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8 毫秒
1.
以丰香和红丰草莓为试材,对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细胞壁水解酶活性和细胞壁成份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半乳糖苷酶和α-甘露糖苷酶活性随草莓果实成熟而提高,葡萄糖苷酶活性不随草莓果实成熟而提高.随着果实发育成熟,纤维素酶活性、果胶酶活性不断提高.果实中未检测到内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外切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变化不随果实成熟软化而提高.随果实发育成熟,细胞壁中可溶性果胶和半纤维素增加,而离子结合果胶和共价结合果胶及纤维素减少.  相似文献   

2.
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组成的变化1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Brady [1]认为成熟是一个由遗传决定的器官分化协调一致的过程,因此人们普遍把成熟的调控作为植物发育的一个模型来研究. 果实成熟时呈现出许多生理生化变化,除呼吸上升、乙烯合成、色素转变和风味物质形成外,软化也是许多果实成熟时相伴的重要现象.已公认这些质地上的变化是细胞壁结构上的改变引起的[2].本文介绍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模型、果肉细胞壁组分间的交联、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变化及对质地的影响,旨在更好地理解果实的质地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基础.  相似文献   

3.
果实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组成的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果实成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Brady[1 ] 认为成熟是一个由遗传决定的器官分化协调一致的过程 ,因此人们普遍把成熟的调控作为植物发育的一个模型来研究。果实成熟时呈现出许多生理生化变化 ,除呼吸上升、乙烯合成、色素转变和风味物质形成外 ,软化也是许多果实成熟时相伴的重要现象。已公认这些质地上的变化是细胞壁结构上的改变引起的[2 ] 。本文介绍植物细胞壁的结构模型、果肉细胞壁组分间的交联、成熟过程中细胞壁组分变化及对质地的影响 ,旨在更好地理解果实的质地及其在成熟过程中的变化基础。1 果肉细胞壁的结构与组分间的交联…  相似文献   

4.
五十多年来,科学家一直认为果实在成熟时变软,是由于聚半乳糖醛酶分解细胞壁的果胶所致。一些果实成熟时聚半乳糖醛酶的数量和活性均增加,实验室也证明聚半乳糖醛酶能破坏细胞壁的结构。然而某些果实,如草莓、苹果等的果实中不含聚半乳糖醛酶,将具活性的聚半乳糖醛酶注入未成熟的果实,不能促进其软化,说明软化还有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5.
以中华猕猴桃(ActinidiachinensisPlanch.)果实为试材,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XET)cDNA为探针,研究果实成熟进程中XETmRNA的变化规律,探讨XET在果实后熟软化过程的作用。结果表明,20℃下外源乙烯处理可促进XETmRNA的积累,且这种效应因乙烯处理时间的加长而加强,进而加速了果实软化;0℃处理可抑制XETmRNA的增加,延缓果实软化,但当果实转入20℃后熟时,果实硬度迅速下降,而XET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认为XET可能只是一种诱导酶,由它引起的细胞壁解聚并非是猕猴桃果实后熟软化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织型转谷氨酰胺酶(tissue transglutaminase,tTG,TGⅡ)是转谷氨酰胺酶家族成员之一,作为一种多功能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蛋白质谷氨酰胺残基与赖氨酸残基交联的活性,还能结合和水解GTP,在胞内和胞外产生多种功能,最初由于tTG在细胞凋亡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最近的研究更表明它在细胞分化,基质的稳定、伤口愈合、信号转导、动物发育等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宁夏枸杞为材料,对其果实发育过程中果实淀粉含量、淀粉代谢相关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对果实发育过程中果皮细胞内质体超微结构和淀粉组织化学定位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1)枸杞果实内淀粉含量随果实的发育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果实花后14d其含量达到最高(13.85mg·g-1)。(2)果实内α淀粉酶活性和β淀粉酶活性随果实发育成熟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且α淀粉酶活性始终明显高于β淀粉酶活性。(3)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研究表明,在果实转色(花后24d)以前果实的造粉体内有大量淀粉粒的存在,但在果实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果实内的淀粉粒分解、消失,而叶绿体内没有观察到淀粉粒。研究认为,淀粉是宁夏枸杞果实发育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一种暂时贮存形式,对维持果实早期的库强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果实库强的增加,淀粉体内的淀粉被淀粉酶分解转化为还原糖贮藏在果肉细胞中。  相似文献   

8.
<正> 在蛋白质和多肽的氨基酸分析中,水解条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已知在酸水解过程中,某些氨基酸会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特别是色氨酸,在110℃用6MHC1水解超过24小时,几乎全部破坏。另外,由于疏水性肽键的抗水解作用,在通常水解条  相似文献   

9.
潘扬  罗芳  鲁长虎 《生态学报》2014,34(10):2490-2497
在种子植物-动物的互惠关系中,植物果实成熟后需要吸引种子传播者取食果实,传播其种子至适宜萌发的生境,同时又要防御种子捕食者过度消耗种子。果实内的次生物质(如:配糖生物碱、大黄素、辣椒素)在此过程中起到重要的调控作用。依赖脊椎动物传播的肉质果中往往含有与植物茎、叶内相同的次生物质,其种类繁多,主要分为含氮化合物、酚类化合物和萜类化合物。未成熟果实内富含次生物质(如:单宁、大黄素),主要保护未成熟种子不被潜在的捕食者和食果动物取食,这些次生物质的含量通常随果实成熟而降低;其它次生物质(如:脱辅基类胡萝卜素)的含量随果实成熟而增多,可能起到吸引食果动物的作用。在对脊椎动物捕食的抵御中,果实内不同类型的次生物质促使成熟果实对所有脊椎动物都有毒性(专毒性)或者仅对种子捕食者有毒性(泛毒性)。肉质果内的次生物质对植物-食果动物相互关系的调控作用,还可以通过调节动物取食频次和数量、抑制和促进种子萌发、改变种子在肠道的滞留时间、吸引传播者等生态作用而实现。某种次生物质往往集多种生态作用于一身。目前对肉质果内次生物质与脊椎动物相互关系的探讨还不够深入。未来研究需要综合考虑植物次生物质与果实生理生化、形态学等特征对食果者的综合调控机理;次生物质在种子传播后的调控作用对植物种群或群落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影响;从动植物协同进化角度探讨植物次生物质的产生、防御和吸引策略与脊椎动物对果实的选择和消费之间的关系等。开展脊椎动物传播肉质果实中次生物质的研究,对完善种子传播机制、植物繁殖和更新格局,丰富动植物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成熟香蕉果实活性氧与乙烯形成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随着活性氧产生速率从低水平→迅速跃升→高峰→下降的变化,其乙烯形成酶活性及乙烯产生也经厅了基本同步的过程。显示了三者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外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能使乙烯形成酶活性及乙烯产生出现跃升和高峰的时间明显提前;超氧歧化酶则使EFE活性及乙烯产率明显下降。进一步说明了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O2可能是引起EFE活性及乙烯产生迅速上升的原因之一,而过氧化氢则被证明与EFE活性及乙  相似文献   

11.
乙烯利对香蕉、柑桔、柿子果实的催熟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香蕉、柿子等果实,在采收后需经过一个时期的后熟作用,才能达到完熟可食。目前,大量资料表明,乙烯与果实成熟有着密切关系,被认为是果实成熟激素。商业上往往也采用乙烯熏气法来达到催熟的目的。由于乙烯是气体,在使用方面受到很大限制。1972年以来,我们在上海市果品公司实验小组的配合下,试用乙烯释放剂乙烯利(2—氯乙基磷酸,上海彭浦化工厂出品)  相似文献   

12.
果实成熟的基因调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果实的成熟过程是由一系列生理生化学变化过程组成,这些变化过程受到外界环境条件、植激素和基因的调控。随着近年来有关果实成熟衰老的基因的分离,定性及反义基因技术在控制果实成熟上的成功应用,对揭示果实成熟衰老的分子机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来果实成熟基因调控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苹果果实成熟期间香气和乙烯的产生动态,以及游离氨基酸、游离脂肪酸含量和脂氧合酶(LOX)、醇-酰基转移酶(AAT)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香气物质是随着乙烯释放的增加而产生和增加的.在此过程中,异亮氨酸大量积累.游离脂肪酸在果实香气很少时呈增加趋势;随着香气产生的增多而迅速下降;乙烯高峰过后又有增加.脂氧合酶活性随着果实成熟而提高,其活性在乙烯释放达到高峰时达到最大值,之后迅速下降.醇-酰基转移酶活性在果实开始产生香气时迅速增加,之后保持较高活性.  相似文献   

14.
<正> 在进行食物样品的氨基酸组分和含量分析时,需用盐酸水解处理,在此过程中,由于色氨酸和碳水化合物的破坏,产生有颜色的分解产物,从而干扰了正常的氨基酸分析,尤其是当水解样品中颜色较深而氨基酸含量较低时,影响更为明显。因此,对水解样品脱色引起人们的十分关注,很多学者在  相似文献   

15.
果实的成熟过程是由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过程组成,这些变化过程受到外界环境条件、植物激素和基因的调控。随着近年来有关果实成熟衰老的基因的分离、定性及反义基因技术在控制果实成熟上的成功应用,对揭示果实成熟衰老的分子机理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果实成熟基因调控研究进展作一简要评述 。  相似文献   

16.
成熟香蕉果实活性氧与乙烯形成酶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香蕉果实成熟过程,随着活性氧产生速率从低水平→迅速跃升→高峰→下降的变化,其乙烯形成酶活性及乙烯产生也经历了基本同步的过程,显示了三者之间具有某种内在联系。外源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能使乙烯形成酶(EFE)活性及乙烯产生出现跃升和高峰的时间明显提前;超氧歧化酶(SOD)则使EFE活性及乙烯产率明显下降。进一步说明了在香蕉果实成熟过程中,O2可能是引起EFE活性及乙烯产生迅速上升的原因之一,而过氧化氢(H2O2)则被证明与EFE活性及乙烯产生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纤维素酶中具有壳聚糖水解酶活性成分的鉴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壳聚糖酶的研究过程中,目前已发现37种酶具有非专一性地降解壳聚糖的能力[1].对这些非专一性酶水解壳聚糖的机理有两种看法:一些人认为,由于这些酶大都来自商业酶制剂,未经过进一步的纯化,故有人认为其中所含的少量杂质可能是产生水解活力的原因;但也有人认为,在所有的酶制剂中都存在同一种杂质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些酶来源于广泛的微生物、真菌、哺乳动物和植物等.众所周知,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即对所催化的反应和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一种酶往往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反应;有如此多的不同种类的酶能非专一性地水解壳聚糖.因而探讨具有水解…  相似文献   

18.
果实成熟及其基因调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果实成熟是指果实停止生长后在果实内部产生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而导致果实成为可食性状态的过程。从外观上看,果实成熟表现为绿色消失,表征果实特点的色素显现,质地变软,芳香味散发。过分成熟的果实其表皮和内部常出现生理病变(如褐变等),易为真菌或细菌感染,不宜...  相似文献   

19.
果实(种子)化学防御与食果实动物的适应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鲁长虎 《生态学杂志》2005,24(5):567-572
种子植物在果实(种子)成熟后需要防御食果实动物捕食种子,同时要传播种子至适宜萌发的生境。很多植物依赖食果实动物传播种子,称动物传播植物。果实(种子)化学防御是抵御种子捕食者的重要手段。果实(种子)中次生物质包括各种生物碱、生氰糖苷、萜类和酚类等,种类繁多;次生物质的含量随果实成熟过程而变化。次生物质可以抵御动物的捕食,其毒性对种子传播者和种子捕食者没有选择性,即具泛毒性。果肉中的次生物质也可以起到轻泻剂的作用,缩短种子在动物消化道的滞留时间,以影响传播效率。果实(种子)次生物质的产生不受植物环境条件的影响,其产生与果实质量有关。在温带地区,通常SS型果实次生物质含量低,而FL型果实含量高。食果实动物可通过调整捕食行为、摄取环境中特殊物质和获得丰富营养等3个方面适应次生物质。果实(种子)中次生物质的研究对动植物相互作用、协同进化理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最近有关活性氧物质 (ROS)的研究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尤其是其作为第二信使介导了许多生理性与病理性细胞事件,包括细胞分化、过度生长、增殖及凋亡.为了避免ROS的毒性产生特异性的信号转导,ROS的产生与代谢必须被严格调控;其具体的调控机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最近有关ROS区域化观点的提出解决了这一问题. NADPH是生成ROS的主要来源. 研究发现,NADPH氧化酶及其衍生的ROS存在于机体的多种组织内,且在细胞中呈区域化分布,对细胞内信号的精确调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NADPH一方面通过小窝/脂筏组装成功能型复合物,从而产生ROS区域化;另一方面,NADPH通过其不同亚细胞定位亚基与各种靶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ROS特异性. 本文系统综述了NADPH衍生的ROS信号区域化,为进一步理解ROS信号在各种生理或病理过程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