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沙鼠亚科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周立志  马勇  李迪强 《动物学报》2001,47(6):616-624
通过查阅大量文献和标本采集记录 ,获得我国 7种沙鼠的分布资料。借助中国资源环境数据库( 1∶4 0 0 0 0 0 0 ) ,运用GIS软件 ,通过沙鼠亚科的生境分析 ,确认该类群的物种分布数据。在分布资料基础上 ,绘制物种数字化空间分布图 ,获得较为准确的物种地理分布信息。按 12 3 92 4km2 的等面积栅格收集物种分布和相关的地理要素数据 ,然后进行因子分析 ,确定影响动物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 ,我国沙鼠亚科物种分布在 3 4 4~ 5 0 2°N ,74 1~ 12 4 1°E ,多分布在海拔 10 0 0~ 15 0 0m的荒漠和荒漠草原地带。分布区西部的物种丰富度相对高于东部。自阿拉山口 ,沿天山北麓至将军戈壁一带 ,以及河西走廊西段和弱水流域的荒漠区为物种丰富度高值区。因子分析表明 ,影响沙鼠亚科空间分布的决定因素是以土壤、植被、地貌和高度差为主的要素所构成的基本景观因子 ,其次是体现年总辐射量、年均降雨量和沙漠化程度的干旱和沙漠化程度因子 ,以及温度因子。变量分析表明 ,沙鼠亚科的物种丰富度与年均温度和沙漠化程度有着直接的联系 ;栅格因子得分分析表明 ,在沙鼠亚科物种丰富度高值区 ,干旱和沙漠化程度较高 ,年均温度较高 ,生境相对复杂。  相似文献   

2.
翼手目物种密度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划分小区和运用相关分析法,分析了翼手目|物种密度分布与主要环境因素的关系。在海拔2000米以上地区物种密度明显减少,海拔4000米以上则非常贫乏,其物种数还随纬度升高而递减。物种密度分布与年均温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半对数线性关系,与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关系。但翼手目物种密度最高处并不是温湿度最高地区,而是在碳酸盐岩发达的有丰富山洞地貌的低山丘陵地区。  相似文献   

3.
大沙鼠和子午沙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赵天飙  张春福 《兽类学报》1998,18(2):131-136
采用最近邻体法、T形取样法和负二项分布法对内蒙古达茂联合旗腾格淖尔地区的大沙鼠和子午沙鼠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沙鼠一年四季均为聚集分布,子午沙鼠在冬春季为均匀分布,在夏秋季为聚集分布。二种群间在冬春季为聚集或均匀分布,在夏秋季为明显的聚集分布。对二者空间分布格局进行相关性检验,冬春季二者为负相关,夏秋季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大沙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大沙鼠“家族”式的生活方式导致其种群聚集分布格局,且季节差异不显著。每一“家族”占据单一洞群,这些“家族”间在其最适生境内呈明显的均匀分布格局。雄鼠之间为争夺雌鼠在繁殖初期排斥性增强,末期关系趋于缓和。雌鼠对雄鼠的吸引力在整个繁殖期表现强烈,二者呈聚集分布,越冬时则显示扩散趋势;雄鼠的空间格局受雌鼠分布的影响;雌鼠之间为争夺生存空间以利于其繁殖呈强烈的均匀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5.
以山西省翅果油树自然保护区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种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点格局分析中的O-ring统计方法,利用Programita软件对翅果油树群落中主要物种翅果油树、荆条(Vitex negundo var.heterophylla)和黄刺玫(Rosa xanthina)种群的分布格局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群在相对小的尺度上聚集分布特征明显,随尺度增加各种群主要表现出随机分布特征;(2)各树种间的空间关联性主要表现在小尺度范围,随尺度加大空间关联性逐渐不明显;(3)翅果油树种群径级I、II和III在较小尺度时存在明显的聚集分布,径级IV、V和VI在所有尺度上均呈现随机分布;(4)翅果油树种群径级I和II与径级IV、V和VI存在正关联,同时径级I与VI,径级II与V在一定尺度上表现出空间负关联,相邻径级在空间分布上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沙鼠洞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张忠兵  张春福 《兽类学报》1997,17(4):303-305
大沙鼠洞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STUDYONSPATIALPATTERNSOFHOLEGROUPSOFRHOMBOMYSOPIMUS大沙鼠(Rhombomysopimus)是亚洲中部荒漠以及荒漠草原的典型栖居者。中亚国家和蒙古国的学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7.
王源  时项锋  杨贵军  贾龙 《生态学杂志》2020,(11):3738-3747
基于宁夏已知甲虫物种分布信息,结合相关气候与生境数据,采用广义可加模型和方差分解方法探讨了甲虫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宁夏甲虫物种丰富度及科属区系分化强度呈现南、北部高,中部低,西部略高于东部的变化趋势。聚类分析表明,宁夏甲虫地理分布可分为六盘山山地甲虫地理群、黄土高原甲虫地理群、荒漠绿洲甲虫地理群和贺兰山-罗山山地甲虫地理群。GAM分析表明,最冷季平均温度、最湿月平均降雨量和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别是影响甲虫物种分布最显著的因子。方差分解结果显示,水分、能量与生境异质性三者共同解释了物种丰富度82.4%的变异;能量与水分因子共同解释了甲虫物种丰富度79.6%的空间变异,单独解释率分别为19.9%和14.0%;生境异质性解释了甲虫物种丰富度26.3%的变异,单独解释率仅为2.8%。宁夏地区甲虫物种丰富度空间分布格局由能量和水分因子共同决定,生境异质性有助于提高甲虫物种丰富度。  相似文献   

8.
搜集整理安徽省兽类物种分布数据,结合调查数据,通过生境分析,确定兽类物种分布范围。基于GIS技术,以面积约为404.685 km2的425个栅格收集安徽省兽类的二元分布数据,采用多元分析的分层聚类方法,依据地理单元中物种组成和分布型组成的相似程度进行分析,对安徽兽类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和相关的动物地理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山区兽类物种丰富度显著高于平原丘陵区,其中,皖南山区兽类物种丰富度总体高于皖西大别山区,东部的江淮丘陵区略高于皖北的淮北平原。依物种组成进行的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当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647、0.570、0.461和0.399时,将425个地理单元聚为9、5、3 和2 个单元组,分析结果表明兽类分布受地形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较自然地理亚区的界限影响明显。依分布型组成进行聚类分析时,当卡方距离为1.561、1.759、2.521和3.509 时,分别聚为9、5、3 和2 组,分析结果表明分布单元以长江为界分为两组,以古北型物种为主的长江以北地区和以东洋型物种为主的长江以南地区。对9 个分布单元组中的古北型和东洋型物种优势度分析结果表明:古北界和东洋界宏观上的界线大致以长江为界,呈现广阔的过渡区。过渡区的北界沿大别山北麓,经六安、舒城、合肥、定远以至来安一线,南界西起东至县北部、经贵池、青阳、南陵、沿宣城北部至广德一线。  相似文献   

9.
温智峰  魏识广  李林  叶万辉  练琚愉 《生态学报》2022,42(22):9153-9164
为探讨我国亚热带森林群落中物种空间分布格局特点及其成因,揭示其共性规律和个性差异,为相关区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选取我国亚热带不同纬度的6个1 hm2典型森林群落中所有胸径(DBH,Diameter at Breast Height)≥ 1 cm的物种为研究对象;采用L (t)方程统计所有监测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类型,为满足L (t)方程的统计精度,将各群落中多度≥10株的植物以物种为单位统计,多度<10株的低多度物种和单个体物种则以种组为单位进行空间点格局分析;并对物种多度、胸径与空间聚集程度的度量指标L10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亚热带不同纬度群落中多度≥10株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相似的尺度依赖性规律:显著聚集分布比例随尺度增大而降低,不同纬度群落的变化幅度存在差异,纬度较低的群落稳定性更强。(2)各群落中低多度种组空间分布格局表现出小尺度显著聚集分布,大尺度随机分布的尺度效应,但尺度效应在不同纬度群落间存在差异;各群落的单个体种组空间分布格局均以随机分布为主。(3)不同纬度群落物种多度与空间聚集程度之间均存在负相关关系,物种多度对空间聚集程度的影响随纬度从高到低逐渐减弱。(4)较高纬度群落物种胸径与空间聚集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随纬度从高到低,物种胸径对空间聚集程度影响水平逐渐降低。对亚热带不同纬度森林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格局形成原因的进一步探讨,认为由纬度差异引起的生境异质性是影响群落物种空间分布格局产生过程的主要因素,此外,林型、扩散限制、密度制约和随机作用是影响各群落物种空间格局成因及多样性维持的次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以浙江省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多尺度分析思想,利用多重分形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度下物种多样性的变化、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多样性与空间格局之间的关系。研究主要得到3方面的结论:(1)物种多样性具有尺度依赖性,随着空间尺度的增大,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Ⅳ增大,Margalef多样性指数足和均匀度指数E减小;(2)多重分形参数αmin。多重分形谱的变化范围SR等能够定量反映物种的空间分布特征,空间大尺度越大,物种越聚集,空间分布越不均匀;(3)物种多样性与空间格局存在线性或幂函数关系。研究表明多重分形分析定量描述物种空间格局是有效性的,多重分形参数与生物多样性之间的定量关系为研究物种空间格局、生态属性与尺度之间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因此,分形结合传统方法,在生物多样性方面的研究将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物种多度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随机分布多度模型和聚集分布多度模型,探讨不同研究尺度下物种多度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关系.结果表明,预测的物种多度不仅受物种分布面积大小的影响,还受其聚集程度的影响.物种多度和空间分布格局的关系存在着明显的尺度效应,即随着研究尺度的增加,无论是随机分布多度模型还是聚集分布多度模型,通过物种空间分布格局来预测物种多度的准确度都在下降.聚集分布多度模型预测物种多度的结果要好于随机分布多度模型,这表明该区大多数物种是聚集分布的.由于物种的空间分布格局不同,不同物种多度的预测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也不同.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进一步考虑不同物种的生活史特性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张宇  冯刚 《生物多样性》2018,26(7):701-1187
物种多样性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机制是宏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的核心问题之一。区域尺度与局域尺度的影响因素, 如温度、降水、海拔变化、生境过滤、捕食、竞争与互惠等, 共同影响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分布格局。然而, 迄今为止少有研究同时讨论不同尺度驱动因子对昆虫多样性地理分布格局的影响。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86个旗县的昆虫多样性数据, 结合各地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古气候变化、海拔变化及植物多样性, 探讨昆虫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主要驱动因子。结果发现内蒙古昆虫多样性主要受到植物多样性与海拔变化的影响, 而气候因子对昆虫物种多样性的影响并不大。这一结果表明种间关系(食物多样性)与生境异质性可能对内蒙古昆虫多样性的分布格局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中国种子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分布格局   总被引:50,自引:4,他引:50  
应俊生 《生物多样性》2001,9(4):393-398
缤纷的中国植物区系包含着大量的特有种,这使中国成为北半球最富植物多样性的国家。其原因一是土地面积辽阔,植物演化历史时间悠久,气候相对稳定。二是中国具有连续完整的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的植被类型。三是伴随地质构造上的活跃,中国广大陆地受到了强烈的深切和抬升,导致生境复杂多样,使中国成为一个重要的植物物种保存中心、形成中心和进化中心。中国植物多样性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主要集中分布于中南部,约在20°~35°N之间。在该范围内,我们确定了3个植物多样性热点地区:横断山脉地区、华中地区和岭南地区,它们的植物多样性和特有性程度都很高,其中横断山脉地区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  &#  &#  &#  &#  &#  &#  &#  &#  &#  &#  &# 《水生生物学报》2014,38(1):19-26
研究以正式发表的淡水软体动物文献和部分未发表野外调查数据为基础资料,分析了长江流域淡水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分布格局。长江流域已报道的软体动物有296种,隶属17科62属,其中有197种是中国特有种。田螺科、肋蜷科、盖螺科、椎实螺科和蚌科是长江流域软体动物的主要组成部分,这5科种类数之和达249种,占总数的84.1%。从总体上低海拔地区的软体动物物种数高于高海拔地区,而高海拔地区特有种所占的比例却高于低海拔地区。支流和湖泊的种类数接近,分别为202种和210种,远高于长江干流(31种)。各水系软体动物的种类数、特有种数及特有种比例明显不同,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的多样性最高。聚类分析表明,长江流域软体动物的分布基本反映了流域内的地势特点,形成了高原、中低海拔山地和低海拔平原的分布格局。不同类群的物种其分布格局也不相同,田螺科和椎实螺科的分布范围较广,肋蜷科和盖螺科种类分布范围狭窄,多数种类仅存在于单个水系,蚌科种类分布最为集中,以鄱阳湖和洞庭湖的种类最为丰富,种类数分别为58种和45种。研究表明,金沙江下游(云贵高原湖泊)、鄱阳湖和洞庭湖软体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建议将其列为我国淡水软体动物急需关注和保护的热点地区。    相似文献   

15.
贾龙  张建英  任国栋 《应用生态学报》2019,30(10):3316-3326
为探究拟步甲在阿拉善高原的空间分布及其环境响应,在对阿拉善高原拟步甲分布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温度、降雨及太阳辐射数据,利用栅格分析法并采用OriginPro 9.0、Canoco 5.0等软件,对阿拉善高原拟步甲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由南至北随纬度增加,阿拉善高原拟步甲物种的数量逐渐上升,至峰值后逐渐下降,拟合曲线呈抛物线型.由西至东随经度增加,阿拉善高原拟步甲物种数量逐渐上升,至峰值后逐渐下降,拟合曲线呈近似单峰型.随海拔上升,阿拉善高原拟步甲的物种数量逐渐上升,至峰值后逐渐下降,拟合曲线呈单峰型.降雨量、温度、太阳辐射对阿拉善高原拟步甲物种数量的纬向分布影响显著.随降雨量增加,物种数呈单峰型变化,峰值纬度带为38°—39° N;随月均温增加,物种数呈下降趋势,峰值纬度带为39°—40° N;随月均太阳辐射量增加,物种数呈单峰型变化,峰值出现在16100 kJ·m-2·d-1附近,其所对应的纬度范围在38°—39° N.太阳辐射、降雨量为影响拟步甲分布的主要气象因子.  相似文献   

16.
物种多样性的空间格局及其形成机制初探   总被引:35,自引:2,他引:33  
黄建辉 《生物多样性》1994,2(2):103-107
在物种多样性变化的空间格局中,得到广泛研究的是物种多样性的梯度变化特征。在短短不到五十年的时间,已经提出了十几种学说来解释为什么会形成这种梯度特征。在这些解释中,ESA假说是最近才提出的,因而似乎显得更合理一些。综合这十几种学说,作者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即所有以前提出的假说都可以归入两上门类,一类是属于环境因子,另一类是属于生物因子类的。在这两类因子间,环境因子是首要的,而生物因子是第二位的。  相似文献   

17.
以黔中天龙山2 hm2喀斯特次生林为对象,采用成对相关函数g(r)结合完全随机模型(CSR)研究重要值前4位优势树种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关联性。结果表明: 样地树种的径级结构呈倒“J”型分布,在优势树种窄叶石栎和圆果化香的影响下,第Ⅴ径级(≥10 cm)的数量较多。窄叶石栎呈现倒“J”型分布,种群更新良好,处于生长发育初级阶段;而圆果化香和云南鼠刺随着径级的增大数量逐渐递增,成年树、大树数量远多于幼树、小树,表明该种群更新不足,处于生长发育的中后期并逐渐衰退。除窄叶石栎外,其余优势树种整体呈现出在较大尺度上聚集分布,聚集程度随着尺度的增大逐渐下降并趋于随机分布,此规律在幼树径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各个树种不同径级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在种间关联上,4个优势树种之间大多呈现负关联或者无关联关系,树种重要值越高与其他优势树种关联程度越低,呈现负关联的2个树种在小尺度上关联程度最低,随着尺度的增大负关联程度逐渐降低并趋向于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8.
王思齐  朱章明 《生态学报》2022,42(1):209-219
物种丰富度的大尺度地理格局及其成因是宏观生态学及生物地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蔷薇属(Rosa L.)植物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探讨中国蔷薇属植物的丰富度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可为该属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乃至其系统进化研究提供重要依据。基于蔷薇属植物在中国的15451条分布数据和11种地理、气候等环境因子进行了物种丰富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研究结果显示:(1)蔷薇属植物在中国分布不均匀。在水平方向上,蔷薇属植物于26.19°—34.29°N带内有较高的物种丰富度,之后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且随着经度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于99.10°—108.47°E间存在明显的峰值;在垂直方向上,蔷薇属植物的物种丰富度随海拔的增加表现为先增加后减少,956.46—3518.60m范围内的丰富度最高。西南横断山区为蔷薇属物种分布的中心地区,新疆北部及东北长白山周边地区为局部聚集区。(2)蔷薇属物种丰富度与各能量、水分和生境异质性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与气候稳定性因子呈负相关关系。表明中国蔷薇属植物在水分和热量条件好、气候季节性变化小且生境异质性程度高的地方,有着更高的物种丰富度。(3)蔷薇属...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三峡库区移民安置区和淹没区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在从坝区到重庆的长江南北两岸各设置了7条样带, 从海拔70 m到610 m每上升50 m设置一个样方, 共调查了129个样方。采用物种数和基于盖度的Shannon-Wiener指数作为物种多样性指标, 分析了不同海拔、样带、坡向与南北岸位置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点; 采用DCCA 排序阐明物种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 并进一步分析了造成上述空间分布格局的环境因子。结果表明: 南岸的物种多样性高于北岸; 物种多样性随海拔升高而增加, 但趋势不显著; 从坝区到重庆物种多样性变化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在坝区和万州最高, 重庆和巫山最低。DCCA排序结果表明, 影响物种多样性变化的外在环境因子最主要的是南北岸位置, 其次为海拔; 而增加物种多样性的主导生境因子是群落乔木层的盖度, 灌木层的盖度则对物种多样性具有抑制作用, 说明群落自身的结构特点决定着物种多样性。总之, 研究区域由水热条件组合影响的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的规律性由于人为活动的异质性干扰发生了改变, 而干扰后群落自身的结构特点, 特别是群落冠层的盖度, 决定着群落自身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应用地统计学及限制性排序分析方法,对海南霸王岭陆均松(Dacrydium pectinatum)幼苗、幼树、成树及其微生境因子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陆均松不同生活史阶段空间分布格局存在明显差异,幼苗阶段表现为聚集性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结构,聚集强度随年龄增长呈逐渐减弱趋势;2)RDA分析表明,陆均松空间分布格局与微生境因子的关系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存在差异,生境过滤的影响会随着生活史阶段的不同而有所差别;3)微生境变量对陆均松幼苗、幼树、成树空间变异的总解释量分别为78.4%、41.2%、33.6%,微生境因素对陆均松分布的限制作用主要集中在幼苗阶段;4)在大尺度条件下,PCNM变量与微生境变量具有较大的共同解释量(22.2%),存在典型的"诱导空间变差"现象,微生境变量空间变化引起响应变量即陆均松幼苗、幼树、成树的分布产生类似的空间结构。研究结果证实了微生境因子与不同生活史阶段陆均松分布的关联性,为深入理解陆均松种群维持机制、空间分布格局、更新动态与生境的关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