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知母绒毡层和乌氏体细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个体发育来看,知母绒毡层具有3个明显的特点;(1)在小孢子母细胞阶段,绒毡层细胞中有丰富的细胞器,如粗糙内质网,脂体,造粉体和小泡等,粗糙内质网-脂体-小泡常常联系在一起,形成细胞器复合体。(2)在单核花粉阶段,绒毡层细胞质中出现大量小泡,它们可以融合成小泡,而且在小泡或大泡中开始沉积与脂体电子密度相似的亲锇物质,这些物质或者充满整个小泡,或者沉积在小泡周缘,此刻,也是乌氏体形成并达到高峰的阶段。(3)在成熟花粉阶段,绒毯层细胞几乎被具膜束缚的小型脂粒和巨型脂体所占据,这些亲锇物质是质体起源的,也许它们是花粉鞘的先质。  相似文献   

2.
麦冬花药绒毡层和乌氏体的细微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的绒毡层发育为分泌型。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达到了发育的高峰。此时,绒毡层细胞中细胞器非常丰富,具大量线粒体、高尔基体和质体,尤以肉质网含量最多;原乌氏体出现较早,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绒毡层细胞中就已出现;四分体时期,大量原乌氏体被排入内切向面的质膜和纤维素壁之间;到了小孢子早期,绒毡层细胞失去细胞壁,原乌氏体分布在质膜的凹陷处,孢粉素物质在其上沉积,发育为乌氏体,乌氏体有单个和复合两种类型;当花粉成熟时,绒毡层细胞完全解体。  相似文献   

3.
水稻花药绒毡层及乌氏体的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花粉母细胞期,水稻花药绒毡层细胞原生质浓,细胞器丰富,各轴向壁厚度较一致.随着药室腔扩大,绒毡层细胞体积迅速增大,且外切向壁增厚,径切向壁部分区域消失,细胞间形成原生质桥.在单胞花粉早期,乌氏前体排列于绒毡层内切向细胞膜内,随后移向膜外,且外侧增厚形成乌氏体.在花粉单核靠边期,绒毡层细胞的细胞器开始解体,到花粉充实期完全解体,但乌氏体结构直到花粉成熟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4.
白头翁绒毡层和周绒毡层膜的发育和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头翁绒毡层为分泌型,发育过程分为:发生-分化,生长-合成和分泌-解体3个阶段。第1阶段,绒毡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化学特征同造孢组织和花粉母细胞的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大量积累淀粉和形成少量原乌氏体,第2阶段为重要的合成时期;细胞体积膨大,具多倍体双核或畸形核,蛋白质大量合成,淀粉水解;原乌氏体和孢粉素荧光物质大量累积。第3阶段为分泌最活跃时期,裸细胞在妨行分泌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原乌氏体,荧光物质,碳水化合物,或许包括分解胼胝质壁和纤维素壁酶等成分均在裸细胞阶段排出,周绒毡层膜,乌氏体和花粉外壁均属于孢粉素性质的结构,根据周绒毡层膜的外切向位置和结构,初步结论:它可能是绒毡层细胞质膜向着药壁中层一面的残存部分,而膜内表面上的孢粉素纹理则是后来添加的。乌氏体的基本形态为短颈烧瓶状,单个或2-5个组成复合结构,本文对绒毡层,绒毡层膜和乌氏体的功能,及孢粉素的转运和聚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白头翁绒毡层为分泌型,发育过程分为:发生-分化,生长-合成和分泌-解体3个阶段。第1阶段,绒毡层细胞的形态结构和组织化学特征同造孢组织和花粉母细胞的大体一致,所不同的是大量积累淀粉和形成少量原乌氏体,第2阶段为重要的合成时期;细胞体积膨大,具多倍体双核或畸形核,蛋白质大量合成,淀粉水解;原乌氏体和孢粉素荧光物质大量累积。第3阶段为分泌最活跃时期,裸细胞在妨行分泌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原乌氏体,荧光物质,碳水化合物,或许包括分解胼胝质壁和纤维素壁酶等成分均在裸细胞阶段排出,周绒毡层膜,乌氏体和花粉外壁均属于孢粉素性质的结构,根据周绒毡层膜的外切向位置和结构,初步结论:它可能是绒毡层细胞质膜向着药壁中层一面的残存部分,而膜内表面上的孢粉素纹理则是后来添加的。乌氏体的基本形态为短颈烧瓶状,单个或2-5个组成复合结构,本文对绒毡层,绒毡层膜和乌氏体的功能,及孢粉素的转运和聚合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知母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的雄配子体发育有三个特点:1.除高尔基小泡直接参与胶胝质壁物质的形成外,其他小泡的活动可能与脂体物质的沉积有关。2.生殖细胞形成时,脂体分布发生明显的极性现象,它们沿着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交界膜排列,形成所谓脂体冠。3.在小孢子阶段,细胞质中具有丰富的质体,但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之后,全部集中在营养细胞中,而生殖细胞则完全缺乏质体。  相似文献   

7.
知母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的雄配子体发育有三个特点:1.除高尔基小泡直接参与胶胝质壁物质的形成外,其他小泡的活动可能与脂体物质的沉积有关。2.生殖细胞形成时,脂体分布发生明显的极性现象,它们沿着营养细胞与生殖细胞交界膜排列,形成所谓脂体冠。3.在小孢子阶段,细胞质中具有丰富的质体,但在第一次有丝分裂之后,全部集中在营养细胞中,而生殖细胞则完全缺乏质体。  相似文献   

8.
白皮松绒毡层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白皮松绒毡层细胞的细胞器是十分丰富的,其中粗糙内质网、核糖体和造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达到高峰。小孢子形成时,绒毡层细胞开始解体,内质网和线粒体是最后衰老的细胞器。在单核花粉形成时,处于绒毡层细胞外切向壁上的周绒毡层膜特别明显。但是,孢粉素体却主要分布在内切向壁和径向壁上。有趣的是,绒毡层细胞中的造粉体结构与壁层细胞不同。而且,脂体在二分体阶段基本消失,相反,此刻孢粉素体却在质膜外大量聚集。推测脂体的消长可能与原乌氏体和孢粉素体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芡实绒毡层细胞发育的超微结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芡实( Euryaleferox Salisb) 绒毡层细胞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 质体出现明显的变形期,细胞中二核常相互贴近或呈嵌合状态, 细胞壁间层中胞间连丝发达。减数分裂期, 绒毡层细胞壁融解消失, 胞间连丝断离, 细胞间发育出现不同步现象。质体开始积累淀粉, 部分质体呈空泡状, 并出现质体膜内陷, 这与液泡具相似的功能。四分体时期, 绒毡层细胞内部结构开始解体。单核小孢子时期, 绒毡层细胞解体消失, 使小孢子后期发育的营养来源受到影响,作者认为这是生产上成熟花粉囊中花粉粒少而且发育不正常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地黄绒毡层二型性的超微结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黄的花药绒毡层具二型性,来源于初生壁细胞的p-绒毡层,细胞较小,为分泌型绒毡层,在小孢子阶段产生乌氏体,于两细胞花粉阶段解体,来源于药隔的c-绒毡层细胞较大,解体的时间早于p-绒毡层,不同药室的c-绒毡层解体的起始时间不一致,可始于小孢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或小孢子阶段,其径向壁面向药室的壁也较早地开始解体,细胞质碎片与细胞器流入药室,分散在小孢子之间,较早解体的c-绒毡层细胞不产生原乌氏体与乌  相似文献   

11.
12.
从中药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es Bge.)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经波谱学方法和与已知样品对照鉴定为: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yl-(3β,5β)-pregn-16(17)-ene-20-one(1)、timosaponin AIII(2)、timosaponin BIII(3)、22-hydroxy-5β-furost-3β,15α-diol-3-O-β-D-glucopyranosyl(1→2)-β-D-galactopyranoside(4)、timosaponin G(5)、β-daucosterol(6)。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命名为知母孕甾A,是知母中首次发现的C21甾体类化合物,经HR ESI-MS、1D NMR、2D NMR确定其结构,并首次对其核磁数据进行归属。  相似文献   

13.
宁夏枸杞异型绒毡层发育的超微结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半薄和超薄切片技术对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异型绒毡层的来源、结构及发育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枸杞异型绒毡层由药隔绒毡层和药壁绒毡层组成,两种绒毡层除了来源、形态及分布位置不同外,其分化、成熟和降解时间,以及细胞质组成、分泌物成分等均有差异.(2)小孢子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细胞电子密度大,具有很强的脂质性质,光滑内质网和脂质小泡很丰富;而药壁绒毡层细胞中的核糖体和粗糙内质网较多.四分体后期,两种绒毡层细胞均含有很丰富的核糖体、粗糙内质网和分泌团.减数分裂前,两种绒毡层的细胞壁出现松散并呈絮状.之后,由于不同发育时期绒毡层细胞的不同分泌物在絮状细胞壁中的分布,致使二者的细胞壁都出现了一系列变化.(3)从小孢子早期开始,两种绒毡层细胞的质膜都发生了局部解体.分析推测,在母细胞期间药隔绒毡层具有较高的糖和脂类合成率,药壁绒毡层具有较高的蛋白质类合成率;在四分体后期,药隔绒毡层具有加强胼胝质酶合成和分泌的功能;而两种绒毡层絮状松散的细胞壁和局部解体的质膜有利于绒毡层的较大颗粒分泌物大量、顺利地分泌出绒毡层细胞.  相似文献   

14.
植物花粉壁的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植物花粉壁形成机制及其细胞生物学功能和与其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李晶  郑彩霞 《植物生理学报》2012,(12):1135-1140
绒毡层是植物孢子体向配子体世代转换的"哺乳组织",其研究对于揭示植物配子体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对花药绒毡层的发育过程已有一些研究,而对珠被绒毡层的研究积累相对较薄弱。对菊科(Compositae)、柴胡(Bupleu-rum)、大车前(Plantago major)、柱花草(Stylosanthes)等草本植物的研究表明,因珠被发育过程和结构复杂,珠被绒毡层结构也较花药绒毡层复杂,其发育模式因植物不同而异,有单珠被绒毡层和双珠被绒毡层两种类型;珠被绒毡层异常生长会导致胚珠败育。木本植物珠被绒毡层,特别是裸子植物的珠被绒毡层在国内外的研究报道不多。  相似文献   

16.
花药壁及其中绒毡层的结构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药壁及其中绒毡层的结构与功能牛佳田(黑龙江省佳木斯师范专科学校154007)被子植物的花药壁是指雄蕊花药中药室外面由抱子体性质的几层细胞所组成的壁结构。分化至完全的花药壁从外至内依次是表皮、药室内壁(成熟后分成纤维层和唇细胞)、中层、绒毡层。花药壁...  相似文献   

17.
绒毡层细胞的内切面(有的也在外切向面)存在一层抗乙酰解的膜,即绒毡层膜(tap-etal membrane)。这种结构坚固的膜在花药的石蜡切片上是分辨不清楚的,特别是不能看到结构的全貌。应用 Ertman 乙酰解方法处理花药,可以获得包围花粉粒的整个绒毡层的囊和附在膜的内表面(向药室一面)的乌氏体(Ubisch body)。分离的绒毡层膜可制作供光镜和电镜观察的样品。下面介绍分离的方法和制片的步骤。  相似文献   

18.
中药知母新皂甙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进一步研究知母(Anemarrhena asphodeloids Bge.)中的活性成分,利用硅胶柱色谱,色效液相等分离手段,从知母根茎中分离出4种新的皂甙成分,用化学和光谱方法分别确定其结构。依次定名为知母皂甙C1(Ⅰ),知母皂甙C2(Ⅱ),知母皂甙D1(Ⅲ),知母皂甙D2(Ⅳ)。  相似文献   

19.
绒毡层小体(tapetosome)是最近新发现的特异性出现在花药绒毡层细胞中的一种含油细胞器。现对这种细胞器的形态、结构、生化组成、与其他含油细胞器的不同以及它们在花粉外被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西瓜绒毡层和花粉发育的进一步观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绒毡层为1层同型细胞,腺质性,幼期他药壁层相似,减数分裂开始后表现出自己独有的特点,小孢子母细胞纤维素壁生存到四分体时期,随着小孢子外壁出现而消失。四分体时期,小孢子发育出网状原覆盖层和柱状原基粒棒。成熟花粉属2-细胞型,含丰富淀粉和脂烃物质,生殖细胞具有流线型结构,呈梭形或柳叶形。营养核与生殖细胞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