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朱孝达  唐璋林 《激光生物学报》1993,2(2):252-256,251
研究小麦品种“绵阳21号”和“汉源小麦”及其~(60)Co—γ一代(γ_1)等四个材料,经N_2和He—Ne激光辐照的20种处理(包括对照)的辐射生物学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激光一代(L_1)植株高度,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分蘖数,穗长,小穗数,不实小穗数,退化小穗数,小穗密度,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分蘖穗粒重,单株粒重,抽穗期,叶面积,穗下轴长,倒一节间长,倒一节间粗等17种性状,都表现出不同处理所引起的生物效应差异。同株高,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主穗长度、不实小穗数,主穗粒数、主穗粒重,单株粒重等8个性关变异系数的比较看出:He—Ne激光(照射10分钟)辐照干种子,“汉源小麦—γ_1”比“汉源小麦”产生的变异大,比对照(未照射)的变异更大。同时,发现不同品种所引起的抽穗期、株高、穗长等14种性状的变异分别达显著或极显著,由剂量不同引起抽穗期、主穗粒重和不实小穗数等三种性状的变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氮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筛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在遮雨网室盆栽和不同施氮处理对1107份水稻种质资源不同生长时期的苗高、分蘖数和干物重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期相对干物重与不同时期相对苗高和相对分蘖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时期相对苗高与相对分蘖数之间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对分蘖数、相对苗高和相对干物重在水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变异,分蘖数可作为氮高效资源筛选的形态指标.通过比较5个时期苗高和分蘖数的相对生长量及最高分蘖期干物重的相对含量共11个指标,初步筛选出14份氮高效资源.  相似文献   

3.
氮高效水稻种质资源筛选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在遮雨网室盆栽和不同施氮处理对1107份水稻种质资源不同生长时期的苗高、分蘖数和干物重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高分蘖期相对干物重与不同时期相对苗高和相对分蘖数呈极显正相关。不同时期相对苗高与相对分蘖数之间亦呈显或极显正相关。相对分蘖数、相对苗高和相对干物重在水稻种质资源中存在较大的变异,分蘖数可作为氮高效资源筛选的形态指标。通过比较5个时期苗高和分蘖数的相对生长量及最高分蘖期干物重的相对含量共11个指标,初步筛选出14份氮高效资源。  相似文献   

4.
激光诱变小麦生育期性状和穗部性状的生物学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N2激光和He—Ne激光辐照“绵阳21号”等四个小麦材料的干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三次,利用生物统计和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对L。和L:两代的抽穗期、开花期等4个生育期性状及穗长、小穗粒数等10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材料不同,诱变后代的变异差异明显;激光种类不同,后代变异差异不大;抽穗期穗长、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早代单株选择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杨志玲  谭梓峰  王依清 《广西植物》2021,41(12):2024-2032
为探讨不同种源木姜叶柯种子生物学性状变异规律和质量特征,该文以8个省份10个种源为对象,测定了种子4个生物学性状、4个营养成分及3个质量性状数值,开展了11个种子特征参数的相关性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种子单粒重、种子长、种子数/种序、种序长均值依次为1.82 g、14.57 mm、16.43个、11.78 cm,不同种源种子 4个生物学性状变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2)种子蛋白质、脂肪、还原糖和淀粉均值分别为4.75 g/100 g、0.97 g/100 g、1.13%、74.23 g/100 g,淀粉在4个营养成分指标中差异最小。(3)种子百粒重、含水率和生活力均值依次为172.92 g、42.05%、53.00%,不同种源种子3个质量性状差异较大。(4)种子4个生物学性状与淀粉、蛋白质分别正向、负向相关,种子长与脂肪及还原性总糖正相关。(5)种子生物学性状与生境因子相关性复杂,种序长与无霜期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832,与海拔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698,随纬度递增种子品质略变差。(6)种子聚类为第Ⅰ类短种序高营养成分型,第Ⅱ类长种序高生活力型,第Ⅲ类种子繁多高淀粉型等3类,聚类不呈现地理效应。综上所述,不同种源种子生物学性状和质量变异丰富,说明不同种源在子代分化已有遗传基础,种源筛选还需结合田间试验。  相似文献   

6.
Ar^+,远红外激光,γ射线单一及复合处理水稻的诱变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Ar~+、远红外两种激光和~(60)Co—r射线单一或复合处理两个籼稻品种的干种子,分析和比较了不同处理对水稻的当代生物学效应及处理二代的变异频率。结果表明,两种激光对当代的几个性状均表现为刺激效应,并有减轻,射线辐射损伤的作用,复合处理二代的变异频率和变异类型数明显高于相应的单一处理。说明复合处理是提高激光育种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乌塌菜主要农艺性状的变异、相关性和聚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3份乌塌菜种质资源的株高、最大展幅、单株叶片数、最大叶片面积、最大叶柄长、最大叶柄宽、单株重、单株叶片重、单株叶柄重、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等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相关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的63份乌塌菜种质资源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具有较丰富的变异潜力,其中单株叶片数、单株叶片重、最大叶片面积、单株叶柄重、最大叶柄长度、单株重、最大叶柄宽度、株高变异较大,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最大展幅变异较小.农艺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最大叶柄宽度与最大展幅不相关,最大叶柄宽度与最大叶柄长度呈负相关,其余性状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利用类平均法在欧氏距离5.15处,供试材料可分为5个不同的类型,各类型的农艺性状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8.
不同波长激光辐照花生种子的生物学效应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实验考察了K+r、Ar+、Nd:YAG、HeNe和LD等不同波长的激光辐照对花生种子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结果显示,适当剂量不同波长的激光辐照都能促进花生种子生长。在辐照剂量为0.128w/cm2×180s的条件下,较短波长激光对花生幼苗的促进作用比长波长激光显著;在辐照剂量为1.28w/cm2×18s的条件下,短波长激光对花生种子的萌发及胚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而长波长激光有促进效应。在相同辐照剂量条件下,不同功率密度与时间的组合其辐照效果不同。1.28w/cm2功率密度的Nd:YAG(532nm)激光脉冲输出辐照对花生种子的生长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提示,要得到相同的辐照效果,长波长激光与短波长激光相比,必须提高辐照功率密度或加大辐照输出剂量。  相似文献   

9.
激光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激光会增加染色体的畸变频率,也会引起DNA的合成和胚胎发育异常。但多数的基础研究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观察短波长激光的效应。有关激光对植物基因表达的效应则研究得不多。 近年来,亚毫米和短毫米波长激光谱线的研究和利用取得了较快的进展。光泵远红外激光器在波长40μm—3mm的远红外谱区都  相似文献   

10.
激光有明显的生物学效应。研究表明,激 光会增加染色体的畸变频率〔‘,,也会引起ICI',; A 的合成和胚胎发育异常‘83。但多数的基础研究 是以实验动物为对象,观察短波长激光的效应。 有关激光对植物基因表达的效应则研究得不 多。  相似文献   

11.
激光诱变洋葱生理效应研究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CO2和He-Ne两种激光的三种剂量,分别辐照两个洋葱品种的湿种子,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净同化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蛋白质含量等四个方面研究洋葱各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He-Ne激光辐照洋葱的净同化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蛋白质含量的变异大于CO2激光辐照,采用He-Ne激光辐照洋葱容易从其变异后代中选择出高产,优质的优良变异株,进而育成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红皮洋葱"昌激99-3"的激光诱变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两种激光的三种剂量,分别辐照两个红皮洋葱品种的种子,从He-Ne和c02激光辐照云南元谋本地洋葱的变异后代中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适应性较强的红皮洋葱新品种“昌激99.3”,经专家组实地验收667m^2产量达9186.7kg,属红皮洋葱经专家正式验收的全国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13.
以2.5 g·L-1、5.0 g·L-1、10.0 g·L-1三个浓度复合肥对采穗圃进行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浓度复合肥对松材线虫病抗性马尾松采穗圃的产穗和穗条扦插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空白对照相比,施用复合肥使萌条数量,穗条扦插的生根率、不定根数量、最长不定根、总根长和侧根数增加。不同浓度复合肥对性状的影响不同。复合肥2.5 g·L-1最有利于萌条数量增加,较对照增加106%,差异达显著水平;5.0 g·L-1最有利于提高不定根数、总根长和侧根数,较对照分别提高100.0%、189.1%和186.4%,其中总根长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侧根数达显著水平;10.0 g·L-1最有利于提高生根率和最长不定根长度,较对照分别上升23.2%和134.7%,其中最长不定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综合评价10项萌条和生根性状,复合肥10.0 g·L-1综合目标值最高,是三个浓度中最佳施肥浓度。  相似文献   

14.
激光辐照洋葱L1代的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CO2和He-Ne两种激光的三种剂量,分别辐照两个洋葱品种的湿种子,采用生理生化的方法,从过氧化氢酶、叶绿素、总糖总量等三个方面考查研究洋葱L1各处理的生物学效应。结果表明:He-Ne激光辐照洋葱L1代的过氧化氢酶、叶绿素、总糖含量的变异大于CO2激光辐照,可作为激光诱导变洋葱育种参考。  相似文献   

15.
A lack of competence to form adventitious roots by cuttings or explants in vitro occurs routinely and is an obstacle for the clonal propagation and rapid fixation of elite genotypes. Adventitious rooting is known to be a quantitative genetic trait. We performed a proteomic analysis of Arabidopsis (Arabidopsis thaliana) mutants affected in their ability to develop adventitious roots in order to identify associated molecular markers that could be used to select genotypes for their rooting ability and/or to get further insight into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controlling adventitious rooting. Comparison of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protein profiles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11 proteins whose abundance could be either positively or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endogenous auxin content, the number of adventitious root primordia, and/or the number of mature adventitious roots. One protein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 only to the number of root primordia and two we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to the number of mature adventitious roots. Two putative chaperone protei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only to the number of primordia, and, interestingly, three auxin-inducible GH3-like protein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number of mature adventitious roots. The others were correlated with more than one parameter. The 11 proteins are predicted to be involved in different biological processes, including the regulation of auxin homeostasis and light-associated metabolic pathways. The results identify regulatory pathways associated with adventitious root formation and represent valuable markers that might be used for the future identification of genotypes with better rooting abilities.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有关低强度He-Ne激光对与红细胞的作用的临床报道与细胞生物学研究相关文献基础上,研究影响低强度激光临床疗效和红细胞对生物效应的相关因素,讨论机体状态、病变因素、激光剂量强弱等影响因素的实际临床意义,低强度He-Ne激光在临床安全使用等问题亦被讨论。  相似文献   

17.
氮肥处理对氮素高效吸收水稻根系性状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2011—2012年在土培条件下,以氮素吸收效率差异较大的15个常规籼稻为供试材料,研究氮肥运筹对不同氮效率品种根系性状、成熟期吸氮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分析影响氮高效水稻氮素吸收的主要根系性状。结果表明:(1)各氮肥处理下,成熟期吸氮量均表现为氮高效品种氮中效品种氮低效品种。适量增施氮肥及基肥+促花肥处理有利于氮高效品种吸氮量的增加,氮素吸收受品种、氮肥处理的显著影响。(2)在施氮量处理下,氮高效品种单株不定根数、单株根干重、单株不定根总长大或较大,单株根活力在常氮(N2)、高氮(N3)处理下有一定的优势;在施氮时期处理下,氮高效品种单株不定根数、单株不定根总长、单株根干重、单株根系总吸收面积、单株根系活跃吸收面积、抽穗期冠根比多数处理有优势;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氮高效品种单株不定根总长和单株根活力的提高,适量施氮有利于单株不定根数、单株根干重增加,前期施氮可促进不定根的发生和伸长,后期施氮有利于不定根的充实和根系生理性状的提高。此外,增施氮肥可提高各类品种冠根比;(3)在常氮、高氮处理下,氮高效品种氮肥利用率大于氮中效、氮低效品种。(4)提高单株不定根数、单株不定根总长、单株根活力及抽穗期冠根比有利于各类品种吸氮量的提高,增加根干重对氮高效品种吸氮量的提高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结合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抽穗期冠根比及单株不定根数、单株根活力、单株不定根总长、单株根干重是影响氮高效品种吸氮能力的主要根系性状。  相似文献   

18.
小麦品种“绵阳21号”和“汉源小麦”及其^60CO-γ一代(γ1)等四个材料的干种子经N2和He-Ne激光辐照后,对L2代单株籽粒产量等43个性状分为产量性状,穗部性状、籽粒性状、生理性状、生育期性状、茎秆性状和分蘖性状等8个组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性状组间相关紧密,其中起主要关联作用的性状是单株生物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叶绿素a含量、抽穗期、旗叶基角、株高、穗长、结实小穗数和有效分蘖数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