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陇东地区啮齿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陇东地区的啮齿动物,从前曾报道了部分种及亚种及其分布(Allen,1940及Ellerman,1950)。近年来,李家坤(1965),王香亭等(1982)及郑涛(1982)的著作中,也涉及到该区啮齿动物。为了进行黄土高原农业生态系统的研究及地方病的防治,1983,1984年作者将陇东地区按地貌及植被类型,进行了景观划分。并在各景观区内调查了啮齿动物种类及数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从1982年开始,笔者对陇东地区爬行动物进行了系统调查,计得22种,较文献记载增加12种,现报道如下。陇东地区系甘肃东部,地处东经105°20′—108°40′,北纬34°50′—37°10′;海拔1200—1800米左右;属大陆性气候。境内有高山、高原、丘陵、半荒漠、森林、农田等各种景观,各景观都有其优势爬行动物。结果共获爬行动物标本114号,22种,隶属3目、7科、16属。所获标本主要或完全属古北界的11种;属东洋界的有8种;其余3种属两界兼有种。上述11种古北界种类中,属蒙新区成份5种,有草原沙蜥(Phrynocephalus frontalis)、变色沙蜥(P.versicolor)、丽斑…  相似文献   

3.
6个紫花苜蓿材料的核型及其亲缘关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染色体压片法对陇东野生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等6个紫花苜蓿材料进行核型分析,并通过核型似近系数对供试材料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1)全部供试材料皆为2n=32的四倍体,核型进化由高到低依次为:[陇东野生紫花苜蓿、新疆大叶紫花苜蓿(M.sativa,Xinjiangdaye)]2B>[皇后2000紫花苜蓿(M.sativa,Regina 2000)、陇东紫花苜蓿(M.sativa,Longdong)、Pick 8925紫花苜蓿(M.sativa,Pick 8925)]1B>[肇东紫花苜蓿(M.sativa,Zhaodong)]1A.(2)供试材料间的核型似近系数(λ)均在0.900 0以上,并在进化距离(De)0.073 8处分为两类,陇东野生紫花苜蓿和新疆大叶紫花苜蓿归为一类,其它供试材料归为另一类.研究表明,陇东野生紫花苜蓿的染色体较不对称,与其它供试材料相比,亲缘关系远,系统演化快.  相似文献   

4.
2,4-D和6-BA对向日葵下胚轴愈伤组织生长及钙调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Anderson和 Cormier(1979)从植物中分离提取钙调蛋白(简称 CaM)后,对它的结构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 CaM在光合作用(Barr等 1980)、酶的激活(Matsumoto等 1983)、蛋白磷酸化(Gideon等1982)等方面均起着重要作用。还证明CaM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以及α-淀粉酶的分泌等有密切关系(Elliott 1983,Raghothama等1983;Saunders等1982)Elliott认为植物激素的促  相似文献   

5.
安徽省徽州地区翼手类及其越冬生态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关于安徽省的翼手类,G. M. Allen(1938)、王岐山等(1966),黄文儿等(1978)、徐亚君等(1982)均有过报道,共记录了21种,分属菊头蝠科、蹄蝠科、蝙蝠科和犬吻蝠科,计4科11属。梁仁济等(1982)曾对皖南冬眠前蝙蝠的几项生理指标作过测定分析,但尚未见到有关蝙蝠自然越冬生态的专题报道。我们于1981年10月-1982年5月,1982年10月-1983年4月,对徽州地区的31个蝙蝠越冬岩洞作了采集和观测。并选定了休宁县临溪、歙县王村和屯溪市三处共7个岩洞和一个市郊居民点作为系统采集观测点,先后进行了84个洞次的采集观测,现将有关材料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属于世界珍稀灵长类动物,对它的研究报道仅限于分类地位(彭鸿绶等,1962;彭燕章等,1985;陈服官等,1981)、形态解剖(陈宜峰,1981;彭燕章等,1983;张耀平等,1983)、地理分布及生活习性(李致祥等,1981;木文伟等,1982)等。其分布、数量以及进化地位、生态学等方面的资料甚少。1985年笔者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对滇金丝猴的数量、分布及种群结构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7.
以紫花苜蓿品种‘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外(防雨网室)盆栽营养液砂培法,研究了2种氮素形态(NO3--N,NH4+-N)的5个氮素水平(0、105、210、315、420mg·L-1)处理对叶片输导组织解剖结构及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1)与无氮处理相比,供氮处理下‘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输导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发生明显变化,叶片输导组织维管束、木质部和韧皮部面积显著增大,导管数显著增多,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增加,且在210mg·L-1供氮水平下达到最大值。(2)2种氮素形态相比,‘甘农3号’和‘陇东苜蓿’叶片输导组织维管束面积、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导管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表现为NH4+-N处理好于NO3--N处理。(3)2品种相比,叶片输导组织维管束面积、木质部面积、韧皮部面积、导管数、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叶面积、叶绿素含量表现为‘甘农3号’大于‘陇东苜蓿’。研究表明,氮素能通过改善紫花苜蓿叶片输导组织的解剖结构和光合特性,促进紫花苜蓿光合作用;各处理中以NH4+-N、210mg·L-1表现最佳,维管束面积最大,木质部、韧皮部面积大且发育好,导管数最多,而且‘甘农3号’表现更优。  相似文献   

8.
一个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生态行为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宝琦  钟态  巫吉 《动物学研究》1988,9(4):373-384
引言 仰鼻猴类(Rhino pithecus sp。)以大群生活在中国西南部高山森林里,吃花蕾、叶子或竹笋等(Elliot,1913; Allen,1938;Napier,1967)。近年有报道提出仰鼻猴营树栖生活(李致祥等,1981;谢家骅等,1982;史东仇等,1982)。对笼养金丝猴(R.roxellanae)的研究则指出仰鼻猴具有倾向于地栖的肢比指数、性二型和行为,且与地栖的狒狒(Papio)和猕猴(Macaca)等存在趋同现象(Davison,1982)。也有报道提出在野外曾见到滇金丝猴(R.bieti)在地面午休、短距离行走和类似猕猴  相似文献   

9.
最近Bull等(1980)报道了一系列肟醚类化合物的杀虫活性,未见报道其杀虫特性及对粘虫等的杀虫活性。为此,作者等(1982)分别进行了某些测定,工作中发现809的杀虫活性很突出,为此,对其杀虫特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紫花苜蓿叶性状对干旱的阶段性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曦  王振南  陆姣云  杨梅  杨惠敏 《生态学报》2016,36(9):2669-2676
通过盆栽控水试验,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dong)叶性状对不同程度干旱的响应。结果表明:(1)随干旱加重,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氮含量(LN)、比叶重(LMA)、叶厚(LT)上升,叶面积(LA)减小,叶磷含量(LP)无明显变化,叶绿素含量(Chl)和叶长宽比(L/W)波动较大。(2)随生育时期的延长,LT、LDMC、L/W和LA变化不明显,LN下降,LP呈倒"V"型趋势,LMA和Chl波动较大。(3)L/W与LN、LT显著负相关;LDMC与LT、LMA显著正相关;LMA与LT、LN显著正相关,与L/W、LP显著负相关;LN与LT显著正相关;LA与LP显著正相关,与LDMC、LMA、LN显著负相关;Chl与其他叶性状均不相关。尽管干旱下陇东苜蓿不同生育时期叶性状响应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变化,叶性状的差异性变化还是部分反映了陇东苜蓿适应干旱而采取的综合策略。从不同生育时期的差异性反应角度出发,探讨干旱下的叶性状响应是阐明优良牧草紫花苜蓿水分适应性的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贵阳近郊中华大蟾蜍繁殖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关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的繁殖在国内有不少学者作过许多研究,如林光华(1965)、邹寿昌(1982)等。但关于繁殖期怎样识別异性和昼夜活动周期、产卵行为及余卵能否产出等方面报道较少。笔者就这方面的问题于1983年2月至1986年5月作了观察和  相似文献   

12.
以甘肃陇东黄土高原3个主栽苹果品种嘎拉、秦冠、富士的12代继代培养脱毒苗与常规苗进行叶片类脂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酶活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苹果脱毒的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叶片类脂脂肪酸不饱和度提高。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升高,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常规苗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中华绒螯蟹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 H.Milne Edwards)属甲壳纲(Crustacea)、软甲亚纲(Malacostraca)、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俗称河蟹,是我国重要的经济蟹类,其形态解剖、生态习性及生理等方面的研究已有报道(Panning,1939;Koch,1952;堵南山,1954,1957,1958;Bauchau,1960;Leersnyder,1966,1967;Dbainaut et al.,1976;Chevigue,1976;Leeranyder et al.,1977,1978;Pequenx et al.,1982;Chapelle et al.,1982;谈奇坤等,1984.),但至今未见有关细胞遗传学方  相似文献   

14.
<正> 1982年9月,美国印地拉出版社(Indira PublishingHouse)出版了普拉萨德(V.Prasad)博士主编的《蜱螨学史》(History of Acarology)。全书共466页,由三十余位学者参加编写。该书介绍了亚、非、拉美、欧、澳等洲共25个国家有关蜱螨学的发展史及研究现状。其中,中国部分由我国陈兴保等同志编写,介绍了我国蜱  相似文献   

15.
文献记载,斑头鸺鹠(Glaucidium cuculoides)在国内分布区是:长江以南各省,西达云南西北部、四川雅安及西南部会东,北至河南南部、陕西南部及甘肃南部武山(留鸟);偶见于山东潍县(郑作新1976)。笔者1982—1985年进行泰山鸟类调查时,1982和1983年的11月下旬,于黄昏时刻,多次观察到斑头鸺鹠停站在青年路五金交电站的楼顶和林业学校水塔顶等处,夜间并闻其hooloo—hooloo的叫声。1982年2月,1只斑头鸺鹠进入鸡舍内,经剖胃检析,全是鞘翅目昆虫碎片。1985年5月15日,  相似文献   

16.
福建几种鱼类寄生吸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鱼类寄生吸虫,过去郎所等(1958,1964)、马成伦(1958)、李慧珠等(1958,1960)、潘金培等(1963,1965)、王耕南(1963)、王溪云(1982)等曾进行过研究。福建省鱼类寄生吸虫,则有许鹏如(1954)、金大雄等(1979)、唐仲璋等(1964,1979,1981)、唐崇惕等(1976)、汪溥钦(1980,1981,1982)等的研究报告。1982年我们在福建进行动物资源调查中,又采得一些种类。经初步鉴定,过去我国未报告的种类有12种,分隶于6科7属,其中有8个新种,以及我国新纪录4种。兹报告于后。标本保存福建师范大学寄生动物研究室。  相似文献   

17.
活性碳对培养基中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吸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中经常使用活性碳(Johansson等1982,Fridborg和Eriksson 1975,Smith 1983,Steinitz和 Yahel 1982)。一般认为活性碳通过吸附而发生作用(Fridborg和Erik-sson 1975,Kohlenbach 和 Wernicke 1978,Martineau等1981)。但关于活性碳吸附何种  相似文献   

18.
<正> 云斑褐夜蛾Orthosia incerta(Hufnagel)国内尚未见有专文报道。此虫从1979年起在新疆石河子地区发生数量不断增长,1981和1982年与春尺蠖混合发生,对城市绿化林、防护林及果树造成严重为害。作者于1981—1982年以石河子地区为主对其发生为害进行了初步观察。此虫分布于北疆的昌吉、石河子、塔城及南疆的喀什等地。寄主有白蜡、杨树、榆、苹果等,最高有虫株率达100%,为害有扩散蔓延的趋  相似文献   

19.
曾德慧 《生态学杂志》2004,23(1):157-160
科拉福特奖(Crafoord Prize)是由瑞典著名企业家Holger Crafoord(1908~1982年)及其夫人Anna-Greta(1914~1994年)于1980年设立、1982年正式开始颁发的一项国际性科学奖,以鼓励、促进在数学、天文学、生命科学(尤其生态学)、地球科学和多发性关节炎等没有设诺贝尔奖的自然科学领域的科学家开展基础研究。科拉福特奖由瑞典皇家科学院  相似文献   

20.
甘肃省黄土高原旱作玉米水分适宜性评估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姚小英  蒲金涌  姚茹莘  乔艳君 《生态学报》2010,30(22):6242-6248
运用甘肃省天水、西峰农业气象试验站1981—2008年玉米观测资料及两地相应时段的气象资料,利用FAOPenman-Monteith公式及作物系数对玉米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进行估算,建立了玉米水分适宜度计算模型,对1981—2008年玉米全生育期及各生育阶段的水分适宜度进行了计算,分析了玉米产量与水分适宜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甘肃省黄土高原种植玉米的水分条件比较优越,年平均水分适宜度均在0.50以上。陇西黄土高原(天水)与陇东黄土高原(西峰)水分适宜度相关程度较好,变化趋势比较一致。1995年是水分适宜度的转折年份,1981—1995年陇西黄土高原水分适宜度以0.12/10a的趋势降低,陇东黄土高原以0.11/10a的趋势下降;1995—2008年陇西黄土高原水分适宜度以0.18/10a的趋势升高,陇东黄土高原以0.06/10a的趋势上升。水分适宜程度以成熟期较好,降水量可满足玉米需水的70%以上,旺盛生长阶段水分适宜程度较差,降水量只能满足玉米生理需水的49%—55%,初始生长阶段耗水较少,大气降水对需水的满足程度在50%以上。出苗期—七叶期、拔节期—抽雄期、抽雄期—乳熟期、乳熟期—成熟期的水分适宜度呈20世纪80年代较高,90年代较低,21世纪初较高的趋势变化;七叶期—拔节期水分适宜度从20世纪80年代到21世纪初持续降低。陇东黄土高原各个生长阶段的水分适宜度比陇西黄土高原偏高约0.1。除成熟生长阶段外,陇西黄土高原的需水量均大于陇东黄土高原。水分适宜度与玉米产量相关性最显著的时期为七叶期—拔节期,其次为拔节期—抽雄期,出苗期—七叶期、抽雄期—乳熟期及乳熟期—成熟期的水分适宜度与玉米产量相关性不显著。利用建立的水分适宜度模型可对甘肃省黄土高原旱作玉米的水分适宜性进行评价,为当地玉米种植区划及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