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真空预冷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真空预冷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本实验采用0、5%、10%三组不同补水率和2℃、5℃、8℃三个预冷终温对西兰花进行真空预冷处理。结果发现,补水0、5%、10%级达到预冷终温时间分别为415、245、229 s,补水量对真空室内压力影响较小,但对西兰花真空预冷的预冷时间和失水量具有重要影响。真空预冷前的补水对保持贮藏期西兰花的Vc、可滴定酸含量和感观品质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以新鲜葡萄柚(Citrus paradise)种子为材料,使用3种脱水速率处理至约20%含水量,然后用饱和盐溶液平衡至10种不同的含水量,再进行简化的二步法超低温保存;同时,以经过15 ℃、50%相对湿度(RH)条件脱水至含水量约12%的葡萄柚种子为材料,使用程序降温仪进行5个降温速率和3个预冷温度的传统二步法超低温保存。结果表明,葡萄柚种子对脱水敏感,种子含水量越低,成苗率越低。而且,脱水速率越快,对种子的损伤越大,成苗率呈现75% RH>50% RH>15% RH;冷冻处理对种子有进一步的伤害,含水量6%~8%的种子超低温保存效果最佳,但脱水速率对超低温保存的种子成苗率的影响不明显。用传统二步法超低温保存葡萄柚种子,与预冷对照相比,经液氮冷冻的种子成苗率都有明显下降。在预冷对照组中,-2.5 ℃·min-1降温速率的种子成苗率最高,在冷冻保存中-0.5 ℃·min-1和-0.25 ℃·min-1的降温速率最有利于超低温保存。预冷温度从-40 ℃降至-60 ℃,未超低温处理种子的发芽率降低,但超低温处理种子的发芽率提高。  相似文献   

3.
人胚胎干细胞程序降温保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升降式程序降温仪对人胚胎于细胞进行了程序降温保存,并探讨和比较了降温速率、置核温度、保护剂和投入液氮前温度对冻存复苏后胚胎干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e_2SO 血清 DMEM(体积比为1∶3∶6)的保护剂,从0℃开始,以0.5℃/min的速率对细胞悬液降温;至-10℃时对其进行置核,并于-35℃时将其快速投入液氮中保存,复温后效果最佳。冻存复温后细胞存活率可达81.8%,复苏后的胚胎干细胞形态和集落生长方式都与冻前的生长形态相同,且胚胎干细胞标志之一碱性磷酸酶(AKP)反应阳性,同时染色体组型仍正常。  相似文献   

4.
研究气体结合高静压对预制西蓝花品质及货架期的影响。对预制西蓝花进行CO2(100%)、N2(100%)充气包装和真空包装后,采用高静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对其杀菌,并对贮藏期内西蓝花微生物安全及品质变化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经HHP处理后,真空-HHP、充CO2-HHP和充N2-HHP处理的西蓝花菌落总数分别降低2.03、3.20和2.70个对数,其中充CO2结合HHP处理的西蓝花贮藏期最长;同时HHP处理能够保持西蓝花较好的质构和色泽。由此可见,CO2结合HHP技术可以使预制西蓝花达到较好的杀菌效果,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升降式程序降温仪对人胚胎干细胞进行了程序降温保存,并探讨和比较了降温速率、置核温度、保护剂和投入液氮前温度对冻存复苏后胚胎干细胞的存活率、活力及分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Me2SO 血清 DMEM(体积比为1:3:6)的保护剂,从0℃开始,以0.5℃/min的速率对细胞悬液降温;至-10℃时对其进行置核,并于-35℃时将其快速投入液氮中保存,复温后效果最佳。冻存复温后细胞存活率可达81.8%,复苏后的胚胎干细胞形态和集落生长方式都与冻前的生长形态相同,且胚胎干细胞标志之一碱性磷酸酶(AKP)反应阳性,同时染色体组型仍正常。  相似文献   

6.
文章对竹柏(Podocarpus nagi)种子的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柏种子成熟时初始含水量约为(35±0.7)%,种子对脱水敏感,其最低安全含水量约为(16.86±0.73)%,具有顽拗性种子的典型特征;湿藏和半干藏都可以作为短期保存竹柏种子的方法,且以4℃保存优于15℃保存,但不管种子含水量如何,零下低温保存对竹柏种子都是致命的;半干藏法保存实验中,未进行脱水处理的种子(对照)在4℃贮藏6个月,种子萌发率没有发生明显下降,但贮藏期延长到9个月时,临界含水量的种子萌发力保存最高;不管贮藏介质的含水量高低,也无论贮藏在4℃还是15℃,湿藏种子在9个月的贮藏期内萌发率均没有明显的降低,但当贮藏到12个月时,15℃湿藏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4℃贮藏的种子,但15℃湿藏的种子在贮藏到3个月时即发现种子在贮藏期间萌发,且随着贮藏介质含水量的升高和贮藏期的延长,萌发的种子增多;竹柏的离体胚经过2 h硅胶快速脱水至含水量7%后再冷冻即可获得90%以上的融后存活率,且超低温保存1年的离体胚解冻后,与只保存1周的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超低温长期保存竹柏种子是可行的。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探究顽拗性种子的短期贮藏和长期保存提供理论基础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7.
文章对竹柏( Podocarpus nagi)种子的脱水耐性和贮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竹柏种子成熟时初始含水量约为(35±0?7)%,种子对脱水敏感,其最低安全含水量约为(16?86±0?73)%,具有顽拗性种子的典型特征;湿藏和半干藏都可以作为短期保存竹柏种子的方法,且以4℃保存优于15℃保存,但不管种子含水量如何,零下低温保存对竹柏种子都是致命的;半干藏法保存实验中,未进行脱水处理的种子(对照)在4℃贮藏6个月,种子萌发率没有发生明显下降,但贮藏期延长到9个月时,临界含水量的种子萌发力保存最高;不管贮藏介质的含水量高低,也无论贮藏在4℃还是15℃,湿藏种子在9个月的贮藏期内萌发率均没有明显的降低,但当贮藏到12个月时,15℃湿藏种子的萌发率显著高于4℃贮藏的种子,但15℃湿藏的种子在贮藏到3个月时即发现种子在贮藏期间萌发,且随着贮藏介质含水量的升高和贮藏期的延长,萌发的种子增多;竹柏的离体胚经过2h硅胶快速脱水至含水量7%后再冷冻即可获得90%以上的融后存活率,且超低温保存1年的离体胚解冻后,与只保存1周的存活率没有明显差异,表明超低温长期保存竹柏种子是可行的。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探究顽拗性种子的短期贮藏和长期保存提供理论基础和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8.
真空干燥球孢白僵菌纯孢粉的活孢率、毒力与贮存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 (冻干 )和真空室温干燥法 (抽干 )对球孢白僵菌 (Beauveriabassiana)原菌粉进行了干燥工艺的比较。在固体产孢基质上生产的新鲜纯孢粉 (原菌粉 )含水量达 5 8 65 % ,经 36h冻干或抽干 ,孢子粉的含水量分别降至 3 97%和 4 2 6% ,含孢量分别为 1 2 9× 1 0 1 1 孢子 /g和 1 2 5× 1 0 1 1 孢子 /g ,活孢率分别为 99 0 %和 97 9%。冻干粉和抽干粉之间的活孢率无显著差异 ,但萌发速度不同。原菌粉、抽干粉及冻干粉对桃蚜(Myzuspersicae)在接种后第 7d的LC50 分别为 1 1 5 ,5 89和 2 95× 1 0 4 个孢子 /mL ;在 1 0 6 个孢子 /mL的剂量下对桃蚜的LT50 分别为 3 6d、 4 4d和 3 9d。从生产成本低得多 ,抽干法比冻干法在白僵菌纯孢粉的生产中更有应用前景 ,尽管冻干粉的质量略优于抽干粉。在4℃和 2 0℃下贮存冻干粉并进行为期一年的孢子萌发率和毒力检测。结果显示 ,冻干粉在2 0℃下贮存至 2 5 5d时完全失活而丧失染虫能力 ,而在 4℃下贮存一年后的活孢率仍达90 2 % ,LT50 仅从初始的 3 9d延长至 4 7d。这说明仅通过降低含水量以延长白僵菌孢子粉在常温下的贮存期仍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9.
将含水量 1 12 %、4 73%、7 2 3%、9 84 %及 14 11%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SG870 2分生孢子粉在4℃和 2 5℃下黑暗贮存 18个月 ,定期检测活孢率 ,以确定孢子粉的贮存寿命。结果显示 ,各温度处理中含水量显著(P <0 0 5 )影响孢子贮存期间的活孢率。在 4℃下 ,含水量为 1 12 %~ 9 84 %处理的活孢率在头 16个月均稳定在91%以上 ,且相互间差异不显著 ;次高含水量处理的活孢率在第 18个月才显著低于其它较低含水量处理 ;高含水量处理的活孢率则从第 6个月起显著低于其余较低含水量处理 ,第 12个月时降至 2 4 2 %。而在 2 5℃下 ,第 3和第 6个月的活孢率在不同含水量处理间均呈极显著差异 (P <0 0 1) ,即随含水量升高而显著下降 ,次高含水量处理在第6个月的活孢率仅剩 17 6 %。贮存期间活孢率对贮存时间和孢子粉含水量的依赖关系很符合改进的存活衰变模型(r2 >0 85 )。根据拟合的模型预测 ,在 4℃下贮存 ,若保证活孢率 90 % ,12 %含水量的孢子粉可贮存 7 3个月 ,10 %为 11 2个月 ,9%为 14 9个月 ,8%为 2 1 0个月 ,7%为 33 0个月 ,6 %达 6 5 5个月 ,故孢子粉冷贮的含水量应控制在8%以下。若在 2 5℃下贮存并保证活孢率 80 % ,含水量 10 %的孢子粉仅可贮存 1 7个月 ,8%为 2 3个月 ,6 %为 3 0个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文为明确海滨斯氏线虫Steinernema litorale开发应用的潜能和价值,研究了由本实验室从哈尔滨市香坊区原生态榆树根际土壤中分离到的海滨斯氏线虫的适低温特性。【方法】采用25℃(6 d)、10℃(6 d)、4℃(6 d)和25℃(2 d)-10℃(2 d)-4℃(2 d)处理海滨斯氏线虫,分析该线虫冷冻存活率、不同温度处理后的贮存稳定性以及体内生化物质—可溶性糖、糖原、海藻糖、脂肪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海滨斯氏线虫经过25℃(6 d)、10℃(6 d)、4℃(6 d)和25℃(2 d)-10℃(2 d)-4℃(2 d)低温驯化,于﹣20℃冷冻36 h后的存活率分别为0.9%、23.6%、20.0%和49.2%,经25℃(2 d)-10℃(2 d)-4℃(2 d)处理的线虫冷冻存活率明显高于其它3组,阶段性降温显著提高了线虫耐寒力;将上述4组低温驯化后的海滨斯氏线虫置于4℃贮存7个月,其存活率差异不显著(P0.05),均为65%以上;25℃(6 d)驯化的线虫杀虫活性显著低于其他3个处理组线虫的杀虫活性。海滨斯氏线虫经25℃(2 d)-10℃(2 d)-4℃(2 d)阶段降温驯化后体内可溶性糖、脂肪、海藻糖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25℃(6 d)驯化的线虫体内可溶性糖、脂肪、海藻糖含量;25℃(6 d)驯化的线虫体内蛋白质、糖原含量与其他3个处理组差异不显著。【结论】阶段降温的低温驯化更有利于提高海滨斯氏线虫耐寒能力,并能用于后期长期贮存。  相似文献   

11.
种子萌发受种源和环境条件(如光照和温度条件等)的影响。种子萌发决定红松(Pinus koraiensis)的天然更新能力, 因此也是恢复地带性顶极群落阔叶红松林的关键。该研究以我国3个主要种源地(辽宁清原、吉林长白山和黑龙江伊春)当年的红松种子为对象, 监测自然光、温(不同季节、林窗和林下)和控制光、温(3个光照强度: 200、20和0 μmol·m-2·s-1, 记为L200、L20和L0; 2个温度: 25和15 ℃)条件下红松种子的萌发特征。结果表明, 自然越冬后, 春季(5月)所有种源种子均未萌发, 夏季(7月)和秋季(9月)各种源种子萌发率(GP)均较低(1.8%-33.7%), 但夏季林窗内各种源种子GP均显著高于林下。对林下各季节未萌发的种子, 带回室内给予适宜的光温条件(L200、25/15 ℃)后发现: 春季和夏季种子均能大量萌发(32%-77%), 而秋季种子GP极低(<2%)。25 ℃下, 3个种源地种子GP和萌发指数(GV)均呈现在L200条件下显著高于L20和L0处理。15 ℃条件下, 清原种子GP和GV对光照的响应与25 ℃条件下相一致, 长白山和伊春种子GP和GV分别在L0和L20处理下最高。所有光照强度下, 3个种源地种子GP和GV均为25 ℃处理显著高于15 ℃处理。可见, 适宜的温度是红松种子萌发的必要先决条件, 长白山和伊春红松种子可能需要更高的积温解除休眠; 适宜温度下(25 ℃), 红松种子表现出萌发需光性; 红松种子萌发对光、温的响应存在种源特异性, 长白山和伊春红松种子在相对低温下萌发需光性弱或消失。林下光、温条件不适宜红松种子萌发是造成红松林天然更新慢或更新差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紫花苜蓿种子对逆境贮藏条件的反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陇东紫花苜蓿 (MedicagosativaL .cv .“Longdong”)种子为材料 ,在室温、35℃和 35℃ +10 %的种子含水量 (SMC) 3种贮藏、接种或不接种燕麦镰刀菌 (Fusariumavenaceum (Fr.)Sacc .)的条件下 ,1年贮藏期内对各逆境处理的种子每隔 6 0d进行 1次标准发芽试验 ,2 0℃恒温、第 10d统计种子的发芽率和死亡率 ,试验结束时计测种子幼苗的长度和感病率 ;在大田条件下观测各处理种子的出苗率 ,确定催腐 (CD)与各种贮藏条件下的苜蓿种带真菌种类和检出率 .结果表明 ,随着贮藏温度和种子含水量等逆境贮藏条件胁迫的加剧 ,苜蓿种带真菌检出率逐渐增高 ,从室温、35℃条件下的 10 %上升到CD +35℃ +10 %SMC条件下的 2 9% ;抗病性逐渐减弱 ,35℃ +10 %SMC条件下幼苗的感病率和种子死亡率显著 (P <0 .0 5 )高于室温和 35℃下的感病率和种子死亡率 ;室内种子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逐渐下降 ,35℃ +10 %SMC条件下的种子的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显著 (P <0 .0 5 )低于在室温和 35℃下的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 ;幼苗生长受到抑制 ,35℃ +10 %SMC条件下的苗长和根长显著 (P <0 .0 5 )低于在室温和 35℃下的幼苗长度 .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 ,种子真菌检出率和田间出苗率下降 ,幼苗感病率增加 .与未接种的对照相比 ,接种燕麦镰刀菌的种子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自制降温线圈发展一种硬膜外局部低温治疗方法,对其降温效能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常温对照组(Nor组)、硬膜外局部低温组(LH组)和全身低温组(SH组),对LH组和SH组分别实施硬膜外局部降温和全身降温,观察降温前后同侧脑温、对侧脑温、肛温以及呼吸、心率、血压变化,降温后24h对各组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测,取脑组织标本行光镜、电镜检查,并检测脑组织水、钠、钾离子含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降温后,LH组大鼠的降温侧脑温在数分钟内从(36.5±0.3)℃下降到(31.4±0.4)℃并维持稳定,其对侧脑温和肛温无明显下降,R、HR和MABP无明显变化;SH组降温后双侧脑温、肛温均出现降低,降温后HR下降。降温后,LH组和SH组大鼠神经功能评分正常,光镜和电镜下脑组织无损伤表现,其脑组织水、钠、钾离子含量和血脑屏障通透性与常温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应用这种硬膜外局部低温方法可以达到与全身降温一样的效果,且不会引起生命体征波动及对脑组织产生急性损害。  相似文献   

14.
以青浦莲藕为主要对象,研究冷水预冷和冷库预冷两种方式对于莲藕贮藏保鲜的影响,考察其在保鲜柜(4±0.5)℃、15天的贮藏期间的失重率、色泽、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与未经预冷的莲藕样品相比,冷水和冷库预冷能够显著降低莲藕失重率、延缓莲藕表皮色泽变化、维持莲藕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然而冷库预冷对莲藕在贮藏后期的细胞膜造成损伤,从而降低莲藕品质,而冷水预冷能够保持莲藕硬度,由此表明冷水预冷对莲藕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后预冷处理和贮藏温度对台湾绿竹笋鲜笋老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后预冷处理和贮藏温度对台湾绿竹笋鲜笋老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预冷处理和贮藏温度对台湾绿竹笋的老化速度、保鲜期和失重率有显著影响。采后预冷处理抑制鲜笋的老化,降低其老化率,延长保鲜期。(5±0.5) ℃恒温箱贮藏下,鲜笋的老化率、失重率低于(30±0.5) ℃恒温箱贮藏,贮藏期则相反。贮藏3、6、9、12 d,(5±0.5) ℃恒温贮藏下的鲜笋失重率均低于1%;(30±0.5) ℃恒温贮藏下,鲜笋失重率分别为26.32%、38.10%、48.04%、55.23%。  相似文献   

16.
切花寒菊小花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切花寒菊品种'寒紫'和'寒黄'为材料,比较了低温下(<0℃)2个品种舌状花和管状花的相对电导率(REC)变化及半致死温度(LT50)差异,并测定了从温室温度(14.4℃~16.2℃)至3℃的降温过程中2个品种舌状花和管状花的SOD活性和MDA、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花粉生活力变化.结果表明:低于-6℃条件下,2个品种电导率均随温度下降而显著上升,且低温下'寒黄'舌状花、管状花的相对电导率均低于'寒紫'.两品种半致死温度均在-9℃左右或更低,且'寒黄'低于'寒紫',管状花低于舌状花.在室温至3℃的降温过程中,2个品种SOD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花粉萌发率先升后降,MDA含量则先降后升,且均在6℃或9℃时出现拐点,而可溶性糖含量表现为持续增加,且'寒紫'花粉萌发率下降较'寒黄'早且快.结果发现,'寒黄'抗寒性强于'寒紫'、管状花强于舌状花,2品种小花出现冻害的极限低温在-6℃以下,而9℃甚至6℃是寒菊花期出现生理障碍的转折点;切花寒菊可通过提高自身SOD活性及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来抵抗低温胁迫,且调节能力'寒黄'强于'寒紫'、管状花强于舌状花.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温度对小麦籽粒形成过程中生理变化的影响,得到以下结果:1.小麦在开花到成熟处于日温相同(25℃)而夜温不同(20℃,10℃)的条件下,夜温低的处理籽粒灌浆期和成熟期比夜温高的处理延长10天。2.夜温低的处理绿色叶面积大、下部叶片衰亡较慢、叶片夜间呼吸强度低,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因此茎鞘、叶、穗、籽粒和总干重都较高。开花到开花后17天植株干重的主要差异是茎鞘。开花17天以后到成熟,两个处理籽粒干重的差异逐渐增加。3.夜温低的处理,籽粒灌浆的物质来源较丰富,有利于晚开花的籽粒生长。由于灌浆的粒数较多,不仅小穗第一、二粒的粒重增加,第三粒的结实率和粒重也有所提高。4.夜温低的处理,茎、鞘和叶的含糖量比夜温高的处理大,以茎较为显著。籽粒生长前期淀粉含量低而醇溶性糖的含量高,接近成熟时两个处理的差异减小。5.在小麦籽粒灌浆盛期供给旗叶以 C~(14)O_2后;穗、穗下节和饲喂叶的局部温度改变(5—8℃,20—25℃)引起了同化产物运输分配情况发生变化。穗部降温对同化产物输入籽粒的抑制作用最大,饲喂叶次之。穗下节降温到5—8℃的影响不大。穗及饲喂叶降温有较多的放射性物质留存在饲喂叶中。6.不论是供给、输导或接受器官降温,受到低温影响的部分醇溶性物质的分布百分率皆增高;穗部降温的影响最大,饲喂叶次之,穗下节较小。穗部降温籽粒中的放射性约有65%在醇溶性部分,不降温的约有63%在稀酸水解部分;说明了5—8℃的低温阻碍籽粒中糖向淀粉等高分子物质的转化过程。7.本文对青海地区小麦干粒重较高的原因,夜温对小麦茎、鞘、叶和籽粒的生长,每穗粒重和粒数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指出改变温度或用其他方法增加粒重提高产量的可能。  相似文献   

18.
以紫色不结球白菜品种‘紫衣’为试验材料,利用人工气候箱,采用盆栽法,研究3个不同温度(5℃、25℃和35℃)条件对紫色不结球白菜叶片颜色和营养品质等指标的影响,为优质紫色不结球白菜设施栽培温度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显示:(1)紫色不结球白菜在受到5℃低温处理时,叶片紫色会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深,最终呈深紫色;反之,当受到35℃高温时,叶片颜色逐渐变浅,直至叶片呈绿色,该现象与叶片中花青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一致。(2)与正常25℃相比,紫色不结球白菜叶片中的还原糖、可溶性糖和总糖含量在受到高温胁迫(35℃)后逐渐降低,而在低温(5℃)处理下,先增后减,且高温降低幅度大于低温;可溶性蛋白、还原性抗坏血酸和氨基酸含量也随着高温胁迫的延长而降低,但低温处理下则逐渐增加;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性(APX)、纤维素和硝酸盐含量在高温胁迫下逐渐增加,低温条件下则显著降低。研究发现,不同温度明显影响着紫色不结球白菜叶片紫色深浅,低温促进花青素积累,高温抑制或是加速花青素的降解;低温能促进叶片可溶性蛋白、抗坏血酸和氨基酸等品质指标的积累,同时降低纤维素含量,从而提高紫色不结球白菜的外观和营养品质,高温胁迫则降低以上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19.
温度及土壤含水量对淡剑纹灰翅夜蛾死亡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淡剑纹灰翅夜蛾Spodopteradepravata(Bulter)在 2 2 ,2 5 ,2 8,3 1 ,3 4,3 6,3 8℃恒温条件下卵孵化率分别为 96. 0 0 ,91 .0 0 ,83. 90 ,84. 81 ,83 . 60 ,80 %和 0。高龄幼虫在低温环境下 ,一般随温度的降低、时间的延长死亡率增加。过冷却点为 (-6. 81± 1 . 63 )℃ ,体液冰点为 (-3 .5 1± 1 . 5 6)℃。 1 0 %土壤含水量时该虫羽化率最高 ,40 %及其以上羽化率为 0。  相似文献   

20.
芦笋木蠹蛾对芦笋根茎的选择及湿度对其蛹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芦笋木蠹蛾Isoceras sibirica(Alpheraky)幼虫对芦笋(Asparagus offcinalis)青茎、白茎、贮藏根的选择性、转化率和利用率.采用Cain和Sheppard指数、Ivelev指数统计结果,该虫对芦笋根、茎的喜好性排序为青茎>白茎>贮藏根.而幼虫对芦笋根、茎的相对取食量、相对生长率、近似消化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的排序为白茎>青茎>贮藏根.在白笋和青笋的食料组合中,幼虫对白笋存在负转换行为(Si=-0.31),对青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28).在白笋和贮藏根的食料组合中,该虫对白笋存在正转换行为(Si=0.03),而对贮藏根存在负转换行为(Si=-0.09).在室温30℃空气相对湿度(RH)为100%、76%、50%、32%和0的处理中,均以0~1日龄蛹的净失水量最高,分别为0.43%、0.88%、1.11%、1.84%和5.81%.随着蛹龄的增高,其失水率缓慢增长.蛹羽化前,高湿(RH100%)和中湿(RH76%,RH50%,RH32%)处理中蛹的累计失水率依次为4.27%,12.4%,17.8%和19.9%,而低湿(RH 0%)处理中蛹的失水率高达40.9%.在各RH下,蛹1日龄后的逐日累计失水率均与其日龄呈明显的线性关系.在RH32%~100%条件下,蛹的羽化率为83.4%~90.2%,在RH0%条件下,其羽化率仅有36.3%.在不同时段,蛹的表皮渗透力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最初的2 h和8 h内,以2 h内的表皮渗透力最高,达0.25μg(cm2.h.mmHg).8 h后,随着测定时间的延长,蛹的表皮渗透力明显降低,24 h时仅有0.14μg/(cm2.h.mmH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