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分枝杆菌为结核病的病原体.最近几年,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多耐药及广泛耐药结核菌株的出现,以及抗结核病药近几十年来没有换代,使之前基本得到控制的结核痛死灰复燃,成为世界上病死率最高的传染病.为了遏制其进一步的恶化,必须从根本上透彻了解其耐药分子机制.近年来,各国学者采用先进分子生物学技术对结核杆菌耐药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定位了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的位置和基因突变位点,比如耐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链霉素、吡嗪酰胺、喹诺酮类、外排泵等菌株新的基因突变位点引起新的功能改变有新的发现,特别是gidB基因、外排泵基因等有突破性的发现,对研制新一代抗结核病药提供了理论支持及新的方向,但仍有很多耐药机制未阐明,为后续研究者提供些许查考,故笔者就近几年来从分子水平对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做一概述.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结构与功能基因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有20余种病原性细菌完成了全基因测序.目前正在进行大量的功能基因组研究.已发现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持续感染的相关基因.通过对幽门螺杆菌菌株间基因组的比较,提出菌株基因表达的不同可影响菌株的致病作用.此外,还发现了新的奈氏脑膜炎球菌候选疫苗株和抗原.对细菌耐药性机制的了解也有所进展.希望我国医学微生氏物学工作者重视这一迅速发展的领域.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抗酸染色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阳性痰涂片标本直接用于耐药性检测的方法。方法 对18株临床分离培养的结核杆菌用利福平进行药敏试验。分别提取菌株DNA和与之对应的痰涂片标本的菌体DNA,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ropB基因后进行固相杂交和核酸测序检测结核杆菌的耐药性。结果 18株结核杆菌中有12株对利福平耐药。经PCR扩增的ropB片段与探针杂交后,敏感菌株未发现rpoB基因的突变,自耐药菌株提取的DNA中rpoB突变体的检出率为100%(12/12),痰涂片提取DNA的检出率为91.7%(11/12)。所有耐药菌株DNA与痰涂片DNA核酸测序结果相吻合,都有rpoB基因核心区域碱基突变。结论 抗酸染色痰涂片阳性标本可直接用于检测结核杆菌利福平耐药基因rpoB突变体,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验室推广使用的耐药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的产生和播散,尤其是泛耐药菌株的出现,已成为新世纪结核病控制的三大难题之一。Mtb耐药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快速分子诊断工具的发展,且能指导抗结核新药的开发。了解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机制、分子特征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将为耐多药Mtb的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对多种抗生素存在天然的耐药性,其特殊的细胞壁结构具有的低渗透性可能是其耐药机制之一,本文报道一种新的耐药机制。  相似文献   

6.
结核病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的一种传染病,这是由于当前艾滋病的流行以及针对结核分枝杆菌(结核杆菌)多重耐药菌株的发生所致.最近有些调查研究表明,卡介苗的预防效果已日见下降.因此,在合理地设计下一代疫苗之前,必须了解卡介苗失效的原因.本文中将提出若干解释卡介苗失效原因的推论以及弥补这些缺陷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巨噬细胞既提供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隐藏和繁殖的场所,同时也可通过某些机制破坏巨噬细胞内的结核杆菌。本文作者通过比较耗竭肺活化的巨噬细胞和非选择性耗竭肺巨噬细胞2种动物模型来研究体内活化巨噬细胞在肺结核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建立一种利用三磷酸腺苷( ATP) 与荧光素酶反应测定结核分枝杆菌( 简称结核杆菌) 释放的ATP 来判断结核杆菌药敏的技术。方法 ATP 生物发光法( 简称ATP 法) 通过裂解液体培养基中的结核杆菌, 释放活菌中的ATP, 加入荧光素酶使之发光以检测结核杆菌的活性。共采用H37Rv 标准株和10 株临床分离菌株, 用ATP 法与BACTEC 3D 法同步平行进行利福平药敏检测, 连续7 d 检测结核杆菌释放的ATP, 观察其生长曲线, 并以此判断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在生长5 ~7 d的培养基中ATP法可以检测到敏感菌释放的ATP, 并且显著高于耐药菌所释放的ATP, 通过与BACTEC 3D 法相比确定其判断药敏的临界值, 检测结果与L-J 法及同步平行的BACTEC 3D 法对照组符合率达100% 。结论 ATP法可用于结核杆菌对抗结核药物敏感性的检测, 且因其价格较低, 无放射性元素的存在, 作为一种新型的结核杆菌药敏检测技术具有巨大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发现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链霉素耐药相关的潜在菌体蛋白.[方法]以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链霉素敏感株01105和结核分枝杆菌H37Rv为对照,采用iTRAQ技术和生物信息学鉴定并相对定量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链霉素耐药株01108菌体蛋白,并通过WEGO功能注释聚类分析01108菌株差异表达蛋白的细胞组分、分子功能和生物进程.[结果]01108菌株分别与01105菌株和H37Rv菌株比较差异表达蛋白为194个和146个,01108菌株与01105菌株和H37Rv比较均差异表达蛋白121个(共同差异表达蛋白).差异表达蛋白理论相对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布广泛,其生物进程主要参与中间代谢、呼吸作用和脂质代谢,分子功能主要为催化活性功能和结合功能.共同差异表达蛋白:7个核糖体蛋白(Rv2785c,Rv0056,Rv0641,Rv0652,Rv0701,Rv1630和Rv2442c)在01108菌株中表达下调;7个蛋白在01108菌株中显著差异表达(上调大于1.20倍或下调小于0.55倍),分别为巯基过氧化物酶(Rv1932)、酰基载体蛋白脱氢酶(Rv0824c)、30S核糖体蛋白S15 (Rv2785c)、丙酮酸脱氢酶E2部分(Rv2215)、双组份转录调控蛋白(Rv3133c)以及假定未知蛋白(Rv2466c和Rv2626c).[结论]iTRAQ发现了链霉素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相对于链霉素敏感结核分枝杆菌和H37Rv共同差异表达蛋白,为进一步探讨结核分枝杆菌链霉素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李慧  谢建平 《微生物学报》2021,61(2):300-314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以下简称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结核病仍然是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全球性重大传染病。全球约1/4人口是结核杆菌的潜伏感染者。201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healthorganization,WHO)报道全球约150万人死于结核病。深入研究结核杆菌生物学有望为结核病防控提供新工具。成簇规律性间隔短回文重复(Clusteredregularlyinterspaced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Cas是细菌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分,在结核杆菌等分枝杆菌中也广泛存在,同时,也是分枝杆菌基因编辑的重要工具。本文结合课题组研究工作,综述了结核杆菌III-A型CRISPR/Cas系统各组分的生物学功能以及与致病的相关性,CRISPR/Cas编辑工具在诊断治疗耐药结核杆菌和结核病防控新措施中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