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Cetus公司已在今年早些时候取得白细胞间质素-2(IL-2)的专利。该公司的IL-就一种突变型蛋白,是用先进的遗传工程技术设计的一种新颖的人重组体蛋白质。遗传工程师的这种设计能力对于生物技术业来说是极为重要的,犹如合成化学之对于制药业那样。这也说明生物技术已经发展到了比较熟练的水平,为改进其产品使之超过天然蛋白质提供了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生物技术公司基本情况 在生物技术领域,过去20年间德国巳发展成了一个享有国际声誉的科学研究基地。德国生物技术产业一直处于欧洲的领先地位。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德国生物科技公司数量位于欧洲之冠,专一生物技术公司有496家公司(2006年495家),拥有雇员14360人,其中21家为上市公司(图1)。2007年有91家公司(2006年56家)在开展生物技术工怍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大多数亚洲生物技术发展计划始创于经济增长时期,生物技术预算至少在短期内仍将得到保持。很多亚洲国家和地区仍缺乏本土的技术和现代工业研究。许多国家和地区设法弥补这些缺陷。台湾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介绍了他们采取了两个途径:其一,制定了两项生物技术计划———基因计划和农业生物技术计划;其二,创建农业生物技术工业园和支持新的生物技术公司,包括GenelabsBiotech公司(生物药物),SinopharmTaiwan公司(药物活性成分)和TaiwanFlowerBiotech公司(热带花卉品种)。台湾发展基…  相似文献   

4.
伴随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很多生物技术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给环境监测带来了新的技术。本文主要介绍了在环境监测中的几种生物技术,以期为今后的环境监测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1.概况 日本工业界进入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活动,大致和通产省在这方面的活动前后同步,基本上是从1980年开始的。 1980年,许多公司开始认识到生物技术对其公司未来发展的重要性,着手建立生物技术的研究班子、实验室;与此同时,并着手和美国的一些所谓新生物技术公司建立联系,引进遗传工程,细胞融合等生物技术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6.
第二代生物技术的浪潮正在滚滚向前发展,Biogen公司已经开展了第二代生物技术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近日,Regeneron生物技术公司的David Valenzuela和George Yancopoulos领导他们的小组发明了一种制造基因工程小鼠的新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让人们更快更简便地制造转基因小鼠,并且在多快好省的同时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日本政府实施新的生物技术发展计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政府已开始实施新的生物技术发展计划,旨在最近10年期间,筹建1000家新的生物技术公司,并提供70000~80000个新的工作岗位。这显示日本政府已开始把生物技术发展政策的重点从理论研究转向商业市场。日本政府已开始意识到,日本在生物技术商业化,特别是在基因组方面,严重滞后于美国和欧洲国家。例如,目前日本只有60家生物技术公司,而美国和欧洲国家则分别拥有1300家和220家。根据日本政府的预测,到2025年,美国生物技术市场的贸易额将达25200亿美元;欧洲国家生物技术市场的贸易额在5年内也将…  相似文献   

9.
21世纪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世纪,继信息技术革命之后,以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技术革命已经拉开序幕.随着以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为主导的新科学革命的逐步形成,以医药生物技术为核心的第一次生物技术浪潮正在快速纵深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家生物技术制药公司(Genentech)成立至今,生物医药已经历30余年的发展,生物制药在医药产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最近的调查研究表明,美国众多的生物技术公司正在从美国的大学中招聘大量的外国技术人员。美国和加拿大的区域性生物技术产业群,已将技术人员资源库当作实现生物技术商业化的两三个最重要的人才贮存场所之一。预期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乃是通过人才的作用而在竞争上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1.
美国大学和生物技术公司正在考虑一个新的计划——将大学实验室发展的遗传工程技术快速转移到工业。大学生物技术批准联合会(ULAB),将使大学得到生物技术专利权。  相似文献   

12.
前一时期,通过生物技术生产新疫苗。抗癌药及治心脏病药的情况可说达到了高潮。现在出现了农业生物技术的盛况,这种盛况可能有一朝日甚至要超过药物生产。那时生物技术将提供新的农业、食品工业和工业产品,如更为营养、抗病和高产的作物,生长快、脂肪少的转基因动物,以及通过生物合成工业上有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13.
在每35家德国最大的公司(包括所有的汽车和机器制造业)中,有10家在新的生物技术领域方面进行了研究与开发活动。这10家公司几乎全部属于化学与医药部门。其1987年度总的研究与发展预算大约为9亿西德马克。Hoechst,Bayer 以及 BASF 这三家大型化学公司在生物技术的所有主要领域都开展研究活动,其它较小的公司仅在少数一些专门的领域开展研究。西德 RauCon 生物技术咨询公司在7月份发表的一份报告中估计1987年德国工业用于新的生物技术领域的投资为8亿6千万到9亿西德马克。  相似文献   

14.
受政府规章的限制,到现在为止,美国在生物技术方面的输出还很少。上个月在华盛顿举行的工业生物技术协会第四次年度会议上,Genex 公司的 Ruth Greenstein 指出这种状况也许会改变的。生物技术公司认为,控制情报和技术从本国流出是难以做到的,并认为这样会阻碍生物技术的发展。然而美国国防部(DOD)却担心,生物技术可能会给苏联和东欧国家带来军事优势。DOD 已将一些生物技术项目列入它的“保密册”中,这可能就是初步  相似文献   

15.
<正> Calgene 公司(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生物技术公司)最近宣布了一项重大植物生物技术成就。Calgene 公司的 Maloney 博士在加拿大科学家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说,他们在本公司一些实验室对油菜的重组体 DNA 的转化和再生作了试验,并首次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生物技术产业始终是印度政府扶持的重点。1986年印度就设立了生物技术部(DBT),协调和管理生物技术产业。2007年11月印度启动实施《国家生物技术发展战略》,对生物技术的政府投入达到每年3.2亿多美元,增长了3.5倍。同时,印度力图通过完善创新体系、实施产业促进计划、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强化产学研协同创新、吸引跨国企业进驻等措施,加速生物科技和产业发展。2005年印度有生物技术公司800多家,2006年生物产业收入的58%来自出口。外包服务、生物信息技术产业等是其优势领域。  相似文献   

17.
《生物产业技术》2009,(3):19-21
2008年10月1日,日本协和发酵麒麟公司举行了公司创立纪念活动。10月3日,由日经BP公司和日本生物技术杂志社主办的日本生物技术专业研讨会“抗体医药的现状和术来”在东京大厅举行。此次大会的内容非常丰富,钉米自抗体医药最前沿的报告,有美闰Amgen公司和Hematech公司关于该行业世界总体情况的陈述,还有大会协办单位日本协和发酵麒麟公司的最新抗体医药开发技术介绍。其中,对抗体医药开发有促进作用的高活性抗体技术和抗体靶点确认技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  相似文献   

18.
生物专利是指将生物制品申请专利成为公司私产。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投放市场的转基因农作物,都是由生物技术公司制造的,几乎都已申请专利。1980年,美国最高法院在Diamond对Chakrabarty一案中做了一项里程碑式的判决,判定一种活体生物、人工基因改良的细菌可以被授予专利,由此开启了转基因技术的专利时代。从此,大量私人投资涌向生物技术,在新生物技术方法和产品层出不穷的同时,也获取了专利的巨额许可利润。许多生物技术公司和大学,自此在生物技术的方法和产品领域申请并获得了专利,例如生物技术工艺、绘制的基因图谱,还有生物技术企业生产的转基因生物体,都可以在美国申请专利。生物科技相关专利在美国及欧盟、日本等国家有日益发展迅速,这三个国家地区从1983年开始,建立起三边专利协调机制,以求相关专利审查标准能迟一致化目标。1985年,美国司法实务首次承认植物发明可申请专利权。1995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增订专利法103条(b)款,放宽了转基因技术申请专利的认定标准。1995年,美国主持制定的关贸总协定知识产权协议,将植物发明之部份保护纳入,并强调给予转基因技术以专利保障。  相似文献   

19.
一九九零年一月三十日在布鲁塞尔的欧洲委员会上,欧洲七家大公司发出警告,欧洲在生物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将受到威胁,除非他们把这方面的政策优先权转让给欧共体。他们承认,欧洲在建立有效的生物技术政策方面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并由此影响了生物技术自身的发展,而且这个差距正在增加,欧洲的人材及资金正转向具有更多优惠政策的环境。  相似文献   

20.
在联邦德国有260多家公司经营生物技术方面的业务,但只有约70家用新的生物技术(rDNA,杂交,酶技术)手段提供服务或制造产品。其余的提供设备材料,负责销售,或为国外公司在当地的子公司等。70家核心公司1987年生物技术销售额超过24亿西德马克且销售项目约7000种,其中包括抗菌素,工业及研究用酶和氨基酸等。西德公司在生物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