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于 1980年中师毕业 ,恰逢生物学刚被列入高考科目 ,生物教师因 10年浩劫的影响青黄不接 ,十分短缺 ,本专业教师不要说我们乡镇中学 ,就是大城市也是寥若晨星。因此 ,上级决定从我们中选拔一部分人 ,经短期培训后到中学任教。这时我结识了《生物学通报》这一学术期刊 ,并自掏腰包订了 1981年全年的 (当时为双月刊 ) ,以后年年请求单位领导订阅 ,直至今日。每期即将到来之际 ,我都忠实地守候在收发室 ,盼望早日看到她。因为我的功底差 ,工作中力不从心 ,亟需她来“充电”。而且我们这里比较偏僻 ,消息闭塞 ,依靠她来获得相关信息 ,解决有关…  相似文献   

2.
李虹 《生命世界》2010,(4):70-71
<正>转眼之间,从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已近20年了,真是人生一回首,如白驹过隙,实在令人感叹。不知不觉,走过了多少岁月,一些人收藏在了岁月的记忆里,一些人成了生命中的过客。在人一生中,学生时代的经历是最难忘  相似文献   

3.
李虹 《植物杂志》2010,(4):70-71
转眼之间,从四川大学研究生毕业已近20年了,真是人生一回首,如白驹过隙,实在令人感叹。不知不觉,走过了多少岁月,一些人收藏在了岁月的记忆里,一些人成了生命中的过客。在人一生中,学生时代的经历是最难忘的,难忘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我回忆起那段美好的经历,常常想起那些难忘的日子。在我一生的学习生涯中王喜忠老师应该是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位,他的学识、人品、敬业、对学生和青年教师的教导、帮助和提携是同道们所共知共敬的。  相似文献   

4.
沈锷先生严格的科学态度和认真负责培养学生的精神是众所周知的。许多感人的事在同学间也广为流传。但他当年艰苦创业的事迹却鲜为人知。1962年我被录取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沈锷先生的研究生。那时他是一位年轻的副研究员。报到后,沈先生领我去实验室。当时他使用的是在大房间里临时装修的一座“隔电笼”和一间小暗房,办公桌放在门边。我很难接受眼前的现实。他领我到另一间也是加盖在屋顶上的小屋,里面除了办公桌椅外,便是一个熏记纹鼓用的箱子。沈先生指着一张靠窗口的桌子说“这就是你的办公桌”。新建立的研究组工作紧张又艰…  相似文献   

5.
前  言  在新世纪开初 ,欣逢《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 5 0周年。本刊新组建的编委会决定循 4 0周年时的前例 ,也举行一次活动(包括出版“特辑”和召开座谈会 )。于是我们约请了一些人士撰写了纪念文稿 ,同时也收到了一些自发来稿 ,编辑了这个“特辑”。作者从九十高龄的娄成后先生 ,直到年轻的在读研究生 ,他们在文章中高度评价了本刊的作用和成就 ,同时也对本刊寄予了殷殷厚望 ,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植物生理学界几代人的心声。这里 ,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文稿中大都冠有“祝贺《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 5 0周年”的副标题 ,为避免重复 ,一律舍去了。还有几篇文章题目雷同 ,我们作了改动。并此说明。———编者  相似文献   

6.
《植物杂志》是一本具有中等专业水平的科普刊物。它具有科学性强、知识面广泛、实用性、趣味性兼备的特点,也是一本很好的将生产、科研、教学等三者融为一体的参考资料,读起来爱不释手。我从70年代初期,还是《植物学杂志》时,就开始订阅它,一直到现在从不间断,每年预订下年报刊杂志时,《植物杂志》是我首选的刊物。自1980年以来,每年的《植物杂志》都装订成册,保存完好,一本不缺,有时邮局丢失一本,也要向编辑部去信求援帮助解决,每次去信求援同志们都给予热情的帮  相似文献   

7.
印其章 《生理学报》2007,59(3):I0006-I0006
今年是《生理学报》创刊80周年,刚巧遇上我今年也是80周岁,我们是同龄。加上多年来我和《生理学报》颇多往来,此时此刻,有些感触。随手写下来,愿与生理学同行们交流切磋,并以此作为对《生理学报》创刊80周年的纪念。  相似文献   

8.
《生物学通报》编委会、期刊社 :新年好 !,我是一名普通农村中学的生物学教师 ,虽然在我参加工作的时候 ,正处于我国生物学教学的低潮 ,但是我从未放弃对生物学教学的热爱 ,从未间断过订阅《生物学通报》。在跨进大学的那一年 ,一个偶然的机会 ,我在图书馆发现了它 ,从那时起我就认识了它 ,喜欢上了它 ,并一直伴我成长 ,直至成为一名优秀青年教师。真是“众里寻她千百度 ,蓦然回首 ,就在茫书海之中。”我最喜欢《生物学通报》中的“教学专题研究”、“课外科技活动”、“生物资源持续利用”等栏目 ,她丰富、拓展、深化了我的生物学知识 ,更…  相似文献   

9.
我这次以福建省农垦农工商联合企业公司顾问、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所长的名义,应泰国德美行总经理李引桐先生的邀请,组织了热带,亚热带经济植物考察小组到泰国考察并洽谈商务。今年四月底我原已接受邀请参加在美国加州召开的农业发展和土地利用的国际会议,但因为爱国华侨的热情邀请,他们认为要学习外国的经验,不一定都要远涉重洋,也可以到条件有利的近邻去走走。经有关方面的讨论,安排我们到泰国去学习。  相似文献   

10.
1998年4月,我访问了剑桥大学的高德温实验室(GodwinLaboratory)。周力平博士在那里已10多年,是个真正的“剑桥人”。所以,向他了解剑桥就更方便。他的实验室离著名的剑桥大学地质系塞治威克博物馆(SedgwickMuseum)不远。这...  相似文献   

11.
我订阅《植物生理学通讯》已六年了。回顾六年的工作收获,甚感离不开《植物生理学通讯》。她内容丰富,在交流信息、经验和技术方面发挥了指导性和桥梁作用。我们黄务镇1985年建立了全国乡镇级第一个以科研、生产、经营为一体的民办植物组培  相似文献   

12.
改进教学方法,充分利用45分钟,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关键。对于如何用好用活45分钟,我曾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比较,觉得用下列方式有一定的效果: 1.激疑人碰到问题,才能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因此,在课堂上如何创设一些恰当的问题,是激发学生产生疑问,思考问题的起点。例如,我在讲“脑的高级机能”时,作了如下尝试。先在小黑板上写了几个事例,并绘了一个简图,以增加学生兴趣。 (1)狗进食引起唾液分泌。 (2)单独灯光刺激,引起视觉。 (3)灯光(先刺激)和进食(后刺激)多次结合后,单独灯光刺激也使狗分泌唾液。这是为什么呢? 这样就可激发学生思考起来,并促使学生联系前面已学过的知识(如大脑皮层中有许多中枢)来联想这个问题。然后按(1)(2)(3)事例  相似文献   

13.
正我喜欢动物,也喜欢音乐,还喜欢给动物放音乐听。好朋友杰米知道后反应很大:"啧啧……她一定是疯了!叫动物听音乐有什么用?那不是'对牛弹琴'吗?"不,当然不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音乐对动物,绝对有作用。而且,这是有科学依据的!鹦鹉懂节拍想知道给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放首歌会有什么效果吗?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专家对这个想法很感兴趣。他们找来一只宠物鹦鹉,然后选了几首歌放给它听。通过观察,他们惊奇地发现,这只聪明的鸟对听到的歌不但有反应,而且反应很强烈——它竟然随着音乐的节奏,点头哈腰,几乎要跳起舞来。再仔细观察,研究人员见它的动作竟然是跟着节拍的。看来,  相似文献   

14.
《人与生物圈》2004,(6):4-8
近年在西双版纳野象不断伤害人命,损毁庄稼,面对不断升级的人象冲突,众说纷纭,而专家们的说法是:不是大象多了,是大象栖息地少了要给大象留出起码的生存空间保护大象的代价应当由国家和社会买单人象矛盾不可能完全解决,只可能缓解  相似文献   

15.
黑板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最基本的教学用具之一,教师可以通过它写出或画出非言语所能理解的或言语上难以理解的东西,并可通过它明确地有条理地书出“讲授重点,以帮助学生理解与巩固知识。所以教师在一节课里应该写些什么?怎样写?什么时候写?都需要在备课时作周密的考虑,并应在制订课时计划时列为重要项目之一。教师在新课中,话说的不清楚、不技术或说错了,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的困难或形成错误的概念。而板书如写的不清楚、不技术或写乱写错了,也同样会给学生在理解问题上带来困难或形成错误的概念。甚至写错了一句话或画错了一个东西比讲错了一句话留给学生的印象还要深。因为学生坐在课堂上,两眼是紧紧  相似文献   

16.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植物生理学也有它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早期的植物生理学研究几乎都是农业研究的一部分,进行一些土壤营养试验。十九世纪中叶的李比西既是一位农业化学家,也是一位植物生理学家。他的化学肥料施用理论,对农业发展起了积极推动的作用。所以十九世纪末的季米里亚捷夫说:植物生理学是合理农业的基础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各门学科毕竟有它自己发展的道路,随着植物生理研究的深入,它慢慢地从农业科学的怀抱中脱离出来。三十年代植物激素研究的发展可以说是“走自己道路”的初步尝试.摆脱了农业研究的传统方法。不用整株植物,而用一个切段或一个芽尖作为材料。不用干重或产量,而用弯曲的角度来计量生长,在进行这些研究工作之时,他们完全从探索生命的本质出发,而不拘泥于和农业生产的  相似文献   

17.
正嗨,我给动物开了一家茶馆,欢迎所有顾客来此享受一番。不过严格说来,这并不是真正的茶馆哦!毕竟,我所提供的"饮品"里没有茶叶,只有水。所以,你可以叫它"水馆"。好吧,我说得再直白点儿,它其实就是——我在自家后院挖的一个大水坑。然而就在昨天,我发现竟然有动物在茶馆里洗澡,把水坑里面的水都搅浑了!"究竟是哪个捣蛋鬼干的?这里是喝水的地方,不是澡堂子!"  相似文献   

18.
今年6月初,《生理学报》编辑部给我来信,说受杨雄里主编的委托,约我为《生理学报》创刊70周年写篇纪念文章。信中说我是《生理学报》的几届编委,想必与《生理学报》有着深厚的感情。说起《生理学报》,我对她是情有独钟。这是因为我们是同龄。今年是《生理学报》创刊70周年  相似文献   

19.
前  言  在新世纪开初 ,欣逢《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 5 0周年。本刊新组建的编委会决定循 4 0周年时的前例 ,也举行一次活动(包括出版“特辑”和召开座谈会 )。于是我们约请了一些人士撰写了纪念文稿 ,同时也收到了一些自发来稿 ,编辑了这个“特辑”。作者从九十高龄的娄成后先生 ,直到年轻的在读研究生 ,他们在文章中高度评价了本刊的作用和成就 ,同时也对本刊寄予了殷殷厚望 ,可以说代表了当今植物生理学界几代人的心声。这里 ,谨向他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文稿中大都冠有“祝贺《植物生理学通讯》创刊 5 0周年”的副标题 ,为避免重复 ,一律舍去了。还有几篇文章题目雷同 ,我们作了改动。并此说明。———编者  相似文献   

20.
罗宗洛——对于那些日日夜夜奋战于植生园地的人们来说,是一个熟悉和令人难忘的名字。这不仅仅因为他是前上海植生所所长,更重要的是因为,他和钱崇澍、汤佩松、殷宏章等老先生一起,是我国植生学界的拓荒者和启蒙老师。由于他们的辛勤劳动,我国的、真正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植物生理学才开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才有了今天这个初具规模的专业队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