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6BA和KCI能促进黄化黄瓜离体子叶光下叶绿素积累和诱导硝酸还原酶活性形成,这与它们提高体内的ATP含量有关。6BA和KGI对叶绿素积累和硝酸还原酶的诱导形成还具有加成作用。 脱落酸(ABA)和 6BA之间存在拮抗作用,但是 ABA不能抵消 KCI对硝酸还原酶诱导形成的促进作用,同时无论在光下或完全黑暗条件下,6BA对硝酸还原酶的促进作用均明显可见,而KCI仅在光下呈促进作用,表明6BA和KCI在硝酸还原酶诱导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3.
测定了生长在Al2(SO4)100μmol/L氮素营养液中的两个玉米品种(SC704和VA35的根系和叶片)的NADH-硝酸还原酶(EC1.6.6.)和NAD(P)H-硝酸还原酶(EC1.6.6.2)活性。结果表明铝的存在阻碍了玉米根系和叶片的生长、降低了营养液的pH值,降低了叶片的NADH-及NAD(P)H-硝酸还原酶活性(酶活性降低的程度SC704低于VA35),增加了根系的NADH-和NAD(P)H-硝酸还原酶活性(VA35根系的比活性除外)。铝胁迫下根系的NADH-和NAD(P)H-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增加SC704大于VA35。耐铝品种SC704的高NR活性以及在铝胁迫下能维持更高的NR活性的特点说明硝酸还原酶与植物组织的Al解毒机制有关。同时,在铝胁迫下的硝酸盐代谢中NAD(P)H-硝酸还原酶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硝酸盐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我国南海海域分离的赤潮原因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globosa)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硝酸盐浓度下藻细胞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当培养基中不含硝酸盐时,藻细胞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藻细胞的生长受到限制,不能形成正常的生长曲线:当培养基中硝酸盐浓度为3.62μmol.L-1时,藻细胞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比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在含有硝酸盐的培养基中,接种培养后第9天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并且在4种不同硝酸盐浓度下,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接种培养第16天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并且4种不同硝酸盐浓度培养的藻细胞密度之间的差异性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实验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盐,对球形棕囊藻细胞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和藻细胞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含有较高硝酸盐的富营养化海域有利于球形棕囊藻细胞的持续生长。  相似文献   

5.
硝酸盐对球形棕囊藻生长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南海海域分离的赤潮原因种——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为材料, 研究了不同硝酸盐浓度下藻细胞生长及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当培养基中不含硝酸盐时, 藻细胞内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 藻细胞的生长受到限制, 不能形成正常的生长曲线: 当培养基中硝酸盐浓度为3.62 mmol.L-1时, 藻细胞的硝酸还原酶活性和比生长速率达到最大。在含有硝酸盐的培养基中, 接种培养后第9天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达到最大值, 并且在4种不同硝酸盐浓度下, 藻细胞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差异性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在接种培养第16天藻细胞密度达到最大值, 并且4种不同硝酸盐浓度培养的藻细胞密度之间的差异性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实验结果表明, 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硝酸盐, 对球形棕囊藻细胞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和藻细胞的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 含有较高硝酸盐的富营养化海域有利于球形棕囊藻细胞的持续生长。  相似文献   

6.
不同蛋白含量饲料对南方鲇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探讨营养、饲料与鱼类消化酶之间的相互作用,采用蛋白含量分别为44.8%、29.1%和13.3%的饲料饲养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并在第0d、15d、25d和50d对胰脏、胃黏膜、前肠黏膜和后肠黏膜的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显示:1)饲料中蛋白含量为29.1%—44.8%时南方鲇的生长速度显快于低蛋白含量饲料(13.3%);2)在实验后期(25d后),中等蛋白含量饲料组南方鲇的生长速度比其他两组快,此阶段该组鱼胃黏膜的胃蛋白酶活性呈上升趋势,而另两组该酶活性则呈下降趋势;低蛋白饲料组前肠黏膜和后肠黏膜的淀粉酶活性在实验后期急剧下降,与该组鱼的生长最慢相关联;3)在实验的50d内,不同蛋白含量饲料对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在各组织器官中的分布特征影响不大。实验期间,南方鲇消化器官中这两种消化酶活性的变化情况表明,在实验的不同阶段,饲料中的蛋白含量对南方鲇胃蛋白酶和淀粉酶的合成、分泌和活性大小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光照对多花黄精生长、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块茎盆栽苗为试材,采用遮阳网遮光方法设置透光率100%、75%±5%、45%±5%、15%±5%4种处理,调查测定多花黄精生长状况和光合、叶绿素荧光参数,探讨多花黄精对光照的响应与适应机制。结果表明:75%及以上高透光率时多花黄精成活率达100%,后随透光率的下降,存活率极显著降低;植株叶面积、地径、株高在过高或过低透光率下均较45%~75%透光率时减小,比叶重75%透光率下最高;随透光率的下降,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含量均先升高后降低,而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则相反;光照对多花黄精净光合速率日进程、表观量子效率并没有明显影响,但对蒸腾速率日进程有影响。随透光率的下降,最大净光合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光补偿点、光饱合点和暗呼吸速率则持续降低;光照对多花黄精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影响不明显,但高透光率或低透光率对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影响明显,而且高透光率的影响比低透光率影响大。综合表明多花黄精弱光环境下对蓝光利用能力强,具较强的耐荫特征,而且对光环境适应性宽,适宜于透光率45%~75%的条件下良好生长。  相似文献   

8.
钨和铬处理的大豆植株干物质重及全氮含量显著增高,接近钼处理组或稍低,而根瘤固氮酶活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比钼处理组低,但结瘤量则较高。  相似文献   

9.
赵素芬  何培民 《生态学报》2011,31(22):6845-6852
在室内采用静置培养法,以25℃为对照,研究高温(32℃、35℃和40℃)对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与异枝卡帕藻K.striatum的硝酸还原酶(NR)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叶绿素a和藻红蛋白含量的影响,并采用调制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高温处理后2种藻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高温对2种卡帕藻的NR和POD活性有显著影响.二者的NR活性均在35℃时最低,32℃时最高;异枝卡帕藻的POD活性在35℃时最高,而长心卡帕藻的在35℃时最低.在25-40℃之间,随着温度升高,异枝卡帕藻的叶绿素a含量逐渐减少,藻红蛋白含量先降后升,35℃时最高,而长心卡帕藻的两种色素含量皆在25℃时最高.在32-40℃条件下,随着温度升高,2种藻的实际光合效率(Y)和相对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明显下降,温度越高,下降程度越大;短期高温可刺激2种卡帕藻的光合活性增强,随着处理时间延长,异枝卡帕藻的光合活性下降,但差异不显著,而长心卡帕藻的光合活性显著下降.综合上述指标,显示32℃以上高温对2种卡帕藻产生胁迫,异枝卡帕藻对热胁迫的耐受力明显强于长心卡帕藻.  相似文献   

10.
超结瘤大豆(Glycine m ax (L.) Merr.) nts 382 和不结瘤大豆Nod 49 的叶和根组织水提取物经Sephadex G25 过滤、洗脱,再根据洗脱物对硝酸还原酶(NR)活性的影响可划分为4 个组分(fraction)样品,即nts 382(Nod 49) F1、nts 382(Nod 49) F2、nts 382(Nod 49) F3 和nts 382(Nod 49) F4。其中, nts382 F2 和F4 抑制NR 活性作用在接种USDA110 后明显下降, 但接种的nts 382 F2 却能提高大豆Bragg 的结瘤数达一倍, 而接种的nts 382 F3 和F4 的作用不明显。NR 活性抑制因子不是刺激结瘤的因子, 刺激结瘤的因子主要分布在接种的nts382 F2 部分中。与这一现象相反, Nod 49 F2 和F4 抑制NR活性的作用在接种后更强, 且也抑制大豆nts 382 的结瘤, 其中Nod 49 F4 抑制结瘤的作用基本不能逆转。抑制结瘤因子主要分布在接过种的Nod 49 F4 部分中  相似文献   

11.
分析水稻硝酸还原酶(NR)基因生物信息学的结果显示:水稻基因纽中有2个NR基因成员:一个为NR[NADH](NR1):另一个为NR[NAD(P)H](NR2)。两者的蛋白序列相似性为70%。用RT—PCR技术从水稻cDNA中获得了NR1和NR2的cDNA片段,其大小分别为1086bp和892bp。构建RNA干涉载体(称pRNAi—NR1和pRNAi-NR2)转化水稻愈伤组织后检测转基因后代酶活性的结果表明:两种干涉植株的根叶中的NR活性均大幅度下降,并且根叶中的活性变化呈线性正相关关系。表明2个基因可能均有调控根叶中NR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施氮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植株硝态氮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13  
以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区土垫旱耕人为土为供试土壤进行盆栽试验,以NR 9405、9430、偃师9号、小偃6号、陕229号和西农2208冬小麦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施氮对不同品种冬小麦植株硝态氮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能明显增加叶片NRA.不施氮时除小偃6号和偃师9号外,其余品种NRA在全生育时期的动态变化均呈双峰曲线,2个高峰期分别在返青期和开花期,且开花期高峰值(36.17 NO2-μg.-g 1FW.h-1)明显比返青期峰值(15.407 NO2-μg.-g 1FW.h-1)大;施氮时不同品种叶片NRA在全生育期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在开花期,平均峰值为80.93 NO2-μg.-g 1FW.h-1),比同期不施氮处理增加1倍以上.施氮后地上部硝态氮含量在各时期均显著提高,在小麦生育前期(出苗到拔节)表现最为显著.氮肥对不同品种硝态氮含量的影响程度基本上与对NRA的影响程度相反,即施氮后硝态氮增加幅度小的品种,NRA却增加幅度大.  相似文献   

13.
硝酸盐对硝酸还原酶活性的诱导及硝酸还原酶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硝酸盐在植物体内的积累过多已成为影响蔬菜品质并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硝酸还原酶(NR)是硝酸盐代谢中的关键酶,提高其活性有利于硝酸盐的降解。为了解植物不同组织中NR的活性,用活体测定法检测了经50mmol/L的KNO3诱导不同时间后的油菜、豌豆和番茄幼苗根茎叶中NR活性,同时为了明确外源诱导剂浓度与植物体内NR活性的关系,检测了经不同浓度KNO3诱导2h后的矮脚黄、抗热605、小白菜和番茄叶片中的NRA。结果表明,不同植物组织NR活性有很大差异,叶中NR活性较高,根其次,茎最低;不同植物的NR活性随诱导时间呈不同的变化趋势,相同植物不同组织的NR活性变化趋势相似;不同植物叶片NRA为最高时KNO3浓度不同。用30mmol/L的KNO3诱导番茄苗2h后,从番茄根和叶中提取总RNA,用RT-PCR方法获得NR cDNA,全长2736bp,编码911个氨基酸。为进一步利用该基因提高植物对硝酸盐的降解能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选取硝酸盐积累差异明显的两个油菜品种(低硝态氮积累品种‘红油3号’和高硝态氮积累品种‘中双6号’,研究苗期根系硝酸还原酶(NR)活性被抑制以后两个油菜品种叶片、叶柄和根系中NR活性和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0mmol.L-1的NR活性抑制剂Na2WO4对两个油菜品种的根系NR活性抑制效果最佳;根系NR活性被抑制以后,两个油菜品种的根系NR活性、硝态氮吸收速率均显著下降,而硝态氮含量却显著上升;且Na2WO4对‘中双6号’硝态氮吸收的抑制程度强于其对‘红油3号’的抑制。叶片和叶柄的NR活性变化不显著,但叶柄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叶片硝态氮含量稳定,且这一趋势在低积累品种‘红油3号’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5.
NO_3~-亏缺能使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和NO_3~-总量降低,而根部NO_3~-吸收及上运能力提高,以亏缺2d的幼苗最为明显,该幼苗经12hNO_3~-吸收,叶片的NRA高于未经亏缺的幼苗,但NO_3~-含量以后者为高,代谢库中NO_3~-含量前者高于后者。提高营养液中NO_3~-浓度,NO_3~-上运速率升高,叶片内NRA增加。叶片组织暗中无氧保温40min后,代谢库体积渐大,液泡内NO_3~-有外流产生;Cl~-可促使液泡内NO_3~-外流,代谢库中NO_3~-量增加,NRA升高。NRA在体内测定条件下,保温3h后,NO_2~-产生趋于稳值,NRA降至最低;系统中加KCl或KNO_3使NO_2~-产生趋于稳值的时间延长,且能提高NO_2~-积累总量。  相似文献   

16.
植物通过硝酸盐同化途径以硝酸盐和氨的形式吸收氮元素。硝酸盐的同化是一个受到严格控制的过程,其中两个先后参加反应的酶——硝酸还原酶(NR)和亚硝酸还原酶(NiR)对初级氮的同化起主要调控。在高等植物中,NR和NiR基因的转录及转录后加工受到各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翻译后调控是消除亚硝酸盐积累的重要机制。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可以更容易地通过突变体和转基因方式来研究NR和NiR基因的调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硝酸还原酶(NR)亲和层析洗脱过程的部分改进,从油菜叶片中分离纯化到诱导型(iNR)及组成型(cNR)两种硝酸还原酶同功酶。电泳分析表明两者均达到银染单带纯。cNR分子量(MW)为450kD.iNRMW为220kD;两者亚基MW均为110kD,但亚基数目不一样,氨基酸组成也有差异。iNR与cND的等电点pH不同,分别为4.4及6.0,免疫交叉反应显示cNR的抗原性为iNR的75%。  相似文献   

18.
小麦开花后各器官的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均具有一定的活性,旗叶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最高。开花后旗叶和根系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逐渐降低,颗壳和籽粒中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先升高,达到最大值后又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