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受一定浓度SO_2熏气的大豆幼苗出现可见伤害以后,在继续熏气的过程中可见伤害程度不再进一步发展,表现出一定的适应性。与此相联系,膜透性增加和TTC还原力下降这两个SO_2伤害指标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SO_2熏气使游离氨基酸含量增加,随着熏气时间延长,增加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回到对照水平,提示受扰乱的代谢过程有所恢复。低浓度SO_2预处理提高了大豆对高浓度SO_2的抗性,与抗氧化有关的巯基(-SH)含量显著增加,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也有所增强,同工酶谱分析显示有SOD同工酶带的酶量增加或新带出现。  相似文献   

2.
骆驼蓬提取物浸种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小麦。研究对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后小麦幼苗的根长、株高和干重增加,根冠比增大;幼苗根系活力增强,根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下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达受抑;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增加,叶片SOD、POD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表达增强,CAT活性降低。根系和叶片丙二醛(MDA)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系列海水盐度砂培的红树植物秋茄和海莲幼苗叶片、根尖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对不同盐度条件的反应。结果表明:(1)秋茄苗:在低盐度0‰至10‰范围,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盐度提高而略有增强,15‰以上则降低;根尖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不同,随盐度(0—35‰)提高而降低。(2)海莲苗:随其生长基盐度(5—25‰)提高,叶过氧化物酶活性迅速降低,而根尖过氧化物酶活性在5‰至10‰盐度时略有提高,15‰以上迅速降低;而后高盐度(25一35‰)活性降低不明显。这表明,在盐度的影响下,秋茄苗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程度小而海莲大。(3)在同工酶谱表现上,两种植物幼苗(叶,根)均为主级酶带受盐度影响不明显,但次级酶带对盐度敏感。  相似文献   

4.
磷酸缓冲液对小麦苗保护酶系的影响及与SO2污染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磷酸缓冲液对保护酶系的影响因处理方式和小麦 (Triticum aestivum L.)品种而异。一般是 SOD和 POD活性显著增强 ,前者随 SO2 熏气剂量的增加而降低 ,但较对照为高 ,并有新同工酶谱产生 ;后者随 SO2 熏气剂量的增加而增高 ,并与磷酸缓冲液呈交互促进效应 ,同工酶谱显著增强。作为清除自由基保护酶系的变化 ,可能是磷酸缓冲液减轻小麦苗 SO2 伤害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SO_2熏气9h过程中,小麦叶片中乙烯先上升,约6h达高峰,后下降;ACC含量则随熏气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停止熏气,乙烯继续下降,ACC含量也明显降低。MACC含量从熏气3h后不断上升,脱离接触后仍继续增加。6-BA预处理对SO_2引起的乙烯和ACC上升有促进作用,但对MACC含量无明显影响。SO_2熏气提高了乙烯形成酶活性。6-BA预处理对SO_2伤害有保护作用。对逆境乙烯的产生与调节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多裂骆驼蓬提取物对玉米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不同浓度的多裂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玉米,研究对幼苗生长和细胞保护酶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裂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处理种子的萌发和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受到明显抑制,抑制作用随处理浓度提高而增强,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减弱。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浸种处理可显著提高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促进植株生长,根和茎叶生长量增加,根冠比增大。多裂骆驼蓬提取液浸种后显著降低叶片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氧化酶(ACO)活性,提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促进根系和叶片过氧化物同工酶谱的数量表达。  相似文献   

7.
二氧化硫污染对植物体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维典  颜培辉 《生态科学》1996,15(1):117-119
通过用6种浓度的SO2气体对6种植物进行熏气处理,然后测定植物叶片内的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及多酚氧化酶的活性,为环境监测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试验,发现SO2气体对植物叶内不同酶的活性的影响有别。6种植物受不同浓度的SO2污染,叶内的过氧化物酶活性随SO2浓度增加而增加,促进叶片的衰老;而对其他的2种酶,则6种植物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8.
杜鹃对SO2胁迫的抗氧化防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SO2耐受性植物杜鹃(Rhododendron sp.)为材料,在2个高浓度SO2熏气后,检测了叶组织中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40和80mg?m-3SO2熏气4h(1d)后,杜鹃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MDA含量均分别比对照显著增加了11.26%、11.86%和73.32%、76.43%;随熏气时间的延长,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持续增高,且SOD和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MDA含量逐渐降至对照水平;SO2熏气导致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但叶绿素含量却无显著改变.熏气后恢复期间,抗氧化酶活性相对降低,可溶性蛋白含量恢复至对照水平.研究发现,杜鹃对SO2的耐受性与细胞中抗氧化酶活性的诱导性增强有关,抗氧化能力增强是植物适应SO2胁迫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臭氧和氟化氢复合熏气对小麦叶片形态和生理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了臭氧(O_3)和氟化氢(HF)单独与复合熏气对春小麦(TriticumaestivumL.)叶片伤害症状、叶片的膜透性、糖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熏气比单独熏气对叶片的伤害更重,它们都使膜透性增大,叶绿素含量下降。熏气初期可溶性糖含量升高,伤害加重时则含量下降。研究还得出O_3和HF复合熏气对小麦的伤害具有联合作用,对幼叶的伤害具有协同效应,而对老龄叶的危害似有一定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氮离子和氩离子注入萝卜种子对萝卜幼苗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后 ,减低萝卜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蛋白含量。萝卜不同生长时期同工酶变化不一样。在子叶时期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无明显变化 ,淀粉酶同工酶有酶带的消失 ;而在真叶时期 ,过氧化物酶在负极区减少一条酶带 ,Rf为 0 .2 2 ,正极区增加一条酶带 ,Rf为 0 .6 ,且随剂量增加 ,酶带着色增强 ;淀粉酶同工酶在注入剂量为 5× 10 5N+ / cm2 )时 ,有同工酶带增加 ,Rf为 0 .6 1。低剂量时蛋白酶活性增强 ,谱带增多 ,大剂量则减弱。因此 ,N+和 Ar+注入后 ,可影响萝卜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的表达及蛋白质的合成或降解。  相似文献   

11.
采用人工模拟熏气法,研究SO_2胁迫下桤木Alnus cremastogyne的生理响应机制及净化能力。结果表明:(1)桤木叶片在SO_2 4.29 mg·m~(-3)和8.57 mg·m~(-3)处理下分别在14 d和7 d时出现伤害症状;(2)随SO_2浓度增加,桤木叶片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b值和净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其中净光合速率在SO_2 4.29 mg·m~(-3)处理下与CK无显著差异,而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呈现先增后降趋势;(3)叶片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均随SO_2浓度升高而增加;(4)叶片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SO_2浓度增加而升高,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5)桤木叶片硫含量随SO_2浓度增加呈递增趋势。桤木幼树能通过调节自身保护机制应对低浓度SO_2逆境胁迫并维持正常生长,可将其用作工厂附近或SO_2污染区域造林树种,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12.
应用动式熏气装置在人工气候室内进行了19种农作物和38种观赏植物的SO_2熏气试验。观察了叶伤害的初始症状、进一步的发展和形态特征。试验表明植物对SO_2的抗性随生长发育时期而变化,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品种之间的敏感性差异也很大。根据伤害阈值的测定和受害程度的不同,把试验植物分为四个抗性级别。这些资料可应用于植物SO_2伤害的田间诊断和污染区栽培植物种类和品种的选择。  相似文献   

13.
萝卜贮藏期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萝卜贮藏期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变化和作用 ,利用愈创木酚法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检测在贮藏期萝卜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及同工酶谱 ,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萝卜在不同贮藏时期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同工酶谱存在差异。贮藏时间越长过氧化物酶活性越高 ,同工酶谱酶带增多。萝卜色素含量越高 ,POD活性也越高 ,因此 ,在萝卜贮藏期有可能过氧化物酶在清除细胞内H2 O2 方面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二氧化硫对大豆结实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采用开顶式熏气装置研究低浓度SO_2对大豆结实影响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长期熏气处理对结实影响较大,使单株豆荚数和单株豆粒数明显减少,对单荚豆粒数无明显影响。花期熏气处理影响较小,仅使单荚豆粒数稍有减少。苗期熏气处理对结实无影响。长期熏气处理和花期熏气处理对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和花粉管的延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并使相当数量的花粉粒在授粉前退化解体。试验结果还表明,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熏气处理对大豆结实产生的不同影响与所采用的SO_2剂量无直接关系,其主要原因是各生长发育时期对SO_2伤害反应敏感性的差异。两个供试品种的结实对SO_2伤害反应的敏感性不同。这与供试品种的遗传特性直接有关。 供试品种的有性繁殖过程与叶片对SO_2的伤害反应不同。叶片伤害程度与供试品种的籽粒产量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5.
山楂叶螨危害对海棠叶片POD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了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 Zacher)危害初期(9d内)对海棠(Malus zumi)叶片过氧化物酶(POD)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危害时间延长和虫口密度增大,POD活性迅速升高,30头/叶危害9d和60头/叶危害6d时均约达对照的190%;PAGE分析结果显示叶螨危害使海棠叶片产生2种新的POD同工酶,受害植株的未接虫叶片的POD活性同时升高,并出现与接虫叶片相同的PAGE谱带,揭示叶螨危害对海棠叶片POD有系统诱导性。POD的变化可能是受害植株对叶螨危害的一种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6.
邓立杰   《广西植物》1983,(2):137-143
对27种不同抗性等级植物本底(未经污染处理的正常植物)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测定结果,植物本底多酚氧化酶活性与抗性有呈负相关的趋势,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小与抗性不具规律性。 对植物受不同浓度SO_2污染后酶活性变化分析结果看出,蚬木(抗性植物)和汗斑草(敏感植物)在浓度达受阈前,多酚氧化酶、抗坏血酸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均有随浓度的升高而酶活性逐渐增大的趋势,仅是不同的酶其活性高峰在不同浓度梯度中出现迟早不同而己。在污染浓度达受伤阈后,随着浓度的继续增大,酶活性逐渐下降。而白蝉(抗性植物)和大猪屎青(敏感植物)有的酶具有规律性,有的酶不具有这种规律性。 用使可见伤害达50%的SO_2污染汗斑草后4小时(一次污染),过氧化物酶活性为0.34(未受污染的为12.69),仅为未受污染的2.68%,降低了97.32%,但24小时后为7.68,为未受污染的60.52%,比受污染后4小时提高了57.84%,72小时后为8.52,为未受污染的67.13%,比受污染后4小时提高了65.45%。多酚氧化酶亦具有这种规律性。说明二氧化硫对这两种酶的抑制作用是可逆的。  相似文献   

17.
实验室和野外条件下SO2对蚕豆叶片抗氧化剂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实验室熏气和野外大气暴露两方面研究了SO_2对蚕豆叶片内抗氧化剂水平的影响。熏气实验表明,低浓度的SO_2(0.1和0.05 ug/g)暴露能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而使抗坏血酸含量下降。野外大气暴露实验结果表明大气硫酸盐化速率与SOD活性呈极显著正线性相关(P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大亚湾附近澳头,稔山与三门岛地区生长的白骨壤,秋茄叶片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发现2种红树植物叶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在澳头,稔山,三门岛3个地区依次降低,而过氧化物酶活性则与之相反,依次升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在不同地区表现出峰高及区带数上的判别,但无地区规律性。  相似文献   

19.
何若天   《广西植物》1985,(4):381-388
对马尾松幼苗子叶和胚轴、甘蔗、小麦、烟草、黄花菜等幼叶及其原生质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POI)分别作比较研究。观察到凡经纤维素酶处理的各植物组织POI酶带数均多于未经纤维素酶处理的组织的酶带数;除个别例外,后者一般又比无壁原生质体的酶带数多。此种差异随植株生长年龄而增大,表明植物组织内大部分POI主要存于质外体中。  相似文献   

20.
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叶片衰老期间有关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不同浓度(0、10、20、40mg·kg-1)烯效唑干拌种对小麦品种川麦30不同叶序(3叶、7叶、旗叶)叶片衰老期间酶活性影响的结果表明,烯效唑干拌种后,不同叶序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增强,衰老后期仍维持较高水平;而核糖核酸酶(RNase)活性水平及上升速率则受抑,叶片中丙二醛(MDA)积累量减少,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缓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