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庚镇城 《遗传》1986,8(2):1-5
行为遗传学旨在阐明生物行为的遗传基础。早在 本世纪初,遗传学发韧之际,有的学者就考虑到行为与 遗传的关系,如摩尔根的大弟子斯蒂特文特曾对果蝇 性行为中的雌雄识别与选择问题进行过研究。但是由 于行为遗传问题的复杂性及当时科学水平、研究手段 的局限,行为的遗传学研究并未能及早形成为一个独 立的学科。二、三十年代遗传学家主要是以容易识别的 外部形态性状(如果蝇的眼色、体色、翅形、刚毛形状及 数目等)为研究对象,并结合染色体的研究,形成了细 胞遗传学休系。四十年代以后,生物化学和微生物遗传 学相伴发展,互相渗透,促成了分子遗传学的大发展。 在遗传物质的结构与功能,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 重要问题相继从分子水平上得到阐明之后,一些分子 遗传学家为解析动物更高级的功能— 感觉、中枢神 经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对刺激作出相应反应的遗传 基础,因而陆续转向行为遗传学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 性的人物是德尔布吕克(Max Delbriick, 1906-1981)0 德尔布吕克原是德国籍犹太人,量子物理学家,在物理 学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希特勒疯狂迫害犹太人时,德 尔布吕克逃亡美国,从1937年起的两年间,他在加州 理工学院最后地完成了向生物学的转变。他把最低等 的生物噬菌体导人到遗传学研究中来,开辟了分子生 物学这一领域,被誉为分子生物学之父。1969年 获得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金。可是在分子遗传学 发展的最隆盛的五十年代中期,在他开创的噬菌 体研究领域中还有许多工作好做的时侯,他却认 为分子遗传学已走上了它的发展轨道,分子生物 学今后的任务应该是探讨生命的更高级的活动, 于是他毅然地放下噬菌体的工作,转向行为遗传 学的研究。他以一种名之为须霉(Phycomyces)的 真菌为研究材料,研究它的光感受器和向光性,成 为行为遗传学这一新研究领域的奠基人。现在世 界上已有许多实验室开展着行为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孙毅 《化石》2000,(3):31-32
遗传学(genetics)是研究生物遗传及变异规律的学科。是选择和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优良种和研究防治遗传性疾病的理论基础。根据研究对象 ,遗传学可分为人类遗传学、动物遗传学、植物遗传学、微生物遗传学等。根据研究的问题和方法 ,又可分为细胞遗传学、生化遗传学、分子遗传学、辐射遗传学、群体遗传学、数量遗传学、医学遗传学、免疫遗传学及行为遗传学等。遗传学发展至当代 ,特别是分子遗传学的成就 ,使人类有能力直接设计自身和其它物种的进化 ,从而使公众对该学科的兴趣空前提高 ,人类将不再只慢慢的等待自然极其缓慢的进化过…  相似文献   

3.
行为遗传学是本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新兴的遗传学分支学科。早在1869年,英国心理学家Galton就在“遗传的天赋”一书中提出了智力的遗传问题。到本世纪30年代,心理学中产生一个分支——差异心理学,把心理特征的遗传列为研究对象。在大致相近的时期,遗传学也把行为作为一种遗传性状来进行研究。1960年,  相似文献   

4.
植物景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有涛  孙子程  朱京海 《生态学报》2017,37(22):7410-7417
植物景观遗传学是新兴的景观遗传学交叉学科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目前植物景观遗传学的研究虽落后于动物,但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的巨大潜力不可忽视。从景观特征对遗传结构、环境因素对适应性遗传变异影响两个方面,系统综述了近十年来国际上植物景观遗传学的研究焦点和研究进展,比较了植物景观遗传学与动物景观遗传学研究在研究设计和研究方法上的异同,并基于将来植物景观遗传学由对空间遗传结构的描述发展为对景观遗传效应的量化分析及预测的发展框架,具体针对目前景观特征与遗传结构研究设计的系统性差、遗传结构与景观格局在时间上的误配、适应性位点与环境变量的模糊匹配、中性遗传变异与适应性遗传变异研究的分隔、景观与遗传关系分析方法的局限等五个方面提出了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5.
遗传学是研究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类与医学)遗传和变异规律的一门学科。为了学习与掌握一般遗传学中所阐述的理论及有关问题,要从纷纭复杂的众多内容中找出其规律性,采用综合归纳、区别对比的学习方法(即纵与横的学习方法)是很有好处的。如综合一般遗传学书籍(尤其是教科书),其主要内容都是论述两大问题——遗传与变异。  相似文献   

6.
黄磊  王义权 《动物学杂志》2004,39(5):101-104
扬子鳄 (Alligatorsinensis)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 ,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已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扬子鳄在分子系统学、遗传多样性与种群遗传结构、线粒体基因组、个体识别以及性别决定方面的分子遗传学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植物分子群体遗传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云生  黄宏文  王瑛 《遗传》2007,29(10):1191-1191―1198
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当代进化生物学研究的支柱学科, 也是遗传育种和关于遗传关联作图和连锁分析的基础理论学科。分子群体遗传学是在经典群体遗传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它利用大分子主要是DNA序列的变异式样来研究群体的遗传结构及引起群体遗传变化的因素与群体遗传结构的关系, 从而使得遗传学家能够从数量上精确地推知群体的进化演变, 不仅克服了经典的群体遗传学通常只能研究群体遗传结构短期变化的局限性, 而且可检验以往关于长期进化或遗传系统稳定性推论的可靠程度。同时, 对群体中分子序列变异式样的研究也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达尔文的以“自然选择”为核心的进化学说。到目前为止, 分子群体遗传学已经取得长足的发展, 阐明了许多重要的科学问题, 如一些重要农作物的DNA多态性式样、连锁不平衡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种群的变迁历史、基因进化的遗传学动力等, 更为重要的是, 在分子群体遗传学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新兴的学科如分子系统地理学等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文中综述了植物分子群体遗传研究的内容及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表观遗传学是在基因组DNA序列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基因表达发生的改变也是可以遗传的,导致可遗传的表现型变化。表观遗传学主要包括DNA甲基化作用、组蛋白修饰作用、染色质重塑、遗传印记、随机染色体(X)失活及RNA世界等。与表观遗传学相关的疾病主要有肿瘤、心血管病、精神病和自身免疫系统性病等。现就表观遗传学与疾病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陈晓宇  姚蒙  李晟 《生态学报》2022,42(7):3033-3043
山地生态系统是生物多样性分布与保护的热点。山地景观遗传学(Mountain Landscape Genetics)研究在山地景观尺度上野生生物的种群遗传格局及其驱动机制和影响因素,是景观遗传学(Landscape Genetics)的重要分支。山地景观遗传学研究对于深入理解物种的空间遗传结构、形成过程、物种形成与分化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同时可以为珍稀濒危物种和山地生物多样性的有效保护与管理提供科学指导。为了更好地掌握目前山地景观遗传学的发展趋势与重点研究问题,为未来生物多样性与山地生态系统的保护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基于对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和中国知网数据库的系统检索,全面汇总分析了1999-2020年山地景观遗传学领域发表的192篇英文文献与31篇中文文献。结果显示,该领域自2008年起迅速发展,截至2020年共有46个国家的研究机构发表了山地景观遗传相关研究,研究热点地区包括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内华达山脉、阿巴拉契亚山脉,欧洲的阿尔卑斯山脉、比利牛斯山脉,以及亚洲的喜马拉雅-横断山脉。研究对象类群涵盖真菌、植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其中脊椎动物是研究发表最多的类群,占发表文献总数的62.0%;脊椎动物中,又以对哺乳类(占脊椎动物发表文献总数的52.9%)与两栖类(23.5%)的研究最多。目前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1)识别山地景观中的基因流路径或阻碍;(2)量化山地景观特征对种群遗传结构时空变化的影响。中国是发表山地景观遗传学文章数量最多的亚洲国家,近十年来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类群以植物(占在中国发表文献总数的62.3%)与脊椎动物(35.8%)为主,对脊椎动物的研究中以两栖动物为最多(占所有脊椎动物发文数量的52.6%),研究区域主要集中在喜马拉雅-横断山脉与秦岭。本文进一步对目前山地景观遗传学研究中存在的空缺及未来重点关注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0,自引:5,他引:45  
李昂  葛颂 《生物多样性》2002,10(1):61-71
保护遗传学是过用遗传学的原理和研究手段,以生物多样性尤其是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为核心的一门新兴学科,近几十年来,遗传学研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理论和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简要回顾了保护遗传学的发展历史,研究方向和涉及的概念,着重介绍了植物保护遗传学研究所取得的一些进展,包括植物系统发育重建和保护单元的确定,遗传多样性与物种和群体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群体遗传结构与保护策略的制定以及植物遗传资源的鉴定和利用等方面的内容,并强调保护遗传学研究是未来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学研究中一个亟待加强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雪豹(Panthera uncia)隶属于食肉目猫科豹属,是生活在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旗舰物种。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雪豹保护遗传学和保护基因组学研究得到快速的发展,其中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显著推动了雪豹保护遗传学研究。本文综述了非损伤性遗传取样法在雪豹物种鉴定、个体识别和性别鉴定等研究中的应用,雪豹的系统发生地位、系统地理格局和种群遗传结构及其亚种争议、演化历史、适应性演化和基因组特征等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并对雪豹保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雪豹保护生物学研究和保护对策的科学制定。  相似文献   

12.
《行为遗传学概要》(Essentials of Behaviouf Gene-tice,D.A.Hay著,英国Black Well 1985年版,366页) 本书为行为遗传教科书。其内容特点:(1)书中既包括心理学教育中所需要的行为遗传的数量性状分析方面内容,又具有遗传学专业需要的心理学遗传分析方面的知识;(2)书中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人类及动物遗传的实例,以加深理解;(3)概念叙述简明扼要,并  相似文献   

13.
植物保护遗传学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王峥峥  彭少麟 《生态学报》2003,23(1):158-172
从遗传多样性、系统发育和地理系统发育角度对当前保护遗传学在植物保护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在植物保护过程中,要考虑多群遗传多样性的大小,在就地和迁地保护的过程要减少近交和远交衰退影响,并可利用遗传标记为提供关于种群大小、基因流动等方面的信息。系统发育和地理系统发育的研究在于了解物种进化的历史,以确定物种保护单元。同时结合两个具体生态学问题(生境片段化和外来种)对当前植物保护遗传学的研究进行了介绍,揭示了保护遗传学在植物保护上重要作用和不可取代性,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与一些中学教师接触及读者来信,提到不少有关遗传学方面的教学问题,特别是关于莫尔干学派方面的遗传理论问题,今把提得比较多的问题,作一综述,有的穿插在一起,有的单独解答,供有关同志参考。一.如何能较快掌握细胞遗传学最基本的遗传理论?根据细胞遗传学可以说是属于细胞学和遗传学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的特点,因此在学习时也要注意掌握这个特点,如此就可能学起来更容易掌握。在学习  相似文献   

15.
谢建平  韩玉波  刘钢  白林泉 《遗传》2016,38(9):765-790
中国微生物遗传学研究在2015年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回顾了2015年度中国本土科研团队在微生物遗传学领域取得的若干重要科研进展,扼要介绍了若干重点论文,展示了中国科学家在本领域的学术贡献。在基础微生物遗传学领域,明确了调控基因表达的一系列重要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和功能,解析了微生物免疫系统识别外源核酸片段的分子基础,阐明了多个微生物来源重要活性物质的生物合成途径及新颖的酶学反应过程,发现了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新机理,在微生物发育、进化与群体行为生物学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在工业微生物遗传学方面,阐明了微生物制造及其分子基础。在病原微生物遗传学方面,研究了多个致病菌的遗传调控,明晰了致病菌-宿主相互作用的遗传机制,在基因组水平解析了微生物耐药、新发病原和环境微生物的遗传机理,为致病菌防控新措施的研发提供了基础。在微生物多样性与环境微生物遗传学方面,展示了利用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的特点通过催化获得特定手性的化合物具有较好应用前景,肠道微生物组学研究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16.
景观遗传学:概念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亚东  李丽 《生态学报》2011,31(6):1756-1762
全球变化下的物种栖息地丧失和破碎化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挑战,生物多样性保护必须由单纯的物种保护上升到栖息地景观的保护。景观遗传学是定量确定栖息地景观特征对种群遗传结构影响的一门交叉学科,在生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有巨大的潜力。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角度评述了景观结构与遗传多样性的关系,介绍了景观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尺度和方法,并对景观遗传学当前的研究焦点及面临的挑战做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植物化学遗传学:一种崭新的植物遗传学研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学遗传学(chemical genetics,也称为化学基因组学,chemical genomics)研究方法是利用生物活性小分子扰动蛋白分子互作过程来研究有关的生命现象,是常规遗传学研究方法的补充和延伸。化学遗传学在植物科学中的应用——植物化学遗传学的研究在短短几年内,凭借其作为一种新的遗传学研究方法所具备的独特优势(如能够克服常规遗传学研究中的遗传冗余、突变致死难题及可提供特异强度、作用时间点上的条件性遗传扰动等),已开始解决一些植物分子生物学中长期存在的研究难题。本文就植物化学遗传学的一般原理及其方法,以及它作为一种新的遗传学研究方法的优势及特点作一个综述.  相似文献   

18.
植物表观遗传多样性是对生物多样性的遗传多样性层面的补充,也是植物表型多样性的重要来源,研究表观遗传多样性的群体表观遗传学应运而生。在植物自然种群的研究中,群体表观遗传学弥补了群体遗传学对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的表型遗传的认识,是对现代综合进化论的重要补充。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为研究表观遗传变异提供了甲基化敏感的扩增片段长度多样(MS-AFLP)、结合二代测序的亚硫酸氢钠测序法等有力的技术手段。在生态和进化领域,自然种群中表观遗传变异与遗传变异、表型可塑性、生境分化、物种形成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表观遗传机制在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中的作用也逐渐得到揭示,本综述回顾近年来植物群体表观遗传学的实验研究和理论观点,展望了植物群体表观遗传学在研究方法和研究主题上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行为遗传学是本世纪刚刚兴起的一门学科。本文对行为遗传学的研究简史、人和动物的行为遗传以及遗传、环境因素与行为的相互关系等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20.
孤独症是一种遗传度高达90%的多基因复杂疾病,具有典型的遗传和表型异质性,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本文对近年来孤独症遗传学、表观遗传学和神经生物学3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细胞遗传学法、全基因组扫描及候选基因法是孤独症分子遗传学研究中较为常见的3种方法.虽然应用上述方法发现了一些孤独症易感基因集中的染色体区域,但确切的致病或易感基因仍未被检出.因而,越来越多的关注被集中于如何提高样本同质性、如何将遗传学机制与环境作用相联系、如何提高微效基因的检出率上.在提高样本同质性方面,功能核磁共振及交叉表型的研究正在进行.同时,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可以联系遗传与环境因素,从而更好地解释孤独症的发病机制.目前,对染色体上表观遗传与遗传共同调控的区域,如7号和15号染色体长臂,进行了大量研究.在神经生物学方面,神经递质、神经发育及神经免疫学假说均有一定的进展.其中,针对神经递质的研究主要集中于5-羟色胺、?-氨基丁酸及谷氨酸.在神经发育假说方面,神经发育相关蛋白,如肝细胞生长因子、神经生长因子及Reelin,研究得较为深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