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广西来宾县合山马滩,上二叠统合山组剖面完整,腕足类化石丰富。经酸蚀处理后,常可获得十分完美的硅化标本。本文描述的新属Schizopleuronia gen nov.和Matanoleptodus gen.nov.,均产于合山组中部厚约15米的薄层硅质灰岩。这套硅质灰岩,除含近20种腕足类(如Tyloplecta yangtzeensis,Haydenella kiangsi-  相似文献   

2.
1978年春以来,我所二叠、三叠系界线研究组,多次在苏南、浙北、皖东南地区进行二叠一三叠系界线的研究工作,从这个地区采获的大量腕足类化石,部分研究成果已发表(赵金科等,1981;廖卓庭,1979,1980)。本文就近年来我们进一步掌握的材料(插图1),加以整理研究,予以报道,以利于对该地区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早期地层及其所含生物群的全面了解。本文共记述腕足类1新属,10新种,2新亚种,这些腕足类化石的地层、地理分布详见表Ⅰ。苏、浙、皖三省邻接的宜兴、长兴、广德一带,龙潭组含煤沉积广泛发育。在被当地地质  相似文献   

3.
二叠纪时我国南部直形贝超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最后历史阶段,个体及属、种数量繁多,剧烈分化。它们之中有不少是层位稳定,分布广泛,对二叠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广西来宾县城东南地区晚二叠世早期头足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地层概述本文研究的头足类化石采自广西来宾县城东南鹅头山、红水河蓬莱滩和泡水等地的合山组。1980年,笔者与广西区调队卢宏金一起观察了上述剖面,并实测了红水河蓬莱滩剖面,采集了大量的头足类化石。红水河蓬莱滩剖面合山组的地层层序如下:  相似文献   

5.
记述了甘肃玉门上二叠统西大沟组上部恐头兽类Anteosauridae科一新属新种-玉门中华猎兽(Sinophoneusyumenensisgen.etsp.nov)该化石与俄罗斯伊舍夫地区Ⅱ带的Titanophoneus处于同一进化水平,其时代应为晚二叠世早期,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原始肉食anteosaurid恐头兽类头骨化石,甘肃西部在继俄罗斯,南非之后该类原始似哺乳爬行动物化石的又一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6.
广西宜山地区上石炭统与下二叠统界线附近的珊瑚由下面上可划分为5个组合带:(1)Paracarruthersella-Carinthiaphyllum carnicum(Pa-Ca)组合带,(2)Pseudocarniaphyllum-Pseudozaphrentoides mapingensis-Antheria polygonalis(Pa-Pm-A)组合带,(3)Chusenophy-Poly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队在进行区域地质调查和专题研究时,测制了一些二叠系剖面,采集了众多的化石,其中四射珊瑚经笔者鉴定,选取2新属4新种予以描述报道。这些新种是:Kepingohyllum szechuanophylloidea sp. nov, Wentzelloides (Multimulinus) zhenfengensis sp. nov., Symmetrites clegans gen. et sp. nov.和Houchangophyllum magnum gen. et sp. nov.。Wentzelloides (Multimulinus) zhenfengensis sp. nov.产于贞丰县白层  相似文献   

8.
一、引言这里描述的化石,主要是张研和余兴邦同志在1960年5月采集的,部分是安徽省地质局某地质队在同年4月送交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鉴定的。化石产地是安徽泾县晏公堂附近。解放后,地质工作者对皖南含煤地层的划分日益详细,但本区晚二迭世晚期沉积的有无,及其下界的位置,仍是勘探工作中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本文描述的化石均产于上二迭统中上部的一层泥灰岩中,保存相当完美,数量也很丰富。近年来,野外地质队往往把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部的晚二叠世地层相当发育并产有丰富的菊石和鹦鹉螺化石。赵金科等(1978)曾对华南晚二叠世菊石进行较系统的研究,关于鹦鹉螺,限于标本,仅描述了部分保存较好的。近年来,在安徽、湖南、广西又陆续发现一些鹦鹉螺化石,其中有的保存相当完整,特在此文予以报道。头带角石科鹦鹉螺是二叠世常见的化石,本文新建的Nodonautilus gen.nov.与Neoclavinautilus gen.nov.即属于此类。这类鹦鹉螺的壳面往往饰有发育的肋与瘤,有时骤然一看,与假提罗菊石类有某些相似之处,如果标本好,保存有缝合线则就不难区分,因为鹦鹉螺的缝合线远较菊石的简单。 Permonautilus属系首次在我国发现,这类鹦鹉螺很特征,即在近口部处脐缘迅速向侧部  相似文献   

10.
记述了甘肃玉门上二叠统西大沟组上部恐头兽类Anteosauridae科一新属新种——玉门中华猎兽(Sinophoneus yumenensis gen.et sp.nov.),该化石与俄罗斯伊舍夫地区Ⅱ带的Titanophoneus处于同一进化水平,其时代应为晚二叠世早期.这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原始肉食anteosaurid恐头兽类头骨化石,甘肃西部成为继俄罗斯、南非之后该类原始似哺乳爬行动物化石的又一重要产地.  相似文献   

11.
黔西晚二叠世鹦鹉螺化石,以往甚少正式报道。笔者将近年来所得标本研究,报道于下。黔西晚二叠世早期乐平(或称龙潭)阶的鹦鹉螺化石比较贫乏,本文所描述的仅二种,其中Lopingoceras sp.产于安顺轿子山龙潭阶顶部,其外形与盐岭齐德鲁组(Chhidru Formation),旧称上长身贝灰岩(Upper Productus Limestone)的“Orthoceras cyclophorum Waagen”相似,但后者壳表横环和缝合线倾斜方向相反,这一未定种与苏联阿美尼亚卓勒法地区上二叠统卓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的材料,是我所二叠一三叠系界线研究队的同志,于1978年春采自广西来宾合山马滩剖面.在龙潭组的灰黑、黑色中层石灰岩,产有腹足类Bellerophon sp. 2, Magnicapitatus angulus Wang, Murchisonia sp., Omphaloptycha angustaperta sp. nov. Guizhouspira alticonica Wang, G. gibbicirelloides sp. nov.和(竹蜓)类Eoverbeekina, Sphaerulina of. cressispira Lee.腹足类的Guizhouspira alticonica Wang, Magnicapitatus angulus Wang 两种,曾见于贵州西部的相同层位,Magnicapitatus属最早发现在欧洲南提罗(Sudtirol)地区的神螺灰岩,笔者认为当前含腹足类化石的层位,可与贵州西部的龙潭组相比,与南提罗地区的神螺灰岩层,亦可对比.在长兴组的灰黑、深灰色中层或中薄层石  相似文献   

13.
广西来宾合山上二叠统海绵化石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我国二叠纪海绵,过去报道甚少。迪内尔(Diener,1915)报道过我国西藏阿里地区产有Amblysiphonella cf. vesiculosa;早坂(Hayasaka,1918)描述了浙江桐庐的Amblysiphonella chinensis。俞建章(1935)研究了广西恩阳县(今田阳县)的Amblysiphonella asiatica。以上记述的均为钙质海绵。至于二叠纪的硅化海绵,从未见有报道。笔者记述的这批海绵化石,系赵金科老师和梁希洛、廖卓庭等,于1977年至1978年采自广西来宾合山马滩一带。合山马滩上二叠统可划分为长兴组(上部)和合山组(下部)。海绵分  相似文献   

14.
一、绪言本文所描述的几种腕足动物化石,是李璞教授等1952年在西藏采集的。标本采自珠穆朗玛峯以北西藏曲背和尊布一带,其地质时代为晚二迭世(图1)。  相似文献   

15.
滇西保山、施甸一带中奥陶统施甸组产有许多腕足类化石,尤其是保山县蒲缥孔雀寺剖面施甸组出露较完整,腕足类分异度较高,但这些过去少有报道,腕足类两新属Pupiaoia和Baoshanella就发现于施甸和保山县的施甸组,前者属正形贝超科,因其壳饰及内部构造较特别,故建立Pupiaoidae新科;后者属德姆贝类的Portranellidae科。与两新属共同产出的腕足类有Protoskenidioides,Lepidorthis,Sulcatorthis,Saucrorthis,Martellia等,三叶虫为Actinopeltis,Illaenus,Birmanites等,笔石为Didymograptus murchisoni Bcek,D.cf.acutus Ekstrom,D.nanus Lapworth等,故该动物群的确切年代应属中奥陶世Darriwilian中晚期。  相似文献   

16.
记述的菊石采自鄂东南大冶柯家湾晚二叠世大隆组,主要产于硅质页岩、硅质岩的灰岩透镜体中,共8属11种.此区大隆组仅相当于长兴阶的上部;Meitianoceras 在本区的出现,表明此属不仅分布于长兴阶的下部,也可延伸到长兴阶的上部.整个大隆组的化石,以自游生物为主,底栖类型很少.菊石中壳体大、壳面肋瘤发育者数量少,而壳饰弱、个体小者大量繁盛,呈现高丰度、低分异度的特点.保存化石的灰岩透镜体中具星散状的黄铁矿.本区晚二叠世晚期处于局部封闭的海湾环境.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的晚二叠世轮藻化石产自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南部之地表及井下剖面中,计有2属4种,其中2新种(Stomochara kulunshanensis sp. nov., Porochara moyuensis sp. nov.)。这一化石组合不同于我国目前已知的晚二叠世轮藻类组合,而与欧洲同期轮藻类组合相近,可能反映了当时塔里木盆地与欧洲气候环境相近。文中还讨论了晚古生代末期轮藻类的演化关系,指出无顶孔的Paracuneatochara应起源于早二叠世早期或晚石炭世末期的Cuneatochara或与其性状相近的某属。  相似文献   

18.
中泥盆世腕足类的新属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几年来,笔者在研究华南泥盆纪地层和鉴定各野外队所采集的泥盆纪化石过程中,遇到了不少新的腕足类材料,由于标本零散,或保存不佳,或数量太少,故迄今未予描述。1959年为编制南岭、川滇等地区化石手册,曾把该区有关化石进行整理。其中大部分已在国内文献中记叙;但亦有若干新种,考虑到其分布较广,层位稳定,为使广大地质工作者能及时掌握,故在“手册”中曾初步命名,并予以简述。目前化石手册即将出版,为遵循古生物命名规则,将这些材料记载于此。  相似文献   

19.
江西宜春晚二叠世早期菊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春,笔者之一(马俊文)及赵永庆、徐章廷等,在宜春卢村一带系统测制乐平组剖面,并在原老山段及王潘里段,采得丰富的菊石及少量鹦鹉螺化石,经鉴定,菊石有3属、23种,本文只描述其中2属、16新种及1未定种.同时,根据这一材料,对王潘里段的归置作一初步探讨.王潘里段就是冯景兰(1950)创立的王潘  相似文献   

20.
1963年,我所的一个野外队,在河南济源大峪槐圪塔岭,采集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野外地点号是63024。本文就这一地点的一些脊椎动物化石,加以鉴定。根据野外工作的人员观察,所有化石均属于石千峰统下的石盒子统上部。化石的保存是十分破碎的。大多数不能鉴定。看来是由于原来保存情况不好,堆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