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饲养、野外调查等方法研究黑脉蛱蝶Hestina assimilis(L.)的生物学特性以及生境状况。该蝶幼虫以榆科朴属(Celtis spp.)植物为食,在南京地区1年发生3代,10月下旬以4龄或5龄幼虫在寄主植物的落叶中越冬,翌年4月初越冬幼虫眠起活动。越冬代成虫5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第1代7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第2代9月上旬始见、中旬为高峰期。幼虫共5龄,在室内饲养的条件下,卵期为4~5d,幼虫期为28~42d,蛹期为7~8d。  相似文献   

2.
夹竹桃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雷玉兰  林仲桂 《昆虫知识》2010,47(5):918-922,F0004
夹竹桃天蛾Daphnis nerii(Linnaeus)是夹竹桃上的重要害虫,具有间歇性爆发的特点。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2~3代,以蛹在寄主附近的枯枝落叶层、表层松土及土壤缝穴中越冬。越冬代成虫于6月上旬出现,6月中下旬产卵。6月下旬第1代幼虫孵化;第1代成虫于7月中旬出现,7月下旬产卵。第2代幼虫8月上旬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幼虫危害最历害,9月中旬开始化蛹,化蛹持续到10月中旬。第2代蛹发生分化,一部分成为越冬蛹,另一部分则羽化为成虫。第2代成虫于10月上旬开始产下第3代卵。10月上旬第3代幼虫开始孵化,11月中旬第3代幼虫开始化蛹、越冬。  相似文献   

3.
丁香北京瘿蚊Pekinomyia syringae Jiao & Kolesik以幼虫在北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pekinensis和暴马丁香Syringa reticulata subsp. amurensis叶片内隐蔽为害,为害严重时导致寄主提前落叶。通过林间调查和室内试验,对其生活史、习性研究发现,该瘿蚊在北京1 a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在表土层结茧越冬。3月初越冬幼虫开始化蛹,成虫羽化盛期为3月底至4月初,成虫不需补充营养,有趋黄性,卵孵化期为4月上中旬,4-10月幼虫为害,10月老熟幼虫脱离叶片在表土层结茧越冬。本研究结果为该虫的综合防治提供了防治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掌握新入侵我国的进境植物检疫性害虫葡萄花翅小卷蛾在吐鲁番市的生物学特性及种群周年发生规律,为其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田间以性引诱剂定点监测、野外网室笼罩饲养以及室内人工饲养相结合的方法,观察葡萄花翅小卷蛾生活习性及其种群发生规律。【结果】该虫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市1 a发生5代,以蛹在葡萄藤皮下越冬。越冬蛹翌年3月底—4月初(葡萄开墩)开始羽化,4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清明节前后),中旬为羽化末期。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花芽上,4月中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第1代成虫于5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羽化结束;第2代成虫于6月下旬开始出现,7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3代成虫于7月底开始羽化,8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第4代成虫于8月底开始羽化,9月上旬为羽化高峰期;越冬代幼虫10月上旬开始化蛹越冬,大部分幼虫更趋向于在老树的藤皮下化蛹。成虫的飞行、取食、交配、产卵等行为多发生在黄昏。越冬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花序萼片以及花蕾上;第1~3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果实表面,第4代成虫将卵产于葡萄二次开的花絮上,卵单产,单雌产卵量为20~40粒左右。第1代幼虫取食葡萄花絮,第2~4代幼虫危害葡萄果实,并有自相残杀的习性,糖醋液(红糖:醋:酒:水=6:3:1:10)对成虫有一定的诱杀效果。【结论】该虫在吐鲁番1 a发生5代,各世代划分明显,越冬代发生数量最大,无世代重叠现象,随温度升高各世代和虫态的发育历期缩短,幼虫在葡萄整个生长季节均造成危害,第3、4代幼虫危害成熟果实,引起果实大量腐烂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通过野外观察、室内饲养等方法研究了酢浆灰蝶Pseudozizeeria maha(Kollar)的生活史及生物学特性。在南京地区,该蝶幼虫以酢浆草科Oxalidaceae的黄花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L.)为食,1年5代,世代交替发生。酢浆灰蝶在10月末以蛹在枯枝落叶或土壤表层浅洞中越冬,越冬代成虫次年5月始见、中旬为高峰期,5月中旬始见第1代卵及幼虫,6—10月间各月各虫态均同时发生,期间每月中下旬为成虫活动高峰期。幼虫共4龄,野外2~4龄幼虫具迁移、避热与适蚁行为。在室内饲养条件下,卵期为3~4d,幼虫期为22~26d,蛹期为6~7d。  相似文献   

6.
团角锤天蛾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仲桂  雷玉兰 《昆虫知识》2008,45(1):141-143
团角锤天蛾Gurelca hyas(Walker)危害园林植物——银边六月雪(Serissa foetida cv.Aureovaiegata),以幼虫取食寄主叶片和嫩梢。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寄主附近土壤中筑土室化蛹并以蛹在土室中越冬。翌年8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幼虫5龄,多数幼虫在发育过程中会出现体色变化。第1代、第2代和第3代幼虫分别于8月中旬、9月中旬和10月中旬孵化,各代幼虫均能对寄主造成严重为害。  相似文献   

7.
C3和C4植物寄主对华北地区棉铃虫越冬代和第一代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乐夫  付雪  戈峰 《生态学报》2011,31(2):449-454
确定华北越冬代棉铃虫虫源及其对第一代棉铃虫种群的影响是制定棉铃虫防治策略的基础。以越冬代棉铃虫蛾翅的稳定同位素δ13C为天然标记直接判定这些成虫的幼虫期寄主类型,并将雌虫接到春小麦植株上,调查其产卵、孵化、幼虫发育至化蛹、羽化等特征。结果表明,越冬代来自C3植物(主要为棉花)的成虫个体数量占全部越冬羽化种群的53.1%,所产生的下一代老熟幼虫也较C4来源的多(55.1%);雌蛾受精率都比较高;卵孵化率较高(52.9%>41.6%);幼虫发育在低龄阶段较比后者快,存活率低,但在高龄幼虫阶段相对后者慢,存活率高;与C4植物(主要玉米)的来源个体后代的幼虫发育总历期接近,总存活率也相近。显示寄主植物小麦提供的营养条件在第一代棉铃虫的幼虫发育中具有决定性意义,即小麦只在特定阶段才适合幼虫的发育;而且不论是C3还是C4寄主来源的越冬代棉铃虫已经适应了这一限制。有效地评价了玉米和棉花等寄主植物对华北地区越冬代和次年第一代棉铃虫的影响,对于分析越冬代棉铃虫的虫源性质和第一代棉铃虫的防治及Bt抗性的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绿步甲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记述绿步甲Carabus(Coptolabrus)smaragdinus Fischervon Waldheim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及其生物学特性。在山东嘉祥,该虫1年发生2代,以成虫在土壤中越冬。成虫在4月至10月活动,分别与7月上旬、9月中旬产卵。卵期平均为8d;幼虫共2龄,历期分别为4d,13~15d;预蛹期约为15d;蛹期为7~8d。成、幼虫以蜗牛和多种鳞翅目昆虫为食。  相似文献   

9.
靳永  谢玉  张波涛  邵永  杨列芳 《昆虫知识》2007,44(5):734-736
茶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 Quaintance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在山东省薛城1年发生4代,以幼虫在叶片中越冬。对成虫、初孵幼虫和越冬幼虫的田间化学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分别选用1.8%阿维菌素2500倍液或2.5%吡虫啉2000倍液防治成虫或幼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小波分析二点委夜蛾发生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二点委夜蛾Proxenus lepigone(Moschler),属鳞翅目夜蛾科,主要分布于日本、朝鲜、俄罗斯和欧洲等地。我国于2005年7月在河北省夏玉米田首次发现。近年来,该虫发生范围不断扩大,为害程度日益加重。2011年二点委夜蛾在我国夏玉米产区严重暴发,虫情涉及6省47市302个区(县),面积近220万hm2。山东省2007年首次在德州市发现该虫为害玉米,2011年全省17个地市普遍为害严重。为更准确地确定该虫的发生代次、每代各虫态发生历期、发生盛期、发生高峰日等信息,适时准确监控发生时期,本文采用symlets小波函数变换滤除高频信息,对山东省多地点二点委夜蛾成虫诱虫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二点委夜蛾在山东省一年发生4代,越冬代、1代、2代、3代,始见蛾日在3月底—4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发生期在3月底至4月上中旬,1代发生期在4月上旬至6月中下旬,2代发生期在6月中旬至8月上中旬,3代发生期在8月上旬至9月中下旬,越冬代幼虫发生期在9月中旬至10月中下旬,10月下旬左右老熟幼虫做茧越冬。另外,通过调查和室内观察还发现高温环境不利于二点委夜蛾幼虫生长发育,7—8月份高温期,成虫致畸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黄檀丑舟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檀丑舟蛾是南岭黄檀的重要食叶害虫,该虫在福建南平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疏松土壤中越冬,翌年5月初成虫开始羽化。雌虫产卵于嫩叶上,成块。每雌产卵82-306粒。幼虫5龄,各代幼虫的危害盛期;第一代5月下旬至6旬上旬。第二代6月下旬,第三代7月下旬,第四代8月中旬,第五代9月下旬,第六代11月上旬至中旬。试验表明,20%杀灭菊酯4000倍液或80%敌敌畏2000倍液对幼虫均有良好的毒杀效果。  相似文献   

12.
石祥 《昆虫知识》2007,44(5):737-739
李实蜂Hoplocampa sp.在山东省枣庄地区是严重危害李树果实的主要害虫之一。据作者于2000~2004年间对山东省枣庄地区该害虫的调查,李树的被害果率达80%。李实蜂在枣庄地区1年发生1代,3月中旬开始化蛹,3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虫羽化,4月上、中旬幼虫孵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老熟幼虫越夏和越冬。建议采用涂环防治方法,防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13.
葱斑潜蝇的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葱斑潜蝇 1年发生 4~ 5代 ,世代重叠严重。以蛹在土中越冬 ,翌年 5月初越冬蛹羽化 ,5月上旬越冬代成虫开始产卵。室内自然变温饲养 ,得到全世代的发育起始温度为 10 .34℃ ,有效积温为 2 57.2 5日度。该虫主要以幼虫潜食叶肉造成危害。周年发生 ,呈春、秋季两个高峰 ,以春季为重。田间天敌主要是潜蝇姬小蜂 Diglyphus sp.、稀网姬小蜂 Euplectrus sp.以及金小蜂科 Pteromalidae中的一种寄生蜂 ,均为幼虫寄生。  相似文献   

14.
橄榄片盾蚧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尚进 《昆虫知识》2003,40(3):266-267
研究表明库尔勒香梨上发生的蚧壳虫优势种 ,并非习惯上称呼的梨圆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 sus (Comstock) ,而是橄榄片盾蚧Parlatoriaoleae (Colv e)。橄榄片盾蚧 1年发生 2代 ,以受精雌成虫在枝干上越冬 ,产卵繁殖后代 ,严重危害寄主枝条、果实及叶片。防治的关键时期是 5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
山楂童锤角叶蜂的生物学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楂童锤角叶峰是近年来在安徽大别山区发现的一种新害虫。该虫严重为害山植和梨树、1年发生1代,以预蛹在茧内越夏越冬。幼虫食叶为害,每年5月上中旬为猖极为害期。此虫发生与海拔高度及温湿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6.
伍有声  高泽正 《昆虫知识》2005,42(2):166-168
首次报道一点拟灯蛾AsotacaricaeBoisduval的生活习性 ,并描述其形态、寄主范围、成幼虫习性以及生活史。该虫在广州 1年发生 2代 ,以蛹在杂草、枯枝落叶以及其它缝隙等处越冬。翌年的 5月底至 6月成虫出现 ,第 1代发生在 5月底至 7月初 ,第 2代 (越冬代 )则从当年 6、7月到翌年 5月 ,幼虫 6或7龄 ,3龄前幼虫在叶背群集为害 ,4龄后分散取食。严重发生时 ,整叶被吃光 ,仅留主脉和侧脉。并提出了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7.
苦楝斑叶蝉生物学特性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苦楝斑叶蝉是苦楝树上的重要害虫。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每年发生 1代 ,以卵在寄主树皮内越冬。越冬卵 4月上旬开始孵化 ,5月上旬成虫开始羽化 ,羽化后 10~ 15天产卵 ,卵期约 30 0天。若虫共5龄。采用敌敌畏、乐果等农药防治  相似文献   

18.
长齿真片叶蜂形态观察及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齿真片叶蜂Eutomostethuslongidentus是毛竹PhyllostachyspubescensMazelexH .deLehaie的食叶害虫 ,可对竹林造成严重损失。该虫 1年发生 1代 ,以 4、5龄幼虫在 6月底 7月初进入越夏越冬。翌年 5月初越夏越冬幼虫复出活动取食 ,5月上旬开始化蛹 ,蛹期 8~ 1 5d。 5月下旬开始羽化、产卵 ,成虫寿命3~ 6d ,卵期 5~ 9d。通过连续 4年的室内外饲养和实地调查观察 ,基本摸清了长齿真片叶蜂 (2 0 0 3年发表新种 )在浙江省遂昌县的生物学特性和发生规律 ,进行了有效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武三安  刘锦  欧小平 《昆虫知识》2010,47(1):190-192
木竹泰广肩小蜂Tetramesa cereipes Erds为我国1新记录种,在北京市紫竹院公园发现危害巴山木竹的嫩竹枝,受害竹枝形成多室虫瘿。该小蜂在北京1年发生1代,11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寄主虫瘿内过冬,翌年3月下旬起化蛹,4月初为化蛹高峰期。4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初盛发,5月下旬终止。幼虫为害期从6月中旬到11月下旬止。此外,还描述各虫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黄环绢须野螟Palpitaannulata(Fabricius)是小叶女贞(LigustrumquihouiCarr.)上新出现的一种害虫,严重危害小叶女贞叶片,造成植株枯萎、死亡,同时也危害金叶女贞(L.vicaryi)。该虫在湖南省衡阳地区1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越冬。越冬代成虫和第1、2代成虫分别于4月下旬、5月下旬和6月下旬出现。成虫产卵于嫩梢顶端叶片上,卵期3d,幼虫期9~12d。5月上旬和6月上旬分别是第1代和第2代幼虫盛发期,危害最重。越冬代成虫羽化期喷药是防治该虫的关键,在成虫期和幼虫期分别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辛硫磷乳油1000~1200倍或25%溴氰菊酯乳油2500~3000倍稀释液喷洒寄主叶面,可控制该虫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