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对晚更新世以来(~45万)南海西部浮游有孔虫进行定量统计分析,并与南海北部和南部该时期的浮游有孔虫组合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南海浮游有孔虫组合在以Globigerinoides ruber和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为代表的热带—亚热带组合面貌为特征的背景下,其不同海区的浮游有孔虫组合具有...  相似文献   

2.
山东淄博第四纪裂隙动物群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简要记述产自山东淄博孙家山裂隙群的主要哺乳动物化石,将之分为A、B、C三个动物群。A动物群时代与周口店第18地点相当,为早更新世早期;B动物群时代与周口店第9地点相当,为早更新世晚期;C动物群则可能与周口店第1地点中上部层位的时代相当,为中更新世中晚期。分析不同种类的生态类型并依据最小个体数的统计结果,认为早更新世早期本区为相对温湿的草原环境,附近可能有荒漠化现象;早更新世晚期气候较为温湿,无荒漠化现象;中晚更新世主要为林缘—灌丛环境,气候更为湿润。A动物群是华北地区早更新世早期特有的动物群,略具南北过渡区的特征;B动物群初具现代动物区系的面貌;C动物群基本与现代动物区系一致。  相似文献   

3.
1989年在福建清流狐狸洞发现的五枚人类牙齿化石,全部出自晚更新世地层,伴生的动物群表明其地质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这五枚晚期智人的牙齿在形态上无异于现代人.  相似文献   

4.
桑干——汾渭断陷带晚新生代介形类组合序列及古环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确立了桑干—汾渭断陷带晚新生代的介形类组合序列,并进而划分对比了本区地层。据传统的地层划分方法确定的上新统中,介形类有八个种近同时绝灭,可作为上新世标志种。早更新世湖相地层中,自下而上可见以三种湖花介为优势种的组合相继出现,表现出湖泊发展—萎缩的过程。个别地区个别层位还发现有广盐海相介形类和半咸水有孔虫,表明该区在晚新生代曾受到过海水的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西藏聂拉木地区侏罗纪有孔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西藏聂拉木地区侏罗纪有孔虫15属33种,描述其中17种,包括3个新种。该区有孔虫组合特征由早侏罗世的底栖大有孔虫与小有孔虫混生类型过渡为晚侏罗世的底栖小有孔虫组合。生物及岩相分析说明本区侏罗纪处于一个海侵阶段,这与全球海平面升降规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松嫩平原晚更新世以来古植被演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松嫩平原不同地点六个剖面的孢粉分析资料及测年数据, 恢复该区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六种植被类型, 并且对晚更新世晚期在冰缘气候控制下的三种模式孢粉组合所代表向三种典型植被类型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最近发掘所获资料,对万寿岩山船帆洞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洞穴的形成过程、洞内地层划分以及与洞外沉积物关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提出:船帆洞洞穴的发育明显与区域性断裂及岩体的剪切节理有关;洞内经历数次堆积和冲刷;依岩性、地层关系和哺乳动物化石组合,洞内堆积物可分为Ⅰ(中更新世晚期)、Ⅱ(晚更新世早期)、Ⅲ(晚更新世晚期)和Ⅳ(全新世)4个地层单元。  相似文献   

8.
庄浪县徐家城遗址是甘肃省新发现的含丰富旧石器文化遗物的遗址,主要埋藏于水洛河第二级阶地上覆的马兰黄土中。AMS14C测年及气候事件对比相结合的综合年代研究显示, 遗址主要文化层时代集中在距今4.6~2.3万年间, 属于晚更新世晚期。遗址所在的陇西盆地发现近50处晚更新世旧石器遗址, 测年、黄土地层学等的综合年代学研究利于建立该地区晚更新世完整的年代学框架, 为我们进一步讨论晚更新世人类行为演化、人类行为与环境变化的互动等重要学术问题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蔚县盆地地处泥河湾盆地(广义)的东南端,是更新世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2017-2018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在盆地内开展系统的旧石器考古调查,新发现并确认了27处旧石器地点。相关地貌、地层对比显示,新地点年代可大致分为中更新世和晚更新世晚期两个阶段,文化遗物分别埋藏于泥河湾河湖相堆积和黄土堆积中。中更新世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等,原料以火山岩为主,均采用锤击法进行剥片和修理石器;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包括石核、石片和细石叶等,原料以白云岩和燧石居多,火山岩次之,以硬锤锤击法为主要剥片技术,软锤技术少量发现。对石制品初步分析表明,蔚县盆地中更新世地点表现出了一套与阳原盆地早-中更新世不同的原料及石制品组合,且在蔚县盆地晚更新世晚期存在小型石片石器和细石器两种工业。本次调查扩大了泥河湾盆地古人类活动的地理范围与文化内涵,为揭示泥河湾盆地(广义)早期人类的迁徙与适应行为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10.
乌尔吉晚更新世动物群和古生态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尔吉地区晚更新世地层出露广泛,哺乳动物化石常有发现.乌尔吉动物群属于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晚期.动物群的生态性质明显反映了当时应为寒温带湿冷草原为主间有疏林和少量灌丛的自然景观.  相似文献   

11.
文中对上海奉贤DY03孔222m长的沉积物柱状样样品进行有孔虫定量统计分析,结合颗石藻、孢粉等其它古生物学资料,重建了晚新生代长江三角洲南部沉积环境变化。钻孔孔深60m以上发现有孔虫产出,包括60—40m与24.6—2m两层位,尤以24.6—2m有孔虫丰度较高。孔深60m附近有孔虫丰富,底栖有孔虫主要属种为Ammonia beccarii vars.,Nonionella stella,Protelphidium tuberculatum,Elphidium advenum和Astrononion tasmanensis等,而58.8—49.2m则不含有孔虫;孔深48.8—40m,有孔虫丰度、分异度均从下而上降低,从以Ammonia beccarii vars.-Elphidium advenum组合为主,Ammonia compressiuscula,Florilus decorus,Pseudononionella variabilis及Nonionella stella等繁盛的面貌,变为仅含少量的Ammonia beccarii vars.和Elphidium limpidum等。有孔虫群落在60—40m层位呈现了其沉积环境由滨岸演变为浅海、又转变为滨岸的演化序列。另一有孔虫丰富层位(埋深为24.6—2m)中,有孔虫分布连续、丰度高、属种分异度高,其中下部21.4—8.8m含有大量的低盐种Pseudononionella variabilis,Stomoloculinasp.以及少量Heterolepaspp.和Lagena hispida;中部8.4—5.0m产出大量深水型分子Ammonia compressiuscula及代表高温、高盐环境的瓷质类型Quinqueloculina seminula,Triloculina rotunda和Spiroloculina laevigata;上部4.8—2m中深水类型缺失,从下至上显示了一个海水由浅到深再变浅、海水盐度由低到高再变低、海水温度由低到高再变低的海侵-海退过程,且本次海侵较上次海侵水深更深、范围更广。对比显示,DY03孔24.6—2m地层相当于中国东部广泛存在的第一海侵层(全新世),而60—40m地层则相当于第二海侵层(晚更新世),有孔虫等生物群落演化反映了该地区晚更新世以来的两次较大海水进退过程。  相似文献   

12.
河北昌黎■泗涧细石器遗址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记述的细石器埋藏于饮马河支流的二级阶地上部的含砂砾凸镜体的黄色粘土层中。依地貌、地层和石制品的性质,其地质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应归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晚阶段。  相似文献   

13.
更新世晚期大型哺乳动物消亡一直是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科学问题,其消亡的环境背景和影响机制仍没有形成一致观点。我国东北地区晚更新世地层中保存有丰富的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Mammuthus-Coelodonta Fauna)化石记录,是研究更新世晚期大型哺乳动物生存环境及消亡过程的理想区域。黑龙江省青冈地区出土有典型的晚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种类,如真猛犸象(Mammuthus primigenius)、披毛犀(Coelodonta antiquitatis)等。本文以青冈县英贤村化石出土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孢粉分析,重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的生存环境背景。青冈地区猛犸象-披毛犀动物群出土于湖沼相沉积中,研究发现其生存环境的主要植被成分是蒿属、菊科、禾本科、莎草科和云杉属,指示草甸草原为主,局地生长有针叶林的植被景观。欧亚大陆晚更新世高纬度地区广泛分布的猛犸象草原植被曾延伸到我国东北地区。  相似文献   

14.
三门峡地区含哺乳动物化石的几个第四纪剖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河三门峡地区的晚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包括了上新世至晚更新世各个层位,其中以早更新世的材料较多,有七种与泥河湾动物群是相同种;有4种与山西榆社、临猗和西侯度等地点的早更新世动物群是相同种。这说明三门峡地区早更新世动物群相当于维拉方晚期或中晚期。三门系属河湖沉积,但比黄河发育的历史为早,而黄河的沉积系贾福海等划分的第5层。为此,黄河形成的时间恐怕是早更新世之末或中更新世之初。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的细石器埋藏于饮马河支流的二级阶地上部的含砂砾凸镜体的黄色粘土层中,依地貌,地层和石制品的性质,其地质时代可能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应归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晚阶段。  相似文献   

16.
水牛洼遗址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均县镇关门岩村,是汉水流域一处同时具有旧石器早期与晚期文化层的重要遗址。2010年3~4月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面积675m2,共获石制品301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及工具等。地貌和地层对比显示,遗址年代大致为中更新世至晚更新世晚期。遗址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出土石制品246件,属晚更新世;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55件,处于中更新世。下文化层石制品特点显示了中国南方砾石石器工业的特点,而上文化层却出现了中国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对浙江萧山SE2钻孔近50m沉积物岩心进行了详细的有孔虫定量统计分析,并结合测年资料重建了冰后期以来钱塘江沉积河谷的环境演化过程。有孔虫群落特征反映的古环境变化与沉积相分析结果一致。有孔虫资料显示:大约1万年以来该地区受到海水的影响、以胶结质壳Textularia-Reophax组合为特征,并在中全新世海水深度到达最大、以近岸浅水组合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 magellanicum为代表,而晚全新世以来在全球海平面下降的影响下、该地区海水变浅的同时,却由于狭窄的特殊河口地形,水动力相对较强,显示强潮型河口地区特有的近岸分子Ammonia beccarii,Elphidium advenum和相对较深水分子Ammonia compressiuscula共存的底栖有孔虫群落特征。  相似文献   

18.
王幼平 《人类学学报》2016,35(3):397-406
吊桶环遗址位于江西万年县境内的大源盆地,是一处坐落在盆地西南边缘的孤立小山顶山的岩厦遗址。岩厦内发现晚更新世晚期以来文化堆积厚达4 m以上。1993-1999年期间曾经过三次发掘,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制品,包括石片石器、砾石石器及局部经过磨制加工的石制品,数量众多的动物骨骼遗存。尤为重要的是时代早,数量较多,类型复杂的骨、角及蚌制品的发现,如鹿角斧、骨鱼镖及穿孔蚌壳刀等。与此同时,还有多处用火与居住活动遗迹的发现。这些新发现清楚地记录了晚更新世人类在岩厦内活动的历史,为认识华南地区晚更新世晚期人类的"行为现代性"或"复杂化"进程提供了重要的新证据。  相似文献   

19.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22,41(6):1069-1082
近年来,新材料的发现、新测年结果的更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加入,刷新了关于现代人在各主要区域出现时间、在迁徙扩散中与古老人群的交流模式、晚更新世晚期现代人演化复杂场景等方面的认识。本文梳理了关于现代人出现和演化路径的主要化石证据和研究成果。目前化石证据显示:非洲准现代人的出现时间最早可到MIS 9阶段,非洲现代人在中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化石证据连续;欧亚大陆现代人的出现时间可追溯到MIS 6阶段,在MIS 5a-MIS 4阶段经历“瓶颈期”,在MIS 3阶段开始广泛分布。从已有证据来看,MIS 3和MIS 2阶段,欧亚大陆不同区域的现代人演化链条并非单一线性,而是呈现有断点的“网状”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20.
南极乔治王岛长城湾现代有孔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本区有孔虫研究简况 在南极有孔虫研究中,南极半岛、乔治王岛所在的南设得兰群岛周围及其邻近海域的有孔虫研究最为详细,迄今为止已发表了许多有关这一地区有孔虫研究报告。自1914年Faure-Fremiet发表法国波科伊公司第二次南极有孔虫类考察报告之后,1933年Earland报道了南乔治亚岛有孔虫;嗣后,1934年他又发表马尔维那斯(福克兰)群岛有孔虫,文中对布兰斯菲尔德海峡和南设得兰群岛周围有孔虫组合和分布规律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