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中国稻田蜘蛛优势种及其成因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中介绍了中国稻田蜘蛛26个优势种在全国117个样点中的发生现状;论述了稻田蜘蛛优势种在中国稻区的地理分布概况;分析了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生态因子对稻田优势种蜘蛛发生发展的影响;重点探讨了稻田蜘蛛优势种的成因,提出了稻田蜘蛛优势种形成的主要条件和关键因子,为有的放矢地保护利用蜘蛛优势种群控制稻早效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湖南稻田蜘蛛群落生态特点及控虫作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总结近年来对湖南省境内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稻田蜘蛛群落结构的研究结果;报道湖南稻田蜘蛛198种,隶属25科87属,及其常见类群和主要优势种:拟水狼蛛、食虫沟瘤蛛、八斑鞘腹蛛。并应用测定群落结构特征的多种指数公式比较分析不同地理、生态类型的稻田蜘蛛群落的时空格局特点、物种多样性差异、主要优势种差异以及农药对稻田蜘蛛群落结构的影响和蜘蛛群落对目标害虫的控制效应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3.
稻田蜘蛛与飞虱制约关系及其利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72—1991年间,我们对稻田蜘蛛及其相关害虫—褐稻虱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调查研究。本文主要论述稻田蜘蛛种类多,发生量大,繁殖力强.与稻飞虱的季节消长、生态分布、变态类型相一致,彼此制约关系明显,有良好的保护利用价值。创造有利于蜘蛛发生发展的环境,合理施用化学农药,既是保护利用蜘蛛的有效途径,又可保护飞虱的其它天敌,发挥多种天敌联合控制飞虱的作用,在经济、生态与社会三方面都可收到显著效益。  相似文献   

4.
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的综合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单季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的综合效益研究结果表明:综防田的蜘蛛群落和土壤动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均高于化防田。两类稻田蜘蛛群落物种数和个体数的差异性均达显著水平,而两类稻田土壤动物群落类群数和个体数均达极显著水平以上。综防田的杂草群落生物多样性显著低于化防田。综防田蛛虱数量存在正相关,说明稻田蜘蛛具有重要的生态调控作用。综防田农药用量、农药费用和农药残留均低于化防田。综防田的土地生产率、产值利税率和农副产品商品率均高于化防田。以综防田为代表的稻田生物灾害生态调控具有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廖艳阳  方俊  王智 《蛛形学报》2010,19(1):61-64
探讨了做好稻田蜘蛛越冬保护和增加稻田斑块异质性对稻田蜘蛛群落重建的作用及稻田蜘蛛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做好稻田蜘蛛的越冬保护和增加早稻田斑块异质性有利于早、晚稻田蜘蛛群落的重建,使早、晚稻田蜘蛛群落重建的速度分别加快8天和7天。同时也能维持蜘蛛群落较高的物种多样性,为防止水稻害虫的早期爆发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对茭白田中的蜘蛛Spider群落进行了系统的采样调查,对茭白田和蔬菜地、蚕豆地、小麦地、冬闲田、田埂和荒地等生境中的越冬蜘蛛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并就茭白田对邻近稻田蛛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茭白田越冬蜘蛛种类有11科、31属、48种.在茭白田中越冬的蜘蛛密度是其它生境的4倍~40倍.拟水狼蛛Piratasubpiraticus是茭白田蜘蛛的优势种,占总数的50%以上.茭白田可提高邻近稻田蛛量约30%.茭白田是蜘蛛尤其是拟水狼蛛在稻田生态系统主要的越冬场所和避难所,对保护稻田蜘蛛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广东省稻田生态系统中蜘蛛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吸虫器法对稻田生态系统中的稻田与非稻田生境中的蜘蛛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系统调查,共采集到捕食性蜘蛛81种,隶属于15个科、44个属。其中稻田与非稻田生境有40个共有种。八斑鞘蛛、食虫沟瘤蛛、类水狼蛛是稻田生境与非稻田生境所共有的3种优势种蜘蛛。  相似文献   

8.
洞庭湖平原越冬稻田蜘蛛共有8科16属21种,其中拟水狼蛛和食虫沟瘤蛛为优势种.异质性大的越冬稻田及田埂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均大于异质性小的越冬稻田和三光田埂,越冬稻田蜘蛛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大小主要由群落物种丰富度和个体总数决定,与均匀度大小无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有机农田害虫治理途径和方法,对华东中晚稻区稻鸭共作有机稻田以及常规对照稻田(根据杀虫剂施用量不同分为Ⅰ和Ⅱ)的蜘蛛和飞虱数量动态进行了连续2年的全季节系统调查.结果显示:蜘蛛由9~10科组成,Shannon多样性指数依次为常规稻田Ⅱ>常规稻田Ⅰ>有机田,而Simpson集中优势性指数均为有机田最高;3类稻田蜘蛛个体数量的季节变化动态比较一致,在水稻生长的早期,有机稻田中的蜘蛛个体数量低于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水稻生长的中、后期则相反.有机稻田中飞虱个体数量的季节波动比较大,而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中飞虱数量的季节变化不明显;有机稻田飞虱个体数量显著高于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但蜘蛛个体数量差异不显著;有机稻田中蜘蛛个体数量跟随飞虱个体数量变化比较明显,而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则不明显.两年的数据表明,蛛虱比的最低值都出现在有机稻田,而整个生育季节的蛛虱比也为有机稻田低于常规稻田Ⅰ和常规稻田Ⅱ.研究结果说明,有机作物种植中害虫治理面临严峻挑战,需要探索切实可行的生态学治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沈阳地区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群落生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郭玉人 《生态学报》2001,21(11):1854-1862
通过对沈阳地区稻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及群落生态研究。共查得。属昆虫纲的有10个目的29科66种,其中天敌昆虫种类有7目20科51种,属蜘蛛纲的有蜘蛛目10科20种。用空间及时间生态位分析了害虫与天敌两个营养阶层间的关系。稻田生态系统节肢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与优势度分析表明,各类群落受外界干扰都很敏感,且表现一致性。依据节肢动物群落的结构及规律,结合沈阳地区水稻生长、栽培条件,用最优分割方法将稻田群落分为4个阶段,并提出了不同阶段害虫群落特点及害虫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田蜘蛛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24  
张永强 《生态学报》1989,9(2):157-162
本文对南宁地区农田自然蜘蛛群落和旱地狼蛛亚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1.农田区蜘蛛群落有14科、41属、80种。主要成分是食虫瘤胸蛛、拟环纹狼蛛、拟水狼蛛、奇异獾蛛和豹蛛属种类,个体数以食虫瘤胸蛛最多。旱地狼蛛亚群落主要成分是奇异獾蛛和豹蛛属种类。 2.稻田区蜘蛛群落多样性指数以田埂杂草群落最高,早稻田群落最低。多样性、均匀度和种类丰富度时间格局是早、晚稻皆随时间序列增加。平均多样性、均匀度和个体数,晚稻均高于早稻。狼蛛更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以草地最高。 3.应用群落比例相似性和聚类分析表明,拟环纹狼蛛与拟水狼蛛和奇异獾蛛与豹蛛属种类是组成当地农田区的水田和旱地生境具有代表性的两个狼蛛亚群落主要成分。 本文试图揭示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稻田蜘蛛,在不受化学农药干扰下群落结构及其多样性变化,并以狼蛛亚群落为代表,比较农田区内不同生境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与生境生态特征的关系,为害虫防治和动物资源的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讨论蜘蛛的主要种群拟水狼蛛、食虫瘤胸蛛、粽管巢蛛对稻纵卷叶螟、白背飞虱的选择捕食特性。由结果可见:猎物被捕食量与参试种群编码值(密度)的数量关系可由二次多项式模型技术。当取每科水稻上有稻纵卷叶螟5头,白背飞虱10头,拟水狼蛛2头,粽管巢蛛2头,食虫瘤胸蛛2头时,蜘蛛种群对白背飞虱有较大的选择捕食比率。  相似文献   

13.
Abstract The results make it clear that there are total 11 families, 29 genera and 43 species of spiders in the rice field of Dong Fang Hong Farm. Among them, there are 8 families, 19 genera and 28 species in the early rice field, and 10 families, 27 genera and 36 species in the late rice field.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in rice fields was different during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 of rice plant.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early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mixed spider populations was aggregative, random and aggregative respectively. During the prophase, metaphase and anaphase of late rice plant development,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was uniform, aggregative and uniform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4.
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空间分布模式动态分析(英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结果表明,在东方红农场稻田中总共有11科29属43种蜘蛛,其中早稻田中有8科19属43种,晚稻田中有10科27属36种。在水稻的不同发育阶段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存在差异。在早稻发育的前期、中期和后期,稻田蜘蛛混合种群的空间分布模式分别是聚集的、随机的和聚集的;在晚稻发育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其空间分布模式依次是均匀的、聚集的和均匀的。同时,对其空间分布模式动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5.
稻田害虫和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和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广西南宁市郊稻田害虫和捕食性节肢动物群落,由46科159种组成,其中害虫21科65种;捕食性昆虫12科39种;蜘蛛13科55种。早、晚稻构成群落的物种基本相似,但各物种的数量结构及优势种差异明显。文中分析了晚稻害虫、捕食性昆虫和蜘蛛亚群落的垂直分层、时空格局及其数量变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为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Stal)的绿色防控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于2011年和2012年在调查了浙江富阳不同品种稻田褐飞虱和蜘蛛的发生密度后,利用荧光定量PCR分子探针技术分析了9科27种3 807头蜘蛛对褐飞虱的捕食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水稻Oryza sativa L.不同生育期,稻田总的褐飞虱和蜘蛛密度等参数值均随调查时间呈规律性变化,且在调查时间点间出现了显著性差异(P<0.05);各科蜘蛛对褐飞虱的捕食阳性率均随水稻生育期的发展呈增加趋势,整体上,狼蛛科Lycosidae、皿蛛科Linyphiidae、球腹蛛科Theridiidae、肖蛸科Tetragnathidae、跳蛛科Salticidae和园蛛科Araneidae捕食率在DAT21,DAT35和DAT77,DAT91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2012年两品种稻田的褐飞虱和蜘蛛密度等参数值均显著高于2011年的值,两年间汕优63(SY63)稻田的褐飞虱和蜘蛛密度均显著高于IR64的密度;2012年各科蜘蛛对褐飞虱的捕食阳性率显著高于2011年的值(P<0.05),且狼蛛科和球腹蛛科对褐飞虱的捕食阳性率在两品种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稻田4种蜘蛛优势种拟环纹豹蛛Pardosa pseudoannulata (Bosenberg & Strand)、八斑球腹蛛Theridion octomaculatum (Boes. et Str.)、食虫瘤胸蛛Oedothorax insecticeps (Boes. et str.)和锥腹肖蛸Tetragnatha maxillosa (Thoren)的捕食阳性率均随褐飞虱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该捕食功能反应曲线可用非线性模型P=aN/(1+bN)拟合;除锥腹肖蛸外,其它3种的捕食功能反应曲线均呈饱和状态;拟环纹豹蛛捕食褐飞虱的DNA残留量显著高于八斑球腹蛛、锥腹肖蛸和食虫瘤胸蛛的残留量(P<0.05)。本研究结果充分说明稻田各蜘蛛类群对不同生育期、不同品种水稻的褐飞虱均具有较强的捕食作用,是生物防治策略中的重要因素,应加强田间蜘蛛的保护工作和增强自然天敌的控害功能。  相似文献   

17.
彭宇  胡萃 《蛛形学报》1999,8(2):80-84
真水狼蛛在湖北武汉1a发生3个不完整的世代,以第2代历期最短,第3代(越冬代)历期最长。主要以亚成蛛越冬。雌、雄均可多次交配。真水狼蛛1生最多可产4个卵袋,平均2.8个,含卵量较大(平均90粒)。雌蛛有较强的护卵、护幼习性。卵的孵化率较高,平均孵化率为91.36%。真水狼蛛共蜕皮6次,有7个龄期。性比各个世代均为雌蛛多于雄蛛。真水狼蛛捕食叶蝉、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捕食量与龄期、蜕皮和性别有关。真水狼蛛在6月5日左右开始由田埂向稻田内迁移,1a有2个发生高蜂,分析了影响真水狼蛛种群动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中国蜘蛛生态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尹长民 《蛛形学报》1999,8(2):122-127
简要综述我国蜘蛛生态学研究,包括生态因子的研究;蜘蛛种群研究:蜘蛛群落及其多样性研究;蜘蛛的捕食以及运用血清学方法研究以及蜘蛛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史研究。  相似文献   

19.
棉田蜘蛛群落的组成及生态位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1997年对山西太谷棉田的蜘蛛群落进行了调查研究,共发现蜘蛛7科、17种、群落主要成分是星豹蛛和草间小黑蛛;对7种棉田主要蜘蛛的时间、空间及时空二维生态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星豹蛛和草间小黑蛛的时空二维生态位宽度值和重叠值均较大,说明这2种蜘蛛不但发生时间长,而且分布范围广,是棉田蜘蛛的优势种;根据生态位重叠值,利用模糊聚类法将7种棉田主要蜘蛛划分为4个类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