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我校生物教研组,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建立一所日产一吨自生固氮菌的细菌肥料工厂。同时又进行磷细菌肥料、矽酸鹽糊菌肥料、抗生菌肥料赤霉素和金霉素饲料的生产。现在,我把漳州一中细菌肥料厂自生固氮菌的生产过程和工厂设备以及怎样领导学生进行生产劳动简單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细菌肥料是利用生活着的某些有益微生物而制成的,它可以调节植物根际微生物或土壤中微生物区系的生命活动。细菌肥料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而且它是一种既经济又简便的肥料。细菌肥料具有这些优点,所以目前在农业生产上已被广泛地应用。目前已应用的细菌肥料有根瘤菌剂、固氮菌剂、磷菌剂、矽酸盐菌剂和АМБ细菌肥料  相似文献   

3.
不同饵料养殖黄喉拟水龟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周维官  覃国森 《四川动物》2008,27(2):283-286
用5种不同的饵料(中华鳖配合饲料、蚯蚓、鲢鱼肉、福寿螺肉和河蚌肉)分别投喂黄喉拟水龟幼龟,结果表明,①投喂中华鳖配合饲料的黄喉拟水龟,其增重速度最快,平均日增重和蛋白质效率都最高,且耗料增重比最低,其后依次是: 蚯蚓>鲢鱼肉>福寿螺肉>河蚌肉.②投喂福寿螺肉的黄喉拟水龟,其饵料成本最低,其后依次是: 中华鳖配合饲料>蚯蚓>河蚌肉>鲢鱼肉.③中华鳖配合饲料是养殖黄喉拟水龟较好的饵料,但福寿螺、蚯蚓来源方便,也不失为养殖黄喉拟水龟的好饵料.  相似文献   

4.
王磊  王静  张爱君  张辉  张永春 《生态学报》2020,40(16):5771-5782
生物固氮为农业生态系统提供天然的氮素来源,探究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土壤固氮菌群落的影响,为合理增施有机肥和维持土壤固氮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选取小麦-甘薯轮作中连续37a不施肥对照(CK)、单施化肥(NPK)、化肥+有机肥(NPKM)处理的甘薯季碱性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固氮菌群落的组成、多样性及其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结果表明:与对照和单施化肥相比,长期增施有机肥降低土壤固氮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且丰富度与土壤pH显著正相关,与有机碳、全氮和有效养分(硝态氮、有效磷和速效钾)显著负相关。主坐标分析表明长期施肥显著改变土壤固氮菌群落结构,与对照相比,增施有机肥比单施化肥对固氮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更大。冗余分析表明土壤有机碳和速效钾是影响固氮菌群落结构改变最主要的因素。长期增施有机肥显著降低变形菌门、蓝藻菌门、Beta-变形菌和固氮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硝化螺旋菌门、酸杆菌门和硝化螺菌属的相对丰度,这与土壤pH、有机碳和有效养分显著相关。因此,在碱性土壤上长期增施有机肥对固氮菌群落结构的改变更大,对群落多样性的抑制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5.
《遗传》1987,(4)
由广州军区后勤部添加剂研究所蒋永彰、张道槐同志总结的快速养猪法和研制的复合添加剂,省工、省饲料、省燃料;猪增重快、肉质好、成本低、收益高、适应范围广。如:在广西、广东、北京等20多个省市数十万用户中推广应用,普遍反映效果良好。30公斤以上中猪,日平均增重1公斤,此传统养猪法多增重0.2公斤至0.5公斤,而成本只多花几分钱。经国家技术评审认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国家科委建议在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6.
“前进1号”曲是采用本大队科研组分离筛选的霉菌和酵母发酵制作而成的。应用这种曲制作发酵饲料时,可使用各种秸秆(玉米秆、高粱秆、麦秸等)为原料,经粉碎加曲发酵后,变得香、甜、软熟,猪很爱吃。用这种饲料喂猪,可使猪的食量增加2—3倍,有利于加快增重。本大队猪场采用“前进1号”曲发酵饲料进行喂养试验时,试验组每头猪平均日增重0.32斤,较对照  相似文献   

7.
通过多年实践,京郊顺义县木林乡商品瘦肉猪生产的重要经验是抓以下几项配套技术:建立瘦肉型猪繁育和生产体系;配制配合或混合饲料养猪;实行断奶仔猪在原圈培育;采用肉猪快速肥育法;应用“促、控”的饲养管理方法;大力提高母猪的年生产力;建立、健全猪群防疫保健体系;改革养猪经营方式。当前我国各地应当积极发展瘦肉猪生产企业,实行科学养猪,开创新的业绩,使祖国的养猪事业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生物腐植酸菌剂(BFA)对哺乳动物(SD大鼠)的生理生化、肠道菌群等指标的影响为评价指标,初步探讨BFA用做功能性饲料营养添加剂的价值。方法将四种生物腐植酸菌剂(分别为乳酸菌发酵BFA、芽胞菌发酵BFA、酵母菌发酵BFA以及三菌混合发酵BFA)均按1.5%的比例与常规饲料混合,并以未加入BFA的常规饲料为对照组,分组饲喂啮齿类哺乳动物—SD大鼠,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增重、料重比以及肠道菌群定量分析等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血常规:乳酸菌发酵组的白细胞(WBC)、单核细胞(Mon)、中性粒细胞(Neu)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芽孢菌发酵组中性粒细胞(Neu)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②血生化:乳酸菌发酵组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白/球比值(A/G)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P〈0.05),总胆红素(TBIL)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芽孢菌发酵组总胆红素(TBIL)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③增重:混合发酵组的总增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乳酸菌发酵组、芽孢菌发酵组、酵母菌发酵组、混合组、对照组饲料增重比分别为:6.70、6.74、6.49、6.09、6.77。④菌群分析:乳酸菌发酵组和混合发酵组的大肠杆菌数量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同时乳酸杆菌数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各组BFA制剂均对SD大鼠的生理生化、增重、肠道菌群指标有积极的影响,其中以三菌混合发酵BFA效果最佳,具有作为功能性饲料营养添加剂、改善哺乳动物健康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6益生菌的使用效果猪瘟和鸡瘟在我国流行较严重,对集约饲养是很大的威胁,饲喂微生态制剂可有效提高动物体内免疫抗体水平,预防疾病爆发,并提高饲料转化率和产品品质[34],有实验表明,养猪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提高日增重11%,改善饲料转化率  相似文献   

10.
选用1600羽出壳1 d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8组,分别饲喂不同配比和组合的抗生素、沸石、微生态制剂(EM)、中草药和甘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等添加剂饲料,探讨了不同饲料添加剂对肉鸭生长性能的影响,并对鸭舍的有害气体含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沸石、EM、中草药对提高肉鸭的日增重和降低料肉比有显著效果(P<0.05)。在1~14 d阶段,以混合添加沸石和EM对肉鸭体重、采食量和日增重的效果为最好(P<0.05);添加抗生素、混合添加抗生素与沸石均能明显(P<0.05)降低1~14 d樱桃谷鸭料肉比。在15~35 d阶段,添加沸石、EM、中草药均能提高肉鸭的饲料利用率,以混合添加沸石与中草药及甘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效果最好,可显著(P<0.05)提高肉鸭体质量、采食量和日增重,降低料肉比。添加沸石、EM、中草药均能降低鸭舍内NH3、H2S和CO2的浓度,尤以添加沸石、甘氨酸微量元素螯合物、沸石与中草药混合物分别对降低NH3、H2S、CO2浓度效果最好。说明沸石、中草药和EM可有效提高肉鸭生长性能,降低鸭舍内有害气体浓度。  相似文献   

11.
钾细菌JF88菌株解钾作用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明  张灼 《生物学杂志》2001,18(2):24-25
采用比浊法测定JF88菌株的解钾能力,其结果为接菌处理水溶性钾比不接菌增加30.5%,可作为钾细菌肥料的生产菌种,对农业环保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采用4株溶磷菌(Lx81、Dm84、Jm92、Lx191)、和3株固氮菌(ChW5、ChW6、ChO6)单独和混合接种后测定培养液有效磷含量、pH值及总有机酸含量的方法,研究溶磷菌和固氮菌溶解磷矿粉时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接种溶磷菌:Lx8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能提高磷矿粉的溶解能力,4株溶磷菌与ChW6,Lx81、Dm84、Lx191与Ch06分别混合培养及Jm92+ChW5组合溶磷量极显著增加(P〈0.01);Dm84+ChW5、Lxl91+ChW5、Jm92+Ch06组合的溶磷量下降(P〈0.01)。除Lx81+ChW6、Lx81+Ch06培养液pH值降低外,混合培养的其它组合培养液pH值均较单独接种溶磷菌时升高。有机酸测定结果表明,Lx81、Jm92与ChW5、Ch06分别混合培养、ChW6+Lx81组合有机酸含量升高(P〈0.01),其它7种组合的有机酸含量均较单独接种溶磷菌的值下降(P〈0.01)。溶磷菌和固氮菌单菌培养时溶磷量与pH值、溶磷量与总有机酸含量及pH值与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Dm84、Lx19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溶磷量与pH值之间、Lx81与3株固氮菌分别混合培养溶磷量与总有机酸含量之间呈现线性相关,其它组合的溶磷量与pH值、总有机酸含量间没有相关性。溶磷菌和固氮菌混合培养对溶解磷矿粉既有协同作用也有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混合培养对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生长及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筛选的自生固氮菌和纤维素分解菌进行混合培养 ,研究了菌数与菌液含氮量的变化情况 ,并与其单独培养进行了比较。实验证明 :在混合培养条件下 ,两种菌能相互利用、相互促进 ,混合培养液的菌数增加 ,固氮菌的固氮能力提高。这两种菌可混合培养制成混合菌剂。。  相似文献   

14.
我们看了“生物学通报”1958年12期上,登载猪的“三割五注射”科学催肥法后,认为这种方法效果还是很低的,日增重仅13.5斤;其次手术较麻烦。最近,我们对快速肥猪法也进行了一番研究。采用“二割六注”快速肥育试验,60斤重以上的猪,经试验后一般日长膘8—9.5斤,其中有一头于23小时内长膘20斤;来宾镇卫星人民公社试验二头猪,一头日增重10斤,另一头21小时内增重27斤;来宾古瓦农场试验了一头猪,日增重37斤,由于这种方法手术简單,效果显者,目前在来宾县普通推广,一致认为切突可靠。食品公司和县里其他中学派代表到我校参观实习。  相似文献   

15.
向国家较快地提供数量多、品质好、耗料少和产品合格率高的肉用仔鸡是肉鸡生产中的重要经济指标。1972年9月至12月,北京市畜牧兽医站在企业大队养鸡队的饲养试验表明,白洛克单交种混交一代,饲喂营养成分比较齐全的配合饲料,增重效果显著。雏鸡喂养到60日龄时,成活率达到95.9%,平均活重3.30斤,饲料消耗比为1:2.3,当时达到较先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苗期是小麦(Triticum aestivum)物质和能量积累的关键时期, 苗期干旱影响小麦的后期群体建成。利用田菁茎瘤固氮根瘤菌(Azorhizobium caulinodans) ‘ORS571’与巴西固氮螺菌(Azospirillum brasilense) ‘Yu62’浸种侵染小麦和聚乙二醇(PEG)模拟渗透胁迫, 研究渗透胁迫下接菌小麦种子的发芽状况; 利用固氮菌涂抹小麦幼苗叶部, 测定PEG模拟渗透胁迫下小麦幼苗根体积、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 探究固氮菌增强小麦幼苗抗渗透胁迫的能力。结果表明, 接种混合固氮菌后在渗透胁迫下小麦种子的发芽率明显提高; 在渗透胁迫下叶部涂抹固氮菌小麦的根体积、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表明接种固氮菌可提高小麦幼苗的抗渗透胁迫能力, 且混合固氮菌对小麦幼苗叶片的增强效果优于单一固氮菌。  相似文献   

17.
固氮蓝藻的干燥保存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种或菌种的保存方法,在实验室中,一般是采用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保存,并需要经常进行移种培养;在生产上,固氮细菌一般是采用泥炭土等为基体混合保存,作为商品细菌肥料,体积重量都很大而所合的细菌数量有限,增加了运输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8.
氮素是植物生长必不可少的元素,植物内生固氮菌不仅能够在植物体内产生氮素以供植物利用,而且在自然界氮素循环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植物内生固氮菌逐渐成为研究热点。由植物内生固氮菌的发现、作物共生、侵入途径、固氮机理、促生作用机制等方面系统地综述了植物内生固氮菌的研究进展,探讨了植物内生固氮菌新的研究思路以及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以期为植物内生固氮菌及生物固氮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Spermospheremodels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海岛棉 (GossypiumbarbadenseL .)苗接种自生固氮菌(Azotobactersp .)、巴西固氮螺菌NO40 (AzospirillumbrasilenseNO40 )、多粘芽孢杆菌 (BacilluspolymyxaCF)和根瘤菌 (Rhizobium) ,和以自生固氮菌分别与其它 3种供试菌种两者的混合菌 ,能增强棉花根际固氮酶活性和棉苗对氮的吸收 ,提高功能叶中氮、磷和叶绿素含量 ,从而有利于提高生物学产量 ,尤以自生固氮菌的促进效应最为显著。另一方面 ,混合菌处理较单一菌株处理 ,可以显著提高棉苗对氮的吸收 ,增加干物质积累提高皮棉产量 ,其中尤以固氮菌分别与根瘤菌或巴西固氮螺菌NO40的协同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20.
禾本科植物联合固氮研究及其应用现状展望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综述了近年来从禾本科植物体内和根际发现的内生固氮菌和根际固氮菌的种类、特征及对宿主的促生机理,以及固氮菌接种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影响联合固氮菌接种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土著微生物的竞争;植物基因型差异和环境条件的变化,如结合态氮(氨、亚硝酸盐、硝酸盐等)对固氮酶的合成阻遏和较高的氧分压对联合固氮菌的固氮效率影响.提出了发掘和利用禾本科植物的生物固氮潜力的努力方向:从自然界分离筛选获得广谱高效固氮菌株;应用基因工程构建耐铵、泌铵型联合固氮菌;诱导禾本科植物形成固氮根瘤;充分发挥植物内生固氮菌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