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发性骨髓瘤的骨髓细胞置于Dexter长期培养体系中,浆细胞可以长期生长。非贴壁层细胞形成CFU-GM的能力达6周以上,但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CFU-GM的形成活性明显下降。浆细胞产生兔疫球蛋白单克隆特异性在Dexter长期培养体系中仍维持不变,但Ki-67阳性的浆细胞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减少,以上结果说明浆细胞虽然可以在Dexter培养体系中生长并保持单克隆特异性,但此种培养体系不是浆细胞最佳的生长条件。本研究还表明Dexter长期培养不宜作为骨髓净化的手段用于多发性骨髓瘤的自体骨髓移植。  相似文献   

2.
李江  胡维新 《生命科学》2010,(8):793-796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活化NF-κB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它既能调节细胞因子;影响细胞周期,又与血管发生有关,并且与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密切相关。该文就NF-κB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作用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肿瘤性浆细胞疾病,其特征在于骨髓微环境中恶性浆细胞的克隆性增殖,分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以及相关的器官功能障碍.近年来,由于自体干细胞移植的引入,以及来那度胺和硼替佐米等药物的应用改变了骨髓瘤的传统治疗方法,延长了总生存期.尽管取得了显著的治疗进展但目前仍无法治愈...  相似文献   

4.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骨髓浆细胞恶性增生性疾病,进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直接分析骨髓瘤细胞DNA水平的变化,并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对于我们更好的了解骨髓瘤、改善骨髓瘤病症及治疗疾病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对多发性骨髓瘤在分子水平上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特点,增强对该病的认识,降低漏诊和误诊率。方法:对15例确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确诊的MM患者中,贫血13例,肾功能损害10例,骨痛和骨骼疾患3例,肺部感染1例,颅内占位1例,全血细胞减少1例,升主动脉扩张1例,以贫血、肾功能受损和骨折骨痛最多见。骨髓细胞学检查可见浆细胞比例增高,形态呈多样化,可见双核、多核的骨髓瘤细胞。X线或CT检查可见多发性虫蚀样及穿凿样骨质破坏影,密度低,边界清或不清,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血清免疫固定电泳检出M蛋白。结论:多发性骨髓瘤多见于中老年人,随人口老龄化发病率逐年上升,其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引起贫血、感染、肾功能损害、骨痛、病理性骨折,甚至局部肿物或占位等罕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常造成误诊,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工作人员应加强对MM的认识,掌握其临床表现的复杂特点,对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应加以综合分析,使多发性骨髓瘤能够得到及时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6.
人类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难以治愈的B淋巴细胞恶性分化的疾病,其细胞遗传学特征表现在染色体异常.原癌基因c-maf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高水平表达,其编码的c-Maf蛋白作为转录因子,通过作用于5个下游靶基因CCND2、ITGB7、CCR1、SPP1和ARK5,与细胞周期调控、肿瘤细胞的黏附性、肿瘤侵袭和转移、血管发生等方面有关.原癌基因c-maf和/或c-Maf蛋白有可能作为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7.
三例人骨髓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人骨髓瘤细胞株对于体液免疫发生机制、抗体的生物学特性研究和培育人-人杂交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国内尚未见到建立人骨髓瘤细胞株的报告,我们于1984年6月开始,历时三年半,共建立三例人骨髓瘤细胞株。现将有关资料重点报告如下。一、三例人骨髓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人骨髓细胞株KM_1来自一男性病人,临床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分泌IgG球蛋白,尿中有Bence Jones蛋白,骨髓中有多数幼浆细胞和浆细胞,共24%。标本采自骨髓,在体外用RPMI_(1640)完全培养液中经82天原代  相似文献   

8.
多发性骨髓瘤起源于后生发中心的B细胞,是一种不可治愈的慢性进展性骨髓浆细胞恶性肿瘤,约占血液系统肿瘤的10%。多发性骨髓瘤存在明显的遗传学改变,其早期的遗传学改变是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位点的易位,而这些易位常常导致11q13区域的cyclin D1、4p16.3区域的FGFR3/MMSET、16q23区域的c-maf、6p21区域的cyclin D3等癌基因的失调,同时还存在抑癌基因位点13q14的丢失以及13号染色单体的缺失,这些染色体异常与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并且N-RAS、K-RAS的突变,以及c-Myc改变等继发性的改变和癌基因的活化等也与疾病的进展密切关联。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该病的遗传学改变认识进一步加深。本文对多发性骨髓瘤的遗传学改变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指导临床有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有效评估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CD138免疫磁珠细胞分选的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在提高多发性骨髓瘤(MM)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敏感性的作用。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确诊MM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应用探针组合,同时采用2种方法进行细胞遗传学检测:实验组采用CD138免疫磁珠分选浆细胞后行荧光原位杂交技术(MACS-FISH)检测;对照组直接荧光原位杂交技术(D-FISH)检测。结果:30例MM患者,实验组采用CD138 MACS-FISH检出率为83.3%,对照组D-FISH法细胞遗传异常检出率为46.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表明:分析不同类型的细胞遗传异常,MACS-FISH法1q21检出率为46.7%,RB1检出率为50.0%,Ig H检出率为70.0%,P53检出率为20.0%;D-FISH法检出率分别为23.3%,30.0%、36.7%、10.0%。通过细胞核型分析,30例MM患者中,发现5例患者为异常核型,仅为16.7%,其中1例患者为单一结构异常,复杂异常核型患者为4例。我们的研究结论表明:进行CD138免疫磁珠分选浆细胞的FISH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应用中可显著提高细胞遗传学异常检测敏感性,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APRIL、beta2-m 和TPO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 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长春新碱静、盐酸 肾上腺素及醋酸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浆细胞数、M 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功能、肾功能及血清APRIL、beta2-m 和TPO 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采用患者的免疫功 能及肾功能获得明显改善,肿瘤细胞活性得到显著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骨髓浆细胞 数、M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血红蛋白及CD4+/CD8+ 比值升高,血清APRIL、beta2-m 和TPO 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可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肿瘤细胞活性,增强患者免疫力,且副作用小,值得临 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多发性骨髓瘤(MM)系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以老年人多见.目前治疗以化疗和自身干细胞移植为主,仍难以治愈.多发性骨髓瘤的进展涉及到一系列基因和骨髓微环境的改变,这些改变恰好促进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并瓦解了局部的免疫反应.CD4+和CD8+T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数量和功能的改变都已经阐明.Treg细胞和Th17细胞的平衡在维持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抗肿瘤免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Treg细胞负责维持机体对外来抗原和自身抗原的免疫耐受.Th17细胞主要参与机体抵抗真菌和寄生虫感染、炎症反应和自身免疫.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TGF-β和IL-6高水平表达,并可直接或通过其他促炎因子影响Th17细胞的分化,进而调节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因此我们针对Treg细胞和Th17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对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中APRIL、β2-m和TPO水平变化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及试验组。常规组患者采用长春新碱静、盐酸肾上腺素及醋酸地塞米松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髓浆细胞数、M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功能、肾功能及血清APRIL、β2-m和TPO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采用患者的免疫功能及肾功能获得明显改善,肿瘤细胞活性得到显著抑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比较,试验组患者骨髓浆细胞数、M蛋白、血肌酐、尿素氮水平降低,血红蛋白及CD4+/CD8+比值升高,血清APRIL、β2-m和TPO水平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联合沙利度胺可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肿瘤细胞活性,增强患者免疫力,且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一个表达上调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收录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 (ARH 77)表达上调ESTAF4 2 5 30 0设计引物 ,运用RT PCR检测了 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 4例正常人骨髓细胞中该EST的表达水平 .Northern印迹杂交分析该EST在多种组织中的表达 .进一步利用该EST作探针 ,筛选ARH 77cDNA文库 ,获得全长cDNA克隆 ,对该序列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 ,该EST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中亦有较高的表达 ,而在正常人骨髓细胞中低表达 .经测序证实 ,该cDNA全长为 4 5 2bp(GenBank收录号 :AF4 87338) .预测其编码一个 5 7个氨基酸的小分子量蛋白质 ,属于与DNA复制有关的解旋酶 引物酶基因家族的新成员 .该基因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中表达上调 ,其表达水平的改变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骨髓内浆细胞异常增生的恶性肿瘤,其并发血栓事件的风险很高,尤其是MM患者静脉血栓(VT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一般人群。另外,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证明新型的免疫调节药物(IMi Ds)在MM患者中的应用,如沙利度胺及其类似物来那度胺也可导致与治疗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的增加,特别是与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和(或)蒽环类抗生素为基础的化疗药联合使用时,可进一步加剧静脉血栓的发生。目前,MM患者VTE的发生机制仍不太清楚,可能涉及凝血系统的激活,纤维蛋白溶解功能的异常,血流及血液瘀滞度的改变及与肿瘤细胞相关的炎症因子产生的增多,组织因子(TF)表达增加,内皮细胞损伤等。因此,仍需对在MM患者中VTE的发生机制做更进一步的研究。而本文将主要从多发性骨髓瘤本身及免疫调节药物的应用所引起的凝血功能异常而致静脉血栓形成这一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治该病的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我科2例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的诊治过程,分析、总结治疗经验,并结合文献复习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感染的易感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 MM患者1,女性,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4个月发生腹泻伴腹部隐痛,抗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versus host disease,GVHD)治疗无效,经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念珠菌病,予卡泊芬净治愈出院.MM患者2,男性,化疗过程中疾病进展,并出现腹胀、腹痛,对症处理改善,再次化疗时上述症状加重并发肺部念珠菌病,发生急性心、肾功能不全,经胃镜诊断上消化道念珠菌病,予伊曲康唑、米卡芬净治疗,最终因肺部真菌感染加重,治疗无效死亡.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并发上消化道侵袭性念珠菌病易发生误诊、漏诊.临床医生需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首选电子胃镜明确诊断、判断疗效.  相似文献   

16.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难以治愈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从意义未明的单克隆丙种球蛋白血症(MGUS)进展到冒烟型骨髓瘤(SMM),再进一步进展至有症状MM甚至浆细胞性白血病(PCL),遗传学异质性和克隆演变在其中有着关键推动作用。近年来有关该转化进程的MM遗传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该文将对其及临床意义进行综述,以期为科研及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和异常积聚的一种恶性疾病。白介素-6(IL-6)是MM最关键的生长因子,能参与细胞内信号转导,促进细胞生长增殖,其基因异常表达或分泌往往引起MM的发生。IL-6在MM中的作用居多,如参与信号转导、免疫反应以及增殖、生存、耐药性等。目前依据IL-6在MM发生发展中的作用,针对IL-6在MM的靶向治疗已成为MM治疗的趋势。靶向治疗主要在信号通路、骨髓微环境、免疫反应以及遗传表观学等方面展开研究,并在临床应用上发挥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浆细胞克隆性的恶性增殖性疾病,是最常见的易累及骨骼的肿瘤.骨骼X线是MM骨病检查的金标准.但是,普通X线对MM的检测存在很多限制.目前有研究报道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睛(MIBI)显像反映MM瘤细胞负荷量及活动性的灵敏性、特异性强,本文主要就99mTc-MIBI显像对MM疾病诊断、预后判断、疗效检测及与其它影像学检查比较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浆细胞和对照组正常浆细胞免疫表型,有效地识别表达CD19+CD56-的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浆细胞。方法:采用四色流式细胞仪(BD,FACSCalibur)检测44例MM患者浆细胞以及25例健康骨髓捐献者正常浆细胞膜上的抗原表达。采用CellQuest软件分析结果。细胞膜表面抗原表达率大于20%定义为表达阳性。阳性率为表达阳性的患者及健康对照者所占百分比。结果:44例MM患者浆细胞免疫表型表达频率为:CD138+:97.72%(43/44)、CD38+:100%(44/44)、CD56+:63.64%(28/44)、CD19-:84.09%(37/44)、CD200+:77.27%(34/44)、CD28+:38.64%(17/44);25例对照组正常浆细胞免疫表型表达频率为:CD138+:100%(25/25)、CD38+:100%(25/25)、CD56-:100%(25/25)、CD19+:96%(24/25)、CD200+:0%(0/25)、CD28+:0%(0/25)。在44例MM患者中,9%(4/44)患者表达CD19+CD56-,利用CD200检测4例表达CD19+CD56-的患者,有3例患者伴有CD200阳性表达,可与正常浆细胞鉴别。结论:CD200有利于鉴别表达CD19+CD56-MM恶性浆细胞与正常浆细胞。  相似文献   

20.
根据Genebank收录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ARH-77)表达上调EST AF497797设计引物,采用半定量RT-PCR证实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正常人骨髓细胞中该expressed sequence tages(EST)存在表达差异。用EST AF497797作探针筛选人胚肾cDNA文库,获得cDNA克隆经测序并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该序列进行了初步分析。AF497797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中确有较高的表达,而在正常人骨髓细胞中低表达。获得的全长cDNA克隆序列长1248bp(Genebank登录号:AY09461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该片段全长cDNA编码44个氨基酸的蛋白产物且可能属于Alu家族成员。基因AY094612为一个在多发性骨髓瘤中表达上调的新基因,其改变可能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