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在禄丰古猿地点发现的鼷鹿科化石两属两种,一为简单云南鼷鹿(新属、新种)Yunnanotherium simplex gen.et sp.nov;另一为进步丘齿鼷鹿 Dorcabune progressus (Yan)。新属、种代表了中新世鼷鹿科中一进步类型,根据齿系特征,它与 Dorcatherium 属的亲缘关系较近。进步丘齿鼷鹿无疑与南亚西瓦立克纳格瑞带的同属动物有密切的关系,但具有一些明显的进步性质。  相似文献   

2.
这里记述的丘齿鼷鹿(Dorcabune)的材料是我国广西柳城楞寨山硝岩洞(由于出产大量的巨猿化石又称“巨猿洞”)中采集的偶蹄类化石的一部分。丘齿鼷鹿的材料,(?)在巨猿洞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中数量甚少,仅发现了十个牙齿,它的发现对我国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研究,特别是对柳城巨猿洞动物群的性质的确定以及地层对比,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1964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进行调查时,在同一层中发现了一个属于Paraceratherium型的巨犀头骨、少量肢骨及一段偶蹄类的下牙床。巨犀化石将茌另文报导;偶蹄类化石,经研究,证实应属于一类原始的鼷鹿化石——嵴齿鼷鹿(Lophiomeryx)。原始鼷鹿化石在我国极少发现,过去仅在内蒙乌拉乌苏发现过一种  相似文献   

4.
为鉴定广西百色、永乐两盆地新采集的始新世反刍类,重新研究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 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往发现于该地的全部有关标本,将原订的右江印度鼷鹿(Indomeryx youjiangensis)并入百色南方鼷鹿(Notomeryx besensis Qiu, 1978),记述了大南方鼷鹿(新种) (Notomeryx major sp. nov.)和戈壁原驰鹿(未订种)(Gobiomeryx sp.),将印度鼷鹿属 (Indomeryx)、南方鼷鹿属(Notomeryx)、戈壁原驰鹿属(Gobiomeryx)和原驰鹿属 (Prodremotherium)从Gelocidae科中分出并归为一个新科:原驰鹿科(新科) (Prodremotheridas Fam.nov.)。  相似文献   

5.
为鉴定广西百色,永乐两盆地新采集的始新世反刍类,重新研究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往发现于该地的全部有关标本,将原订的右江印度鼷鹿(Indomeryxyoujjangensis)并入百色南方鼷鹿(NotomeryxbesensisQiu,1978),记述屯大南方鼷鹿(新种)(Notomeryxmajorsp.nov.)和戈原驰鹿(未订种)(Gobiomeryxsp.)将印度鼷鹿属(Indo  相似文献   

6.
曹明  周伟  白冰  张庆  王斌  陈明勇 《动物学研究》2010,31(3):311-318
以样线与样方相结合,2007年6—12月在滇南勐腊地区的勐满和龙门片收集威氏小鼷鹿(Tragulus williamsoni)足迹链坐标位点,用GIS软件生成威氏小鼷鹿的分布格局图。在样方中测量11个生态因子。结果显示,威氏小鼷鹿对低海拔的河谷浅滩地带有明显的选择偏好,主要聚集在勐满片的三岔河地区和龙门片的大榕树地区。比较利用和可利用样方的定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威氏小鼷鹿偏好在中、下坡位活动,对粗叶榕(Ficus hirta)、木奶果(Baccaurea samiflora)、长柄山姜(Alpinia kwangsiensis)和柊叶(Phrynium capitatum)等植物有选择偏好。这些植物多沿河谷的两岸集中分布,是影响威氏小鼷鹿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比较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的定量因子,分析结果表明,乔木盖度、灌木盖度、落叶层盖度和距水源距离等4个因子差异显著,并且是区分利用样方和可利用样方的关键因子,也是影响小鼷鹿生境利用的主要因子。高密度的灌木和高大乔木形成双重的隐蔽条件,大大提高了安全性。由于距水源较近,乔木层及林下灌层生长状况较高海拔地区更为茂密,这是小鼷鹿在勐腊地区形成沿海拔较低的河岸集中分布格局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新疆准噶尔盆地的巨犀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6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新疆考察队在准噶尔盆地南缘进行调查时,根据新疆石油管理局的同志们所提供的线索,从玛纳斯系褐色层的中部采集到一个相当完整的巨犀头骨和下牙床,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一枚巨犀头骨。在同一层位的另一地点还找到了一段蝽齿鼷鹿的下牙床。这些化石对于确定一直没有化石依据的褐色层的地质时代很有意义。嵴齿鼷鹿化石已经研究发表(邱占祥,1965,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九卷四期);本文是对上述巨犀材料的研究。准噶尔巨犀 Dzungariotherium orgosensis gen.et sp.nov.(图版Ⅰ—Ⅲ)  相似文献   

8.
本文描述1973、1974年冬采自百色盆地的原始异鼷鹿类化石。异鼷鹿被认为是非洲和东南亚现生鼷鹿类的祖先,并与现代的反刍类有密切关系。Indomeryx和Notomeryx在我国的首次发现,为我国原始小型反刍类的研究和地层的区域对比,提供了新的内容和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正>我在森林边儿上开了一家私人侦探社,名为"包你满意",可惜一直没什么生意,穷得揭不开锅。好在一周前,咕噜博士来找我,要本社帮他实地调查一种野生动物——小鼷鹿。太棒了,现在只要有生意,哪怕是调查一只小飞虫,我也会全力以赴。说干就干,经过一个星期的努力,我终于带着调查成果骄傲地归来!害羞的小不点儿一般的动物,只要挂上"世界之最"的名号,形象都会自动高大起来,但是小鼷鹿是个例外。  相似文献   

10.
钟震宇 《生命世界》2005,(12):86-87
说起鹿,人们想到的或许就是灵巧的梅花鹿,其实全世界现存有40多种鹿,包括约39种鹿科动物,约5种麝科动物还有约3种鼷鹿科动物。与其他长角的动物相比,鹿最显著的特点是它的角每年脱落、重生,而非大家以为的分叉,因为有些鹿的角是终身不分叉的。  相似文献   

11.
ochotonidaeThomas,l897AlloptoxDaw8on,l96lAlloptoxsihongensis8p.nov.(Figs.lAi6)HolotypeArightp3,V884o.7.Paratypesldp3,V884o.l;3p3,V884o.3,5,6;1p4,V884O.9;2ml/m2,V884o.l2,16;Afragmentof1eftmandiblewithp4,V884O.l8;thefrontpartofrightman-diblewithi2,p3-p4,V884o.24;2I2,V884O.21,23;4P3,V884O-31-33,56;P4,V884o.27;AfragmentofleftupperjawwithP3-M1,V884o-57;2M2,V884o.5o,53.TypelocalityS0nglinzhuang,Sih0ngC0unty,Jiangsu.StratumtypicumandageXiaca0wanFormation,.EarIyMi0cene(Shan-wangian),eq…  相似文献   

12.
禄丰古猿化石地点偶蹄目化石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经9次发掘,偶蹄目化石与哺乳类其他目一样,不仅材料增多,而且发现了新的属、种。经初步研究,由已记述的12种增加到22个种类,其中一部分是与华北时代相当于保德期的动物群有密切关系的属、种,另一部分是与南亚印、巴次大陆中西瓦立克动物群有亲缘关系的类型,其地质时代为中新世晚期,相当于欧洲陆相地层哺乳动物分期的土洛里。  相似文献   

13.
华龙洞遗址发现于2004年,先后于2006和2014~2017年进行了5次发掘,期间发现了若干古人类化石和大量哺乳动物化石;本文是对2014~2016年出土哺乳动物化石的初步研究成果。目前已鉴定出8目24科43种(含未定种)哺乳动物,其中以偶蹄类化石最丰富。化石保存状况较差,以碎骨为主,牙齿较少,完整骨骼更少;但骨骼上鲜见啮齿类啮咬痕迹。华龙洞动物群与南京汤山猿人遗址、和县猿人遗址及重庆盐井沟等动物群较为相似,尤其是与和县猿人遗址及南京猿人遗址动物群最为接近,主要表现在如下方面:1)都含古人类化石;2)都不含第三纪动物群的孑遗分子;3)都含有大熊猫-剑齿象动物群的主要成员(大熊猫、剑齿象、巨貘及猪獾等),同时也都含一定量的北方属种,但华龙洞含北方成分相对较少,只发现翁氏麝鼩、麝鼹、变异仓鼠、布氏毛足田鼠、棕熊、李氏野猪、葛氏斑鹿及大角鹿等,华龙洞的大角鹿是该属分布最靠南的地点;4)都含有剑齿象而不含晚更新世常见的亚洲象;5)都含有大量头后骨骼,与以含单个牙齿为主的其它南方洞穴迥然有别。从化石保存状况及属种组成判断,华龙洞堆积时代与和县猿人遗址最为接近,也是中更新世。由于遗址尚未完全暴露,其堆积性质尚不清楚;但从蝙蝠类化石判断,很可能与洞穴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14.
陕西彬县晚中新世猪类化石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本文记述了陕西彬县发现的晚中新世哺乳动物群中的猪类化石,共两属两种.双齿尖河猪 (Dicoryphochoerus binxianensis),为—新种其性质较印度 Chinji 组的 D. chisholmi 进步,而比我国蓝田组的 D. medius 又略显得原始;弓颌猪 (Chleuastochoerus stehlini) 是我国特有的一个属种,是北方三趾马动物群中的成员.  相似文献   

15.
<正> The fossils which form the subject of the present study were collected in the recent years from the middle Miocene Xiacaowan Formation at three sites, Songlinzhuang, Shuanggou and Zhengji of Sihong, Jiangsu. Most of the material from the first two sites have been reported previously as Prosciurus sp. (Li et al., 1983). Further study indicates that all the specimens mentioned and the M_1/2 previously assigned to Prosciurus? shantungensis Rensberger et Li (1986) are quit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Prosciurus, but represent a new genus, Ansomys. In some features, the new form resembles Plesispermorphilus? descedens of Europe. For the two taxa a new subfamily Ansomyinae is created. It is morphologically intermediate between Meniscomyinae and Allomyinae, and may be the sister taxon of the higher aplodontids Allomyinae and Aplodontinae.  相似文献   

16.
禄丰古猿地点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过去十年,在禄丰古猿地点作了多次的发掘和筛洗,采集到包括食虫类,翼手类,啮齿类和兔形类在内的一千余件标本,使这一小哺乳动物的化石组合从1979年首次报道的6种增加到了38种,成为我国南方新第三纪中期最丰富而有代表性的小哺乳动物群。材料的初步鉴定表明:动物群中有代表我国首次发现的化石科和属;并有相当数量与华北、印巴次大陆和欧洲有密切亲缘关系的类型;其地质时代属最晚中新世保德期,相当于欧洲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土洛里期(Turolian)。  相似文献   

17.
Since the late 1950's, many ruminant specimens have been recovered from the Early Miocene volcano-sedimentary succession at Napak, Uganda. Beginning in 1958 when the first fossils were recognised by J.G. Wilson, and the subsequent surveys of Bishop and colleagues, more than 340 specimens have been found. Preliminary publications in the 1960's identified three species, Dorcatherium songhorensis, Dorcatherium ? chappuisi, and Palaeomeryx africanus. Napak material hitherto identified as Dorcatherium ? chappuisi represents a new species of tragulid smaller than D. chappuisi, and is here identified as Dorcatherium iririensis nov. sp., while material previously assigned to Palaeomeryx is transferred to Walangania. A new finding for the site is the tiny tragulid, Dorcatherium parvum. There are thus four species of ruminants at Napak.  相似文献   

18.
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豪猪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描述了产自云南禄丰古猿化石地点的豪猪化石禄丰豪猪 (新种 ) (Hystrixlufengensissp .nov.)。这是一种较原始的豪猪。它的个体中等 ;两上颊齿列往前靠近 ;下颌骨骨体较低 ,齿隙稍凹 ,其前端高于下颊齿冠面 ;颊齿齿冠较低 ;上颊齿舌侧沟横向较短 ;P4大 ,前尖通常孤立 ,中附尖很发达 ,不与中脊连 ;M3较少退化 ;上颊齿具 3齿根 ,大的内侧齿根具明显纵沟 ;下颊齿通常具 4齿根等。形态结构分析表明 ,H .lufengensis仅比H .parvae进步 ,比H .primigenia和H .sivalensis及其他种都原始。它可能代表亚洲目前已知最早、最原始的豪猪。其产出时代为晚中新世保德期 (狭义 )的较早期 (距今约 8Ma)。  相似文献   

19.
云南中甸新发现的早更新世哺乳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描述了最近发现于横断山脉中段的一批哺乳类化石 ,具体地点位于云南迪庆州中甸县城 (香格里拉 )以南约 6km处的公路旁。这批材料包括灵长类 (Procynocephaluscf.P .wimani)、啮齿类 (Hystrixsp .)、食肉类、奇蹄类 (Equusyunnanensis)及偶蹄类 ,其中以鹿类 (Cer vavitusultimus、Eucladocerossp .、Cervus (Rusa)yunnanensis等 )和牛羊类最为丰富 ,揭示了当时一种混合的森林 -草原环境。从动物群总体面貌来看 ,这批哺乳类可与元谋人动物群相比 ,时代为更新世早期。但其中有些种类与北方早更新世类群相似 ,如真枝角鹿及羚羊等 ,表明该动物群也与北方动物群之间存在着某种生物地理上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阿左旗乌兰塔塔尔地区的渐新世地层中,哺乳动物化石丰富,种类繁多。本文是这个动物群研究的初步报道,除对动物群中各成员和地层概况做了简单介绍外,还对化石层的时代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