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1972年Dekeyser等首次证实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腹泻较常见的病原菌,我国1981年上海首次分离该菌以来,国内许多地区已先后开展有关分离鉴定工作,初步表明空肠弯曲菌在我国并不少见,本菌的重要性正日益引起重视。但有关该菌的电镜观察,国内外只见零星报道。本文就其电镜形态及其与致病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和结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coli)是引起人类腹泻的主要致病菌。传统生化方法在鉴定弯曲菌时存在步骤多、耗时长、通量低等问题。本研究通过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弯曲菌全基因组进行序列、基因注释、耐药基因、多位点序列分型以及CRISPR-Cas系统等分析,挖掘能够有效区分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高分辨力特征。实验结果表明,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在基因组序列长度、GC含量、基因数量、多位点序列分型以及CRISPR-Cas系统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同时,研究还发现了一段在空肠弯曲菌基因组中广泛存在的高分辨力CRISPR重复序列。这些特征可用于构建能够准确鉴别空肠弯曲菌和结肠弯曲菌的生物信息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卢化  金城 《微生物学通报》2014,41(3):539-544
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古菌的表层(S-层)首次发现了糖蛋白;21世纪初又在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中发现了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由此,同行开始认识到,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广泛存在于古菌、细菌及真核生物三域中。近十年来,古菌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研究取得了进展,特别是古菌蛋白质N-糖基化修饰研究进展快速。但对古菌糖蛋白O-糖基化修饰和脂修饰的了解甚少。本文综述了古菌蛋白质糖基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Ⅵ型分泌系统(Type Ⅵ Secretion System,T6SS)是一种倒置于细胞膜上的类噬菌体样结构,能够输送效应蛋白并在定殖和生态位建立中发挥作用.近年来,在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中发现了T6SS同源基因且能够表达组装成结构完整的T6SS,但T6SS对空肠弯曲菌的毒力影响尚不清...  相似文献   

5.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世界范围流行的食源性人兽共患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微需氧菌。其对氧气、温度、pH和胆汁酸盐等环境条件极其敏感,在环境传播和宿主定殖过程中会遭受许多不利条件,包括致命的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因此,抵抗活性氧自由基是空肠弯曲菌进化的一种重要策略。空肠弯曲菌为抵抗氧应激进化出了多种响应机制,其中,鞭毛及其介导的运动力也参与氧应激。本文对国内外有关空肠弯曲菌氧应激研究进展及鞭毛介导的氧应激机制进行综合阐述,以期为进一步完善空肠弯曲菌氧应激调控系统奠定基础,并为弯曲菌源头防控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是最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之一。本研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对分离得到的139株空肠弯曲菌(117株为禽源样本分离株,22株为人源样本分离株)进行耐药性检测。通过对最小抑菌浓度(MIC)的判定结果得出:120株(86. 33%)空肠弯曲菌分离株对6类9组临床常用的抗生素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其中禽源空肠弯曲菌耐药率为83. 76%,22株人源空肠弯曲菌均表现出耐药性。对喹诺酮类抗生素表现出高度耐药(环丙沙星80. 58%,萘啶酸77. 70%);对四环素类表现为中等耐药(四环素53. 24%);对部分大环内酯类、氨基糖苷类、林可酰胺类表现为低耐药(庆大霉素7. 19%,阿奇霉素5. 76%,克林霉素6. 47%);对酰胺醇类、部分大环内酯类表现为敏感(氟苯尼考0%,红霉素0%、泰利霉素0%)。139株空肠弯曲菌共产生14种耐药谱型,以TET-CIP-NAL谱型最多,占比38. 13%,耐三重及以上抗生素的多重耐药菌株占比53. 24%。禽源菌株中多重耐药占比46. 15%,人源菌株中多重耐药占比90. 91%。研究结果显示空肠弯曲菌耐药现状不容乐观,尤其对喹诺酮类与四环素类抗生素耐药性较为突出,且过半数菌株为多重耐药。本研究为食源性空肠弯曲菌的防控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空肠弯曲菌在世界各国已成为引起腹泻的重要病原菌之一。1982年在我国上海首次报道后,各地已相继有报道。为了解空肠弯曲菌在我市儿童中发病情况和探索其病原特点,我院肠道门诊于1986年9月~1987年8月从549例腹泻患儿粪便中分离出12株空肠弯曲菌,其阳性  相似文献   

8.
空肠弯曲菌生物学特性上的一些歧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润  刘岗 《微生物学报》2000,40(5):453-458
对195例不同年龄腹泻患者的粪便、690只健康和腹泻畜禽的直肠和泄殖腔拭子及108份腹泻死亡畜禽的脏器材料进行了空肠弯曲菌培养,共分离鉴定458株弯曲菌(其中空肠弯曲菌445株、结肠弯曲菌13株),就其一些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采用Lior生物学分型法进行了354株弯曲菌(空肠弯曲菌352株、结肠弯曲菌2株)的分型。虽然表明绝大多数生物学性状符合已有文献描述,但也发现在形态、培养和生理生化特性及抗菌药抗性上存有一些歧异,其中最为主要的是483%(215/445)的空肠弯曲菌和231%(3/13)的结肠弯曲菌有萘啶酮酸抗性,11%(5/445)的空肠弯曲菌和76%(1/13)的结肠弯曲菌有噻孢霉素抗性,抗菌药抗性与菌株来源有关(P<0005)。352株空肠弯曲菌生物学分型结果表明在这些动物体内生物型Ⅰ(409%)和Ⅱ(582%)占优势,同一动物体内可有该菌的2个生物型分布。  相似文献   

9.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目前已被确认是重要的肠道致病菌之一。由于本菌生活力弱,易于死亡,不好保存,在一般常用的培养基上存活时间极短约3—5天,给实际工作造成不少困难,如何保存菌种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为了提供一种较好的保存空肠弯曲菌的方法,作者选用了五种培养基,比较观察了18株空肠弯曲菌保存在不同条件下的存话期及变异情况,其结果表明:用1、2号培养基的培养物保存若放置4一10℃冰箱,前者经130天,后者经80天其存活率均为100%;在保存210天时,两种培养基的  相似文献   

10.
肉及肉制品中空肠弯曲菌的污染情况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我们对辽宁地区肉及肉制品进行弯曲杆菌属检查,发现12.9%(23/177)的样品为弯曲杆菌属阳性.经API Campy鉴定系统鉴定,其中26.1%(6/23)为空肠弯曲菌(C.jejuni)阳性,同时发现1株大肠弯曲菌.该调查证实,辽宁地区进出口的肉及肉制品中,存在空肠弯曲菌的污染,如果销售不当或再加工卫生不良,会对消费者的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11.
<正>人体胃内弯曲样细菌早在1906年就曾有过报道。此后,一些学者相继进行了研究。直到1983年,Marshall等才在微氧条件下从人体胃粘膜活检中培养出一种类弯曲菌(Campylobacter-like organism,CLO),现称之为胃窦弯曲菌(Cappylobacter pyl,oridis)认为该菌参与胃病的致病过程。现将有关胃窦弯曲菌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中国小型猪空肠弯曲菌进行分离鉴定。方法采集发病小型猪标本,采用细菌学分离培养、生化鉴定、药敏试验、血清学试验、PCR检测等方法进行鉴定,并对细菌的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到1株细菌,经鉴定为空肠弯曲菌(CJp0812)。用空肠弯曲菌flaA基因特异引物对CJp0812细菌的PCR扩增为阳性,经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证实上述序列与空肠弯曲菌NCTC11168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NC002163)同源性高达99%。结论首次从中国小型猪中分离到了空肠弯曲菌,为进一步研究该菌及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空肠弯曲菌增菌方法的研究与血清学分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空肠弯曲菌增菌培养基作了改进,以增菌法与直接分离法(直接法)对比进行实验。从379份腹泻成人粪便中分离出29株空肠弯曲菌,其中增菌法分离出29株(100%),直接法15株(51.72%)。增菌法提高检出率48.28%,P<0.001,两法差异非常显著,符合率为96.3%,说明增菌法优于直接法。另外,用烛缸培养法从鸡和猪粪便中分离出空肠弯曲菌分别为50和32株。对人、鸡和猪粪便中检出的110株菌作了血清学和生物学分型。从分出的15个血清型谱中发现不同来源菌株有共同性血清型,多集中于45型  相似文献   

14.
Warren在胃炎病人胃上皮发现栖息的类弯曲菌之后,1982年4月到7月间在Royal Perth医院组织了一次新的分离革兰氏阴性螺菌——幽门弯曲菌(Pyloric Campylobacter(pc)的研究。在下胃镜的100例病人中,有57例存在此菌,其中包括13名十二指肠溃疡病人,18例胃溃疡病人。该细菌在组织学上正常的粘膜上是罕见的,而在典型活动性多处浸润的粘膜疾病的40例病人中,发现38例,该菌明显寄生在增性层的粘液中。  相似文献   

15.
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fetus subsp.jejuni简称C.j.)是近年来重新被认识的一种较常见的肠道致病菌。目前我国有少数实验室开展研究,一些发达国家对此作了较大量的研究工作。兹将美国微生物学会第82届年会上发表的几十篇有关报告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空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jejuni) 是人类细菌性胃肠炎的病原体。趋化是细菌向合适的寄生部位定向运动, 也是空肠弯曲菌在宿主空肠黏膜表面实现定植的关键起始步骤, 该趋化运动由趋化相关二元信号系统( che-TCS) 以MCPs→Ches→Flis/Mots 方式调控。FliG是Fli 蛋白家族成员, 一些病原菌的FliG被证明是鞭毛马达蛋白, 也是细菌鞭毛马达中开关复合体的必需组分, 但空肠弯曲菌FliG在细菌趋化中的作用未明。本研究中, 我们根据同源重组原理, 构建空肠弯曲菌NCTC11168 株fliG基因敲除( fliG- ) 突变株, 然后对fliG- 突变株的动力、趋化和定植能力进行测定。动力实验和体外趋化实验结果证实, fliG- 突变株在半固体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直径、在硬琼脂平板上对0. 2 mol/L 脱氧胆酸钠( SDC) 的趋化聚集环直径均明显小于野生株( P <0. 05) 。与野生株比较, 黏附于BALB/c-ByJ小鼠空肠黏膜表面以及空肠内容物中的fliG- 突变株数量也明显减少( P <0. 05) 。实验结果表明, fliG是空肠弯曲菌鞭毛动力以及细菌感染时向空肠黏膜趋化运动的必需基因。  相似文献   

17.
幽门弯曲菌DNA G+C mol%含量及菌体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上海地区分离所得的幽门弯曲菌(CP)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分别进行了DNA G+Cmol%含置测定及菌体脂肪酸组成分析,并同空肠弯曲菌(CJ)和结肠弯曲菌(CC)进行了比较。CP DNA G+Cmol%含量为35.7—38.3,与CJ和CC相近;CP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19cyc、14:0、18:1和18:0,与CJ和CC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8.
空肠弯曲菌( Campylobacter jejuni) 是人类细菌性胃肠炎的病原体。趋化是细菌向合适的寄生部位定向运动, 也是空肠弯曲菌在宿主空肠黏膜表面实现定植的关键起始步骤, 该趋化运动由趋化相关二元信号系统( che-TCS) 以MCPs→Ches→Flis/Mots 方式调控。FliG是Fli 蛋白家族成员, 一些病原菌的FliG被证明是鞭毛马达蛋白, 也是细菌鞭毛马达中开关复合体的必需组分, 但空肠弯曲菌FliG在细菌趋化中的作用未明。本研究中, 我们根据同源重组原理, 构建空肠弯曲菌NCTC11168 株fliG基因敲除( fliG- ) 突变株, 然后对fliG- 突变株的动力、趋化和定植能力进行测定。动力实验和体外趋化实验结果证实, fliG- 突变株在半固体琼脂平板上的菌落直径、在硬琼脂平板上对0. 2 mol/L 脱氧胆酸钠( SDC) 的趋化聚集环直径均明显小于野生株( P <0. 05) 。与野生株比较, 黏附于BALB/c-ByJ小鼠空肠黏膜表面以及空肠内容物中的fliG- 突变株数量也明显减少( P <0. 05) 。实验结果表明, fliG是空肠弯曲菌鞭毛动力以及细菌感染时向空肠黏膜趋化运动的必需基因。  相似文献   

19.
【背景】弯曲菌(Campylobacter)是重要的人畜共患肠道病原菌,可通过食物链传播,引起人类腹泻性肠炎。【目的】了解猪源弯曲菌耐药特征和分子遗传特征,对江苏省10个规模化猪场进行弯曲菌分离和耐药性检测,并研究分离株的分子分型。【方法】采用琼脂平板稀释法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测定,PCR方法扩增耐药基因,以弯曲菌7个管家基因(aspA、glnA、gltA、glyA、pgm、tkt和uncA)为目的基因进行多位点序列分型(multilocus sequence typing,MLST)研究。【结果】100份样品共分离出结肠弯曲菌22株,分离率为22%,弯曲菌检出情况与养殖规模和日龄无关(P>0.05)。耐药性试验结果显示,20株分离株为多重耐药菌株(81.82%,20/22),猪源结肠弯曲菌分离株对10种抗生素耐药程度不一,分别为:庆大霉素36.36%,链霉素50%,克林霉素27.27%,氯霉素13.64%,四环素40.91%,环丙沙星18.18%,萘啶酸63.63%,泰利霉素59.09%,红霉素100%,阿...  相似文献   

20.
<正>近年来各国学者对一类与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疾病相关的微生物-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clis,简称(P)研究报告日趋增多,并已引起全世界医学界的广泛兴趣和高度重视。自从1983年澳大利亚Marshall首次从胃窦活检标本中分离培养cp获得成功。随后Marshal等用自身试验和Girdwood等通过比较正常人及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CP分离阳性率与疾病转归的关系以及对治疗效果的观察等,提出了CP胃炎的观点,并认为CP是引起CP胃炎及胃肠溃疡的病原菌。病人CP的分离率一般在50—90%以上,[4.6.7]但在正常的胃和十二指肠活检标本中却很少能查出此菌。曾有报道,让志愿者吞服10~9个CP后,引起低胃酸性胃炎,持续时间约2周,病理学检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