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脑梗死的病因,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动脉硬化是老年人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脑梗死主要的危险因素有高血压、高血脂、吸烟、家族史等。男性发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结论:尽早明确老年脑梗死的病因,积极预防各种危险因素,给予充分的治疗可有效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生态调节剂金双歧片与肯特令散(有效成分为双八面体蒙脱石)在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RAP)中的疗效。方法172例RAP的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87例给予口服金双歧片,剂量3~6岁1片/次,6~13岁2片/次,每日3次,肯特令散3g,每日3次,解痉药溴化丙胺太林0.5mg/(kg·次);对照组85例仅给予解痉药溴化丙胺太林0.5mg/(kg·次),疗程均为2周,随诊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50例,有效2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9.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23例,无效53例,总有效率37.6%。2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联合应用金双歧片与肯特令散,对治疗小儿RAP有良好的疗效,为临床RAP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3.
蓝海  李金荣  谢丽乾  王芸芸  陆胜严 《蛇志》2010,22(3):252-252,313
目的探讨社区脑梗死患者相关危险因素及心理因素特点,为更合理的防治社区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0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动脉硬化、高血脂、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而肥胖、饮酒、吸烟为主要发病因素。106例脑梗死患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主要为焦虑及抑郁,且与患者躯体因素及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结论脑梗死住院患者在积极防治各种危险因素的同时,应根据抑郁和焦虑程度,有针对性加强其心理治疗,以达到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4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和同期住院的80例非脑梗死疾病患者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各组年龄、吸烟、血压、饮酒、糖尿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和磷脂酶A2等指标,然后进行卡方检验、相关性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实验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为82.43%,对照组为12.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磷脂酶A2(LP-PLA2)血症是经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且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LP-PLA2水平、血压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病理基础,与高龄、吸烟、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磷脂酶A2(LP-PLA2)血症有关,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LP-PLA2和高血压患者要关注其斑块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并发医院肺部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指导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科2011年1月~2013年8月收治入院的5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在全部52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并发医院肺部感染的有79人,占15.0%。分析显示,高龄、吸烟史、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低蛋白血症等原因是并发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而从这些感染者的痰液中共分离出病原菌98株,包括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白假丝酵母菌等。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易并发医院肺部感染,其危险因素主要有高龄、吸烟史、糖尿病、意识障碍、吞咽困难、低蛋白血症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小儿功能性再发性腹痛(Recurrent abdominal pain,RAP)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5~14岁RAP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2组腹痛发作时适当应用解痉剂及对症处理。治疗组用加味逍遥散水煎服,每天一剂,分3次口服;联合布拉氏酵母菌250 mg/次,每天2次口服。对照组单独用加味逍遥散(用法同上),2周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显效率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布拉氏酵母菌联合加味逍遥散治疗儿童RAP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早发冠心病患者临床危险因素及冠脉病变的特点,以便对其早期干预及优化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73例在我院行冠脉造影术确诊为冠心病的患者,按年龄分为早发冠心病组188例(男≤55岁,女≤ 65岁)和晚发冠心病组185例,对两组患者的体重指数(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史、高血脂病史、吸烟史、饮酒史、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血脂、血糖、尿酸、胆红素水平及冠脉病变情况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早发冠心病组肥胖、吸烟史、饮酒史、高血脂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及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水平明显高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发病率低于晚发冠心病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脉病变主要是单支病变多见,与晚发冠心病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吸烟、饮酒、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高脂血症是早发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故早期干预有助于降低早发冠心病发病率.早发冠心病患者以单支病变多见,故给予合理支架植入及必要的药物优化治疗,可明显的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影响术后急性肺栓塞(Acute Pulmonary Embolism,APE)的发生和预后的相关因素,以提高对术后肺栓塞的认识和诊疗水平。方法:收集2009.01-2014.12期间南方医院术后疑似急性肺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分析其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探讨其发病的高危因素。结果:共收集术后疑似肺栓塞43例,平均年龄56.09±14.08岁(17~80岁),明确诊断为肺栓塞15例(34.9%),共死亡20例(死亡率46.5%)。其临床表现和体征均具有非特异性,呼吸困难、心悸和晕厥是主要的临床表现。不仅可以发生于下肢、胸腹部(包括妇产科)、颅内等大手术后,也可能发生在介入栓塞术后。相关危险因素很多,包括性别、年龄、恶性肿瘤、全身麻醉、手术时间长等。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并具有可疑肺栓塞的临床表现时,结合D-二聚体、动脉血气分析、心电图、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下肢彩超可检查协助APE的诊断,而胸部增强CT作为检查手段有利于明确诊断。结论:肺栓塞是手术后致命的并发症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能降低术后肺栓塞患者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阳洪  宁四海 《蛇志》1996,8(3):51-52
测定了56例美尼尔氏病患者和56例健康成人的血液流变学,结果显示美尼尔氏病患者血粘度,红细胞电泳,纤维蛋白原,血沉均高于健康人,表明美尼尔氏病与血液流变性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变化与预后的关系及导致急性脑梗死患者心肌酶学变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及影像资料齐全且确诊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天内),根据有无血清心肌酶学升高分为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急性脑梗死组A组(43例),血清心肌酶学正常的急性脑梗死组B组(97例),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NIHSS)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并对两组病人血清心肌酶学(包括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和血压等结果进行分析。结果:A组(31%)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均增高,与B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发病后1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4、8、10天A、B两组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高血压、糖尿病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血脂及纤维蛋白原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者预后不良;高血压、糖尿病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心肌酶学升高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吴均超 《蛇志》2013,25(2):228-229
脑血管病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而大面积脑梗死又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起病急、进展快、病情重、死亡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是其特点.现对我科2007年4月~2013年1月收治的41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早期诊断及更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并分析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2月~2020年7月期间收治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颅内压监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1例和监测组39例。对比对照组、监测组围术期指标情况,对比对照组、监测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监测组甘露醇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重症监护室(ICU)住院时间、甘露醇使用天数短于对照组(P<0.05)。监测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本次研究纳入的7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13例发生术后再出血纳为再出血组,再出血发生率为18.57%(13/70);剩余的57例未再出血患者纳为未出血组。单因素分析结果可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与发病至手术时间、凝血机制、术前血肿量、入院时收缩压(SBP)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至手术时间≤6 h、凝血机制异常、术前血肿量>60 mL、入院时SBP≥200 mmHg均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指导价值较高,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与发病至手术时间、凝血机制、术前血肿量、入院时SBP相关,临床应给予高度重视并积极干预,以降低术后再出血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辅助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共144例,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灯盏花素静脉滴注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管内皮功能及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3.01±1.40)显著低于对照组(3.96±2.17),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4%vs.86.1%,P0.05)。两组间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差异未发现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全血黏度(whole blood viscosity,WBV)、全血还原黏度(whole blood reduced viscosity,WBRV)、血浆粘度(plasma viscosity,PV)和红细胞聚集指数(erythrocyte aggregation index,EAI)均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各个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管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水平与循环内皮细胞(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CEC)计数显著降低,而一氧化氮(nitrie oxide,NO)及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soluble thrombomodulin,s TM)水平显著升高(P0.05),其中观察组ET-1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而NO及sTM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及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on time,APTT)显著升高,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和D-二聚体(D-dimer,DD)显著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PT和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D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花素辅助治疗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粘稠状态,保护血管内皮功能及改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2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元武  邓学军 《蛇志》2000,12(1):22-24
目的 评价降纤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确切疗效。方法 应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以神经功能缺失评分,日常生活功能状态评分,血纤维蛋白原等为指标,评价降纤酶的疗效。结果 降纤酶治疗组显著改善了神经功能缺失,降低了评分,提高了日常生活状态,降低了血纤维蛋白原水平。结论 降纤酶可能通过降低血纤维蛋白原水平,从而保护缺血神经地,改善脑供血和神经功能状态,对急性脑梗死具有确切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张云  黄礼川 《蛇志》2000,12(2):38-38
我站自1999年以来应用蛇毒制剂——降纤酶治疗慢性脑梗死66例,疗效优于目前常规治疗。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中,男45例,女21例;年龄最小45岁,最大70岁,平均57.5岁;病程最短6个月,最长2年;全部病例均经CT检查排除脑出血,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三次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其中头晕头痛25例(37%),高血压46例(69%),口角歪斜42例(63%),言语不清55例(83%),偏瘫62例(93%)。经头颅CT扫描证实,额、顶、枕、颞叶梗死58例(87%);指脉微循环检测结果:微循环血流不畅轻度5例(7.6%),中度21例(31%),…  相似文献   

17.
周亚芳  易继平  江泓 《生物磁学》2009,(13):2492-2494,F0002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致迟发性放射性脑病的临床特征。方法:对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内科所收治的34例鼻咽癌放疗后致迟发性放射性脑病患者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及预后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34例迟发性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包括头痛、头晕、记忆力下降、精神异常、抽搐、复视、面瘫或面部麻木、听力下降、言语增多、肢体无力、走路不稳、肢端麻木等。头部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增强后呈不规则强化。34例均随访,其中死亡11例,占32.35%;现存活23例,17例伴有严重症状,生存质量差,占50%。结论:鼻咽癌放疗后致迟发性放射性脑病临床表现各异,患者预后较差,临床上需尽早诊断,积极治疗,定期随诊。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水平的变化及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急性脑梗死症状发生至96 h神经功能缺失症状是否有进行性加重分为进展组(45例)和非进展组(55例),另选取同期来院体检的非急性脑梗死者1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组间Hcy、D-二聚体水平,并分析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G、TC、LDL、HDL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清Hcy及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进展组水平显著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史、糖尿病史、TG、LDL、Hcy、D-二聚体是急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HDL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存在Hcy、D-二聚体水平异常,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血脂异常、Hcy、D-二聚体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9.
黄万金  庄碧如 《蛇志》2001,13(2):16-16
3年多来 ,我科应用蕲蛇酶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 42例 ,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入选病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 [1] ,并经头颅 CT扫描确诊为脑梗死 (脑栓塞者除外 ,对有蕲蛇酶治疗禁忌症者不选入治疗组 ) ,并按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进行评分 :0~ 8分为轻度缺损 ,9~ 31分为中度缺损 ,32~ 45分为重度缺损。把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收治的脑梗死病人 82例随机分成蕲蛇酶治疗组 42例及对照组 40例 ,两组间年龄、性别、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等对比无…  相似文献   

20.
彭建伟  张鹏 《蛇志》1999,11(4):47-48
目的 观察国产降纤酶对急性脑梗死的溶栓治疗效果。方法 随机选择临床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 ,发病在 3~ 1 2 h以内者 5 6例 ,给予降纤酶静脉溶栓治疗 ,采用加拿大人神经病学评分在 2 4 h内明显增加者 37例 ,占 6 6 % ;4 8h内明显增加者 4 2例 ,占 75 % ;72 h内明显增加者 5 4例 ,占 96 %。 2例病人计分无明显变化 ,占 4 %。结论 国产降纤酶对发病 1 2 h以内的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溶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