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太阳虫、钟虫和喇叭虫韩志泉(首都师范大学生物系北京100037)自由生活的原生动物已描述的有2万多种,绝大多数属世界性分布。太阳虫、钟虫和喇叭虫就是其中的习见类群。太阳虫(Actinophrys)常见的有放射太阳虫(A.sol)和多泡太阳虫(A.Ve...  相似文献   

2.
世界胭脂虫业再度兴起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庄馥萃 《昆虫知识》1995,32(6):372-373
  相似文献   

3.
虫具美     
笼是畜养鸣虫最常见的虫具之一,也是历史上最早的虫具。唐朝宫女畜养的蟋蟀,就是以“小金笼”盛之。用笼畜虫既能使鸣声充分传出,又可直接观赏,这是它的最大优点。虫笼主要用于蝈蝈、扎嘴儿、纺织娘等的夏秋时饲养,不适于冬季。笼子造型多异,使用材料也很广泛。常见者有秸笼、竹笼、木笼等。秸笼在农村最常见,是用高粱秸(吾乡称“秫秸”)破成的篾子编成的,其形状为十二角形,大小如拳。这种笼取材最为方便,价亦甚贱。城里沿街叫卖蝈蝈者,均以此笼贮虫。另一种呈扁圆形,编织工艺比较复杂,笼也更为美观,较结实,能长期使用,甚至用来养冬虫揣进怀里也是可以  相似文献   

4.
郑发科 《昆虫学报》1998,41(2):171-173
This paper reports 1 new species of the gigantulus group of the genus Bledius Leach from Sichuan, China. Key to the known species is given. The type specimens are deposited in the Department of Biology, Sichuan Teachers College.  相似文献   

5.
1978年在昆明温泉地区发生了金龟子的虫霉病大流行,病原菌经鉴定为金龟虫霉(Entomophthora brahmina Bose et Mehta)。本文对该菌的形态进行了观察,测定出每虫金龟(Heptophylla brevicollis Fair.)约产生休眠孢子76,800个;该菌在一块狭小的地段引起地方病,推测由于雨季的提前而使小面积的低频常在性感染向大面积流行性感染演变。  相似文献   

6.
新材料表明定远虫(Tingyuania)和双岛虫(Dinesus)这两个三叶虫属足有效的,前者并不是后者的晚出异名.双岛虫类的地质延限被下延至传统早寒武世晚期的清虚洞组.补允描述首次发现的定远虫的尾部,并描述双岛虫的一新种.  相似文献   

7.
8.
我国双身虫亚科(Diplozoinae)吸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姜乃澄  吴宝华 《动物学报》1989,35(3):259-269
双身虫是我国广泛分布的鱼类寄生虫,但研究不多。本文就我国双身虫亚科的主要形态特征、区系组成和地理分布作了研究和总结。作者认为,双身虫生殖腺的位置以及精巢的结构和数目;体后部肠道的结构;固着铗的结构和大小顺序是分类的主要依据。目前我国已知4属28种,其中包括一新种——福建华双身虫Sindiplozoon fujianensis sp.nov.Paradiplozoon占71.43%,Sindiplozoon占17.86%,Inustiatus占7.14%,Endiplozoon占3.87%。多数种类具较强的寄主特异性。主要的经济养殖鱼类均遭侵袭。  相似文献   

9.
10.
首次报道丽虫齿科Calopsocidae在中国及越南的分布,并记述该科1中国及越南新记录种:背突丽虫齿Calopsocus infelix (Hagen)。该种头橘红色,胸部黄褐色,腹部紫色。翅宽,微革质,两面均布满毛。雌虫生殖突发达,外瓣具刚毛。  相似文献   

11.
天津塘沽盐场的产盐期在春季,但塘沽卤虫到7、8月份才能形成较大的种群。鉴于卤虫种群对春盐的产量和质量的作用,应考虑引进某一耐低温高盐的卤虫品系以配合春盐生产。经实验证明[3],中国张北卤虫和美国旧金山卤虫具备此种条件。本实验进一步研究了张北卤虫和塘沽...  相似文献   

12.
卤虫     
  相似文献   

13.
14.
从广西荔蒲河所产的美丽小条鳅鳃上采得单殖吸虫一种。经鉴定为锚首虫属一新种-小脊锚首虫,新种与A.botiae.Ma et al.1981后吸器几丁质结构相似,但雄性交接器,阴道结构显著不同。  相似文献   

15.
植物油对虫霉菌液体培养与保存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谦  冯明光 《菌物系统》2001,20(1):79-86
在萨氏营养液(SDB)中加入用0.1%蔗糖脂肪酸酯-15(SE15)乳化的0.50%芝麻油,可使在SDB中生长慢而结块的新蚜虫疠霉、飞虱虫疠霉和根虫瘟霉等四种虫霉的五个菌株形成均匀分散的菌丝体和能稳定转接的菌液。在SDB中加入乳化芝麻油(0.25%-1.5%)、菜籽油(0.50%-1.5%)和色拉油(80%花生油和20%菜籽油,0.75%-1.5%),能明显提高新蚜虫疠霉F98018的生物量;而在SDB中加入0.50%乳化芝麻油,可使液培菌丝产孢量增加近一倍;在SDB中加入的三种植物油(0.75%),在F98018生长4d后,含量分别下降了85%-94%,但其中脂肪酸相对组成基本不变,表明该菌生长能充分利用植物油中各脂肪酸。用萨氏培养基(SDAY)、加入0.50%乳化芝麻油的SDAY(OSSDAY)和牛奶蛋黄培养基(SEMA)培养安徽虫瘟霉F97028和新蚜虫疠霉F98028,两菌株在SEMA上生长最快;在OS-SDAY以较慢速度正常生长;而在SDAY上,两菌株或不能生长,或在第二次培养时出现明显退化。用SEMA和OS-SDAY上,两菌株或不能生长,或在第二次培养时出现明显退化。用SEMA和OS-SDAY在3℃下来保上述四种虫霉的七个菌株,在OS-SDAY上,所有菌株在9个月后仍保持活性,而在SEMA上有五个菌株死亡;同时比较F97028和F98028在用OS-SDAY保存前后的生长速度和菌落形态,无退化产生。  相似文献   

16.
记述采自海南省临高县所产游鳍叶鯵鳃上的似单斧虫1新种:华南似单斧虫Monaxinoides austrosinensis sp.nov.(图1~7)。本科目前仅含似单斧虫属一属,共记录2种。新种以吸铗中片无双叉型附片及卵黄腺不伸入后吸器而区别于已知种。似单斧虫科和似单斧虫属为我国新纪录。  相似文献   

17.
三种酰胺类新农药对水稻孕穗期稻纵卷叶螟的防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季杂交晚稻孕穗期稻纵卷叶螟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uenée发生不整齐,为害重,在主治药剂氟虫腈即将禁用之际,急需防治高龄幼虫的长效药剂,酰胺类农药是满足这一条件的新一代农药。3种酰胺类农药试验结果,在单季稻孕穗期防治稻纵卷叶螟,20%氟虫双酰胺(WDG)150g/hm2处理速效性与持效性表现最好,药后3d防效达90.3%,药后15d防效高达96.2%;20%氯虫苯甲酰胺(SC)150mL/hm2处理速效性略低于氟虫双酰胺,持效接近,药后3d、15d防效分别达75.2%、91.2%;40%氯虫·噻虫嗪(WDG)120mL/hm2处理速效介于氟虫双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之间,持效略低于前二者,药后3d、15d防效分别为83.2%、88.3%。对照药剂5%氟虫腈(SC)750mL/hm2和90%杀虫单3000g/hm2处理药后3d、15d的防效均低于上述3种酰胺类新药剂。保叶效果以氯虫苯甲酰胺、氟虫双酰胺处理最高,药后15d保叶率分别为83.6%和85.0%,二者无显著差异,其次为氯虫·噻虫嗪处理为59.6%,3种酰胺类新药剂保叶效果均显著高于对照药剂氟虫腈和杀虫单。结果表明,3种酰胺类农药孕穗期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持效性和保叶效果均高于当前主治药剂氟虫腈、杀虫单,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记述浙江省洞头岛拟祼长角虫兆属1无眼新种,岛屿拟裸长角虫兆Coecobrya islandica Shi&Pan sp.nov.。此新种的鉴定特征为无眼,弹器基具"光滑"刚毛,胫胕节内侧无"光滑"刚毛,下唇MREL1L2为光滑刚毛,X和X4为光滑刺状小刚毛,上唇基刚毛,腹部第II–IV节的感觉毛以及背部毛序。该新种与短毛拟裸长角虫兆Coecobrya brevis Xu et al.,2012最相似。本文给出了该新种的特征图及与相似种的详细特征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台州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和南京农业大学植保学院昆虫系。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报道并叙述我国四种寄生于淡水鱼上的锚首虫,它们是:福建锚首虫、江西锚首虫、鄱阳锚首虫和钱塘锚首虫,分别寄生于鳅、(鱼勾)和(鱼骨)属淡水鱼的鳃丝上,分布在我国福建建瓯、江西鄱阳湖、浙江曹娥江、钱塘江等淡水江湖中。文内各新种和相似种列表并描述了在形态特征上的相互差別,以确定该新种的成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