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特有的反式-甲基异丁香酚新资源植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特有植物银木和阔叶樟集中产于湖北西南部山区,资源丰富,其鲜叶经水蒸汽蒸馏获得重油(比重大于水),分别使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精油的主成分均为反式-甲基异丁香酚,含量分别高达85.71%和94.04%。  相似文献   

2.
孙伟  林刚  罗杰  何光源 《生物技术》2004,14(4):53-56
以陈年小麦离体胚为外植体,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附加5种植物生长物质2,4-D、NAA、KT、6-BA、GA3进行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研究植物生长物质在陈年小麦离体胚萌发中的作用。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6-BA 1.0mg/L、GA3 2.5mg/L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陈年小麦离体胚出芽和生根,出芽率分别为70.0%和77.5%,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1.7%和29.2%;生根率分别为63.3%和72.2%,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1.3%和30.2%。正交试验结果显示GA3对陈年小麦离体胚的萌发影响显著,最佳植物生长物质组合为2,4-D2.0mg/L NAA 1.1mg/L 6-BA0.5mg/L GA3 4.0mg/L,出芽率为82.5%,生根率为60.0%,比对照分别提高了32.5%和17.5%。  相似文献   

3.
UV-B辐射增强对水稻多胺代谢及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4,他引:22  
研究表明,在处理前期(7-14d),增强的UV-B辐射能使供试水稻汕成63(Sy63)的精氨酸脱羧酶(ADC)、鸟氨酸脱羧酶(ODC)和s-腺苷蛋氨酸脱羧酶(SAMDC)活性分别平均增加165.74%、104.60%和89.60%,南川(NC)的这3种酶活性分别增加59.91%、41.30%和23.68%,IR65600-85只表现出ADC和ODC活性分别平均提高115.93%、14.45%,SAMDC活性却下降33.01%,在处理后期(21-28d),Sy63的ADC-ODC活性分别对照平均增加89.72%、3.71%,NC则分别增加73.95%、27.38%,IR656000-85表现为ADC活性增加94.41%,ODC活性却下降13.57%,就SAMDC而言,处理后期(21-28d),三者分别下降40.06%、19.20%和38.21%,多胺氧化酶(PAO)活性变化趋势恰好相反,从而引起多胺(PA)含量特别是腐胺(Put)含量明显上升,此外,UV-B辐射增强能使IAA和GA11/3含量在整个处理期间(7-28d)供试水稻品种(组合)Sy63分别平均下降58.92%和45.48%,NC分别减少43.31%和56.20%,IR65600-85则分别降低38.69%和47.33%,所有供试水稻品种(组合)的ZRs含量表现为处理前期(7-14d)有所降低,处理后期(21-28d)则明显提高,就ABA含量而言,整个处理时间(7-28d),3个品种(组合)均比对照显著或后期(21-28d)则明显提高,就ABA含量而言,整个处理期间(7-28 d),3个品种(组合)均比对照显著或极显著增加,三者分别提高了14.4%、99.6%和56.7%,从而显著降低IAA/ABA、GA1/3/ABA和ZRs/ABA的比值,影响水稻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4.
可可粉中几种外源植物源性成分的PCR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粕、芝麻粕、花生壳和板栗壳是常见的几种可可粉外源掺假成分,根据它们所特有的基因片段设计引物,以高等植物18S rDNA基因为内参照基因,应用改良CTAB法抽提材料DNA,对分离的DNA进行PCR扩增并分析,建立了可可粉中这几种外源植物成分的快速检测方法。用建立的PCR方法对可可基因组进行扩增,均无特异条带;扩增出的PCR产物测序结果表明与目标片段一致;将各材料DNA倍比稀释,分别对各个稀释度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大豆粕、芝麻粕、花生壳和板栗壳DNA检测的敏感度分别可达82.5pg/μl、32.5pg/μl、124pg/μl和157pg/μl。模拟样品试验发现,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w/w)分别达0.5%、0.5%、5%和5%,可作为可可粉及其制品中这几种外源成分鉴别检测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长光强和冬季低温对三种亚热带木本植物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种植于100%、40%和16%自然光下的荷木、黧蒴和黄果厚壳桂幼苗叶片,在冬季低温期中细胞电解质未发生明显泄漏.强光下的黄果厚壳桂的叶绿素荧光Fv/Fm只有0.34.离休叶园片经5℃弱光处理,Fv/Fm下降.黄果厚壳桂在三种光下叶片的chla/b、可溶性糖/蛋白质和Fv/Fm皆比荷木和黧蒴低.显示其对高光和低温较为敏感.40%光比其他两种光强较有利于三种植物中有机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6.
复合脂肪酶催化生物柴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探讨了复合脂肪酶催化生物柴油的工艺。优化了复合酶配比条件和叔丁醇反应体系。在无溶剂体系中,Novozym435分别与Lipozyme TLIM和Lipozyme RMIM均以70/30质量比混合时,甲酯得率分别达到94.52%和96.25%,比Novozym435单独催化时的甲酯得率分别提高了9.52%和9.99%。在叔丁醇体系中,当Novozym435与Li-pozyme TLIM和Lipozyme RMIM分别以60/40和80/20的质量比混合时,其甲酯得率分别为85.06%和81.5%,比Novozym435单独催化的效率分别提高了9.89%和7.48%。优化叔丁醇体系中复合酶催化条件后,甲酯得率达92%。  相似文献   

7.
以杠柳Periploca sepium Bunge的根为材料进行甲醇超声波提取,粗提物以水/氯仿(1:1,v/v)萃取获得杠柳根氯仿萃取物。测定了萃取物对小菜蛾Plutella xyllostellaL.3龄幼虫的胃毒和触杀活性。实验结果显示,在50μg/头剂量处理下24h和48h后,氯仿萃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的胃毒死亡率分别为82.22%和92.59%,显著高于触杀死亡率58.89%和68.15%。这一结果表明,杠柳根中含有对小菜蛾幼虫具有较强胃毒作用的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8.
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碳、氮含量及其特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测定了7种不同种类、不同腐熟程度有机肥中可溶性有机氮(SON)和可溶性有机碳(SOC)的含量,结果表明:有机肥的水和0.01mol/LCaCl2溶液提取液中SON含量分别平均为105.2mg/L和91.6mg/L;每千克干样平均含SON分别为1188mg和1037mg;SON占可溶性总氮(TSN)和全氮(TN)的比例分别在70.5%~74.7%和4.3%~4.9%之间。水和0.01mol/LCaCl2溶液提取液中SOC含量分别平均为695mg/L和622mg/L;每千克干样平均含SOC分别为7873mg和7054mg;SOC占有机肥有机碳(TOC)比例分别平均为2.1%和1.9%;SOC/SON平均分别为6.7和6.9。SON与SOC间的相关性较高,SON与NO3^--N含量呈现负相关关系。有机肥料中的可溶性氮素绝大部分以SON形式存在,如此高的SON和SOC含量可能会成为氮、碳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的潜在来源。  相似文献   

9.
1999年以不同施肥制度对红壤稻田系统生产力和土壤环境影响的长期定位试验的为依托,比较研究了9a定位试验后.不施肥、单施无机肥、有机物循环和有机天机结合施肥对红壤稻田生态系统土壤供氮能力、水稻吸氮特性和水稻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稻田系统长期不施肥(CK)土壤速效氯含量低,最高为16.7mg/kg,平均为14.2mg/kg,水稻累积吸收氮量较少,早稻为32,84kg/hm^2,晚稻为59.79kg/hm^2,系统生产力低.早稻生物量为3887kg/hm^2。稻谷产量为2180kg/hm^2,晚稻生物量为7164kg/hm^2,稻谷产:量为3719kg/hm^2;施用N肥可以改善土壤供氯状况。提高土壤速效氯含量,且N、NP、NK、NPK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土壤速效氮含量最大可达到29.7mg/kg,平均为21.4mg/kg,而水稻累积吸收氯量与系统生产力随着NPK配合程度的增加而提高,NPK处理的早稻累积吸收氮量、生物量和稻谷产量分别比CK处理增加122.6%、87.1%和65.4%,晚稻分别增加85.O%、48.2%和46.O%;系统内有机物循环利用(C)水稻各生育期土壤速效氯含量显著提高.最高为30.2mg/kg,平均为20.8mg/kg,水稻累积吸收氮量早、晚稻分别比CK增加111.1%和48.9%,早稻生物量与稻谷产量显分别比CK高85.6%和55.2%,晚稻分别高28.9%和35.2%;有机无机结合施肥土壤速效氮含量最大为43.1mg/kg.平均为29.1mg/kg,且N C、NP C和NPK C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但水稻累积吸收氮量和系统生产力有随着有机肥与NPK配合程度增加而提高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合成紫杉醇诱导子浓度的优化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利用短期诱导实验考察了几种诱导子的最优诱导浓度,结果表明,在南方红豆杉细胞培养体系中分别加入1.0mmol/L硝酸铈铵、0.01mmol/L硝酸银、0.1mg/L花生四烯酸、0.1mg/L水杨酸以及10.0mg/L甲基苯莉酮酸最有利于紫杉醇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两种微生物菌剂对西番莲果渣高温堆肥腐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研究了在西番莲果渣堆肥体系中加入两种微生物菌剂(福贝和榕风)后的温度、C/N、NH4^+ -N和NO3^- -N的动态变化及对西番莲果渣堆肥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西番莲果渣中加入微生物菌剂能增加高温分解持续时间,加快物料C/N降低的速率,促进NH4^+ -N向NO3^- -N转化,加快西番莲果渣堆肥腐熟化进程.添加福贝和榕风菌剂后,堆肥高温持续时间分别比对照(4d)增加7d和8d;腐熟后堆肥的NO3^- -N浓度分别比对照增加58.0%和64.2%.添加菌种显著增加了西番莲果渣堆肥的N、P、K养分含量,降低了堆肥容重,提高了堆肥总孔隙度和持水孔隙度,改善了堆肥产品的品质.两种菌剂间对西番莲果渣高温腐熟进程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福贝菌剂更有利于改善堆肥品质.  相似文献   

12.
水稻麦黄酮对褐飞虱的抗性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凌冰  董红霞  张茂新  徐迪  王敬淑 《生态学报》2007,27(4):1300-1307
使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无水乙醇和水依次对抗性水稻品种IR36乙醇提取物进行萃取,并测试了4种萃取物对褐飞虱的活性。结果发现乙酸乙酯萃取物处理后3d的活性最强,褐飞虱1~2龄若虫和3~4龄若虫的死亡率分别是26.0%和48.0%。乙酸乙酯萃取物经柱层析分离得到麦黄酮。将麦黄酮定量加入人工饲料中饲养褐飞虱3龄若虫15d。结果表明,褐飞虱3、4龄若虫的排蜜露量随着麦黄酮在饲料中浓度(50~500μg/ml)的增加而减少,褐飞虱3、4龄若虫的死亡率却随着麦黄酮在饲料中浓度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当饲料中麦黄酮的浓度为500μg/ml时,褐飞虱3、4龄若虫的死亡率分别为58.21%和31.75%。麦黄酮50~500μg/ml浓度处理,褐飞虱3龄和4龄若虫的发育历期和相对生长量与对照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麦黄酮有拒食作用。用500μg/ml的麦黄酮溶液涂抹到对褐飞虱敏感的水稻品种TN1植株上对褐飞虱雌成虫有明显的拒食作用和忌避产卵作用。本项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源的麦黄酮在水稻对褐飞虱的抗性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超高产杂交稻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王强  吴爽 《Acta Botanica Sinica》2000,42(12):1285-1288
比较了超高产杂交稻(Oryza sativa L.)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与多年来大面积推广的杂交稻汕优63的光合功能和抗光胁迫能力。结果表明,超高产杂交稻X07S/紫恢100和两优培九的净光合速率(Pn)分别比汕优63高9.1%和11.9%,而其蒸腾速率(Tr)分别比汕优63低37.46%和31.42%,此外,其水分利用效率(WUE)分别比汕优63高出74.2%和63.5%;经强光(20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对柑橘光合速率和光系统Ⅱ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7,自引:12,他引:35  
用红外CO2分析仪和叶绿素荧光仪测定了温州蜜柑和脐橙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初始荧光(Fo)、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及电子传递速率(ETR).结果表明,与常温(25℃)相比,高温胁迫(38~40℃)使温州蜜柑和脐橙叶片的Pn、Fv/Fm及ETR下降,Fo升高.胁迫25d后温州蜜柑和脐橙叶片的Pn分别下降55.6%和39.8%.Fv/Fm下降22.0%和6.7%,ETR下降55.0%和41.5%,Fo分别上升了113.8%和14.9%.柑橘经高温胁迫后,在25℃下处理10d,叶片的Pn、Fv/Fm、Fo及ETR恢复明显.这些结果说明柑橘的光合速率下降与PSⅡ反应中心失活有关.  相似文献   

15.
香港桃金娘群落植物的养分分配、季节动态和生物循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东生 《生态学报》1998,18(4):386-391
研究香港桃金娘灌木林中植物N,P,K养分,结果表明:(1)生物量和养分贮量的分配格局明显不同。桃金娘茎和枝的生物量占地上部生物量的66.3%,其N,P,K贮量分别只占地上部N,P,K贮量的38.0%,37.6%和51.6%,叶子的生物量占地上部生物量的18.9%,其N,P,K贮量却分别占39.9%,35.4%和28.0%。(2)常绿的桃金娘叶子终年保持相对高的养分贮量,花和果的养分贮量则存在的有规  相似文献   

16.
在无血清和含1.0%、5.0%血清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标本上,去甲肾上腺素(NE,2.0μmol/L)使细胞蛋白质含量(Lowry法)分别比相应对照组增加40%、26%、19%(P均<0.01);细胞3H-亮氨酸参入量与NE浓度呈正性剂量依赖性,最大效应浓度为20.0μmol/L;无血清培养体系中,0.2、2.0、20μmol/L的NE使参入量分别比对照增加17.8%、353%、37.7%;1.0%血清培养体系中分别比对照增加16.2%、27.9%、31.6%(P均<0.05);哌唑嗪(2.0μmol/L)可阻断NE的促蛋白质合成作用,心得安(2.0μmol/L)则无此效应。提示在无血清或低浓度血清培养体系中,NE可促进心肌细胞蛋白质合成,增加细胞蛋白质含量,该作用可能是通过α1肾上腺素能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7.
紫苏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刘月秀  张卫明   《广西植物》1999,19(3):285-288
对紫苏(Perillafrutescensvar.arguta)植物叶片及种子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紫苏叶片中粗蛋白含量较高,为28%,β-胡萝卜素含量为24.7mg/kg,全株挥发油含量为0.22%~2.70%;紫苏种子油脂肪酸中α-亚麻酸含量为62.9%,研究结果为合理开发利用我国野生紫苏植物资源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灵芝菌诱变育种与深层培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紫外线对灵芝菌进行了诱变处理,选育到一株高产菌株UV-60S,其菌体干重达13.1g/L,粗多糖含量为640mg/L,分别比原菌株提高了21.3%和30.6%;并研究了培养基组成和培养条件对菌体生长的影响,优化了深层培养的工艺条件,使菌体产量与胞外多糖含量比优化前分别提高了15.3%和18.8%。  相似文献   

19.
猪粪堆肥化处理过程中的氮素转变及腐熟度研究   总被引:53,自引:3,他引:50  
经过63d堆肥化处理后,猪粪与木屑混合堆肥及猪粪,木屑与树叶混合堆肥的T-N分别从开始的1.57%和1.78%增加到2.0%和2.11%;水溶性NO3-N/水溶性T-N均从接近于0的水平增加到3%左右;水溶性有机N/水溶性T-N分别增加到70%和76%;水溶性NH4-N/水溶性T-N则分别从开始52%和61%下降至堆肥结束时的30%和24%。种子发芽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加入树叶有利于猪粪的腐熟化,可使猪粪堆肥化处理所城的时间从42d缩短至35d。化学指标与种子发芽系数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NH4-N/水溶性T-N,水溶性NO3-N/水溶性T-N和水溶性有机N/水溶性T-N均与种子发芽系数呈显著相关,可作为堆肥的腐熟度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20.
氟化氢对植物叶片中SOD酶活力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浓度为0.041mg/m ̄3,0.083mg/m ̄3和0.166mg/m ̄3的HF气体分别对小麦、玉米和蚕豆三种植物熏气后,植物叶片中SOD酶活力的变化及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高深度HF(0.166mg/m ̄3)对SOD有抵制作用,较低浓度(0.083mg/m ̄3,0.041mg/m ̄3)下是先升后抑。在三种浓度下,叶片中MDA含量均随熏气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三种植物对氟化氢的敏感性不同,由大到小依次为蚕豆、小麦、玉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