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烂秧的范围和类型水稻幼苗死亡现象有烂秧和死苗二种。习惯上在积水秧田和湿润秧田中的一部分死苗称为烂秧;陆床育苗、各种保温育苗和旱直播田的幼苗死亡称为死苗。其主要类型如下:  相似文献   

2.
黄化水稻幼苗转绿期AOX1基因家族的表达与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完全黄化的水稻幼苗叶片在持续光照下总呼吸速率、交替途径的速率以及交替途径在总呼吸中的比值均上升,但以水稻AOX1基因家族3个成员的特异性片段为探针,仅观察到其中AOX1c转录本的增加。交替途径的专一性抑制剂SHAM可以降低水稻幼苗在持续光照过程中的相对光合放氧速率与叶绿素含量。同时,水稻黄化幼苗光照前黑暗处理时间越长,在恢复光照后交替途径能力的增加越显著,表现了转绿进程与交替途径之间的相关性。推测加强交替途径可能是植物缓和能量和物质需求矛盾的一个重要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为了今后在高等植物代谢(包括呼吸及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打基础,进行了水稻幼苗呼吸途径的探索性试验。试验材料是天津军粮城农场1954年、华北农业科学研究所1955年收获的银坊水稻种子,在30℃黑暗温箱中萌发,实验前24小时去胚乳的五天幼苗。幼苗的呼吸系用Warburg氏微量呼吸计在30℃测定。用饲餵实验和加呼吸抑制剂的方法追寻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途径。由实验结果发现在幼苗中呼吸途径是多方面的,我们认为幼苗呼吸作用的多种变化是一种适应  相似文献   

4.
讲授糖酵解底物的一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糖酵解是呼吸作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定义为"淀粉、葡萄糖或其他六碳糖在厌氧状态下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1,2].糖酵解产物丙酮酸在有氧条件下可彻底氧化生成CO2和H2O,而在厌氧条件下可生成乳酸和乙醇,因此糖酵解是有氧呼吸和厌氧呼吸的共同途径.糖酵解途径是讲授植物呼吸作用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重点.从糖酵解的定义可知,糖酵解的底物为淀粉、葡萄糖或其他六碳糖,在一些参考书中主要以葡萄糖为底物进行讲解,而对淀粉和其他六碳糖涉及较少[1,3].为使糖酵解途径的教学内容更完善,我们对淀粉和其他六碳糖等底物如何进入糖酵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重庆及西南稻区水稻幼苗期倒春寒频发,常常导致秧苗生长迟缓,白化、烂秧等发生,制约了优质水稻安全生产和轻简化技术的应用.本研究以耐冷性较强的渝17S和对低温敏感的Y58S为材料,对比研究了3叶龄幼苗经4℃低温处理后,二者可溶性糖、海藻糖、脯氨酸、丙二醛和过氧化氢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6.
苯氧肟酸对萌发水稻芽鞘的生长和呼吸只有较小抑制;而抑制幼根的大部分呼吸和90%以上的生长。KCN对幼根生长和呼吸的抑制均小于苯氧肟酸。初步看出:水稻幼根的呼吸存在有细胞色素途径,但以抗氰交替途径为主,幼根的生长可能主要受被氧肟酸抑制的抗氰交替途径所控制。缺氧时虽然细胞色素途径也受阻,但根中交替途径所占比例较大,对缺氧更敏感。因此设想,缺氧抑制水稻幼根生长的原因之一,可能与交替途径不能正常运行有关。  相似文献   

7.
不同教材或参考书中对生物细胞产能代谢中的发酵、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无机物的有氧氧化等概念解释不一致,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误解。试图通过对微生物和动、植物细胞的产能代谢类型的划分和界定标准的讨论,进一步明确区分发酵与无氧呼吸、无机物的有氧氧化与有氧呼吸等名词的具体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了对杂交水稻汕优36及其亲本幼苗根系生长、蛋白质含量、呼吸强度和G_6PDH、IDH、PK三种呼吸酶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杂种汕优36和其亲本相比,前者具有生长量高和呼吸强度低的特点。在呼吸代谢特点上,母本珍汕97A具有较高的IDH活力,父本IR36具有较高的G_6PDH活力。杂种汕优36PK活力高于双亲.但它在三种酶活力中所占比重与其它两种酶活力所占比重一样均居于双亲之间。作者认为,以PK活力为代表的EMP途径运转状况及EMP、TCA和HMP三条呼吸代谢途径之间的关系可能对杂交水稻幼根生长优势的形成起作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水稻幼苗期喷施100 mg/L NaHSO3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与呼吸强度,此与NaHS03增加稻苗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向根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答:细菌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菌的有氧呼吸与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细菌的呼吸链位于细胞膜上,因而细菌的有氧呼吸在细胞膜中进行,而不象真核生物那样主要在线粒体中进行.  相似文献   

11.
于水稻幼苗期喷施100mg/LNaHSO3能促进水稻幼苗根系生长,提高根系活力与呼吸强度,此与NaHSO3增加稻苗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速率,增加光合产物向根运输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甲基磺酸乙酯对水稻萌发种子的生理效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不同浓度的EMS处理预浸泡的水稻种子,对水稻萌发种子细胞内呼吸代谢有明显的影响。低剂量的EMS刺激呼吸,提高细胞色素氧化酶和α-淀粉酶活性,从而促进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较高剂量的EMS抑制呼吸以及与之有关的细胞色素氧化酶、α-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等多种酶活性,科子发芽势和发芽率、幼苗生长高度和根系活力也随之下降。实验结果表明,EMS对细胞呼吸以及上述三种酶类活性的影响是导致水稻种子发芽率和幼苗生长高度、根系活力改变的重要生理原因。  相似文献   

13.
鹿红 《生物学通报》2003,38(2):48-48
原核生物是由原核细胞构成的。主要包括 :细菌、蓝藻、原绿藻、放线菌和立克次氏体及衣原体。在原核细胞的原生质体内有 1个 DNA的区域 ,称为拟核 ,拟核没有核膜和核仁的分化 ,原生质体中只有核糖体而没有其他细胞器。那么 ,原核细胞是如何进行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呢 ?下面仅就细菌和蓝藻如何进行上述生理过程做一简单分析。1 细菌的有氧呼吸众所周知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而细菌是原核生物 ,其细胞质中没有线粒体 ,所以 ,很多同学错误地认为细菌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其实 ,多数细菌是属于好氧性的 ,即通过有氧呼吸…  相似文献   

14.
<正>肿瘤细胞在恶性的进程中会将能量产生途径从氧化磷酸化转变为糖酵解,即使在有氧条件下也是如此。这一过程又称瓦伯格效应,而翻转这一效应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一种新的广谱策略。本文的研究人员将立足点放在了肿瘤细胞中的解偶联蛋白2(UCP2)这一线粒体膜转运蛋白。与其他家族成员相似,UCP2具有经典的解偶联效应,能将线粒体呼吸与ATP产生  相似文献   

15.
廉平湖等同志在《植物生理学通讯》发表了“水稻烂秧的原因及其防止措施的原则”一文,阐明“缺氧”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培育壮秧的原则性意见。笔者读后,颇有启示。但文章中对烂秧类型的划分以及强调“缺氧”是烂秧的主导因素,都是值得讨论的。愿提出不同的意见,求教于读者,并与廉平湖等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16.
以岷当归幼苗为材料,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了在低温(4℃和-7℃)胁迫下交替呼吸途径对当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荧光特性的影响,探讨交替呼吸途径在当归响应低温逆境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温度的降低和处理时间的延长,当归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实际光化学效率[Y(Ⅱ)]、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及光化学淬灭系数(qL)逐渐降低,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升高;同时,低温胁迫也导致当归幼苗叶片交替呼吸容量显著升高;在低温胁迫下,经交替呼吸途径抑制剂[1 mmol·L~(-1)的水杨基氧肟酸(SHAM)]预处理的当归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Y(Ⅱ)、ETR及qL进一步显著下降,而NPQ进一步显著升高,且温度越低升降幅度越大。研究发现,低温胁迫对当归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合成以及PSⅡ的光化学性能产生了显著抑制,低温胁迫下交替呼吸途径对当归幼苗叶绿素合成以及PSⅡ的光化学性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光质对水稻幼苗超弱发光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长在不同光质下的水稻幼苗叶片的超弱发光(UBE)随着其生长进程不断增强,光质对UBE有显著影响,生长在白光下的水稻幼苗的UBE明显高于生长在红光或蓝光下的水稻幼苗的UBE,而红光和蓝光处理之间无显著差异.同时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变化也是白光处理的水稻幼苗GS活性明显高于红光和蓝光处理,而后两者之间也无显著差异.表明光质对水稻幼苗UBE和GS活性的影响是相似的,可能与叶绿体的发育和光合作用有关.讨论了超弱发光的生物学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用稻瘟病菌孢子和毒素处理水稻幼苗能诱导水稻对稻瘟病的抗性,经诱导的水稻植株提取液对稻瘟病菌生长有抑制作用。苯丙烷类代谢途径的三个关键酶(PAL、CA4H、4CL)活力在水稻萌发过程中都有一个消长过程,并存在着伴随性。毒素处理提高了PAL和4CL的活力。  相似文献   

19.
以耐低氧性具有明显差异的两个网纹甜瓜(Cucumis melo var. raticulalus)品种为试材,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幼苗生长、根系活力及根系呼吸关键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根际低氧胁迫下,两品种幼苗生长均受到明显抑制,而根系活力升高;根系PDC活性两品种均显著提高,品种间无显著差异; MDH活性两品种均显著降低,且耐低氧性弱的‘西域一号’下降幅度较大;根系ADH和LDH活性两品种均显著提高,耐低氧性强的‘东方星光’ADH活性增加的幅度显著高于耐低氧性弱的‘西域一号’,而‘西域一号’LDH活性增加幅度显著高于‘东方星光’。说明‘东方星光’在低氧胁迫下能保持较高的有氧呼吸水平,无氧呼吸的主要途径为乙醇发酵,而‘西域一号’在低氧胁迫下无氧呼吸的主要途径为乳酸发酵。  相似文献   

20.
土壤施钙诱导水稻幼苗抗低温和抗病生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试验发现,以干土重1%的CaO混土处理培育水稻秧苗,能显著提高幼苗的抗低温和抗立枯病能力.对其生理机制研究表明,该处理对水稻幼苗体内活性氧清除酶系统具有显著影响,与空白对照处理相比。施钙处理的水稻幼苗根部和地上部SOD活性增强;根部POD活性显著增强,地上部POD活性下降;根部和地上部CAT活性则先下降,后上升;根部和地上部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所上升.POD同工酶PAGE电泳结果表明,CaO处理的水稻幼苗地上部POD同工酶谱带明显减弱和减少,而根部POD同工酶谱带增强和增多.这些结果揭示了土壤施加CaO可提高水稻幼苗抗低温和抗病能力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