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赤斑羚(NaemorhedusCranbrooki)和斑羚(N.goralgriseus)的染色体G带、C带和Ag-NORs的数目、分布等作了较详细的比较研究。赤斑羚2n=56全部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N.F=54;斑羚2n=54,除No.3是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具有丰富的异染色质;二者G带带纹相似程度高,其No.3长臂G带带纹相似。斑羚的No.3短臂与赤斑羚No.27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大小、  相似文献   

2.
广东白腹巨鼠的G带核型和银染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广东白腹巨鼠的核型、G带和银染色。结果表明,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2n=40,常染色体包括4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6对末端着丝粒染色体,8对中着丝粒染色体,1对近中着丝粒染色体。性染色体XY为大小不等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G分带可鉴别每对染色体的特征,Ag-NORs位于1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3号)和2对中等大小的末端着丝粒染色体。  相似文献   

3.
2010年11月—2013年2月,以上海动物园繁殖场内的10只赤斑羚(Naemorhedus cranbrooki)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2次环境丰容和食物丰容,分析了丰容前后对圈养赤斑羚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加入丰容设施后,赤斑羚的卧息和刻板行为明显减少,摄食、移动和修饰行为明显增加,与预期结果一致;进一步增加丰容设施的复杂性后,卧息行为明显减少,移动和修饰行为明显增加,但其他几种行为变化不明显,未达到预期效果。在食物丰容阶段,卧息和其他行为有所减少,站立行为有所增加,但以上3种行为变化都不明显,未达到预期效果。在对丰容设施的利用上,进行食物丰容和增加丰容设施的复杂性有效地促进了赤斑羚对丰容设施的利用,分别使赤斑羚在丰容设施上活动的时间百分比由2.07%和1.44%提高到12.17%和10.83%。首次加入丰容设施后,赤斑羚在丰容设施上主要以站立行为为主;进一步增加环境复杂度后,赤斑羚在此设施上主要行为变为卧息行为。食物丰容前,赤斑羚在丰容设施上主要行为是站立行为;在食物丰容阶段,赤斑羚主要的行为变成了摄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中国两种波腿蝗(蝗总科:癞蝗科)染色体C带核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新江  张道川  王文强 《遗传》2005,27(5):735-740
报道中国两种波腿蝗的染色体C带核型,结果表明:红胫波腿蝗Asiotmethis zacharjini (Bei-Bienko, 1926) 2n ♂ =18, neo-X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其他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染色体除强染的着丝粒C带,S8染色体具强染端部C带带纹,neo-Y染色体还具有一条宽的弱染的近着丝粒端居间C带,性别决定机制是neo-XY ♂型,该种染色体组成和性别决定机制在我国癞蝗中为首次报道,蓝胫波腿蝗Asiotmethis jubatus (Uvarov, 1926) 2n=19♂,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仅具有明显强染的着丝粒C带,性别决定机制是XO ♂型;两种波腿蝗的异染色质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α=0.05)。  相似文献   

5.
野牦牛是青藏高原珍稀牛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了保存野牦牛遗传资源,采用组织块法建立了3株野牦牛成纤维细胞株。体外培养的野牦牛细胞呈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形态,增殖能力强,测定的细胞群体倍增时间为38.47h,平台期密度为2.08×10^6/mL。经免疫荧光染色,细胞表达FGFR5,经单克隆培养建立了FGFR5阳性细胞株。F7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表明,二倍体正常核型率为84.33%,核型2n=60,常染色体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x、Y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所建立的野牦牛体细胞株为开展野牦牛克隆研究提供了材料。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以内蒙古大青山获得野生雄性和雌性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为实验材料,利用组织块贴壁培养法进行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原代建系,研究不同组织来源的细胞贴壁率、冷冻前及复苏后存活率、生长曲线,进一步绘制狍成纤维细胞核型图并分析其G带特征。实验结果显示,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成纤维细胞增殖经历潜伏期、对数生长期、平台期三个阶段,细胞形态为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是典型成纤维细胞形态;成纤维细胞呈漩涡状生长,其中气管、耳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能力最强、肺成纤维细胞增殖能力较弱,气管和耳组织来源成纤维细胞呈典型“S”型细胞生长特征。染色体核型及G带分析结果显示,雄性狍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条数为2n=70,其中,有34对常染色体,形态类型为12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22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1对性染色体,X染色体为中着丝粒染色体(m),Y染色体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5条超数染色体(B);雌性狍成纤维细胞染色体条数为2n=70,其中,有34对常染色体,其形态类型为29条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5条近端着丝粒染色体(st),1对为性染色体,X染色体为亚中着丝粒染色体(sm),8条超数染色体(B)。本研究成功建立了雄性和雌性西伯利亚狍气管、肺和耳3种组织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系,在体外培养时生长状态良好且维持了细胞的遗传信息稳定性,绘制了西伯利亚狍雄性和雌性染色体核型及G带图谱,为将来更深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材料与基本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汪黔生 《遗传学报》1992,19(2):145-149
经温和固定和展片的玉米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的粗线期染色体,在电镜下,着丝粒和大量的电子致密的染色粒清晰可辨。其数量和位置自减数分裂早偶线期至早双线期是稳定和可重复的。为此,我们对粗线期的10条双价体中各条分别进行详细的染色粒分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染色体组的染色粒图。总共识别和定位了达430±12(根据7套染色体组计数平均)染色粒。染色粒图可用于确定原位杂交法定位基因的详细分布区域,染色体重排中断点的定位,识别外源单价体和由于不联会或脱联会而产生的单价体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骨髓为材料,用秋水仙—低渗—空气干燥制片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山瑞鳖的染色体组型进行研究。其2n=66 NF=60,其中近中着丝粒染色体4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4对和端部着丝粒14对。并有11对点状染色体。山瑞鳖与鳖的染色体数目是十分相近的。  相似文献   

9.
人14p+标记染色体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在玉  符生苗 《遗传学报》1989,16(4):331-334
一例23岁女性患者因近五、六年来出现胡须、四肢多毛及偶有月经不规则而就诊。细胞遗传学检查发现一个短臂明显增大的亚中着丝粒的14号标记染色体14p ·p 区域GTG显带呈浅染,C-带暗染,都呈均匀的染色区。硝酸银染色在p 远侧端显现一个Ag-NOR,其大小与正常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的无明显差异。应用~3H标记的7.3 kb长的rRNA基因探针进行染色体原位杂交,自显影银颗粒沿整个p 区域分布,p 上的银颗粒数是正常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短臂上银颗粒平均数的5倍。这些结果排除了Y或其他染色体参加的重排形成p 的可能性,并表明Ag-NOR的大小或NOR的数目并不一定与rRNA基因的数量成正比。研究Dp 或Gp 类型的染色体变异,对了解人二倍体细胞内rRNA基因表达的调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程国栋  赵娟 《遗传》1985,7(4):29-30
在人类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常见近端着 丝粒染色体通过其短臂形成联合,这种现象称 为随体联合(satellite associations) [71。间期细胞 中;该区域转录45S rRNA,并聚集形成核仁, 所以把此区称核仁形成区(NOR)"'。随体联 合频率异常增加,可能与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不 分离或易位有关。随体联合频率变化与染色体 不分离和易位关系、是否随机发生、影响联合频 率变化的因素、以及变化可能导致的后果已成 为多年来探讨的课题。 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参与联合随机性已有报 道,但结论有不同。一些研究者认为近端着丝 粒染色体参与联合是随机的〔a1.s另一些研究者 认为,某些特定的端着丝粒染色体更易形成联 合[31。国内有关正常人外周血淋巴细胞端着丝 粒染色体随体联合报道尚少。现将18例正常 人外周血3,600个中期淋巴细胞分裂相中端着 丝粒染色体随体联合观察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用Ag-AS染色技术对几种小鼠肿瘤细胞(Ehrlich腹水瘤,肉瘤180,淋巴瘤1号)核仁组织者(NORs)的观察结果,发现肿瘤细胞的NORs即18 S+28 S rDNA或核糖体基因的位置和大小与正常细胞的不同。正常小鼠细胞有3—6条染色体带有银染色的核仁组织者(Ag-NORs),分布位置都紧靠在着丝点下方;而三种小鼠肿瘤细胞都有一个中等大小的近端着丝点染色体,其Ag-NOR的位置移至长臂的中部。小鼠淋巴瘤1号  相似文献   

12.
毛冠鹿种内异染色质变化与染色体多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原代和传代培养方法对8头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的皮肤细胞进行了染色体研究,发现了一种核型与以前所报道的几种核型不一致,确定为一新核型。在该核型中,染色体众数2n=47,2条X染色体异型,一条为端着丝粒,另一条为近端着丝粒。C-带显示该核型中异染色质除了分布在2条X染色体长臂中之外,在第一对大的端着丝粒染色体中的一条近着丝粒区出现一异染色质“柄”。结合C-带及薄层扫描结果对毛冠鹿种内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中异染色质的含量和分布与染色体多态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人体细胞内有46条染色体,其中44条常染色体为男女共有,两条性染色体,男女有别,正常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核型为46,XX;正常男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核型为46,XY。按人类染色体命名的国际体制,人类的46条染色体两两相配成23对,分7组,X染色体属C组,具亚中着丝粒,Y染色体属G组,有近端着丝粒。随着基因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将三千多个基因  相似文献   

14.
中国云南果蝇属暗果蝇种组的核型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新近发现于我国云南的果蝇属暗果蝇种组(Drosophila obscura species group)种类D.luguensis、D.dianensis和D.limingi的有丝分裂中期核型,并将3个种的核型与各自的近缘种类进行了比较。D.luguensis具2n=12条染色体,包括3对中央着丝粒(V形)染色体、2对近端着丝粒(棒状)染色体以及1对微小(点状)染色体。其中X和Y染色体均为中央着丝粒染色体。D.dianensis和D.limingi具2n=10条染色体,包括1对大的V形常染色体,1对小的V形常染色体,2对J形(亚中着丝粒型)常染色体和1对点状染色体。其中X染色体为J形,Y染色体为短棒状。基于核型比较的结果以及D.sinobscura亚组地理分布的资料,结合种间系统发育关系研究结果,认为D.luguensis可能保留了该亚组祖先种类的核型。D.sinobscum的核型(2n=12:2V,1J,2R,1D)可能由一个pre-“sinobscura-hubeiensis”谱系的一个分支通过臂间倒位演化而来,而D.hubeiensis的核型(2n=10:4V,1D)可能由该谱系的另一分支通过着丝粒融合(2对近端着丝粒常染色体的融合)而形成。推测在D.dianensis和近缘欧洲种D.subsilvestris(2n=12:3V,2R,1D)间、D.limingi和东亚近缘种D.tsukubaensis(2n=12:3V,2R,1D)间的物种分化过程中,可能有相似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发生。  相似文献   

15.
簇毛麦和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的染色体N-分带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染色体N-分带技术可鉴别簇毛麦(Haynaldia villosa)V染色体组的所有7条染色林,并且可与硬粒小麦(Triticum durum)A、B染色体组的14条染色体相区别。利用染色体N-分带技术,一个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6.
豪猪(Hystris hodgsoni)染色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健民  王建华 《兽类学报》1989,9(4):285-288
豪猪(Hystris hodgsoni)染色体的数目为2n=66,染色体的臂数NF=124。常染色体由8对中着丝粒染色体、16对亚中着丝粒染色体、6对亚末端着丝粒染色体及2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组成。X和Y性染色体是一对长度大小有明显差异的中着丝粒染色体。对染色体作了G、C、Ag显带处理。C带结果可以看出有些染色体上存在着整个的异染色质短臂。Ag-NORs的数目为3—5个。  相似文献   

17.
罗伯逊易位(Robertsonian translocation)是指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之间的着丝粒融合,进行遗传信息转录的核糖体顺反子(ribosomal cistron)就位于这些染色体的短臂与随体之间。罗伯逊易位染色体对于人类中某些染色体病的传递以及哺乳类核型的进化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科是哺乳纲中物种数量最多的有蹄类动物类群, 在全球广泛分布,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与作用。我国的牛科动物多样性较高, 据历史文献记载共有33种。然而, 自20世纪中期以来, 我国人口快速扩张, 社会经济高速发展, 对环境改造强度空前, 许多野生牛科动物的种群和栖息地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因此, 历史资料记载的物种分布是否依然符合现状, 至今未见系统和全面的评估, 不利于对我国动物资源情况的掌握和保护。为此, 我们系统检索并分析了2008年至今(2020年8月31日)在国内外公开发表的432篇学术论文, 以近年报道的红外相机调查结果为核心, 对28种牛科动物的分布以及15种牛科动物的种群现状进行了初步评估。经整理分析: (1)近年公开发表的研究显示, 中国目前有确凿分布证据的野生牛科动物有28种, 包括16种国家I级和11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涉及20个生物多样性优先保护区域。其中, 红鬣羚(Capricornis rubidus)属于中国新记录物种。(2)在省级区划层面, 记录到牛科动物物种数量最多的是西藏(n = 11)和甘肃(n = 11), 其次是新疆(n = 10)、青海(n = 7), 以及四川、内蒙古和云南(均为6种)。(3)分布省域最多的牛科动物是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省区, n = 16), 其次是中华斑羚(Naemorhedus griseus, n = 11)和岩羊(Pseudois nayaur, n = 8)。(4)据历史资料记载, 6种未见分布报道的牛科动物主要分布在西藏、新疆、云南, 分别是阿尔泰盘羊(Ovis ammon)、哈萨克盘羊(O. collium)、大额牛(Bos frontalis)、野水牛(B. arnee)、爪哇野牛(B. javanicus)和缅甸斑羚(Naemorhedus evansi)。(5)中华斑羚、赤斑羚(Naemorhedus baileyi)、中华鬣羚、岩羊、北山羊(Capra sibirica)、野牦牛(Bubalus arnee)在IUCN公布的分布区外有新分布记录, 建议及时修订和更新。本研究首次对中国牛科动物的分布以及种群现状进行了较客观和全面的评价, 为后续调查需要重点关注的物种和区域以及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化石》1997,(1)
列入国家保护的有蹄类动物有:奇蹄类: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3种均有一级保护动物。偶蹄类:一级;野骆驼、蹊鹿、黑麂、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麋鹿、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高鼻羚牛、扭角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共17种。二级:原麝、林麝、马麝、河麝、马鹿、白臀鹿、水鹿、驼鹿、黄羊、藏原羚、鹅喉羚、鬣羚、斑羚、岩羊、盘羊,共15种。中国野生动物保护(有蹄类)  相似文献   

20.
报道中国蛩螽亚科巨叉畸螽Teratura(Macroteratura)megafurcula(Tinkham,1944)和贺氏栖螽Xizicus(Eoxizicus) howardi(Tinkham,1956)的染色体核型,染色体数目2n(♂)=31,均为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性别决定机制为XO/XX型.研究显示,巨叉畸螽的性染色体,常染色体中的大型染色体和中型染色体相对较大,而小型染色体比贺氏栖螽的染色体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