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现有的植物保护措施中,利用致病性微生物是一个新的方向。它的优点可以保证长期的、继续的压制害虫猖獗为害;对植物、人畜和有益昆虫无害;并且能同化学药剂混用以弥补其效果之不足。 利用寄生性微生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作为水悬剂或粉剂喷布于植物上,或是作为饵料及放于诱杀槽中使用。 近几年来,在害虫防治工作中的微生物方向得到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健康饮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消费者都倾向于购买高品质的瓜果蔬菜;而市场商家要想延长果蔬产品的保鲜期,避免其出现变质、腐烂等情况,就必须充分发挥现代微生物技术的作用。微生物技术作为一项新型果蔬保鲜技术,最大的应用优势在于其无毒无害,能够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文章将进一步对微生物技术在果蔬保鲜中的运用展开分析与探讨,旨在为新型果蔬保鲜技术的科学推广和应用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湿疹等皮肤病与皮肤微生物群的关系研究,在本世纪50年代国外学者有所报道。正常情况下,人体皮肤微生物群保持生态平衡,对人体无害,但在某些内、外因素影响下,皮肤微生物群的变化会引起湿疹等病变的产生,而湿疹等病变又有利于某些微生物群的过度生长,使微生物群与机体之间,微生物群之间的动态平衡遭  相似文献   

4.
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上面定居着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它们大部分是无害的,甚至对人体有益。皮肤表面的生态环境因不同的表面特征和外部因素而呈现不同的格局,使得分布于皮肤上的微生物群落出现差异。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使研究皮肤表面微生物群落的高度多样性和多变性成为可能,而且可从生态系统角度去理解和认识皮肤微生物。本文就皮肤微生物群落的主要特点、微生物群落与疾病的联系及其具体应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与正常微生物群有关的新概念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15  
正常微生物群是微生态学中重要概念之一。正常微生物群是指寄居在特定个体的非但无害而且有益的长期历史进化过程中形成的微生物群落(microcommunity)或微生态系(microecosystem)。由于微生态学的崛起,与正常微生物群有关的概念随着历史的进程,也在不断更新。现将这些新概念介绍如次。  相似文献   

6.
田埂 《生命世界》2014,(6):54-57
正清华大学医学院与环境学院的科学家利用微生物宏基因组测序技术鉴定了雾霾空气中的微生物,发现约有1 300种微生物飘浮在北京的雾霾中,虽然大多数微生物是无害的,但已知有些物种会引发人类的过敏和肺部疾病。这项发表在美国权威学术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上的研究成果为环境科学家、医务工作者和城市规划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也报道评价了该项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和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吴薇  葛诚   《微生物学通报》1995,22(2):104-107
我国微生物肥料生产和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吴薇,葛诚(中国农业科学院土肥所,北京100081)微生物肥料是指一类含有活菌的特定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中,能够使农作物获得特定的肥料效应。由于其本身的生产成本低,用量少,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的优点,国内外都在积...  相似文献   

8.
农业其它     
<正>生物技术可望在九十年代和九十年代后对作物改良和生产力起重要的作用。早期的进展可能是选择无害微生物农药和将1~3个基因转移给关键农作物。虽然微生物农药在技术上是相当简单的,但是用重组技术从遗传上改良作物植株,则有一些技术问题有待解决。起始的工作是发展转化载体  相似文献   

9.
微生态学是研究人、动物及植物正常微生物群的新学科。正常微生物群对其宿主不但无害 ,而且有益 ,并具有众多的生理效应。这是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的长期共生的进化结果 ,是微生态平衡状态的表现。但是 ,在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时这种微生态平衡就要遭到破坏 ,发生微生态失调 ,并引起宿主各种类型的疾病。微生态失调引起的疾病来源于内源性与外源性两个方面。内源性主要来源于正常微生物群的比例失调、定位转移和二重感染。外源性主要来自外袭菌的侵入 ,形成新的感染。感染如果在群体中有传播性 ,这就是传染病或传播病 (communicabledis ease)…  相似文献   

10.
一种价格便宜、资源丰富和对人体无害的矿石纳米材料——海泡石,用于微生物DNA转化。该法简便、快速、对人体健康无害,但对这种转化方法机制的理解还有很多问题。通过小片段RNA竞争试验,发现了与先前报道不同的转化机制。同时,对该法进行了优化,结果可以实现对冷藏1个月的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DH5α单菌落直接转化,无需感受态制备和处理后的温育过程,可得到比钙转高的转化率。由于可优化的参数很多,所以这种转化方法可以提升的空间很大。同时,该方法可用于探索其他用钙转和电转未成功的微生物。  相似文献   

11.
我国微生物肥料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4  
面对世界范围内“第二次绿色革命”、“持续性农业”日益强烈的趋势,中国农业如何避免重蹈发达国家“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复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严峻课题,而微生物肥料由于具有肥效高、本身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且成本低、可节约能源等特点,它的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CNl01791421A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除多种有毒害物质的微生物清洁菌剂及制备方法,该微生物清洁菌剂包括复合微生物菌系原种液在工业发酵培养液中的发酵产物与复合香草醋萃取液的混合物。本发明利用微生物菌系的高效吸附、吸收和代谢作用,通过降解和分解过程对环境中的醛类、苯类、醇类、酯类、酚类、胺类、烷类、含硫类、腐败菌分泌物以及致病菌和致病菌分泌物等恶臭气体或其溶液的有毒害物质进行净化治理,将房屋装修、办公家具、新车装潢中释放的甲醛、苯等环境中的有毒害物质转化为无毒无害无臭的物质;同时对致病菌及其分泌物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达到彻底改善空气质量、保护人民身体健康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乳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对人和动物基本无害,有的是食品发酵和青贮饲料的重要成员。经乳酸发酵的食品和饲料,对人和畜禽的营养及健康大有益处。有的已制成生态制剂,防治人和畜禽疾病。由于是正常菌,一般医学微生物未作系统介  相似文献   

14.
天然多糖多取自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以及海草,也有许多则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它们的特点是无毒无害,食用性好,不会引起三致(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美,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多糖,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目前,天然多糖的世界年产量约50万吨。本文主要介绍一种较重要的微生物多糖——短梗霉多糖(Pullulan)的性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在疫苗的发展中,从微生物疫苗到仅包含微生物抗原蛋白的亚单位疫苗具有显著的进步意义。亚单位疫苗的免疫原性通常不如整个病原体,因此,必须用佐剂增强其免疫应答反应,以建立理想的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力。将抗原结合进生物材料中,如脂质体和聚合物中,能达到期望的疫苗应答反应。这些材料的物理  相似文献   

16.
4株溶磷细菌和真菌溶解磷矿粉的特性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溶磷微生物广泛地分布在土壤,根际等生态环境中,了解这些微生物溶解难溶性磷酸盐如磷矿粉的特性,对于开发利用这些微生物,提高磷素利用效率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真菌比细菌溶解磷矿粉的能力要强得多,培养基中的铁,镁,锰,钠等成分可以提高真菌的溶磷量,但降低了细菌的溶磷量,培养基中磷矿粉用量越高,溶磷量越低;碳源物质浓度高于3%将显地降低溶磷量,微生物能够破坏磷矿粉的结构。使其中的磷在以后的培养过程中更加容易释放出来,可见利用微生物活化磷矿粉中的磷,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天然多糖多取自植物的根、茎和果实以及海草,也有许多则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它们的特点是无毒无害,食用性好,不会引起三致(致畸,致癌和致突变)。美,日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多糖,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卫生和食品工业等领域。目前,天然多糖的世界年产量约50万吨。本文主要介绍一种较重要的微生物多糖——短梗霉多糖(Pullulan)的性质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8.
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具有底物丰富、可长期运行、维护成本低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由于其低的功率密度输出和长期运行的不稳定性,使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尚未得到广泛地实际应用。选取海底沉积泥用于实验室构建的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装置中,比较了在不同阳极材料、阴阳极面积比、阳极修饰、阳极泥下深度条件下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的功率密度输出及其电化学性能,得出最佳的海底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材料为碳毡;阴极及电极最佳面积比为1∶1;最佳阳极修饰为氨水浸渍;最佳阳极泥下深度为2 cm。  相似文献   

19.
<正>在接吻时,双方口腔中的细菌会随着唾液的接触而交换,不过在此之前,还没有人计算过这种细菌迁移究竟有多大的规模。而近期发表在《微生物组学》(Microbiome)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估计,一次持续10秒的亲吻会造成大约8 000万口腔细菌的"迁徙"。这项研究还发现,每日亲吻超过9次的伴侣会分享相似的口腔菌群。当然,健康人口腔中的细菌大多是无害的,在没有其他致病菌感染的情况下,这样的"细菌交换"也不大可能导致疾病。我们的身上有着多达100万亿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这些微生物对于我们的食物消化、营养物质的合成以及  相似文献   

20.
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是与枯草芽胞杆菌相似,可产芽胞、革兰阳性(G+)、具有生防活性的益生细菌。其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抗菌物质种类多、抗菌谱广,其抗菌制剂或抗菌提取物具有无毒、无害、无残留、抑菌时效长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果蔬生长期及采后微生物病害的生物防治,是极具开发价值的生防菌。本文从抗菌机理、抗性基因组成、基因工程菌构建、抗性产品开发及对微生物病害防治等几个方面,对解淀粉芽胞杆菌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为其在农业生物工程中的规模化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