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具有RNA裂解活性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它是经过体外选择技术经多次筛选获得的。脱氧核酶在切割与其互补的RNA底物分子时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切割效率,有望成为新的RNA灭活工具。  相似文献   

2.
Deoxyribozyme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具有RNA裂解活性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它是经过体外选择技术经多次筛选获得的。脱氧核酶在切割与其互补的RNA底物分子时具有极高的特异性和切割效率,有望成为新的RNA灭活工具。  相似文献   

3.
脱氧核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使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从一个人工合成的随机多核苷酸单链DNA库中筛选出具有酶活性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 目前已经筛选出具有RNA切割作用、DNA切割作用、金属螯合作用和过氧化物酶活性、DNA激酶活性以及DNA连接酶活性等多种催化功能的脱氧核酶. 特别是脱氧核酶10~23,无论在体外应用于RNA限制性内切酶,还是在生物系统内作为RNA水平上的基因失活剂,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脱氧核酶及其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氧核酶是利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合成的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DNA片段,具有高效的催化活性和结构识别能力,迄今为止,已发现大量具有催化功能的脱氧核酶。其中具有RNA切割活性的脱氧核酶,能催化RNA特定部位的切割反应,从mRNA水平对基因灭活.从而调控蛋白质的表达.可能成为治疗肿瘤、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其它相关疾病,基因功能研究,核酸突变分析等的新型工具。  相似文献   

5.
脱氧核酶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从人工合成的随机序列DNA库中筛选出多种不同结构的脱氧核酶,其催化活性已扩展到RNA切割、DNA激酶、DNA连接、DNA切割、DNA过氧化、金属螯合等多种酶活性。主要论述脱氧核酶的体外筛选,催化特性和影响因素,以及应用研究等 。  相似文献   

6.
脱氧核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脱氧核酶是的年来利用体外分子进化技术合成的一种具有催化功能的单链DNA片段,它能催化RNA特定部位的切割反应,从mRNA水平对基因灭活,从而调控蛋白的表达,可能成为对抗RNA病毒感染、肿瘤等疾病的新型工具。  相似文献   

7.
近20年间,DNA介导的生物传感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DNA能够作为遗传信息重要载体的同时,其折叠成的空间构象也具有很多的功能。功能核酸的概念逐渐引入到了包括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医疗在内的重要领域中。10-23脱氧核酶作为功能核酸的一种,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Mg2+存在的条件下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RNA,切割位点为RNA中的嘧啶与嘌呤间的磷酸二酯键。由于其独特的识别以及切割能力,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相关疾病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本文对于10-23脱氧核酶的结构、性质、作用方式以及改进修饰进行了介绍,并对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以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人们在未来使用10-23脱氧核酶搭建新型快捷生物传感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近20年间,DNA介导的生物传感器得到了快速的发展,DNA能够作为遗传信息重要载体的同时,其折叠成的空间构象也具有很多的功能。功能核酸的概念逐渐引入到了包括生物传感、生物成像、医疗在内的重要领域中。10-23脱氧核酶作为功能核酸的一种,是通过体外筛选技术得到的,Mg2+存在的条件下能够特异性识别并切割RNA,切割位点为RNA中的嘧啶与嘌呤间的磷酸二酯键。由于其独特的识别以及切割能力,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相关疾病治疗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人们逐渐开始关注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对于10-23脱氧核酶的结构、性质、作用方式及改进修饰进行了介绍,并对10-23脱氧核酶介导的生物传感器的搭建及应用进行了综述,旨为人们在未来使用10-23脱氧核酶搭建新型快捷生物传感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10.
11.
脱氧核酶:生物催化剂的新成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具有酶活性的DNA分子称为脱氧核酶(deoxyribozyme或DNAzyme) ,其发现是人类对于酶的认识的又一次重大飞跃。1 .脱氧核酶的几种结构Carmi等[1] 通过体外选择技术合成了一种依赖Ca2 的具有自我切割功能的手枪型二级结构脱氧核酶分子 (图 1 )。茎Ⅰ是结合部位 ,茎Ⅱ是催化部位。结合部位不同的碱基序列可以识别不同的底物 ;催化部位则相对保守。由于结合部位碱基配对是催化剂识别底物的基础 ,延长茎Ⅰ序列可以增加酶 底物复合物的稳定性 ,但序列过长则会造成DNA分子自我构建 (self structure)…  相似文献   

12.
E.coli RNase P复合体的M1RNA亚单位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核酶,它切割tRNA前体分子(pre-tRNA)的5′端前导序列,产生成熟的tRNA分子。M1RNA主要通过结构特异性识别底物,不需要底物有特定的序列,从而可设计修饰过的核酶为抑制靶基因的表达,在消除染色体易位产生的肿瘤相关畸形染色体上,M1RNA是一种理想的工具,研究表明M1RNA作为一种新型核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极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3.
将苹果锈果类病毒的1个14nt的靶序列连接在锤头型核酶的3′末端,构成自切割核酶。经人工合成和PCR扩增,克隆在转录载体pGEM7zf(+)的XhoⅠ-Hind Ⅲ位点。利用限制酶Xho I与SalI的连接,消失其识别位点序列,将自切割核酶片段插入到重组质粒中,经连续5次亚克隆,分别获得2、4、6、8、10和12拷贝的多体自切割核酶。在T7RNA聚合酶作用下,线性化重组质粒转录的多体自切割核酶通过内部的顺式切割释放出较多数量的核酶分子,提示在转录水平能够提高核酶转录物的浓度。用相同摩尔浓度的单体和12体自切割核酶分别对32P标记的靶ASSVd进行反式切割,核酶与靶RNA摩尔浓度比为1:1。放射自显影结果表明:多体自切割核酶对靶ASSVd的切割效率明显高于单体自切割核酶。我们推测多体自切割核酶在体内系统中可能具有更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HIV-1是一种特殊的逆转录病毒,其基因可转导入宿主细胞的基因内进行复制,核酶是一类具有催化活性的小分子RNA,能特异性与靶RNA分子结合后进行切割而抑制HIV-1,甚至一些RNA中间产物亦被核酶破坏。多项研究巳证实核酶可抑制细胞内HIV-1复制。与HIV-1的传统疗法相比,核酸基因治疗法干扰了病毒的装载和免疫系统的重建,能高效抑制病毒增殖,有助于患者免疫系统重建。  相似文献   

15.
根据锤头型核酶的作用模式 ,设计、合成并克隆了特异切割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类病毒 (PSTVd)负链RNA不同区域位点的双价和三价锤头型核酶基因。通过体外转录 ,将PSTVd负链RNA分别与双价和三价核酶混合 ,37℃温育 2h。结果表明 ,双价核酶和三价核酶均表现出较高的切割活性 ,其中双价核酶处理的切割产物的大小与理论值相符合。三价核酶虽表现出较高的切割活性 ,但只是其中一价核酶在起作用。讨论了二价和三价核酶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针对马铃薯卷叶病毒外壳蛋白基因第356~358位点“GUC”.设计、合成了一种“锤头状”核酶。将核酶基因克隆在体外转录载体PSPT19的SP6启动子下游;同时将PLRVCPcDNA亚克隆在体外转录载体pSPT18的SP6启动子下游。利用SP6RNA聚合酶分别体外转录,获得核酶分子和靶RNA序列。在41℃保温进行核酶切割反应,检测到预期大小且被切开的两个RNA短片段。  相似文献   

17.
适体酶也称为别构效应核酶或别构效应脱氧核酶,是一种新的人工合成酶,它兼具适体的靶物质特异性结合与核酶或脱氧核酶的催化活性优点。这种酶是从大量随机序列库中针对各种效应分子筛选获得的目的酶。适体酶为效应分子的定量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适体酶不仅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得到应用,而且在生物传感器和DNA分子逻辑研究中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核酶与AIDS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艾滋病(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并破坏人体免疫功能所导致的一种综合症. 作为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RNA小分子,核酶能特异性结合及切割HIV病毒靶分子,并促进靶分子mRNA的裂解,且能相继与多个靶分子RNA作用,同时又不影响宿主细胞RNA. 利用核酶治疗艾滋病不仅没有化疗药物常见的副作用,而且由于核酶本身具有RNA剪切酶活性,可同时剪切HIV mRNA和HIV生命过程中重要的调节蛋白mRNA.因此,较其它基因疗法如RNAi、DNA decoy等,更能有效地抑制HIV复制,并且对由HIV变异而导致的耐药病毒株同样有效,同时对病毒突变的诱导作用也较其它抗病毒药物低.因此,在抗AIDS基因治疗研究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本文在对核酶的结构、催化作用机制及其对HIV-1的作用机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近年来核酶作用于HIV的研究进展以及对AIDS治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根据锤头状核酶(Ribozyme)的作用模式,设计、合成并克隆了特异性切割12-脂加氧酶(12-LO)mRNA的核酶基因。以合成的25个核苷酸长的12-脂加氧酶RNA片段为底物与转录的核酶RNA一起保温检测其体外切割活性。实验结果表明,在37℃保温时,核酶在体外对12脂加氧酶具有较高的特异切割活性,其Km值为1300 nmol/L,其kcat值为0.083/min,在50℃保温时,核酶具有很高的切割活性,其kcat值为0.31/min。  相似文献   

20.
徐东平  韩凤连 《病毒学报》1998,14(4):365-369
核酶(Ribozyme)是一类具有核酸内切酶活性的RNA分子,可特异地切割靶RNA序列。核酶的催化中心有相对固定的序列,而切割特异性则由催化中心两侧序列与何种靶分子序列互补而决定。根据核酶这一特性,可以人工设计针对某一病毒RNA的核酶分子,破坏病毒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