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寻找具有高羟基化能力的细胞株系,首先研究了毛花洋地黄培养细胞的羟化能力与原植物的羟化能力和地戈辛含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各种不同的细胞系对β-甲基洋地黄毒甙的生物转化活性,这些不同的细胞系是来源于各种具有不同地戈辛含量和羟基化率的毛花洋地黄植物,实验结果表明,培养细胞的羟化能力与原植物的羟化能力之间不存在相应的依附关系。  相似文献   

2.
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诞生于20世纪初,随着研究的不断进步,逐步发展出植物组织培养、植物器官培养、原生质体培养、细胞培养、冠瘿瘤培养以及不定根或毛状根培养等技术.20世纪80年代前后,利用植物细胞培养生产植物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成为热点.比如1977年Noguchi等就利用20吨发酵罐进行了烟草细胞培养生产尼古丁实验.1977年Alfernmann等利用毛地黄培养细胞把甲基洋地黄毒苷转化为甲基地戈辛,证明植物细胞的生物转化能力.1985年日本的三井石油化学公司利用紫草细胞大规模培养生产紫草宁,并且投放市场,首次将植物细胞培养技术实现了产业化.  相似文献   

3.
异质的培养细胞是植物细胞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由Bergman建立的平板培养技术已在许多方面得到应用,其中特别有意义的是获得次生物质含量不同的细胞系和具有较好农艺性状的栽培植物品系。胡萝卜培养细胞是研究植物体细胞胚胎发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要介绍了近年来利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研究培养的细胞与整株植物之间的耐盐相关性,以及从各种植物筛选出耐盐细胞系及其再生植株的研究结果,并对这项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李唯  曹孜义 《遗传》1990,12(1):0
本文观察了玉米单倍性胚性细胞无性系在继代培养十年中的分化再生能力,测定了十年后的染色体倍性,并用t测验和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十年后,细胞系分化再生能力在不同年度间无显著变化,基本保持稳定。单倍体细胞的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占大多数。它们的优势比例以及加倍单倍体细胞系中二倍体细胞所占的优势比例与细胞系的分化再生能力无明显相关。亚单倍体细胞尚未见到,但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多倍体细胞,他们与非整倍体细胞所占的比例与细胞系分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6,呈弱负相关,及他们数量的增加对细胞系的分化能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赭曲霉Rn405转化洋地黄毒苷的微生物转化工艺为研究对象,对助溶剂种类、底物浓度、金属离子种类和浓度等关键参数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优转化条件为:发酵培养基中添加1 mmol/L Mn2+离子,28℃,180 rpm振荡培养28 h时加入溶解于DMSO的底物溶液,使其终浓度为100 mg/L,然后在相同的条件下转化96 h。此时,底物的转化率和11α-羟基洋地黄毒苷元的生成率分别达到了100%和25.4%,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33.1%和14.5%。通过斯氏灌流法和Langendorff灌流法,探讨两个转化产物对蟾蜍和大鼠心肌细胞收缩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洋地黄毒苷元对心肌细胞收缩率的影响和底物洋地黄毒苷相当,而11α-羟基洋地黄毒苷元对心肌细胞收缩率的影响比底物洋地黄毒苷和洋地黄毒苷元均有所增强。  相似文献   

7.
新月弯孢霉原生质体的形成与11β—羟基化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敏  路福平 《微生物学杂志》2000,20(3):35-36,62
研究了新月弯孢霉原生质体形成的条件以及 1 1 β-羟基化反应。将培养 1 6~ 1 8h的菌体 ,以0 .6mol/LK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 ,3 0℃下 ,经过 1 %溶壁酶和 1 %纤维素酶混合酶液 ( pH5.6)酶解 4~ 5h ,原生质体释放量达 6.1 1× 1 0 6/ml,再生率为 1 3 .1 %。原生质体细胞具有 1 1 β -羟基化反应的能力 ,氢化可的松转化率为 4 4.4 4%。  相似文献   

8.
植物悬浮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悬浮细胞培养的原理、培养类型、不同植物悬浮细胞培养基的配方和培养方法.同时阐述了悬浮细胞系在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应用异羟基洋地黄毒甙元标记的探针,检测了人和鸭的血清及肝脏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并与~(32)P标记的同位素探针做了比较。结果证明,该探针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同位素探针一致(0.2pg)。它可用于各种核酸杂交试验,如打点杂交、Southern和Northern转印杂交试验等。恰当地从标本中提取待测核酸,是应用该探针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肝细胞永生化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常体外培养的细胞在体外有一定的寿命,一般传代不超过50代,被称为有限细胞系,但有些体外培养的细胞可经过自发或外界因素的影响从凋亡危机中逃离出来,从而形成具有无限增殖能力的细胞系,成为永生化细胞系.由于肝细胞在体外增殖能力极弱,培养困难,其应用受到较大限制,而肝细胞经永生化后具有了无限增殖优势,使其在肝细胞移植,生物人工肝以及药理、毒理学等研究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就近年来肝细胞永生化方法及其应用作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高等植物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植物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HMGR)的结构和调控,并简略讨论了HMGR调控与植物类异戊二烯途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继代培养十年后玉米单倍性胚性细胞系的倍性和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唯  曹孜义 《遗传》1990,12(4):5-8
本文观察了玉米单倍性胚性细胞无性系在继代培养十年中的分化再生能力,测定了十年后的染色体倍性,并用t测验和相关系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继代培养十年后,细胞系分化再生能力在不同年度间无显著变化,基本保持稳定。单倍体细胞的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占大多数。它们的优势比例以及加倍单倍体细胞系中二倍体细胞所占的优势比例与细胞系的分化再生能力无明显相关。亚单倍体细胞尚未见到,但出现了一定数量的多倍体细胞,他们与非整倍体细胞所占的比例与细胞系分化率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786,呈弱负相关,及他们数量的增加对细胞系的分化能力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以毛乌素沙地景观不同尺度和生境中的植被盖度、植物物种数、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的空间格局和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尺度和生境中的植被盖度与植物物种数之间,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都具有显著的相关。在50-5000m的尺度上,植被盖度与植物物种数之间,以及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之间具有相似的空间格局,但植被特征(植被盖度与植物物种数)与土壤特征(土壤有机碳含量与全氮含量)具有不同的空间变化格局,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在小于50m的尺度上,固定沙丘中的植物物种数与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之间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半固定水丘中的植物物种数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在小于50m的尺度上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格局制约了植被格局,但在50-5000m的尺度上却没有。这一研究表明植被与土壤之间的相互关系依赖于不同的空间尺度。  相似文献   

14.
雄甾-4-烯-3,17-二酮(4AD)是甾体化合物合成过程中的关键中间体,其羟化产物通常具有良好的药理活性或作为工业生产甾体药物的重要中间体。利用粉红单端孢Trichothecium roseum对4AD进行生物转化,从其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3个4AD羟基化产物:6β-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6β-OH-4AD,1),14α-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14α-OH-4AD,2),6β,14α-双羟基-雄甾-4-烯-3,17-二酮(6β,14α-di-OH-4AD,3),表明T. roseum对4AD的C-6β位和C-14α位具有较强的羟化能力,其中14α-OH-4AD(2)可作为合成强心甾类化合物毛地黄毒素的重要中间体,6β,14α-di-OH-4AD(3)可作为合成具有抗肿瘤活性的14α-羟基-雄甾-4-烯-3,6,17-三酮的重要中间体。提供了1株能够高效制备活性甾醇中间体14α-OH-4AD和6β,14α-di-OH-4AD的菌株,同时可为研究其他甾醇药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环境与植物中硒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银虎 《植物学报》1999,16(4):378-38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环境及植物中的硒形态研究方面的进展。在土壤和水中各种不同形态硒的分布情况与pH值及其它特性之间的关系;植物中各种有机硒化合物的含量,可能的结构和硫素之间的关系,植物对硒的吸收转化过程等等。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植物中硒形态研究进展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左银虎 《植物学通报》1999,16(4):378-380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在环境及植物中的硒形态研究方面的进展。在土壤和水中各种不同形态硒的分布情况与pH值及其它特性之间的关系;植物中各种有机硒化合物的含量,可能的结构和硫素之间的关系,植物对硒的吸收转化过程等等  相似文献   

17.
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的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悬浮培养细胞系是植物生理生化研究的好材料之一。为了保持细胞系的遗传稳定性,需要采用超低温保存技术。玻璃化法是一种不用程序降温仪的超低温保存技术。本文报道了从模式植物拟南芥建立悬浮细胞系并对其进行玻璃化法超低温研究。细胞经过合理的预培养处理和保护剂处理,直接投入液氮贮存。复温后的细胞能恢复生长,恢复生长的细胞保持着植株再生能力。国外,拟南芥悬浮细胞系的程序降温法保存和包埋脱水法保存已经报道,玻璃化法保存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抑制紫杉烷14β-羟基化酶(简称14OH)基因的表达。方法:以曼地亚红豆杉(Taxus×media)为材料,通过农杆菌介导的双元载体转化系统将针对14OH基因构建的RNA干扰载体导入该植物细胞中。应用PCR-Southern技术对转基因细胞进行了鉴定。另外,利用RT-PCR技术检测14OH基因mRNA表达水平,并采用HPLC技术对转基因细胞系中三种C-14氧取代的紫杉烷成分进行测定。结果:Southern检测证实转基因实验获得成功,RT-PCR结果表明转基因细胞系中14OH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HPLC分析显示C-14氧取代的紫杉烷含量也有明显降低。结论:该RNA干扰技术有效地抑制了曼地亚红豆杉细胞内14OH基因的表达,有望为提高紫杉醇的生物合成产量提供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高山苔原牛皮杜鹃群落物质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景双 《生态学报》1993,13(1):96-98
本文利用生态学方法定量地研究了长白山高山苔原主要建群种植物——牛皮杜鹃群落的物质循环。研究结果表明:在植物与土壤之间的封闭循环中,植物年吸收的元素数量大于凋落物年分解释放的量,处于不平衡状态。而在开放循环中,整个群落的物质(除N.P外)循环处于基本平衡状态。在研究不同元素与植物之间的关系时还发现:植物的各部位对不同元素的累积能力具有明显的差异。如植物花、果中的Ca、Mg、N和P含量高,根中的Fe,Al含量高。在植物同一部位中,各元素的累积能力也不同,如Ca,Mg,Mn,P和N在叶肉中的含量高于在叶脉中的含量,而Fe,Al在叶脉中的含量却高于叶肉中的含量。这种差异性标志着不同的化学元素具有不同的植物生理功能。存在于叶肉中的化学元素要比存在于叶脉或纤维中的化学元素循环周期短,植物利用率高,这对保持生态系统内的物质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新月弯孢霉AS3.4381的菌丝体转化16a-甲基Reicbstein's 化合物S21-醋酸酯(I)生成16a-甲基氢化可的松(II)进行了研究。培养24h的菌丝体的11β-羟基化活性最高;乙醇对此羟基化活性的抑制作用明显。当(1)浓度为0.15%,转化72h,产物(II)的重量收率为55.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