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旨在构建FUT8基因RNA干扰(RNAi)慢病毒载体并观察其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的影响。针对FUT8基因设计3组短发夹RNA序列,退火合成双链DNA,通过连接线性化的p GC-LV-GFP载体,构建mi RNA慢病毒载体质粒,并将其转化至感受态细胞DH5α;测序验证正确后进行FUT8基因慢病毒载体的包装及病毒滴度测定,将获得的重组慢病毒p GC-sh FUT8转染MCF-7细胞,利用Real time-PCR、Western blot分别验证转染后MCF-7细胞中FUT8 m RNA及蛋白的表达,MTT法及克隆形成实验检测sh FUT8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测序证实成功构建针对FUT8基因的RNAi慢病毒载体;慢病毒载体经293T细胞包装成功,测定病毒悬液滴度5×108 TU/m L;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各转染组细胞GFP的表达,转染效率达90%以上;Real-time PCR、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干扰组FUT8的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其中p GC-sh FUT8-2序列对FUT8基因的干扰效率可达80%,干扰效果最佳,FUT8沉默后MCF-7细胞增殖能力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带myc标签的人FOXO3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对其功能进行初步检测。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乳腺文库中扩增人FOXO3a基因,并将其正确插入pXJ-40-myc载体;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分别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ZR75-1、MCF-7后,通过Western印迹检测其表达情况,并用CCK8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myc-FOXO3a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乳腺癌ZR75-1、MCF-7细胞后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细胞生长曲线结果显示,转染myc-FOXO3a的乳腺癌细胞较空载体细胞生长较慢。结论:构建了带myc标签的人FOXO3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研究FOXO3a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细胞周期蛋白E(CyclinE)小干扰RNA(siRNA)的真核表达载体,并检测其抑制乳腺癌细胞株MCF-7中CyclinE表达的效果。方法根据基因文库中Cyclin E的cDNA序列,设计并合成两段siRNA,分别转入到pGENESIL-1质粒中,并对重组质粒(命名为pGENESIL/CyclinE-1和pGENESIL/Cyclin E-2)进行测序鉴定。脂质体介导下转染MCF-7细胞株,RT-PCR检测转染后Cyclin E的表达。结果 CyclinEsiRNA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测序结果显示插入片段的方向和序列与预想一致。RT-PCR检测显示Cyclin E的表达显著降低。结论 Cyclin E siRNA真核表达载体的成功构建为进一步研究以Cyclin E为靶位点对乳腺癌进行基因治疗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靶向抑制FOXM1 对乳腺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乳腺癌的个性化靶向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重组真 核转录载体pSilencer1.0-U6-FOXM1-shRNA,脂质体法转染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下调其FOXM1基因表达。采用四甲基 偶氮唑盐(MTT) 比色法、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增值曲线以及克隆形成能力;采用实时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qPCR)、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FOXM1 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载体pSilencer1. 0-U6-FOXM1-shRNA转染MDA-MB-231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增殖速率明显下降(P<0.05),平板克隆形成显著减少(P<0.05), 重组载体转染后显著抑制MDA-MB-231 细胞中FOXM1 基因在mRNA、蛋白水平的表达。结论:沉默FOXM1 基因对乳腺癌细胞 株MDA-MB-231 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为阐明乳腺癌发病机制提供了新的切入点,也为临床抑制肿瘤生长提供了新的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带Flag标签的人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γ(TFAP_2γ)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获得Flag-TFAP_2γ蛋白,检测其对乳腺癌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PCR技术从乳腺文库中扩增出人TFAP_2γ基因,并将其正确插入Flag载体;将重组质粒与空载体转染人乳腺癌细胞系ZR75-1和MCF-7细胞后,Western印迹检测表达情况,并进行生长曲线实验。结果:双酶切和测序鉴定表明,Flag-TFAP_2γ真核表达质粒构建成功,转染ZR75-1和MCF-7细胞后获得表达;生长曲线实验结果表明,TFAP_2γ可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生长。结论:构建了带Flag标签的人TFAP_2γ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能在乳腺癌细胞ZR75-1和MCF-7中表达,且能促进细胞的生长。本实验为进一步研究TFAP_2γ在乳腺癌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孙杰  罗军  刘俊霞  李大全 《遗传》2009,31(8):825-830
为了研究骨桥蛋白基因(OPN)在奶山羊(Capra hircus)乳腺组织不同泌乳期的变化规律及其功能, 采用SYBR Green染料建立该基因的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分析方法, 以b-actin基因为内参, 对该基因在乳腺组织泌乳28 d、60 d、100 d、190 d、270 d和330 d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 同时将该基因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 构建重组质粒pcDNA3.1-OPN, 所获重组质粒经过酶切和测序鉴定后, 转染MCF-7细胞, 采用MTT(四唑盐, 3-(4, 5)-dimethylthiahiazo (-z-y1)-3, 5-di-phenytetrazoliumromid)法检测OPN对MCF-7细胞的增殖差异, 结果表明: OPN基因在泌乳初期(28 d)和泌乳后期(190 d)表达水平较高, 干奶期最低, 其表达水平总体呈现高-低-高-低的变化模式。MTT实验表明转染OPN基因的MCF-7细胞较未转染基因组细胞的生长具有显著差异(P<0.05), 说明OPN的表达具有促进MCF-7细胞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构建surv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研究其对人大肠癌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构建Stirvivin靶向siRNA并转染结肠癌细胞,通过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survivin的表达,采用MTT法检测siRN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经酶切鉴定和测序结果证实survivin靶向siRNA重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它对大肠癌细胞survivinmRNA和蛋白的表达抑制率分别为36.33%和44.65%,肿瘤细胞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结论survivin靶向siRNA构建成功并能显著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设计合成干涉BRCA1表达的小干扰RNA,并克隆入pLKO.1慢病毒表达载体,为研究基因BRCA1在乳腺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根据人BRCA1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三对BRCA1干涉片段(序列前后加入酶切位点EcoRI和AgeI),再利用酶切连接反应将其插入到慢病毒载体pLKO.1中,经过酶切鉴定及测序正确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MCF-7细胞,48h后提取蛋白质和RNA,通过蛋白印迹验证BRCA1的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Realtime PCR验证BRCA1的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重组质粒经酶切鉴定和测序比对完全正确,转染乳腺癌细胞48h后可见BRCA1表达的明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BRCA1干涉的慢病毒载体,并且转染MCF-7细胞证实其能够下调BRCA1的表达,为后续研究BRCA1在乳腺癌细胞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乳腺癌细胞中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lk1基因表达下调后对其恶性生物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pSilencer4.1-CMVneo质粒,分别构建针对Plk1基因的RNA干涉载体(pSilencer4.1-shPlk1),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MCF-7细胞,G418筛选稳定的转染细胞系。半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MTT和克隆形成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活性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最后分析MCF-7细胞对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和多西他赛)化疗敏感性的变化。结果:成功筛选了稳定转染细胞系(MCF-7/shPlk1和MCF-7/shcontrol)。同MCF-7/shPlk1细胞相比,MCF-7/shPlk1细胞中Plk1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下调65.8%和74.4%(P<0.05)。同MCF-7/shcontrol,MCF-7/shPlk1细胞增殖速度显著抑制,到第5天时抑制率达到44.9±3.2%(P<0.05)。同时,MCF-7/shPlk1细胞的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周期结果表明:MCF-7/shPlk1细胞的G2/M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了21.1±4.1%,而S期细胞比例则显著降低了(18.5±3.1%;P<0.05)。流式细胞仪技术分析细胞凋亡结果表明:MCF-7/shPlk1细胞的凋亡率约显著增加了13.1±2.3%(P<0.05)。同时还发现:MCF-7/shPlk1细胞中激活的caspase-3蛋白显著增加,Bcl-2蛋白显著降低,而Bax蛋白则显著增加。结论:RNA干涉载体能特异性下调乳腺癌细胞中Plk1基因的表达,从而抑制乳腺癌细胞的增殖和体外克隆形成能力,同时诱导乳腺癌细胞的G2/M期阻滞和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因此,靶向Plk1基因的生物治疗有望成为未来临床乳腺癌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FXYD6短发夹RNA(shRNA)表达载体,体外评价其对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与FXYD6蛋白表达的抑制效果。方法:基于microRNA mir-30天然结构,设计表达4对FXYD6 shRNA的互补DNA序列,克隆入pCGM30质粒载体,连接产物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DH5α,PCR法筛选阳性克隆,经酶切和基因测序鉴定;利用LipofectAMINE2000将pCGM30-FXYD6shRNA转染至胰腺癌细胞sw1990,MTT法检测转染后胰腺癌细胞增殖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胰腺癌细胞中FXYD6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设计合成了4对表达FXYD6 shRNA的互补DNA序列,构建了4个表达FXYD6 shRNA的重组质粒;基因测序证实shRNA编码序列与设计的片段完全一致,酶切鉴定证实载体构建成功;体外实验表明,转染胰腺癌细胞sw1990的增殖能力和FXYD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FXYD6蛋白表达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P〈O.01),但细胞增殖能力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构建了4个表达FXYD6 shRNA的重组质粒载体,可有效抑制FXYD6的表达;抑制胰腺癌细胞sw1990中FXYD6的表达可以抑制细胞的增殖,提示FXYD6可能是一个具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基因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