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漏芦乙醇提取物(RUE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发挥保护作用。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 HC11 为模型,首先利用MTT法筛选RUEE的最佳作用浓度及检测LPS和RUEE对细胞活力的影响,然后用1 μg?mL-1 LPS单独处理,20、40、80 μg?mL-1的RUEE与 1 μg?mL-1 LPS 共处理 HC11细胞,检测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抗氧化相关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细胞活力实验确定20、40、80 μg?mL-1的RUEE作为后续试验的添加浓度。LPS诱导可显著提高HC11细胞内丙二醛(MDA)含量、一氧化氮(NO)水平、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P<0.05);明显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P<0.05);显著抑制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O-1)、NAD(P)H醌氧化还原酶1(NQO1)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20、40、80 μg?mL-1的RUEE预处理后可明显下调LPS诱导的HC11细胞内MDA含量、NO水平及iNOS活性(P<0.05);显著提高SOD、GPx、CAT的活性及T-AOC(P<0.05);显著上调Nrf2、HO-1、NQO1 mRNA和蛋白表达(P<0.05)。结论:RUEE可以有效减轻LPS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氧化损伤,这可能与RUEE能激活乳腺上皮细胞Nrf2进而促进抗氧化基因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乳酸菌抗氧化活性与缓解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结肠炎的关系。方法评价5株乳酸菌体外抑制大鼠肝细胞脂质过氧化活性,用DSS诱导小鼠结肠炎模型研究抗氧化性不同的菌株体内抗氧化活性;小鼠分成7组,分别是Control组、DSS组、L.plantarum Fn008+DSS组、L.casei Fn012+DSS组、L.acidophilus Fn022+DSS组、L.sakei Fn034+DSS组和L.acidophilus Fn037+DSS组。结果体外实验表明,Fn022和Fn034的丙二醛(MDA)抑制率高于LGG,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n008和Fn037的MDA抑制率显著低于LGG,Fn012的MDA抑制率最低。体内实验表明,DSS可导致小鼠氧化应激,升高结肠内容物的自由基水平,降低结肠抗氧化能力;Fn008和Fn037预处理能显著降低DSS诱导结肠内容物的自由基水平,Fn008能显著降低结肠组织的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提高结肠抗氧化能力,Fn022和Fn034的干预能力居中,Fn012的干预能力最弱。相关性分析表明乳酸菌体外MDA清除率与体内MPO有负相关趋势(r=-0.862,P=0.06)。结论乳酸菌抗氧化活性与其在肠道抑制炎性细胞激活的作用有关,本实验中Fn008和Fn037具有显著的体内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褪黑素是一种神经内分泌激素,在动物体内主要由松果体合成和分泌,具有调节昼夜节律的重要作用,包括卵巢生物钟系统.褪黑素在外周组织器官如女性生殖器官卵巢中也发挥重要生理作用.女性生殖过程中,卵泡不断产生并累积活性氧,进而造成组织细胞损伤.褪黑素可通过受体依赖或者受体非依赖的机制参与卵巢功能调节.最近研究发现,褪黑素还可通过...  相似文献   

4.
为了探明褪黑素(MT)和钙离子(Ca2+)在调控植物耐热性中是否存在互作关系,以黄瓜幼苗为试材,分析了内源MT和Ca2+对高温胁迫的响应;并通过叶面喷施100 μmol·L-1 MT、10 mmol·L-1 CaCl2、3 mmol·L-1乙二醇二乙醚二胺四乙酸(EGTA,Ca2+螯合剂)+100 μmol·L-1 MT、0.05 mmol·L-1氯丙嗪(钙调素拮抗剂,CPZ)+100 μmol·L-1 MT、100 μmol·L-1氯苯丙氨酸(p-CPA,MT合成抑制剂)+10 mmol·L-1 CaCl2和去离子水(H2O),研究高温下(42/32 ℃)外源MT和Ca2+对黄瓜幼苗活性氧积累、抗氧化系统及热激转录因子(HSF)和热激蛋白(HSPs)等的影响。结果表明: 黄瓜幼苗内源MT和Ca2+均受高温胁迫诱导;外源MT可上调常温下钙调素蛋白(CaM)、钙依赖蛋白激酶(CDPK5)、钙调磷酸酶B类蛋白(CBL3)、CBL结合蛋白激酶(CIPK2)mRNA表达;CaCl2处理的MT合成关键基因色氨酸脱羧酶(TDC)、5-羟色胺-N-乙酰转移酶(SNAT)和N-乙酰-5-羟色胺甲基转移酶(ASMT)水平也显著升高,MT含量快速增加。MT和CaCl2可显著增强高温下黄瓜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活性氧(ROS)积累,同时上调HSF7HSP70.1HSP70.11 mRNA表达,从而减轻高温胁迫引起的过氧化伤害,植株热害症状明显减轻,热害指数和电解质渗漏率显著降低。加入EGTA和CPZ后,MT对黄瓜幼苗抗氧化能力和热激蛋白表达的促进效应明显减弱,Ca2+对高温下黄瓜幼苗过氧化伤害的缓解效应也被p-CPA逆转。可见,MT和Ca2+均可诱导黄瓜幼苗的耐热性,二者在热胁迫信号转导过程中存在互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褪黑素(melatonin)在哺乳动物中是主要由松果体分泌的一种多功能吲哚激素,具有抗氧化、调节睡眠、调节昼夜节律、增强免疫力、抑制肿瘤等作用,在哺乳动物的复杂衰老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两个方面综述了褪黑素在哺乳动物中延缓衰老的作用机制。褪黑素通过清除自由基、激发抗氧化作用以及保护线粒体功能从而减缓氧化应激;通过调节代谢感知、重建昼夜节律以及促进能量消耗调节能量代谢。最后对该领域今后可能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松果体于儿童中期可发育至最高峰,普遍在7岁之后开始呈逐渐萎缩,并在成年后逐渐有钙盐沉着.褪黑素主要是由松果体进行合成和分泌所形成,存在较好的昼夜节律性,且通常是通过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进行控制,并与环境中的光-暗呈现的周期改变存在密切关联.此外,褪黑素具有极其广泛的生物学作用,且其发挥作用的首站便是与特异性褪黑素受体相关...  相似文献   

7.
王燕  刘军  何晓乐  王捷频 《生物磁学》2013,(27):5271-5274,5278
目的:研究褪黑素(melatonin,MLT)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方法:不同浓度的褪黑素作用于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脂质过氧化损伤模型,实验分为5组,即正常对照组(Ctrl),脂多糖(LPS)氧化损伤组:在培养基中加入2mmol/L的LPS诱导损伤4h;LPS加MLT低剂量(200t~mol/L)组、中剂量(400ixmol/L)组、高剂量(600txmol/L)gai。采用MTT法观察MET对HUVECs活性的影响;用双波长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UVECs细胞内游离钙离子浓度;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匀浆中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用ELISA法测定培养的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变化;并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①LPS作用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明显,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培养上清液和细胞匀浆中MDA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IL.6均升高,SOD、GSH-Px活性下降,凋亡率可达38.9±1.1%,均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②加入MET可明显减轻LPS对抗氧化酶SOD、GSH—Px的影响,同时MDA含量、细胞内钙离子浓度和几一6均明显下降,并显著减少凋亡细胞数量,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褪黑素可保护和修复LPS引起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其作用途径可能与保护细胞的线粒体,提高了该细胞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8.
褪黑素(melatonin,MT)具有强效抗氧化作用,在肠、肝脏、心脏、脑等器官的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中具有清除自由基、保护线粒体、抗细胞凋亡等保护性作用。本文综合褪黑素应用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动物实验的近几年相关文献,总结并分析褪黑素在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实验中的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和褪黑素对糖尿病大鼠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成年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n=10):正常对照组(N)、糖尿病组(D)、糖尿病运动组(D+E)、糖尿病褪黑素组(D+M)、糖尿病运动和褪黑素组(D+E+M),观察大鼠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结果:与N组相比,D组大鼠血清SOD、cSH-PX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下降,MDA水平、血糖、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明显上升(P〈0.05,P〈0.01)。D+E组和D+M组大鼠与D组比较血清中SOD、GSH-Px活性、HDL-C含量显著升高,MDA水平、血糖、TC、TG和LDL-C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有氧运动和褪黑素同时干预可使糖尿病大鼠血清中SOD、GSH-Px活性、HDL-C含量进一步升高,MDA水平、血糖、TC、TG和LDL-C含量进一步降低(P〈0.05,P〈0.01)。结论:有氧运动扣褪黑素均能对糖尿病大鼠氧化应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两者联合干预的效果更加显著,其可能机制与糖尿病大鼠的糖脂代谢紊乱状态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0.
脑梗死是危及生命的一种脑血管病,具有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特点。氧化应激、炎症、钙超载和凋亡在脑梗死的二次损伤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和理论的发展,人类对脑梗死的二次损伤引起的损害有了更多的认识。褪黑素主要是由是大脑松果体腺合成分泌的一种吲哚类神经内分泌激素,具有抗氧化应激、抗炎症、减轻钙离子超载和抗凋亡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褪黑素可以提高脑梗死后预后,其对脑梗死后的保护作用日益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本文就褪黑素的生理功能和其对脑梗死后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通过根癌农杆菌(含植物表达载体YXu55)介导的转化技术,将褪黑素生物合成酶-芳烷基胺N-乙酰转移酶(Arylalkylamine N-acetyltransferase,AANAT)与羟基吲哚O-甲基转移酶(Hydroxyindole O-methyltransferase,HIOMT)基因导入到烟草(秦烟95)中。对所获得的庆大霉素抗性烟草株系进行Southern blotting和RT-PCR分子生物学检测,结果表明,AANAT-HIOMT基因已成功地整合到烟草基因组中,并且可以在mRNA水平上进行转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转化株系的褪黑素含量表明,转AANAT-HIOMT基因烟草株系的褪黑素含量均明显高于pZP122(不含AANAT和HIOMT基因的空白质粒)转基因株系和未转基因的对照植株,证明AANAT-HIOMT基因在转基因植株中的表达增强了褪黑素的合成能力。对不同株系抗氧化系统的部分指标进行了测定,并与其亲本对照植株比较,发现AANAT-HIOMT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的表达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谷胱甘肽(GSH)浓度...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Fo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了胎牛血清对原代培养鸭肾上皮细胞c-fos表达的刺激作用及褪黑素的阻断作用,以每一视野Fos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为指标,每组实验观察14至17个视野,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平均每视野Fos染色阳性细胞为44.31±2.77%,胎牛血清刺激组为63.07±3.93%,明显高于对照组IP<0.01),胎牛血清加10^-6mol/L褪黑素组为35.29±3.22%,明显低于单纯胎牛血清刺激组(P<0.01),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褪黑素可以抑制原代培养鸭肾上皮细胞c-fos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PorA、PorB和Class4对流感裂解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从中挑选出最有效的流感黏膜佐剂,为发展流感黏膜疫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流感三价裂解抗原按比例与PorA、PorB和Class4非共价结合,滴鼻免疫Balb/c小鼠3次,采取间接ELISA检测血清特异性IgG抗体及抗体亚型,检测鼻咽、肺、小肠和阴道冲洗液中IgA效价,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血清中HAI效价。结果PorB重组蛋白佐剂组较无佐剂的流感裂解抗原组在提高小鼠早期免疫应答的同时诱导较强的系统免疫应答和黏膜免疫应答;PorA组也有黏膜佐剂的功能,但和无佐剂的流感裂解抗原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蛋白体的三分子中,以PorB为佐剂的流感黏膜疫苗不仅提高了抗原的系统免疫应答,而且诱导了较强的小鼠呼吸道、生殖道的局部黏膜免疫应答,为流感黏膜疫苗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采用Fos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方法观察了胎牛血清对原代培养鸭肾上皮细胞c─fos表达的刺激作用及褪黑素的阻断作用。以每一视野Fos染色阳性细胞的百分比为指标,每组实验观察14至17个视野。实验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平均每视野Fos染色阳性细胞为44.31±2.77%,胎牛血清刺激组为63.07±3.93%,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胎牛血清加10 ̄(-6)mol/L褪黑素组为35.29±3.22%,明显低于单纯胎牛血清刺激组(P<0.01),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表明褪黑素可以抑制原代培养鸭肾上皮细胞c─fos表达。  相似文献   

15.
褪黑素对玉米幼苗根系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褪黑素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的吲哚胺类化合物,参与植物的多种生理和生化过程.近年来研究认为褪黑素可以不同程度地增强植物的抗逆性,但对其作用机理仍知之甚少.通过两种褪黑素的施用方法,详细研究了褪黑素对于玉米根系发育和抗旱性的影响.首先,采用水培根灌褪黑素的方法对玉米幼苗的根系和生长状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施加褪黑素显著提...  相似文献   

16.
免疫佐剂是加入疫苗制剂后能促进、延长或增强对疫苗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质。好的免疫佐剂可使少量的抗原诱导机体产生早期、高效和持久的免疫应答。本文主要就近几年国内外对黏膜免疫佐剂种类(主要包括细菌性物质、各种细胞因子、某些无机成分、可增强抗原呈递的相关载体)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破壁前后灵芝孢子粉对游泳力竭所致小鼠氧化损伤保护作用的差异,采用破壁前后灵芝孢子粉低、中、高剂量(0.12,0.24,0.48 g/kg)连续14d灌胃ICR级清洁小鼠,建立小鼠游泳力竭实验模型,通过检测小鼠肝脏及血清抗氧化、抗损伤指标变化及病理切片结果,对比灵芝孢子粉破壁前后抗氧化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破壁与未...  相似文献   

18.
黏膜是很多病原体入侵机体的重要入口,黏膜疫苗能诱导产生黏膜保护性免疫应答和系统性免疫应答,阻止病原微生物黏附、入侵和繁殖。但多数候选黏膜疫苗的安全性、稳定性、免疫效力及保护作用还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佐剂或载体的使用改善了黏膜疫苗存在的不足,使黏膜疫苗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综述了提高黏膜免疫的方法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流感病毒通过感染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而入侵机体,呼吸道黏膜是机体最先接触大量病毒、细菌等吸入抗原的部位。呼吸道黏膜既可以在黏膜局部又可以引起全身对病原体感染的保护性免疫应答。近年来,随着呼吸道黏膜免疫疫苗的发展,诱导呼吸道黏膜的防御机制得到进一步深入研究。黏膜免疫分子、细胞在其中的作用逐步明确,又为黏膜免疫疫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将从呼吸道黏膜免疫角度论述流感病毒呼吸道免疫防御机制及其滴鼻疫苗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分析褪黑素(N-乙酰-5-甲氧基色胺)在植物先天免疫中的功能及调控机理,研究以病原菌丁香假单胞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omato DC3000,Pst DC3000)—烟草互作系统为模型,检测了病原菌侵染对烟草褪黑素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并探讨了褪黑素对植物叶片病原菌生长以及气孔开度和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含量的影响以及调控机理。结果表明:(1)Pst DC3000处理提高了烟草褪黑素合成(NtSNAT1)和受体(NtPMTR1)基因表达,且外源褪黑素处理降低了叶片中的病原菌含量。(2)与野生型植物相比,过表达大豆GmSNAT1基因显著提高了转基因烟草中内源褪黑素含量和NtPMTR1的表达,且转基因烟草叶片中的Pst DC3000菌落数显著下降。(3)外源褪黑素和细菌鞭毛蛋白多肽flg22处理诱导了野生型和转基因烟草保卫细胞中ROS产生和气孔关闭,且转基因植物对褪黑素和flg22诱导的气孔关闭和ROS产生比野生型烟草更加敏感。综上所述,研究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受体NtPMTR1介导的信号途径促进保卫细胞ROS产生,诱导气孔关闭,从而降低病原菌Pst DC3000的入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