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白血病患者的肤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l70名经骨髓检查确诊的白血病患者肤纹形态的手纹部分,数据经电子计算机进行判别分析,指纹类型的判对率为52.58±2.67%。根据掌褶类型判别时,其判对率为57±3.8%。指纹类型在判别急非淋患者及正常人时有显著性。掌褶类型的判别力对急非淋及慢粒患者有显著性。慢粒患者猿线出现率高于正常组。急淋患者右手悉尼线出现率高于正常组。此悉尼线在判别分析中有显著意义。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弓斗指数高于对照组。白血病患者组掌纹白线的出现率也高于正常组。  相似文献   

2.
辽宁满族和汉族指纹白线正常值分析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研究了1060例 (满族:460,汉族:600;男女各半) 满族和汉族指纹白线。满族和汉族指纹白线出现率分别是7.11%和31.73%。结果表明民族间的指纹白线有他们各自的特征并做了性别和手别间差异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内蒙地区蒙古,汉,回,朝鲜族肤纹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了内蒙地区3237例蒙、汉、回、朝鲜族人手肤纹特征,选用22项肤纹参数进行民族间和同一民族不同性别间比较,并与我国其他8个民族的部分肤纹参数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内蒙地区这4个民族同属我国北方群,其肤纹既有各民族自身的特点,又具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4.
湖南侗族的手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湖南通道侗族337例正常人的指纹型、总指纹嵴数(TFRC)、a-b纹嵴线(a-bRC)、atd角、轴三角百分距(tPD)、大鱼际纹、小鱼际纹、指间区纹、掌褶纹、掌纹主线横向指数(MLIT)等手纹参数正常值,并与侗族不同人群和湖南周边不同民族进行了比较,发现湖南侗族手掌真实花纹和掌褶纹分布频率与湖南周边其他已研究过的民族和侗族群体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安徽省亳州地区400例 (男女各200人) 回族健康人的皮纹参数正常值。调查分析了指纹类型、指嵴纹计数、掌嵴纹计数、主线止区、atd角、t距比、掌褶和掌部花纹类型等项参数。比较了不同性别、左右侧、不同民族和人种间的差异。结果表明,回族有自己的手纹特点,又显示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6.
桂西壮族手皮纹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陶诚  李宝珠 《人类学学报》1990,9(2):139-146
本文对广西西部500例健康壮族大、中学生的手皮纹进行了观察分析,计算出各型指纹频率、指纹脊线总数、指纹频度指数、atd角度、a-b脊线数、τ距比、主线横向指数、皮纹花样出现率、掌褶纹出现率共九项基本参数,并将这些数值与汉族作了比较,桂西壮族的手纹与汉族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本民族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汉族ABO血型的皮纹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者对芜湖地区382例(男220人;女162人)汉族ABO血型的皮纹特征进行了分析,其中O型130人,A型113人,B型101人,AB型38人。分析比较了指纹类型、指纹组合格局、指嵴纹计数、掌嵴纹计数、atd角,掌部真实花纹,掌褶纹和拇趾球纹等项参数,结果表明,ABO各血型的皮纹参数间有若干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8.
中国十一个少数民族的皮纹研究 Ⅱ.掌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中国11个少数民族(其中回族两个群体)5013人的掌纹样本,计算出了a—b脊线数、atd角、掌褶纹类型、掌纹真实花样、掌纹主线各个项目的基本参数,比较了不同民族、性别、左右侧以及人种间的差异。各民族的掌纹各具特点而又显示出蒙古人种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9.
宁夏回、汉族指纹白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宁夏回族 390 例 (男 :189 例 ,女 :201 例) 、汉族 425 (男 :217 例 ,女 208 例) 指纹白线的分布特 征。结果表明 : 宁夏回族指纹白线出现率为 : 19103 % (男 : 17109 % ,女 : 20185 %) ; 汉族为 : 17155 % (男 : 16122 % ,女 :18194 %) 。同一民族指纹白线出现率女性高于男性 ,有显著性差异 (回 :χ2 = 81916 ,P < 0101 ; 汉 :χ2 = 51434 ,P < 0105) ;回、汉族间指纹白线出现率无显著性差异(χ2 = 21956 ,P > 0105) 。  相似文献   

10.
宋昉  潘素英  丁秀原 《遗传》1986,8(2):41-43
近年来,国外学者作了一些掌褶纹的研究 工作〔61,我国也作了一些民族〔1,和某些疾病〔2,31 的各型掌褶纹频率的研究。为了对人类掌褶纹 有较深人的了解,并对临床医学工作有所帮助, 本文初步探讨了人类掌褶纹的遗传问题。  相似文献   

11.
12.
调查了α_1-AT遗传类型在东北及内蒙古地区汉、蒙、朝鲜、满、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等七个民族中的分布。计算了每个群体中的α_1-AT基因频率,经X~2检测证明七个群体α_1-AT表型分布均符合Hardy-weinberg法则。同时,将各少数民族人群α_1-ATM类型及变异型的基因频率与汉族人群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东北地区3个群体DYS390多态位点的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中国群体Y染色体微卫星位点 DYS390遗传多态性 ,可以用于追溯人类进化上的父系祖先 ,也可以为人类基因组和法医学等研究积累数据。方法 采用 PCR技术扩增微卫星DNA片段 ,再经变性凝胶电泳及银染方法 ,对我国东北地区汉族、蒙古族及朝鲜族 3个群体的1 0 2例男性个体的 DYS390位点的遗传多态性进行了研究。结果 除汉族群体发现 5种等位基因外 ,朝鲜族和蒙古族群体均检出 4种。在汉族群体中 ,我们检出 1例具223bp等位基因。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汉族、朝鲜族以211bp的频率为最高 ,分别为0.439和0.451 ;而蒙古族群体则以215bp的频率为最高 (0.433)。结论  3个群体之间 DYS390位点等位基因频率无显著性差异 ( Fisher精确概率检验 :P=0.930 )。 3个群体中DYS390位点 5种等位基因的分化程度以223bp为最高 ,分化程度最低的为211bp。聚类分析表明3个群体的父系亲缘关系较为密切 ,其中以汉族与朝鲜族之间的遗传距离最近。  相似文献   

14.
吴立甫 《人类学学报》1984,3(4):365-371
本文报告了450例布依族和410例仡佬族的12项皮纹正常值测定,在左右手间和男女性间进行了比较,并以汉族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5.
蒙古国喀尔喀部蒙古族4项群体指趾遗传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民族大学调查了160例(男66例,女94例)来自蒙古国的喀尔喀蒙古族留学生的拇指类型、环食指长、指甲形状、足趾长4项群体指趾遗传学特征。研究结果:1)直型拇指率为44.38%,环指长率78.13%,指甲形状长型率58.75%、方型率6.88%、扁型率34.38%,足趾类型拇趾长率35.00%;2)指甲形状出现率性别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两两特征间均未表现出明显相关关系;3)与我国10个蒙古族族群相比,多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侗族九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和ABH分泌型的分布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报道了广西侗族的ABO、MNSs、Rhesus、Duffy、Kidd、P、Diego、Lewis和Xg等九种红细胞血型系统和ABH唾液分泌型的分布。共调查了201名父母均系侗族而彼此无血缘的学生,其中男116名,女85名。结果表明,广西侗族中ABO系统的r基因(0.6286)、MN系统的m基因(0.6294)、Duffy系统的Fy~a基因(0.9651)、Kidd系统的JK~a基因(0.4628)和Rhesus系统的CDe染色体(0.7532)等频率都很高,ABO系统的q基因(0.1672)、P系统的P_1基因(0.1333)和Lewis系统的Le~a基因(0.3232)等频率较低。MNSs系统的S基因(0.0124)频率很低,而MS染色体连锁率却为零。Xg系统的Xg~a基因频率(0.3746)与汉族和维吾尔族一样,处于低水平。Lewis系统的Le(a )表型者中发现八例是ABH唾液分泌型,但分泌的物质不是A便是B,而分泌H物质的唾液分泌型者全部都是Le(a-)型。六个民族间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侗族与壮族在血缘上最近,其次是与朝鲜族、蒙古族、汉族相近,而与维吾尔族最远。  相似文献   

17.
计算了汉、回、蒙古、维吾尔、侗、高山、朝鲜和壮等八个民族红细胞抗原常见等位基因数、常见血型和血型组合频率、血型相同的二人随机相遇的概率、血型组合数、常见和罕见的血型组合、AB、Rh(D-)型频率及排除亲子关系的概率。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民族的血型系统的多态程度比南方民族高。  相似文献   

18.
Used the random sampling and recommendation, 30 households of Mongolian in Horqin Juun Garon Country were selected to compare with 10 households of Han nationality which lives in the region of nearby. Forty sampling plots of homegarden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indicates that the perpendicular structure of homegarden plants in Mongolian and Han nationality can be classified to 0-1m, 1-2m, 2-5m, 5-10m, and higher than 10m. The perpendicular structure lower than 5m is predominance in both large and small homegardens. Comparing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in two nationality, Mongolia still stay in the level of vegetable cultivation which relaled to the daily life, the plants for view and admire are very few at present. But Han nationality have started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view and admire homegarden plants. Besides, this research applied the software MVSP to analyze the type of homegardens and indacates that the homegarden of Mongolian in Horqin Juun Garon Country have four categories, and Han nationality have three categorie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Mongolian and Han nationality. This is caused by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nationalities in traditional farming culture, animal husbandry culture, the area of homegarden, the history of homegarden, the management of homegarden, and the traditional botanical knowledge on plant species utiliz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