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2.
3.
白眉鹟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眉鹟Ficedula zanthopygia(Hay)是雀形目鹟科鸟类,每年5月上句从南方迁到小兴安岭林区,根据我们在带岭、南岔、伊春等地考察,在针阔混交林树洞内繁殖,9月下旬又陆续飞往南方越冬,在这些地区是夏候鸟。 在落叶松人工林招引益鸟区内,白眉鹟很喜欢在山雀式和半开口式人工巢箱中繁殖,是人工招引的优势种类之一。 相似文献
4.
极北鲵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87-1991年4-10月对极北鲵的调查,试验结果表明,每年4月中,下旬出蛰,繁殖后休眠在5月上旬结束,9月中旬开始入蛰。孵化期15-20天,孵化率95.20%,孵化起点温度为1.53℃,孵化有效积温为263.16日度。变态期80-90天,人工饲养下的变态率为87.5%。 相似文献
5.
沼泽山雀繁殖习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沼泽山雀 Parus palustris Linné的繁殖习性,国内仅有郑作新、钱燕文(1958)在河北昌黎果区对Parus palustris hellmayri Bianchi作过部分观察工作,La Touche(1930)、Wilder and Hubbard(1938)、清栖辛保(1954)、郑光美(1963)等对沼泽山雀的营巢场所、巢卵特点等有所记述,但系统的繁殖习性观察工作尚未见有报导。 1963—1964两年的3—6月间,我们在辽宁草河口林区对Parus palustris brevirostris(Taczanovski)的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所得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麻雀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关于麻雀(即树麻雀Passer montanus saturatus)的繁殖习性,国外Witherby(1938)、Bannerman(1953)、清栖幸保(1954)等,国内寿振黄(1936)、潘炯华(1960),均有零星记载或报导。近几年来,我们在河北省昌黎县凤凰山(1955—1956)、北京南郊和义农场(1957)及河北省大兴县李营(1960)等地,曾经进行了多方面的观察,以补以往工作的不足,令将所得结果,加以分析整理,供有关方面参考。 参加这项工作的,除执笔者外,还有尹达云、刘炳谦、常庆顺等同志。在总结过程中,夏武平先生和钱燕文同志给予很大帮助,王林瑶同志特地供给了麻雀雏鸟食性的材料,这里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8.
9.
乌鸫繁殖习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乌鸫(Turdus merula mandarinus)是我国南部常见的园田益鸟,有关它的繁殖资料,La Touche(1925—30)、郑作新(1947)、郑作新等(1963)曾作过一些零星的记述,笔者于1977至1982年间,在贵州的望谟、龙里、清镇等地对它的繁殖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蛇类雌雄异体,外表上无明显区别。一般雄性尾基部略膨大,尾较雌性略长(尾下鳞略多些).蛇是体内受精的动物,交配期一般在春末夏初出蛰后进行,秋冬之交也常有交配现象。各种蛇类的生殖季节不尽相同,如眼镜蛇的交配期一般是在4~6月;银环蛇多在8~10月;尖吻蝮(五步蛇)在10~11月;蝮蛇在5~9月等。雄蛇有一对交接器,在肛孔两侧,由内向外翻出。每次交配,只使用一侧的交接器。交接器平时藏在雄蛇尾基都内,在交接时伸出来。交接器上有倒钩和棘状突起,如翠青蛇的雄性交接器前端膨大,每个棘上生有若干棘突(见图1、图2).雌蛇到了性器官发育成熟时,游到外面的草丛中,不断地将性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出来。雄蛇接到求偶信号后,会立即顺着雌性激素的气味爬来,伏在雌蛇身上。当雄蛇交接器触到雌蛇泄殖腔时,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鼋(Pelochelys cantorii, 1864)属于中国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生物学资料相对匮乏, 2015和2016年连续2年对人工驯养的4只亲鼋(2雌2雄)进行了繁殖生物学研究。人工驯养鼋的产卵期集中在5—8月, 夜间产卵, 无护卵行为。通过视频观察分析, 鼋产卵过程可分为Ⅳ个阶段。2只雌鼋2015年共产卵10窝, 每窝32—50枚, 共406枚, 受精273枚, 受精率为67.24%, 孵出稚鼋140只, 孵化率为51.28%; 2016年共产卵11窝, 每窝40—55枚, 共489枚, 受精353枚, 受精率为72.19%, 孵出稚鼋212只, 孵化率为60.06%。鼋卵圆形, 刚性, 均重(16.82±1.99) g, 卵直径(3.10±0.18) cm, 刚孵出稚鼋均重(13.60±0.85) g, 在人工控温下平均孵化期为(64.94±3.47)d。繁殖数据表明这2对鼋处于生育盛年期。针对2016年的繁殖数据分析, 2只雌鼋每窝产卵量无明显差异, 卵均重和卵直径间有显著相关性, 雌鼋1个体体重大于雌鼋2, 前者产的卵均重显著大于后者, 孵出稚鼋的初重差异也显著, 卵大, 稚鼋也大。孵出的稚鼋以活鱼苗为饵料, 在温室内人工养殖周年, 均重可以达(510.30±82.77) g。研究旨在为鼋繁育生物学提供基础性数据, 为其资源保护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凤头百灵(Galerida cristata Leautungensis)是内蒙古准格尔旗的一种较常见的留鸟。我于1965—1974年在沙圪堵镇附近,对其繁殖习性进行了观察。 成鸟多成对活动,幼鸟出飞后至次年初春多按小家族三五成群或集体十多只的小群。3、4月间配偶成对,占据巢区,选择巢址,营巢繁殖。繁殖期间常见雄鸟在几十米至百米的上空悬飞停留,久久鼓翼鸣唱,然 相似文献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