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双模卫星追踪器产品特点重量轻,体积小;防水、防震、耐高温特性,外壳坚固可有效抵抗禽类破坏;存储GPS定位数据;双模转换(设备在城区内默认为LBS定位,出离城区后,自动切换至GPS);支持夜间工作;支持网页查询;支持轨迹回放  相似文献   

2.
安静  梁涛  周彤  郑鹏  时磊 《四川动物》2020,39(1):41-49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物追踪技术也得到改进,基于GPS的动物追踪器功能强大且定位精准。但对体型较小、形态及行为特殊的夜行性刺猬,如何解决设备背负及个体标记至关重要。本研究设计了一款用于大耳猬Hemiechinus auritus的GPS背包,该背包由1个GPS追踪器和人工缝制的布袋组成,用万能胶水将布袋固定到大耳猬背部,便于安放和更换GPS追踪器。2019年4月28日-5月3日追踪大耳猬17只、重捕15只,共获得有效GPS数据位点3226个,追踪期间没有发现背包对大耳猬的正常活动、进出洞穴和体质量变化等有不利影响。此外还改进了个体标记方法。该背包设计及个体标记方法是一种简便且经济的短期监测大耳猬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天津市浙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Anit-G2001卫星追踪器在动物追踪领域又获新进展。以下是该设备在1号黑颈鹤迁飞过程中捕捉到的定位信息,所有数据均真实可靠。目前该系列产品数据传回率非常高,为广大科研人员及动物保护人士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科学数据。  相似文献   

4.
正Anitracker系列国产追踪器GSM动物追踪器基本型/功能型/增强型/超级型/旗舰型/国际版体积较国际同类型产品更小。功能:定位与数据传输、死亡报警机制(即掉落报警机制)、陀螺仪功能(可测定动物运动方向及速度)、摄像头和MIC phone功能、FOTA升级功能、系统还原(一键还原)功能以及全球定位功能。重量:20~35g VHF动物追踪器属于无线测向,平原有效距离20 km,山区有效距离10 km。极大地提高了电池使用寿命。在-10~50℃内保证频率准确度与灵敏度,属于工业级产品。重量:1.5~35g  相似文献   

5.
正Anitracker系列国产追踪器GSM动物追踪器(20-35g)基本型/功能型/增强型/超级型/旗舰型/国际版体积较国际同类型产品更小。功能:定位与数据传输、死亡报警机制(即掉落报警机制)、陀螺仪功能(可测定动物运动方向及速度)、摄像头和MIC phone功能、FOTA升级功能、系统还原(一键还原)功能以及全球定位功能。产品特点:产品支持客户定制化服务,产品微型化极致。提供数据接收机一台。数据可以在无人监控的情况下自动接收。软件为PC端程序,Google地图架构,以连续点的形式进行轨迹显示。  相似文献   

6.
<正>在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的精心呵护下,今年接受救助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东方白鹳已具备放归条件。2014年12月12日,天津市野生动物救护驯养繁殖中心将东方白鹳送往江西鄱阳湖进行野外放飞。为观测东方白鹳放飞后的生存状况,工作人员在东方白鹳身上配戴了天津市浙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Tianjin Blueoceanix Technology co.,LTD)自主研发的ANIT-G1001型卫星追踪器,该设备每天能够传送8~20个点(阳光下即能工作),已获得国家专利(ZL 2014 2 0548444.4)。目前此设备已从江西鄱阳湖返回定位信息。天津电视台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独  相似文献   

7.
GPS项圈已广泛应用于大中型野生动物的野外定位监测,支持野生动物生态学研究和保护管理规划.但由于地形等因素影响,GPS项圈返回的数据可能有定位误差和定位数据缺失偏歧.因此,在进行生境选择等相关生态学研究之前,应对GPS项圈的定位性能进行评估.本研究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0月,在云南大理苍山5个测试点各静态放置...  相似文献   

8.
以佩戴具有无线电发射功能的GPS 颈圈(Lotek GPS_ 4400M) 的放归大熊猫“祥祥”作为目标动物, 2006 年4 月至2007 年2 月,采用无线电遥测技术(RT)和GPS 跟踪技术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五一棚”区域, 每日监测大熊猫在野外环境下的生存状况、移动规律和觅食行为。为了比较RT 和GPS 在高山峡谷地区空间定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我们引入空间定位率、地形特征、空间定位差、巢域大小和日移动距离等指标来分析RT 和GPS 之间的定位差异。结果表明:RT 的空间定位效率明显高于GPS 的自动定位(P < 0. 001),分别是54.1%(绘图法)和45. 2% (≧ 2D);不同月份RT 和GPS 的空间定位率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 < 0. 05),这与大熊猫不同月份的海拔活动范围和觅食行为特性密切相关。RT 位点的地形指数中坡度高于GPS,坡向和海拔高度较GPS 定位点低,两种无线电遥测方法(两点直接计算法和绘图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同一天位点之间的距离(空间定位差)平均450 ~ 660 m 左右;RT 与GPS 所估测的大熊猫巢域大小,除5 月、9 月和12月RT 低于GPS 外,其余月份为前者高于后者,但无显著性差异(P > 0. 05);日移动距离除12 月份RT 小于GPS 外,其余月份都呈现出RT 大于GPS 的格局,统计检验结果两者之间差异显著(P < 0. 05);两种无线电遥测方法所测指数之间都无明显差异(P > 0. 05)。这说明RT 遥测和GPS 定位都可以应用于高山峡谷地区野生动物的生态学研究,而且GPS 无线电颈圈在亚高山和高山森林中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手机版Google Earth定位功能在中药资源普查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样地是中药资源普查系统随机生成的特定区域,样地常地处偏僻地区,使用普通定位系统难以准确、高效地抵达样地点,且在到达样地前无法获取样地周边道路和环境状况信息,给野外调查工作增加了难度。在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中,我们将样地GPS信息转换为Google Earth地标文件,并导入手机端Google Earth应用中,实现搜寻样地的实时定位功能,直观地显示了卫星地图上的样地信息,为中药资源普查提供更为便捷、高效、直观的样地定位方式。  相似文献   

10.
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而监测手段决定了保护工作中收集数据的质量和数量。收集动物活动位点数据是野生动物管理与监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可通过样线法收集动物活动痕迹(实体)位点或采用无线电遥测获取动物的活动位点等,采用这些位点数据可以研究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家域、运动、栖息地利用和选择等。通过给野生动物佩戴GPS项圈,利用GPS项圈系统进行定位记录其活动位点,较前述常规方法更为便利,能高效地收集大量高质量位点,这种方法可以为野生动物的管理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11.
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资源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现代全球定位(GPS)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GIS)手段,对四川省小寨子沟自然保护区内的珍稀濒危植物资源进行了精确定位和详尽地调查,基本掌握其种类、数量、地理分布、濒危状况等信息,并针对目前珍稀濒危植物的受威状况提出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2.
大鼠皮层听-视多感觉神经元和听-视信息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常规电生理技术,研究SD大鼠皮层听-视多感觉神经元的分布和听-视信息整合.共记录到130个听-视双模态神经元,其中65个A-V型神经元,28个v-A型神经元和37个a-V型神经元.这些双模态神经元主要分布于听区的背侧,听皮层和视皮层的交界处,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呈条带状分布,v-A型神经元较多地位于近听皮层一侧,a-V型神经元则主要位于近视皮层一侧,A-V型神经元位于两者之间.在条带中,双模态神经元分布不均一,有片状分布趋势.双模态神经元的听-视信息整合效应分为增强型、抑制型和调制型.整合效应与声-光组合刺激的时间间隔有关,其中75%的神经元获得最大整合效应的时间间隔在30~50ms之间.研究结果提示,大鼠皮层存在听-视多感觉神经元分布区,这些神经元遵循存在于其他动物相关脑区多感觉信息整合规律,参与听-视感觉信息整合.  相似文献   

13.
基于GIS的澳大利亚蝗虫治理决策支持系统的运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澳大利亚疫蝗委员会(APLC)负责澳大利亚内陆四个州2000000km^2上严重威胁农业生产的蝗虫种群的监测与防治。应用一个基于GIS的“决策支持系统(DSS)”采集,处理,分析并显示多种空间数据,以预测蝗虫种群的发育并辅助实施防治。所做预测有助于对蝗群集聚区做出早期定位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该DSS的数据采集包括田间调查资料的无线直传和网上逐日天气资料的下载,蝗群的分布和年龄结构信息通过定期GPS定位调查获得,并连同农场主和地方农技推广人员的虫情报告通过高频调制直接传至APLC总部的GIS服务器上;当前的调查资料用于估测蝗群的分布并作为空间发育模型的输入数据以确定实施防治的最适发育阶段的始期;降水分布和风温场资料从网上自动下载并与栖境条件和蝗群分布信息集成。同时,澳大利亚联邦气象局的在线天气资料及产品也从网上定时存取用于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应用常规电生理学细胞外记录技术,研究了生后3周龄幼年大鼠皮层听-视双模态神经元及听-视信息整合特性,并与成年动物进行对照。在听皮层的背侧,听皮层和视皮层的交界处,即颞-顶-枕联合皮层区,共记录到了324个神经元,其中45个为听-视双模态神经元,占13.9%,远低于成年动物双模态神经元所占比例(42.8%)。这些双模态神经元可分为A-V型,v-A型和a-V型3种类型。根据它们对听-视信息的整合效应,可分为增强型、抑制型和调制型。整合效应与给予的声和光组合刺激的时间间隔有关,以获得整合效应的时间间隔范围为整合时间窗,幼年动物的平均整合时间窗为11.9 ms,远小于成年动物的整合时间窗(平均为23.2 ms)。结果提示,与单模态感觉神经元对模态特异性反应特性一样,皮层听-视双模态神经元生后有一个发育、成熟的过程。研究结果为深入研究中枢神经元多感觉整合机制提供了重要实验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放疗科设备之间信息的整合。材料与方法通过对DICOM RT(Radiotherapy in DICOM)标准的了解,利用Pinnacl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PrecisePLAN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和Eclipse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某一选定病人进行轮廓勾画和剂量计算。然后,把轮廓勾画好的病人信息及计算完毕的病人信息分别在这三台TPS之间进行相互传递,并比较传递前后病人信息的差异。结果1)大孔径CT得到的CT图像可以传递给TPS;2)Pinnacle TPS的数据信息可以传递给PrecisePLAN TPS和Eclipse TPS,但是存在轮廓缺陷;3)PrecisePLAN TPS和Eclipse TPs之间不能互相传递数据,也不能把数据信息传递给Pinnacle TPS;4)三台TPS都不能把病人的治疗计划传递给另外的TPS。结论在当前三家国外生产加速器的大公司并存及国内生产加速器的企业落后的情况下,医院设备主管部门应当考虑购买兼容性较好的设备或者购买同一家公司的放射治疗设备。  相似文献   

16.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全光学光声/OCT双模态成像系统。该系统利用同一个低相干迈克尔逊干涉仪即可实现非接触式光声成像和OCT于一体,系统装置结构简单,可同时获取生物组织的吸收与散射结构信息。通过模拟实验证明了该双模态成像系统的可行性及成像能力,并对活体小鼠耳朵同时进行光声/OCT成像测试,实验结果表明非接触式光声/OCT双模态成像系统可以实现生物组织内的微血管及散射结构的高分辨率成像。进一步地,我们将光声/OCT双模态成像系统应用于基底细胞癌的检测中,获得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了该系统在皮肤肿瘤诊断中的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利用TM数据提取粤西地区的森林生物量   总被引:47,自引:2,他引:47  
郭志华  彭少麟  王伯荪 《生态学报》2002,22(11):1832-1839
通过样方调查获取森林材积 ,借助于 GPS技术为调查样方准确定位。通过研究针叶林和阔叶林材积与 Landsat TM数据各波段及 NDVI和 RVI等指数的相关性 ,筛选出估算针叶林和阔叶林材积的光谱因子。根据 TM数据 7个波段信息及其线形与非线形组合 ,应用逐步回归技术分别建立估算针叶林和阔叶林材积的最优光谱模型。进而研究了粤西及附近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和森林覆盖。结果表明 :若不计少量云层及地形影响 ,粤西及附近地区的森林覆盖率约为 47.8%。西江干流以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明显高于西江以南 ,阔叶林主要分布在西江以北 ,西江以南主要为针叶林。粤西及附近地区的森林生物量多介于 2 3~ 45 1 t· hm- 2之间 ;在约 1 90 5 0 km2范围内 ,森林生物量共计 9.2 2× 1 0 7t左右。西江以北地区的森林生物量较高 ,西江以南的森林生物量较低。生物量 >40 0 t· hm- 2的森林主要分布在黑石顶自然保护区及附近、鼎湖山及附近、德庆东北部和广宁东部。  相似文献   

18.
红外辐射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种能量形式,任何温度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均会向其所在的环境释放辐射能。红外辐射中包含了大量人类无法感知的信息,蝮蛇是迄今所知的能够有效感知并利用红外信息的动物类群之一。蝮亚科蛇类的红外感知的器官是位于蛇眼和吻端之间面颊部的窝状器官——颊窝,以及其后的神经系统。从蛇类红外感知的解剖基础、行为学研究、生物化学研究等方面论述了蛇类红外感知的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并通过部分感官屏蔽的实验证明红外与可见光2种成像功能具有一定的互补作用——即当蝮蛇双眼看不到或颊窝被阻塞的时候,另一种感知系统也能有效地完成对目标的识别和定位。通过各自的传导通路,红外信息和视觉信息被汇集于中脑视顶盖区域。在这一区域有对2种信息分别响应的神经元和响应复合信号的细胞——双模神经元。蝮蛇红外觉与视觉间具有补偿、加成和抑制3种相互作用。这样的相互作用,有利于蝮蛇在复杂多变的自然条件下,消减捕食过程中存在的种种干扰,最大程度地提高对猎物的识别和定位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大多医院将部分设备集中放置于病区服务中心,供全院科室共享使用,但是设备的借用、归还登记依然采用手工模式,这种模式工作效率低下且数据统计难度大。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Android系统的医院设备共享服务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二维码作为设备唯一识别标识,利用Android移动终端软件扫描设备二维码获取该设备基础信息,并通过Web Service接口从数据服务器中获取设备详细信息后进行共享服务管理操作。该软件系统采用Java+MVC框架开发,利用SQL Server 2008实现设备信息存储、共享。通过对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病区服务中心200余台设备的日常共享服务管理的实际应用与测试,该系统能很好的优化医院设备共享服务管理流程,提高了设备管理人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20.
为缓解"医养融合"发展模式中养老者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实时传输和不同服务主体间信息共享的难题,本文提出智能医养融合电子平台模型。系统利用使用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医疗设备采集养老者的生理信息数据,使用Map Reduce挖掘数据,快速有效的完成养老者生理数据的分析和整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