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BTV-HbC株和蓝舌病毒标准株BTV-10分别接种在不同种系细胞如猴肾传代细胞(Vero)、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神经胶质瘤细胞(C6)等细胞株上,比较研究了BTV-HbC在不同种系细胞上的增殖特征,BTV-HbC与BTV-10在相同细胞上的复制增殖特征,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用免疫交叉反应研究了BTV-HbC株与BTV-10型标准株之间的血清学关系.本研究结合本室对BTV-HbC株基因组图谱分析和蓝舌病毒群特异性抗原编码基因S7的RT-PCR分析,进一步证实了BTV-HbC株可能是一个新的血清型蓝舌病毒.  相似文献   

2.
苦瓜MAP30蛋白基因克隆、表达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PCR技术,从苦瓜总DNA中扩增出编码MAP30成熟蛋白的基因,经测序鉴定后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构建成带有N端6Histag的融合表达载体。表达载体用CaCl2介导的化学转化法转化E.coliBL21(DE3),然后利用PCR筛选阳性克隆。工程菌经1mmol/LIPTG诱导4h实现高效表达,而且在30℃时融合蛋白表达量最高,约占菌体总蛋白56%。可溶性分析表明,该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主要以可溶的形式存在。重组蛋白通过Ni2+鏊合亲和层析进行纯化,纯化蛋白占上清总蛋白37.2%,发酵液产率为250mg/L。Western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可与兔抗histag多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反应。利用MTT法分析重组MAP30的细胞毒性,结果表明其对小鼠3T3和S180肿瘤细胞株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ID50分别约为50μg/ml和30mg/ml,而对人正常胚肺二倍体WI38细胞株的毒性极小。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正己烷、二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与乙醇)对非洲马铃果的果籽进行索氏提取,测定提取率;以人宫颈癌细胞(Hela Cells)与人肝癌细胞(SMMC-7721细胞株)为对象,对5种有机相的非洲马铃果果籽提取物进行体外细胞毒理性研究,测定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马铃果果籽丙酮提取物对SMMC-7721癌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活性,同时也表现出对Hela癌细胞较高程度的抑制作用;正己烷提取物对Hela癌细胞具有相对较明显的抑制活性,对SMMC-7721癌细胞药理活性不显著;其他有机相提取物几乎没有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4.
BTV HbC株和蓝舌病毒标准株BTV 10分别接种在不同种系细胞如猴肾传代细胞 (Vero)、人宫颈癌细胞(Hela)和小鼠神经胶质瘤细胞 (C6)等细胞株上 ,比较研究了BTV HbC在不同种系细胞上的增殖特征 ,BTV HbC与BTV 10在相同细胞上的复制增殖特征 ,病毒与细胞相互作用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用免疫交叉反应研究了BTV HbC株与BTV 10型标准株之间的血清学关系。本研究结合本室对BTV HbC株基因组图谱分析和蓝舌病毒群特异性抗原编码基因S7的RT PCR分析 ,进一步证实了BTV HbC株可能是一个新的血清型蓝舌病毒  相似文献   

5.
研究桑根酮D的体内外抗肿瘤作用。采用的体外实验,桑根酮D溶液体外共培养三种癌细胞(人肝癌HepG2细胞、小鼠黑色素瘤B16F0细胞、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采用SRB法(Sulforhodamine B)检测桑根酮D对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计算IC_(50)。对黑色素瘤细胞(B16F0和B16F10细胞)给予不同浓度的桑根酮D,考察其对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采用的体内实验,建立小鼠H22肿瘤模型并分组,三个剂量的桑根酮D分别为12.5、25、50 mg/kg,考察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显示,桑根酮D抑制B16F0、B16F10、HepG2细胞增殖,HepG2细胞对桑根酮D最敏感,得IC_(50)为22.61±0.26μmol/L。随着桑根酮D浓度的增加,抑制细胞的作用增强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桑根酮D促进B16F0细胞内黑色素生成,促进细胞分化。12.5、25、50 mg/kg剂量的桑根酮D对小鼠肝癌细胞H22移植瘤抑制率为32.51%~45.72%。给药组小鼠的体重及各脏器指数变化与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得出结论,桑根酮D具有体内外抗肝癌作用和促进肿瘤细胞分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蝎毒粗粉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以及荧光标记的方法,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具有诱导SMMC7721和Hela凋亡的作用。结论: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及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研究酪氨酸激酶相关蛋白2(tyrosinase related protein 2,TRP-2)和gp100质粒DNA在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中的抗肿瘤作用。TRP-2及gp100在人类和鼠类黑色素瘤中均高度表达。鼠源gp100(mgp100)和鼠源TRP-2(mTRP-2)在小鼠中的免疫原性较差,而异源黑色素瘤相关抗原可打破这些免疫耐受。使用电脉冲法免疫人源gp100(hgp100)和人源TRP-2(hTRP-2)质粒在B16F10肿瘤模型中表现出显著的保护作用。TRP-2和gp100质粒免疫结合Ii-PADRE(invariant Pan DR reactive epitope)和鼠源白介素-12(murine interleukin-12,mIL-12)质粒有效消退了建立的皮下B16F10肿瘤。上述结果表明,肌肉内注射异源DNA疫苗结合Ii-PADRE与IL-12质粒使用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黑色素瘤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对丹参酮ⅡA进行结构修饰,合成了羟基丹参酮ⅡA。采用MTT法考察了羟基丹参酮ⅡA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人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羟基丹参酮ⅡA对三种肿瘤细胞增殖都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羟基丹参酮ⅡA对SGC-7901细胞抑制作用最强,其IC_(50)为4.18μM;对HeLa细胞的抑制作用次之,其IC_(50)为6.08μM;对HepG-2细胞抑制作用较弱,其IC_(50)为10.20μM。而丹参酮ⅡA对SGC-7901细胞、HeLa细胞和HepG-2细胞的IC_(50)分别是17.15μM、27.28μM和46.34μM。羟基丹参酮ⅡA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明显强于丹参酮ⅡA(P0.05)。  相似文献   

9.
岩藻糖基转移酶(fucosyltransferases,FUTs)是一类催化糖蛋白和糖脂发生岩藻糖基化(修饰)酶,主要包括FUT1~FUT9。已有研究证明,很多癌组织中都有不同FUT基因表达升高的现象。本研究证明,表皮鳞癌细胞的增殖能力与几种FUT基因表达水平有关。本文比较研究了人表皮鳞癌A431和SCC12细胞的增殖速度和几种FUT的表达状况,以揭示鳞癌细胞增殖能力与几种FUT基因表达水平的关系。细胞倍增时间结合MTT法揭示,鳞癌A431细胞的倍增时间约为26 h,而鳞癌SCC12细胞的倍增时间约为33 h(P < 0.05),提示A431细胞增殖速度比SCC12细胞明显加快。与增殖速度一致的是,Western 印迹显示,A431细胞中与DNA合成相关的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蛋白表达水平比SCC12细胞高。实时定量PCR(qPCR)检测FUT1-9基因 mRNA转录本,揭示A431细胞中几种FUT基因的mRNA水平均显著高于SCC12细胞。凝集素免疫印迹法和Western 印迹法进一步证明,A431细胞中总蛋白的岩藻糖基化水平比SCC12细胞中的明显升高。敲低FUT4基因表达后,A431细胞中LeY寡糖的表达水平下调,细胞增殖被明显抑制。这些结果证明,较强的表皮鳞癌细胞增殖能力可能与几种FUT基因的高表达,以及糖蛋白的岩藻糖基化(修饰)相关。岩藻糖基转移酶表达水平与临床表皮鳞癌的恶性增生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证明。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黄泥螺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生长的影响,以及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测黄泥螺提取物对B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得到48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8.56 ug/ml.当黄泥螺提取物浓度为70ug/ml时,台盼蓝排斥试验显示有部分细胞死亡.经Hoechest 33258染色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培养的细胞中出现凋亡小体,细胞核发生固缩;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DNA大片段;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表明,细胞生长周期发生变化并检测到凋亡峰.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B16细胞经过黄泥螺提取物处理后,B1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被阻滞,B16细胞受到诱导后存在凋亡.因此,黄泥螺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苦瓜提取物MAP30抗病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苦瓜作为药食同源的植物 ,含有许多有效成分 ,其中 MA P30是近来研究比较多的一种蛋白成分。本文概述了 MAP30的提取及其氨基酸结构 ,并从 RN A N -糖苷酶活性、DN A拓扑学失活功能、HIV- 1整合酶抑制功能三个方面论述了 MAP30抗病毒的机理  相似文献   

12.
使用protparam、PHDhtm、PredictProtein等生物信息学在线服务器,对MAP30蛋白进行全面分析预测,研究MAP30蛋白具有的抗HIV活性,为临床应用提供抗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结果表明:MAP30蛋白为稳定的碱性疏水蛋白,序列上存在三段跨膜螺旋结构和一段无序化位区域,肽链上的二硫键可使分子间形成聚集体,是一种分泌蛋白。MAP30蛋白序列包含信号肽、低复杂度区域和RIP样活性区域3个区域,具有细胞外被膜、异构酶、免疫应答三种功能。序列上分布着N-糖基化位点、N-豆蔻酰化位点、Shiga/ricin核糖体失活蛋白活性位点和多段蛋白激酶磷酸化位点。  相似文献   

13.
庄东红  欧阳永长  胡忠 《遗传》2004,26(5):701-704
根据已报道的序列,把苦瓜(Momordica charantia) MAP30基因成功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 )中,并对PCR快速检测阳性克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直接用菌落、菌液、酚氯仿处理过的菌液,以及提取的质粒进行PCR都可以成功地筛选阳性菌落.其中,酚氯仿处理过的菌液PCR与质粒PCR的结果最接近,而且比质粒PCR简单,因此可作为方便可靠的阳性克隆筛选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苦瓜中克隆MAP30全长基因,并将该基因连接至表达载体pPIC9中,建立酵母菌落PCR筛选方法。方法采用改良SDS法从苦瓜表皮中提取基因组DNA,设计特异性的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全长861bp的MAP30基因。该基因经XhoⅠ和EcoRⅠ双酶切,连接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C9中。重组载体转化GS115菌株,运用菌落PCR鉴定重组菌株。结果:基因测序表明,该基因已成功插入酵母表达载体pPIC9α-factor分泌信号下游,同源性分析表明该基因与GeneBank(AF284811)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9%,氨基酸同源性达100%。菌落PCR显示外源基因已整合入酵母GS115菌株中。结论:成功地克隆了MAP30全长基因,并构建了含MAP30基因的重组毕赤酵母表达载体,并获得了整合菌株,为下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The gene encoding MAP30 protein was cloned from bitter melon and recombinant MAP30 was expressed and purified. The human hepatoma G2.2.15 cells were exposed to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AP30. MTT assay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cytotoxicity of the drugs and real-time PCR and Southern hybridization were applied to quantify extracellular HBV DNA and replicative intermediates intracellular and cccDNA in nucleus. HBsAg and HBeAg were assess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posure of HepG2.2.15 cells to MAP30 resulted in inhibition of HBV DNA replication and HBsAg secretion. After exposed to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MAP30 for 2, 4, 6, and 8 days respectively,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extracellular HBV DNA, HBsAg, and HBeAg of each concentra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 After 9 days of treatment, the inhibition rates of extracellular HBV DNA of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differed greatly (P < 0.001). The MAP30 could inhibit the production of HBV (P < 0.01) dose-dependently. The expression of HBsAg wa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by MAP30 dose-dependently (P < 0.001) and time-dependently (P < 0.001). Lower dose of MAP30 (8.0 μg/ml) could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HBsAg and HBeAg.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证明miR-30a、miR-30b靶向GW182,探索HeLa细胞中miR-30a、miR-30b及GW182的生物学功能。方法:生物信息学预测分析表明GW182的3'UTR区存在4个保守的miR-30a、miR-30b靶位点,将含有靶位点的序列片段构建到萤光素酶报告载体中,检测miR-30a、miR-30b与靶位点的结合情况;用阳离子脂质体转染GW182 siRNA和miR-30a、miR-30b mimics,检测GW182下游功能的变化。结果:miR-30a、miR-30b能够靶向GW182;qPCR及Western印迹证明miR-30a、miR-30b可以在mRNA与蛋白水平上降低GW182的表达,同时影响GW182所参与的miRNA/siRNA对靶基因的抑制作用。结论:GW182是miR-30a、miR-30b的靶基因,揭示了miR-30a、miR-30b通过靶向GW182影响miRNA/siRNA作用途径的新功能。  相似文献   

18.
热休克蛋白30是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sHSPs)中的一种,也是真菌中研究最广泛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多种真菌编码热休克蛋白的基因序列已经被克隆和检测,HSP30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应激水平下的表达和转录水平的调控,HSP30在应激反应中的合成机制仍不是很清楚,综述了它的研究概况以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高洁  赵雅男  姜庆五 《病毒学报》2007,23(2):121-124
为了了解上海市不同年龄组人群的Echo30病毒隐性感染情况及IgG抗体阳性率分布。采集上海市412份不同年龄组人群血清,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的Echo30IgG抗体。发现受检普通人群血清中Echo30IgG抗体阳性率为25.8%。其中1岁以下婴幼儿中未见抗体阳性者,15岁以下儿童抗体阳性率较低(10%~16.7%),15岁以上人群抗体阳性率水平明显升高(45.0%~46.7%)。孕妇与普通人群抗体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上海市人群中存在隐性感染者,人群通过自然感染获得免疫保护,15岁以下儿童为Echo30感染及发病的高危人群,母体传递给婴幼儿的抗体水平较低,不能为婴幼儿提供先天性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