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杨玉群 《蛇志》2005,17(3):219-220
我院2003年1月-2005年2月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术21例,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取得良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梁妮 《蛇志》2003,15(1):32-33
前交叉韧带 ( ACL)的撕裂是膝关节损伤中最常见的严重的韧带损伤 ,ACL损伤后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 ,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伤 ,导致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早期发生。由于关节镜技术具有创伤小、操作精细、康复快的优点 ,用来修复 ACL明显提高了 ACL损伤的治愈率。关节镜内自体中 1 /3骨 -髌韧带 -骨 ( B- PT- B)重建 ACL是近几年标准的重建 ACL手术 [1] ,我院自2 0 0 2年 8月至 2 0 0 3年 3月共开展此类手术 5例 ,疗效确切 ,现将手术配合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5例患者 ,男 4例 ,女 1例 ,年龄最大46岁 ,最小 2 6…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的手术时机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ACL损伤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并按照患者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分为研究组(n=35,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3周)和对照组(n=30,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3周),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随访,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以及ACL恢复情况,并比较随访期间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前,两组膝关节活动度、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膝关节活动度、IKDC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6个月,两组前抽屉(ADT)试验和Lachman试验阴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术前比较,术后6个月两组ADT试验和Lachman试验阴性率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ACL损伤患者在不同时间内接受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治疗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受伤后3周内接受手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明显,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更低。  相似文献   

4.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康复训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的康复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单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60例治疗康复情况,通过对比手术前后膝关节稳定性、活动范围、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60例患者均获随访,早期康复训练组患者术后6月膝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均良好,本体感觉得到恢复,可进行正常生活、工作。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可以恢复膝关节满意稳定性及活动度,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感染黄曲霉1例。患者男,26岁。因陈旧性交叉韧带断裂在某医院行自体肌腱右膝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后1周发生感染症状,常规抗细菌药物无效。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及真菌培养诊断为黄曲霉关节感染。经过关节腔内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并关节腔内两性霉素B灌注给药(1%两性霉素B 20 m L,qd),联合伏立康唑(200 mg,q12 h)口服抗真菌治疗,28 d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与后交叉韧带(PCL)同时重建的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6月~2009年10月,27例病人(28膝)经MRI检查及关节镜检查证实ACL和PCL均断裂,其中9膝伴内侧副韧带损伤(MCL),8膝伴后外侧角损伤(PLC),5膝伴内侧半月板破裂,4膝伴外侧半月板损伤。27例患者于伤后3~10周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88个月,平均(42.67±3.34)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8~93分,平均(86.67±5.21)分。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由术前显著异常(D级)28膝,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9膝、接近正常(B级)16膝、异常(C级)3膝。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与后交叉韧带(PCL)同时重建创伤小、手术操作精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与后交叉韧带(PCL)同时重建的技术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3年6月~2009年10月,27例病人(28膝)经MRJ检查及关节镜检查证实ACL和PCL均断裂,其中9膝伴内侧副韧带损伤(MCL),8膝伴后外侧角损伤(PLC),5膝伴内侧半月板破裂,4膝伴外侧半月板损伤。27例患者于伤后3~10周在关节镜下行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联合重建。结果:本组术后早期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2-88个月,平均(42.67±3.34)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8-93分,平均(86.67±5.21)分。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mDC)综合评定由术前显著异常(D级)28膝,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9膝、接近正常(B级)16膝、异常(C级)3膝。结论:关节镜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与后交叉韧带(PCL)同时重建创伤小、手术操作精细,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股骨止点定位的治疗原则与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月在我院开展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38例患者的临床治疗,观察术后治愈情况及不同临床结果下股骨止点定位的差异。结果:38例患者未出现重建失败病例,无翻修手术。手术前后对患者进行Lysholm评分与Tegner运动评级,发现术后患者Lysholm与Tegner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患者临床疗效的不同,分为治疗满意组27例,不满意者11例,观察两种手术结果的股骨止点定位情况发现满意组股骨止点位置为(67.32%±6.53%),不满意组为(61.39%±5.86%),两组数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止点定位对术后患者膝关节能力的恢复有重要作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保证股骨止点定位的有效性对患者临床治疗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9.
莫水芳 《蛇志》2004,16(3):63-64
整体护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模式己广泛应用于临床.2001年1月至2004年2月,我院骨科应用护理程序方法对28例采用自体骨-髌腱-骨移植韧带重建术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经随访半年至2年,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 年2 月至 2014 年2 月在我院接受关节镜下胫骨嵌入术治疗的膝关节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36 例的临床资料,比较手术前后 Lysholm 膝关节评分、KT-2000 关节测量值、后抽屉试验与Lachman 征的差异。结果:与手术前比较,手术后6 个月患膝Lysholm 膝关节评分、KT-2000 关节测量值及物理检查(后抽屉试验试验与Lachman 征)均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 者术后无韧带断裂、免疫排斥反应等现象。结论:关节镜下胫骨Inlay技术对膝关节PCL损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 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常规肌力康复训练联合血流限制训练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ACL重建术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1,接受常规肌力康复训练)和研究组(n=41,接受常规肌力康复训练联合血流限制训练)。比较两组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功能、平衡功能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6周后,研究组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对照组,膝关节肿胀程度、大腿周径差值小于对照组,膝关节最大屈曲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股四头肌厚度薄于对照组,平均功率、峰力矩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6周后,研究组站立平衡平均压力峰值差、缓慢弯膝平均压力峰值差、向下蹲位平均压力峰值差小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4.88%)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4.39%)(P<0.05)。结论:ACL重建术后患者应用血流限制训练联合常规肌力康复训练进行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股四头肌功能和平衡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关节内与关节周围浸润镇痛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的镇痛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1月在我院拟行ACLR的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关节内浸润镇痛组(IA组)与关节周围浸润镇痛组(PA组),每组20例。两组均于术前3d定时口服塞来昔布(200mg,bid),术前0.5h行股神经阻滞(3.3g/L罗哌卡因30mL)。术中IA组于关节内给予30mL复合镇痛药物,而PA组于关节周围滑膜内注射相同药物。术后均给予24h冰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2-72h及出院时的静息与活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24-72h及出院时膝关节活动度,记录患者术后吗啡用量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PA组术后12-72h在静息与活动时以及在出院当天的活动时,VAS评分均显著低于IA组(P0.05)。术后24-72hPA组关节活动度均优于IA组(P0.05)。术后IA组、PA组吗啡镇痛使用率分别为30%、15%,且IA组吗啡平均用量为(10.3±1.1)mg,明显高于PA组的(5.4±0.9)mg(P0.0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周围浸润镇痛为主的多模式镇痛对ACLR围手术期患者的镇痛效果更好,更有利于关节功能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提高康复疗效的方法。方法:收集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32例前叉韧带损伤患者,在关节镜下进行韧带重建术,术后制定系统的康复训练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实施康复训练。结果:32例前叉韧带损伤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术患者无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膝关节稳定性与活动度好,均能进行正常生活和工作,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分别为(94.6±2.3)分和(93.8±3.4)分,优良率达96.1%和94.8%。结论:系统的的康复训练计划和严格按计划实施康复训练可有效缩短患肢功能恢复时间,防止并发症发生,是前叉韧带重建术后良好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翻修手术的开展方式和临床效果。方法:我院2009年1月~2012年9月共收治ACL重建后失稳需翻修的患者14例,均给予关节镜下检查以及翻修手术,术后对患者的治疗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KT-2000及IKDC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患者的KT-2000检查中术前屈曲30°为5.2mm,屈曲90°为3.3mm,术后屈曲30°为3.0mm,屈曲90°为1.6mm;IKDC评分术前为(50±5)分,术后为(72±8)分;Lysholm评分术前为(51±15)分,术后为(77±19)分;Tegner评分术前为(2.6±0.6)分,术后为(4.8±1.2)分。手术前后对比均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明显增强。结论:对ACL重建术失败患者给予术后的翻修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平衡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ACLR)后患者膝关节功能、腘绳肌肌力和步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ACL)损伤患者96例,并成功实施ACLR,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常规康复训练、虚拟现实平衡训练)和研究组(n=48,常规康复训练、虚拟现实平衡训练联合NMES干预)。对比两组膝关节功能优良率、膝关节功能、腘绳肌肌力和步行功能。结果:研究组的临床膝关节功能优良率93.75%(45/48)高于对照组68.75%(33/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对均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患侧腘绳肌等长肌力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健侧腘绳肌等长肌力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干预后步长、步速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患侧摆动相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进行被动角度再生试验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虚拟现实平衡训练联合NMES应用于ACLR术后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助于其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腘绳肌肌力,改善步行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双源CT(Dual-source computer tomography,DSCT)测量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术后胫骨、股骨隧道位置,并对隧道位置进行评价。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收治的92例(男64例,女28例,平均年龄31.2岁)ACL单束重建患者术后膝关节进行双源CT三维重建,应用Adobe Photoshop CS6软件圈画隧道中心并采用Lorenz法测量胫骨隧道中心点相对位置百分比(Tx,Ty),采用Bernard四格表法测量股骨隧道中心点相对位置百分比(Fx,Fy)。结果:Tx平均为(54.54±3.42)%,Ty平均为(39.58±6.72)%,Fx平均为(28.98±6.51)%,Fy平均为(28.04±8.70)%。男、女性及左、右膝之间Tx、Ty、Fx、Fy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能够清晰,三维显示ACL术后隧道,可以用来评估隧道位置,为改进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的手术方式及个体化解剖重建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120例采取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后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康复治疗效果,位置觉和运动觉,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膝关节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肢肿胀值、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前膝关节75度、45度、15度位置觉,伸膝、屈膝运动觉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75度、45度、15度位置觉,伸膝、屈膝运动觉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主观(IKDC)评分、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生活质量相关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均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下肢康复机器人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康复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膝关节位置觉和运动觉,减轻远期疼痛情况与肿胀情况,提升膝关节功能,患者生活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中保留韧带残端对ACL损伤患者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3月解放军第174医院收治的ACL损伤患者266例,所有患者均行关节镜下ACL重建,其中保留韧带残端的163例为保留残端组,术中完全清理韧带残端的103例为非保留残端组,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以上,评价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术前、术后9个月、术后12个月两组膝关节患侧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检测时间点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较术前均显著提高,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保留残端组术后3个月、6个月的Lysholm评分、IKDC评分高于非保留残端组,被动活动察觉阀值、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低于非保留残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ACL重建中保留残端可加快膝关节功能及本体感觉恢复速度,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8例III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行缝合锚重建术后异位骨化发生与损伤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8例Ⅲ度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行缝合锚重建术后发生异位骨化的患者,对其临床一般资料、损伤程度及部位、膝关节活动度及异位骨化程度等进行分析。结果:8位中Ⅰ度异位骨化4例,膝关节活动度73.75°~176.25°,平均125°,Ⅱ°异位骨化4例,膝关节活动度78.75°~157.25°,平均117.4°。在发生内侧副韧带异位骨化的8名患者中,仅有1名为单纯内侧副韧带损伤导致,其余7名患者中5名合并前叉或前、后叉韧带损伤,1例伴有胫骨髁间棘的撕脱骨折,1例合并胫骨平台骨折,4例合并胫骨或股骨髁骨折。结论:膝关节内侧异位骨化是异位骨化的好发部位,其发生与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膝关节限位矫形器在膝关节韧带损伤术后康复中的作用.方法:对52例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应用膝关节限位矫形器辅助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评估.结果:52例患者配戴膝关节限位矫形器后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5.25±3.7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78~93分,平均(81.23±5.82)分.国际膝关节文件编制委员会(IKDC)综合评定由术前显著异常(D级)26膝,改进为随访时正常(A级)8膝、接近正常(B级)14膝、异常(C级)4膝.结论:膝关节韧带损伤患者术后配戴膝关节限位矫形器对膝关节活动度、稳定性和整体功能康复均具有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