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乳杆菌制剂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方法将2006年5月至7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二院确诊为VVC的患者分为3组,单纯使用达克宁栓者(A组)40例,联合使用达克宁栓及定君生阴道栓者(B组)40例,单纯使用定君生者40例(C组),进行对照。对3组的临床症状及真菌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停药3~5 d时,A、B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C组患者的疗效明显低于A、B两组(P<0.05);停药30~37 d时,A、C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的疗效明显高于A、C两组(P<0.05)。结论在应用阴道用乳杆菌治疗VVC时,应首先应用抗真菌药物,当真菌感染得以控制之后再使用乳杆菌,帮助恢复阴道内菌群环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君生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86例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治疗组(n=43),对照组阴道塞入克霉唑栓,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阴道塞入定君生胶囊,连续应用10d。对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进行分析。结果用药第5天,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3.72%VS65.12%,P〈0.05);用药第10天,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5.35%VB90.70%,P〉0.05);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用药第5天和用药第10天其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用药第5天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9.30%VS27.91%,P〈0.05)。结论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时,定君生联合克霉唑栓较单用克霉唑栓临床疗效果好,且能有效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定君生在预防阴道炎复发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四川省人民医院妇科门诊686例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假丝酵母菌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在阴道炎常规治疗后给予定君生巩固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研究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君生能调整阴道菌群比例,维持阴道酸碱平衡,从而有效减少阴道炎的复发。  相似文献   

4.
定君生调整自然分娩后阴道菌群失调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自然分娩后阴道菌群的改变及其危害,探讨定君生用于恢复自然分娩后阴道菌群失调的效果。方法分别对57例正常体检妇女、50例晚期妊娠妇女和45例自然分娩产后妇女进行阴道pH检测,同时取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另外,选择产后42d来我院复查的产妇72例,随机分为两组,定君生组42例,连续应用定君生10d,对照组30例,对其中已存在阴道感染的患者应用达克宁栓或复方甲硝唑栓进行治疗,疗程均为10d,对比分析两组的阴道炎发生情况。结果产后阴道乳酸杆菌检出率明显低于孕前期和妊娠期(P〈0.01),产后阴道pH高于孕前期,两者之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产后阴道厌氧菌的比例下降,非正常菌和条件致病菌增多。产后42d细菌和念珠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为15.3%,产后3个月定君生组细菌和念珠菌性阴道病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然分娩可导致阴道菌群失调,使产后妇女易患细菌和念珠菌性阴道病,应用定君生可恢复阴道内乳酸杆菌的优势地位,对于防治产后细菌和念珠菌性阴道病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可宝净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可宝净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的疗效。方法将2004年5月-2005年4月在朝阳市二医院确诊为VVC的患者分为2组。单纯使用达克宁栓者(A组)60例,单纯使用可宝净者(B组)70例进行对照。对2组的临床症状及真菌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停药7—10d时与停药28-35d时,A、B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A组治愈后3个月复发人数为5例,B组复发人数为0例(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单纯使用可宝净与单纯使用抗真菌药物,均能够达到满意的治疗VVC的疗效。但可宝净治疗念珠菌病的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克霉唑阴道片、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定君生栓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我院就诊的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实验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定君生栓治疗,对照组给予克霉唑阴道片和定君生栓治疗,治疗前检测所有患者病原菌分布情况,治疗后随访3个月,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细菌培养结果共分离出158株假丝酵母菌,其中白色假丝酵母菌最多,占66.46%;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霉唑阴道片、硝夫太尔制霉素阴道软胶囊联合定君生栓治疗复发性假丝酵母菌性阴道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微生物制剂(阴道乳杆菌胶囊)对产后6周妇女特异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防治作用。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自2009年6月至2011年8月先后收集895例产后6周特异性阴道炎妇女,包括细菌性阴道病535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339例和滴虫性阴道炎21例,随机分成三组,第一组(n=200)阴道局部用乳杆菌胶囊(定君生)250 mg/d,连用10 d;第二组(n=200)阴道局部用抗菌药(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性阴道炎:甲硝唑栓500 mg/d,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克霉唑栓150 mg/d,连用10 d);第三组(n=200)阴道局部用抗菌药+乳杆菌胶囊(细菌性阴道病或滴虫性阴道炎:甲硝唑栓500 mg/d+定君生250 mg/d,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克霉唑栓150 mg/d+定君生250mg/d,连用10 d),三组均于停药1周后复查阴道分泌物以了解疗效,以及产后3、6、9、12个月分别复查阴道分泌物,以了解三组产后1年内阴道pH、乳杆菌数量变化情况及阴道炎复发率情况。结果 600例产后6周特异性阴道炎妇女中,单用定君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5%;用甲硝唑栓或克霉唑栓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7.5%;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抗菌药(甲硝唑栓或克霉唑栓)+定君生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与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定君生治疗两组1年内阴道pH明显降低,阴道乳酸杆菌数量明显增多,以+++~++++比例为主,且追踪1年阴道炎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与只用抗生素治疗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乳杆菌胶囊(定君生)是治疗特异性阴道炎的有效药物,与传统抗生素相比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定君生联合抗生素治疗特异性阴道炎,疗效更为显著,这不失为一个新的治疗途径。产后6周妇女特异性阴道炎选用微生态制剂(阴道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咪康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对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患者阴道微生态的影响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产科门诊就诊的妊娠期VVC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咪康唑栓400mg/晚,1次/d,阴道给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乳酸菌阴道胶囊0.25g/晨,1次/d,阴道给药,两组疗程均为10d。治疗结束后2周复诊观察并记录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阴道乳酸菌数量的变化,并比较其母婴结局。结果 2周后复诊,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χ2=4.23,P0.05);观察组乳酸菌数量明显多于对照组(χ2=59.66,P0.05)。观察组早产、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胎儿窘迫和新生儿黄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康唑栓联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妊娠期VVC患者的效果好,能增加阴道乳酸菌数量,恢复阴道微生态平衡,并可改善母婴结局,降低其早产、胎膜早破和产褥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定君生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BV)的疗效。方法将210例确诊为BV的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70例。Ⅰ组应用甲硝唑口服,Ⅱ组应用定君生胶囊局部用药,Ⅲ组应用定君生联合甲硝唑。停药后1周复诊,停药后3个月复查,对3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7%、85.7%、94.5%;3组复发率分别为34.3%、25.7%、14.3%。第Ⅲ组有效率高于第Ⅱ组更高于第Ⅰ组,第Ⅰ组复发率高于第Ⅱ组,更高于第Ⅲ组,Ⅰ、Ⅱ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Ⅰ、Ⅲ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定君生联合甲硝唑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疗效好,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连总生物碱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及对阴道微生态的影响。方法选取VVC非妊娠期患者101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1例),观察组使用黄连总生物碱阴道栓,对照组使用克霉唑阴道片,观察两种药物对VVC临床效果及对阴道微生态影响。结果观察组治愈率为83.67%,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治愈率为86.00%,总有效率96.00为%,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杆菌分级正常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VVC症状评分、分群密集度与多样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连总生物碱治疗VVC的临床疗效基本等同于克霉唑,在乳杆菌分级方面优于克霉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VI服液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F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儿童F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饮食调整、多饮水、规律排便和加强排便功能锻炼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对照组患JLDI用单纯乳果糖口服液治疗,疗程均为6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χ2=4.46,P〈0.05)。治疗中观察组出现4例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症状均较轻,两组患儿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4,P〉0.05)。结论酪酸梭菌活菌散联合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儿童Fc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乳果糖口服液治疗,安全性较佳,并能降低其复发率,具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VC)和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RVVC)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水平。方法收集健康人群、VVC和RVVC病例,给予规范化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各组MBL水平的变化,并进行随访。结果发现各组的MBL水平VVC组>RVVC组>健康组,但各组之间及各组本身治疗前后的MBL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VVC组复发者5例,占14%,RVVC组复发者13例,达到48%,两组复发者与未复发者的MBL水平,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MBL的水平在VVC患者中的水平高于RVVC患者,两者的复发率基本与既往文献报道一致,对于VVC患者来说,MBL水平高于0.8 ng/mL似乎患RVVC的风险稍小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亚临床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方法选择宫颈HPV亚临床感染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予以重组人干扰素α-2b栓阴道内放置,每晚1枚,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对照组患者予以双唑泰栓阴道塞入,每晚1枚,隔日1次,10d为1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X^2=4.11,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治疗期间分别出现不良反应4例和2例,均为阴道瘙痒,症状较轻微,未发生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8,P〉0.05)。结论重组干扰素α-2b栓治疗宫颈HPV亚临床感染的疗效较肯定,具有不良反应轻,安全性较好,使用方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疗效。方法76例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予以补液、抗病毒、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布拉酵母菌散剂和蒙脱石散治疗,对照组患儿予以单纯的蒙脱石散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个月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治疗72h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χ2=4.15,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患儿CD4+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上升,CD8+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后CD4+、CD8+、CD4+/CD8+比值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散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肠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安全性较好,与增强患儿的细胞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化疗联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0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给予灌注化疗,每4周进行一次灌注化疗,对照组(n=54)进行3次,治疗组(n=54)只进行一次。治疗组给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评价生活质量Kamofsky评分,治疗前后检查患者的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包括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AVr)、白蛋白(ALB)、总胆红素、肌酐及尿素氮等指标),甲胎蛋白(AFP),T细胞亚群和加强肝脏CT扫描。随访1年,经CT确定肝癌复发。结果:治疗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为59.26%,对照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为37.03%,两组Kamofsky评分有效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症状变化相比较,除腹胀外其余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两组相比较,ALT和AF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T细胞亚群变化相比较,治疗组各项指标均变化显著(P〈0.05)。治疗后随访一年,治疗组复发率为22.22%;对照组复发率为53.70%。两组治疗一年后复发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化疗结合冷循环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肯定,并发症及副作用小,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6例)和对照组(n=36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多饮水、调整饮食结构与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观察组患者予以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420mg/次,3次/d,温水口服)联合莫沙比利(5 mg/次,3次/d,餐前30 min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予以单纯莫沙比利治疗,剂量与方法同观察组,两组均连用6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6个月和1年内的复发情况。结果治疗6周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78%(χ2=4.18,P〈0.05)。治疗中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例(8.33%),对照组出现5例(13.89%),症状均较轻,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0,P〈0.05)。治疗后随访观察6个月和1年,观察组分别复发4例(11.11%)和9例(25.00%),对照组分别复发11例(30.56%)和18例(50.00%),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13和4.80,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莫沙比利治疗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效果确切,可迅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并可降低其复发率,具有预防病情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酪酸梭酸活菌治疗儿童厌食症的疗效及预防复发作用。方法选取儿童厌食症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两组患儿均予以健胃消食药和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儿加用酪酸梭酸活菌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照组患儿加用单纯的葡萄糖酸锌治疗,两组患者的疗程均为8周。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随访1年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5%(χ2=5.14,P〈0.05),两组患儿治疗中未发生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1年,观察组患儿的复发率(23.08%)明显低于对照组(46.88%)(χ2=4.45,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酪酸梭酸活菌用于儿童厌食症治疗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安全性好,并能降低其复发率,预防病情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2012年4月至2012年11月期间在我科住院治疗的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氨氯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美托洛尔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血压以及心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的舒张压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舒张压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思(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效果显著,优于单纯应用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米诺地尔酊局部治疗斑秃的疗效及其对外周血IFN-γ、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斑秃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灵丹片,于皮损处外涂米诺地尔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复方甘草酸苷片;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前后观察SALT评分、血清IFN-γ和IL-10水平,评价临床疗效,记录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67%、71.67%(P〈0.05),SALT评分均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观察组SALT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IFN-γ水平降低,IL-10升高(P〈0.05),且与对照组相应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67%、3.33%(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米诺地尔酊局部治疗斑秃具有较高的临床总有效率,改善了斑秃的皮损状况,调节Th1/Th2细胞因子趋于平衡,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对斑秃的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借鉴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