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8 毫秒
1.
凌如芳 《蛇志》2006,18(1):43-44
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钙通道病,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驰缓性瘫痪和低血钾为特征的常见疾病。严重的低钾型周期性麻痹可出现呼吸肌麻痹及心律紊乱,致呼吸停止,昏迷及心搏骤停,是急诊常见的疾病,现将我院收治的79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79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患者中,男61例,年龄17~60岁,平均(35·6±6·1)岁;女18例,年龄16~58岁,平均(33·6±6·1)岁。男女比例3·4∶1,首次发病40例(50·6%),2次或2次以上发病39例(49·4%)。合并甲亢34例(43%),其中以周期性麻痹为首发症状的甲亢10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左西孟旦治疗难治性心衰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难治性心衰患者40例,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观察用药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难治性心衰患者应用左西孟旦后改善临床症状,提高射血分数和每搏量.用药主要的不良反应为低血钾和室性期前收缩.结论 左西孟旦在规范化治疗疗效不佳时仍可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不良反应主要为低血钾和室性期前收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与冠状动脉造影阴性的对照组血钾水平以及低血钾发病率的差异;探讨STEMI患者中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血钾水平的差异.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09年11月间STEMI并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直接PCI)患者371例,其中男303例,女68例,平均年龄(56.1±11.7)岁.同时选取冠状动脉造影阴性患者(对照组)161例,其中男性131人,女性30人,平均年龄(56.8±10.3)岁.两组基线资料无显著性差异.将血钾含量<3.5mmol/l定义为低血钾,比较2组间血钾含量及低血钾发病率.根据直接PCI之前是否发生原发性室颤和持续性室速,将STEMI患者分为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本组数据所指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仅包括直接PCI之前发生的原发性室颤和持续性室速,其中原发性室颤24例,持续性室速11例.比较2组间血钾水平.结果:血钾含量STEMI患者(3.81±0.49)低于对照者(4.03+0.4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8,P<0.001).低血钾发病率STEMI(22.6%)高于对照者(6.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9.13,P<0.001).STEMI患者中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和非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组的血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TEMI患者急性期存在血钾的下降,我们需要积极纠正低血钾,但低血钾与原发性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有无必然联系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正常血钾周期性麻痹家系中的SCN4A基因的T704M突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翔  卜碧涛  姚淇  邱昕  刘静宇  王擎  刘木根 《遗传》2006,28(8):923-926
家族性周期性麻痹(periodic paralysis,PP)是以反复发作骨骼肌迟缓性瘫痪为特征的一组疾病。我们对一个来自湖北省的正常血钾周期性麻痹家系进行致病基因突变检测。应用微卫星标记对该家系进行连锁分析,证实致病基因可能同SCN4A连锁。对SCN4A基因全部外显子测序,发现患者在一个致病突变热点存在碱基替换C2188T。该突变导致编码氨基酸改变Thr704Met,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证明该突变只存在于该家系患者,不存在于家系中健康人和100名无亲缘关系对照中,Thr704Met是该家系的致病突变。  相似文献   

5.
低血钾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低血钾对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患者醛固酮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9例原醛患者,这些患者均接受血、尿醛固酮测定及立卧位速尿激发试验,并进行手术治疗.观察原醛患者血钾与醛固酮分泌的关系.结果:原醛患者低血钾时出现醛固酮正常的比例(8/16,50%)较正常血钾组高(2/13,15.4%),P〈0.05.结论:低血钾可以抑制原醛患者尤其是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的醛固酮水平.  相似文献   

6.
100例银环蛇咬伤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吕群英  陈康德 《蛇志》2004,16(2):19-20
银环蛇咬伤是农村常见病之一.银环蛇毒主要为神经毒素,咬伤后局部不红、不肿、不痛的特点,容易被病人所忽视.被银环蛇咬伤后,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昏眼花、四肢乏力、肌肉、关节疼痛,继而出现胸闷、气促、恶心、呕吐、腹痛.严重时很快出现吞咽困难、瞳孔散大、全身肌肉瘫痪,导致呼吸肌麻痹、心脏骤停,若抢救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因此,积极抢救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现将我院1998年5月~2003年11月间,在门诊和住院的100例银环蛇咬伤病人护理体会报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7.
58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的传染病,近年有流行趋势.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儿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儿童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相似文献   

8.
▲哈慈总裁郭立文在印度尼西亚用五行针为下肢瘫痪的老人治病,治疗前患者用人扶也站不起来。针灸10分钟后,老人家奇迹般地站了起来。▲患右面神经周围性麻痹的德国患者在接受五行针治疗后,仅5次就完全康复。左图为患者为患病时留影;中图为患者在治疗中;右图为康复的患者在中国的春节联欢会上献歌。▲患中风后遗症的北京退休教师孙锡铎,在用五行针治疗3个疗程后已能拄拐行走。右图为孙锡铎在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时激动地讲述治疗经过。哈慈五行针治疗中风后遗症@郭立文  相似文献   

9.
刘晓东  张炎安  苏葵花 《蛇志》2012,24(2):195-196
毒蛇咬伤是临床常见急诊之一,发病急骤,病情进展迅速。如为神经毒类毒蛇咬伤,早期常出现外周性呼吸麻痹,一旦出现呼吸困难,很快导致呼吸肌麻痹而引起呼吸停止,是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1],而这类呼吸麻痹使用呼吸兴奋剂治疗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孙致连  何俊莹  程筱玲  谭晓霞  吴伟华 《遗传》2022,(11):1072-1078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ronism, PA)又简称原醛症,是指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醛固酮(aldosterone,ALD),导致水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受抑制,从而引起高血压、低血钾的一类疾病。家族性醛固酮增多症Ⅱ型(familial hyperaldosteronism type Ⅱ, FH-Ⅱ)是PA的少见病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本文收集1例自2014年起病以来反复高血压、低血钾的病例,该患者诊断结果一直未明确。2021年通过基因检测证实该患者存在CLCN2及WFS1基因突变,其母亲为杂合携带,父亲为野生型。结合内分泌功能试验结果及影像学资料,考虑患者为FH-Ⅱ,同时合并WFS1基因突变。通过总结分析该病例特点及基因检测结果,对于临床难以明确病因的PA建议可行基因测序。该病例也为后续遗传学研究提供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1.
江国华 《蛇志》2014,(4):385-387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主要诱发因素、发病机制以及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2012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37例急性脑梗死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合并肺部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意识状态、病情严重程度、是否合并基础疾病、延髓性麻痹以及预后等的关系。结果老年患者、昏迷患者、存在延髓性麻痹、病情重以及合并慢性肺病、糖尿病、心脏病及既往卒中史患者出现肺部感染的概率明显高于不存在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疾病预后方面,单纯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显著优于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肺部感染的因素较多,控制和避免这些因素能显著改善疾病的发展,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2.
面神经麻痹也称面神经炎、颜面神经瘫痪、俗名“歪嘴风”,属于急性的非化脓性的炎症病变,发生于面神经管的出口处。是面神经受各种病因的损害后的疾病,为常见的神经系统中周围神经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3.
何新华 《蛇志》1994,6(2):41-41
银环蛇咬伤引起呼吸麻痹的护理何新华桂林市中医院银环蛇系我国十大毒蛇之一,是致死率最高的蛇种,主要因神经毒素导致患者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故呼吸麻痹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现将我们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患者33例均为1986~92年我科收治的住院病人,男21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回顾48例低钾性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资料,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48例患者经口服及静脉补钾.对症、支持等治疗后。47例治愈(占97.9%),死亡1例(占2.1%).结论合理补钾,正确治疗,能使病人较快恢复。  相似文献   

15.
黄荣 《蛇志》2008,20(2):155-156
周期性麻痹是急诊内科的常见急症.现将我科2000年1月~2007年12月急诊收治的79例低钾型周期性麻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16.
尚德锋  陈康德 《蛇志》2008,20(2):153
Bell's麻痹即面神经炎,中医学称为"口眼喎斜",春秋两季发病率较高,临床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两类,其中常见的为周围性面瘫.  相似文献   

17.
曾叶玲  康小瑜 《蛇志》2005,17(4):279-280
周期性瘫痪是以反复发作的骨骼肌弛缓性瘫痪或无力为特征,多与钾离子代谢有关的一种疾病。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和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引起的全身性疾患。两者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但两种疾病同时发生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我科曾收治2例以糖尿病为首发症状合并周期性瘫痪的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探讨低钾型周期性瘫痪的临床治疗效果,旨在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低钾型周期性瘫痪患者51例,,通过总结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临床表现,通过辅助检查和及时有效补钾治疗,统计其临床疗效。结果:51例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四肢无力,近端瘫痪,双侧膝腱反应显著减退,经过口服和静脉注射补钾治疗后,患者血清中钾水平显著提高,症状缓解且愈后良好。结论:低钾型周期性瘫痪诊断较为容易,一旦发病应立即进行补钾治疗,患者临床治愈率高且疗效显著,无后遗症但治疗时有出现并发症的危险,且病情易受血钾水平影响反复发作,因此治愈后应避免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温针结合电针与单纯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方法:将83例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运用温针加电针治疗,对照组运用单纯电针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0.5%,对照组为73.2%,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针结合电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效果优于单纯电针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DKA)合并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临床特点,以探讨其临床表现、治疗、预后及发病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DKA合并GBS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病史、临床表现、电生理学、脑脊液改变、治疗进行总结。结果:2例DKA患者均急性起病,两例患者发病前1周均有呼吸道感染史,尽管DKA得到了纠正,患者出现呼吸衰竭后被发现四肢力弱。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脑脊液示细胞蛋白分离。给予免疫球蛋白后,例1在出现肢体瘫痪后18天恢复至正常,遗留有四肢末端麻木感,例2在出现肢体瘫痪后1年肌力恢复正常。结论:DKA合并GBS临床少见,多发生在DKA纠正后一周左右出现四肢迟缓性瘫痪,早期给予免疫球蛋白治疗,预后相对良好,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