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假嬉蚌壳微细结构和分类位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前言双壳类壳微细结构的研究自50年代以来,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并且随着新技术的应用,研究水平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目前,这项研究已应用到双壳类的分类(J. D. Taylor, W. J. Kennedy & H. Hall, 1969; 1974)和演化中(Taylor,1973;鱼住悟。铃木清一,1981)。本文重点讨论的双壳类化石假嬉蚌(Pseudohyria),在我国中生代陆相地层有广泛分布而  相似文献   

2.
早、中侏罗世珠蚌类壳质微细结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一、问题的提出珠蚌类在早、中侏罗世的繁盛,是亚洲地区特别是我国淡水双壳类动物群的重要特色。珠蚌类的起源,目前还没有足够的材料加以论证。例如,泥盆纪的“珠蚌”类化石 Archan-odon,Amnigenia,石炭纪的 Asthenodonta,Arc-hanodon,二叠纪的 Neamnigenia 等虽具有 An-odonta 型轮廓,但究竟与中生代及现代珠蚌类有何关系,尚不清楚。然而,中国、印度、南非、北美及澳大利亚等地中三叠世或三叠纪内开始出现的珠蚌类却可能与现代珠蚌类有一定的关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尖笔石类的笔石在亚洲、欧洲及北美洲早志留世地层中分布广泛。由于这类笔石层位稳定,一直当作下志留统重要的标准化石,并用来建立笔石带,进行地区间及世界范围的对比。虽然自1867年就开始对这类笔石进行研究,但直到目前,对这类笔石的始端性质及发育型式,还没有完全搞清楚,因而对其系统分类位置的认识一直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结果。这对于进一步研究此类笔石的发生、演化及其系统分类  相似文献   

4.
帽状动物壳体 lathamellids 类化石包括 Lathamella caeca, Lathamella sp. nov. 以及 Lathamella symmetrica sp. nov. 三种,目前仅发现于四川峨嵋麦地坪下寒武统麦地坪组上段地层,它们皆以磷质内核方式保存.通过内核化石表面所复制的原始壳体微细构造印痕的研究表明,易漏螺类壳体为双层结构:内层——纤晶层,外层——棱柱层;其壳体原始成分可能为文石质.据上述现象推断,lathamellids 并非为磷质无绞纲腕足类,相反,而与软体动物更为接近,但其在壳腔内具—纵向中突,主要位于壳顶附近,很难与已知的任何一类软体动物直接对比,可能为一类独特的、已经绝灭了的软体动物的1个早期分支.  相似文献   

5.
帽状动物壳体 lathamellids 类化石包括 Lathamella caeca*, Lathamella sp. nov. 以及 Lathamella symmetrica sp. nov. 三种,目前仅发现于四川峨嵋麦地坪下寒武统麦地坪组上段地层,它们皆以磷质内核方式保存.通过内核化石表面所复制的原始壳体微细构造印痕的研究表明,易漏螺类壳体为双层结构:内层——纤晶层,外层——棱柱层;其壳体原始成分可能为文石质.据上述现象推断,lathamellids 并非为磷质无绞纲腕足类,相反,而与软体动物更为接近,但其在壳腔内具—纵向中突,主要位于壳顶附近,很难与已知的任何一类软体动物直接对比,可能为一类独特的、已经绝灭了的软体动物的1个早期分支.  相似文献   

6.
棉铃虫蛾复眼的微细结构及其区域性差异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郭炳群 《昆虫学报》1988,(2):165-170
用电子显微镜观察棉铃虫蛾复眼的微细结构及其区域性差异。此复眼具有小网膜细胞柱的透明带。每个小眼包括一个外凸内平的角膜,一个晶锥,四个形成晶锥、晶束的晶锥细胞和两个围绕着晶锥的主虹膜细胞,六至八个小网膜细胞和一个基细胞。晶锥末端有一短小固定的晶束。小网膜细胞柱远侧中央有似微绒毛结构的视杆束。每个小眼被六个附色素细胞围绕。 微细结构的区域性差异:1.背方小眼视杆中段横切面近似矩形,主要由六个微绒毛平行排列的三角形视小杯组成,整个视杆包含两个互相垂直的微绒毛轴;腹方、前方、后方和侧方区域的小眼视杆中段横切面为风扇形,“V”字形视小杆内微绒毛排列不平行;2.前方区域小眼视杆中段的横切面要比后方大;3.前方、腹方区域内,有的相邻小眼的小网膜细胞柱互相连结,背方、后方区域未观察到这一现象。  相似文献   

7.
柯昭喜  蒲蛰龙 《昆虫学报》1989,32(2):176-183
本文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了14种库蚊和6种其他蚊属的幼虫颅壳、呼吸管及尾节的体表微细结构,发现在颅壳上的微棘排列成多角形,在呼吸管和尾节上的微棘则排列成直线.这些微棘在不同区域排列有变化,但在固定的区域却很稳定,具有种内稳定性和种间差异,可以作为分类特征.本文共对20种蚊幼虫的体表微棘图式进行了描述,并以组为单位,对同组内各近似种的微棘图式进行比较和小结,提出它们的区别特征,用于鉴别近似种;根据体表图式,对库蚊个别种类的分类位置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讨论了体表微棘的起源及其分类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6S rRNA二级结构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系统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6S rRNA作为研究系统进化的生物大分子极受重视,是系统分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指标。然而,在进行系统发育分析时通常的序列联配方法有明显的局限性,即无法摆脱一级结构的束缚。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些研究者把目光投向了16S rRNA二级结构的分析研究,并且已经取得了相当不错的进展。研究表明,16S rRNA二级结构可能作为一个新的分类指标,成为系统分类的一个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
1955年,苏联古生物学家索科洛夫教授在其所著“苏联欧洲部分古生代床板珊瑚化石,导论”一文中,发表了一个新种的图版,图版中仅是复体外形,没有观察内部构造的纵、横切面照片(图版ⅩⅢ,图3—4;本文图版Ⅳ,图3a—b),更没有给该新种特征以任何描述。在其图版说明中,仅注明该种采自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西部早石炭世维宪期早期,种名为Michelinia sinitzini Sokolov。  相似文献   

10.
该文将铺地火炭母(Polygonum chinense L. var. procumbens Z. E. Zhao et J. R. Zhao)处理为火炭母原变种(Persicaria chinensis var. chinensis)的异名,并讨论了火炭母在命名上的问题,及其系统学位置。  相似文献   

11.
用显微观察技术对苔类植物地钱(Marchantia polymorpha)生殖托的形态结构进行了研究,本研究的新观察包括:(1)生殖托具有明显的背腹分化,被认为是叶状体为适应有性生殖而高度特化的直立枝;(2)雌托盘的9~11个指状裂瓣中边缘两个稍不同,除了两个边缘裂瓣外的其他裂瓣间具雌苞。托柄具有背腹之分,雌托柄背面具光合组织,并向两侧扩展形成纵沟,雌托柄的腹面具2条被鳞片重叠覆盖相互平行的纵沟,内具假根;(3)与雌托柄不同,雄托柄外观平滑,背面无光合组织及纵沟。观察发现,伞状的雌托能滞留水分,并沿雌托柄的纵沟缓慢释放连续的水流,游动精子沿着纵沟内的水流到达雌托下面的颈卵器。上述观察表明地钱生殖托的结构是对有性生殖的一种适应,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地钱受精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假酸浆种子果胶类物质化学成分及其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假酸浆(Nicandra Physaloides(L.)Gaertn.以后简称N.P)种子果胶进行了研究,发现由N·P种子中提取的N·P胶是一种至少有四种大分子成分的物质,并且这些成分的结构并不完全相同,紫外光谱未见有蛋白质和核酸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13.
溪流大小及其空间位置对鱼类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10月和2009年10月分别对黄山地区阊江流域与青弋江流域1-3级浅水溪流中鱼类群落结构进行了研究,着重探讨了溪流大小及其空间位置对鱼类群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共捕获35种鱼类,阊江和青弋江分别为26和29种,其Jaccard相似性系数为57.1%;两流域间每样点的物种数差异显著,个体数差异极显著。在溪流级别梯度(1-3级)下,鱼类的物种数和个体数都呈上升的变动趋势,且物种数的变化相对个体数较显著。综合相关分析、逐步多元回归分析与典范相关分析的结果,阊江和青弋江中鱼类物种数的空间变化主要与下游量级相关,而个体数的空间变化主要与水宽相关。因此,阊江和青弋江1-3级浅水溪流中鱼类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格局是溪流大小和空间位置的共同作用结果,且溪流大小和空间位置分别决定鱼类的个体数与物种数的空间分布。    相似文献   

14.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我国中新世——第四纪地层中的变异直链藻、尤氏直链藻和波纹直链藻及其诺尔曼变种的一些微细结构进行了研究。发现变异直链藻的壳壁由内、外二层。在外层壳壁上有大、小两种不同的孔纹;内层壳壁上只有一种小孔。尤氏直链藻的壳环面上具有稀密不匀呈斜向排列的线纹,壳面有很稀疏的小孔,复大孢子呈长圆柱形。波纹直链藻的壳环面上有二种差异很大的结构:一种为常见的与贯壳轴相平行排列的线纹;另一种只有在高倍率(5000倍以上)下才见到的微细线纹,10微米内高达90条左右。壳体的外围还保留旧壳套。波纹直链藻诺尔曼变种的壳壁有内、外二层,外层壳壁厚度均匀,内层则厚薄不匀。  相似文献   

15.
1933年秉志、阎敦健研究了采自浙江寿昌东村的鱼化石,建立了一属(Mesoclupea)两种(M.showchangensis及M.globicephala),并将此属归入鲱科(Clupeidae),认为含鱼化石地层的时代是早白垩世。近年来,由于区测工作的开展,在浙江发现了大量中生代晚期鱼化石。我所陆续收到在浙江寿昌、建德、诸暨、淳安、临海等地采得的大批中鲚鱼化石。对合中鲚鱼地层的时代问题,各家也有不少争论。基于这些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中鲚鱼作进一步的观察和研  相似文献   

16.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果皮由子房壁单独发育形成,可清晰地分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在果皮基本组织中散生有维管束,分泌器和通气系统,通气系统由气孔、气道和气室组成,气孔在内、外表皮上都有,深陷于表皮下,形状特殊,气道为裂生型,气室裂浴生型,气室内壁有孔与周围组织相通;气道,气室又与内、外表皮上的气孔相通,形成贯通果皮的通气网络。表皮上有多种分泌器,其分泌物的形不同,乳汁管有节,分枝或不分枝,维管束木质部内有环纹和螺纹管胞和导管;韧皮部内有筛管,伴胞及内含物,在柱头下方的果皮上长一突起,果皮突起是莲的独特结构,是种子发育中起作用的呼吸器官。  相似文献   

17.
莲果皮发育及其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果皮由子房壁单独发育形成,可清晰地分出外果皮,中果皮和内果皮,在果皮基本组织中散生有维管束,分泌器和通气系统,通气系统由气孔、气道和气室组成,气孔在内、外表皮上都有,深陷于表皮下,形状特殊,气道为裂生型,气室裂浴生型,气室内壁有孔与周围组织相通;气道,气室又与内、外表皮上的气孔相通,形成贯通果皮的通气网络。表皮上有多种分泌器,其分泌物的形不同,乳汁管有节,分枝或不分枝,维管束木质部内有环纹和螺纹管胞和导管;韧皮部内有筛管,伴胞及内含物,在柱头下方的果皮上长一突起,果皮突起是莲的独特结构,是种子发育中起作用的呼吸器官。  相似文献   

18.
为了统一食品安全问题的相关细分概念,依据行为实施者的行为和动机,将食品安全问题细分为食品质量问题、食品欺诈问题、食品风险问题和食品防护问题,进一步提出了对各个细分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对策。最后,对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治理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类新蚤的饲养及其生活史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我们于1982年2月至6月对已饲养多年的类新蚤Neopsylla compar Jordan & Rothschild幼期发育和部分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饲 养 方 法 1.混合饲养 将卵、幼虫、蛹、成虫放在高34厘米、直径28厘米的玻璃缸中饲养。缸内底部衬垫4—6厘米厚的潮湿细砂和锯末)(用8孔/厘米筛网过筛,1:1混合加水拌匀)其表面均匀成撒上幼虫饲料若干,中间插一根直径2厘米、长20厘米的两端开口玻璃管,以备加水  相似文献   

20.
利用扫描电镜技术、叶片离析法和石蜡切片法研究了假鹰爪属Desmos 4种植物和皂帽花属Dasy-maschalon 3种植物叶片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假鹰爪属植物叶片近轴面表皮具大型球状含晶簇细胞和不含晶簇的表皮细胞两种类型,远轴面表皮细胞均具一较小的晶簇;叶肉组织明显分化为栅栏组织细胞和海绵组织细胞,油细胞分布于第2层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内,单位毫米叶宽油细胞数为4~6个;主脉维管组织被薄壁细胞分隔成束状。皂帽花属植物叶片近轴面表皮细胞形状相同,均具一晶簇,远轴面表皮细胞的晶簇和近轴面表皮细胞的晶簇相似;靠近上、下表皮的叶肉组织均分化为栅栏组织细胞,在两层栅栏组织细胞之间分化为一至几层海绵组织细胞,油细胞分布于海绵组织内,单位毫米叶宽油细胞数为2~3个;主脉维管组织形成连续的环状。由此可见两属叶的结构具有明显的差异,因而支持假鹰爪属和皂帽花属为两个独立属的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