的催化产物。【结果】3-酮酰基-ACP还原酶可被17β-雌二醇诱导表达,重组蛋白纯化量可达19.6mg/L。蛋白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蛋白包含短链脱氢酶/还原酶(SDR)的2个共有区域和多个保守残基。该酶以NAD~+为辅助因子,将17β-雌二醇转化为雌酮;其Km值为0.071 mmol/L, k_(cat)值为2.4±0.06/s~(–1),5 min内可转化超过95.8%的雌二醇。该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42°C,最佳pH为8.0。不同二价离子对该酶的活性影响不同,Mg~(2+)和Mn~(2+)可增强其酶活性。【结论】这一假单胞菌SJTE-1来源的3-酮酰基-ACP还原酶可高效催化17β-雌二醇的转化,该酶可能在该菌株的雌激素代谢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广西那坡县种植的姜黄为原料,分别以沸点为30-60℃,60-90℃的石油醚以及石油醚与乙醚的混合物作为溶剂,采用索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并采用GC-MS分析法研究了这几种姜黄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比较了不同的加工办法对挥发油的加工得率、主要成分、含量的影响。研究表明:用索氏提取法提取的广西姜黄挥发油其得率在7%以上,主要成分为:α-姜黄烯、(-)-姜烯、β-倍半水芹烯、芳姜黄酮、β-姜黄酮、α-姜黄酮、β-没药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