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血流多普勒原理的血压测量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流信号的采集可基于超声多普勒技术。利用多普勒超声探头在肢体主动脉脉搏处采集到血流多普勒频移信号,对信号电压进行放大,一方面直接输入扬声器转变为音频信号,得到多普勒音;同时用频率/电压变换器LM331变换多普勒频移信号,得到脉搏波信号。基于此原理,设计了使用无创、直观的方法获得肢体血流参数,并经PC机处理,最终在显示器上显示脉搏波形和血压数值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卵巢恶性肿瘤生长迅速,易扩散,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早期诊断困难,而晚期疗效较差,本文注意结合临床及超声图象特点综合分析,诊断符合率为92.5%,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和方法:本组81例为1985年6月至1990年10月均为住院手术并为病理确诊,年龄3~66岁,平均40.8岁,共有瘤体115个,使用仪器为Aloka SSD—256实时超声显像仪,探头频率3.5MHz,患者适度充盈膀胱,横、纵、斜多方位探查下腹部,摄片记录。二、结果:(一)卵巢恶性肿瘤75例,符合率92.6%,肿瘤最小直径3×4×4cm,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合性血管瘤(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CHE)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1例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伴皮肤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镜检见肿瘤组织由良性、中间型及恶性血管多种成分混合组成:肺组织与头皮的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病变相似,为浸润性生长,病变包括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约占50%)、网状型血管内皮瘤(约占15%)、梭形细胞血管瘤(约占20%)、"血管肉瘤样"区域(约占5%)和良性血管病变(约占10%)。颅内病变可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梭形细胞肿瘤及动静脉畸形区域。免疫组化标记示FⅧRAg( )、cD34( )。结论: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属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学,有复发倾向,少见转移。  相似文献   

4.
超声多普勒声谱参数的定义和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引 言 超声多普勒信号的频谱分析是多普勒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可靠而灵敏地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由于动脉血流具有脉动性,多普勒信号的频谱成分通常以声谱图的形式进行显示。所谓声谱图,就是将三维信息的多普勒信号的频谱显示在两维平面上,即以横轴表示时间,以纵轴表示多普勒信号的频率(血流速度),而某一频率(速度)点的频谱幅度以灰度或颜色进行调制。由于实时的声谱图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是否能经胸壁进行心肌背向散射的测量,用新近开发的与血液散射相关的背向散射积分(IB)影像系统,对5例成年杂狗的心肌参数进行了测量。以了解用2.5或3.5MHz频率探头,于心室间隔或心室后壁在开胸和经胸时的IB定标测值有否显著性差异。实验结果发现,不论探头频率不同或在开胸与经胸的条件下,背向散射积分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异幅度均无显著性差异。这些研究资料提示,经胸壁对IB定征,不仅可以测量IB在心动周期中的变异幅度,而且可以用2.5或3.5MHz的探头对心肌IB定标检测进行精确的测量。这些资料可以验证人体经胸壁对IB参数的检测。  相似文献   

6.
Ebstein畸形又称三尖瓣下移畸形,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常伴有ASD、VSD等。本文6例Ebstein畸形一次检出,同时应用声学造影法检测心内异常分流,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6例,男1例,女5例,年龄为16~24岁。应用美国HP-7702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2.5MHz。ZDE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与超声造影在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60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超声造影进行评定。结果:60例患者彩色多普勒超声提示良性31例,恶性21例,其中8例不能明确诊断,通过超声造影确诊35例良性患者,25例恶性肿瘤。结论:超声造影在诊断恶性肿瘤过程中比彩色多普勒超声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提高早期卵巢肿瘤鉴别的准确性,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超声技术的不断发展,对肾脏肿瘤的早期发现提供了重要的检测手段。用二维超声区别良恶性肾肿瘤已有不少论著。本文报导自1988年10月以来用双功+彩色多普勒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9例肾肿瘤;在术前测得肿瘤内动脉血流,用搏动指数(PI)鉴别良恶性肿瘤进行讨论。资料和方法 19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肿瘤是近3年内我科在每年一次老干部体检和部分门诊病人中发现的病例。男性15例,女性4例,年龄39~74岁;平均年龄56.4岁。除2例有腰痛外,其余17例均无泌尿系症状。  相似文献   

9.
大蹄蝠多普勒正负补偿效应的声波特征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ang XZ  Hu KL  Wei L  Xu D  Zhang LB 《动物学研究》2010,31(6):663-669
利用单摆装置模拟大蹄蝠的飞行状态并实时记录其回声定位信号,以研究其多普勒频移补偿行为。与其静息状态下的超声波特征比较,发现大蹄蝠在接近目标的过程中有多普勒正补偿效应:叫声频率随相对速度改变而成正相关变化;当相对速度最大时,其叫声频率相对静息状态频率降低最多,而相对速度为零时,叫声频率回复到静息时频率。而当大蹄蝠远离目标时,有多普勒负补偿效应:叫声频率随相对速度改变成正相关变化,叫声频率在相对速度最大时,升高最多,但相同速度下升高之值较正补偿值低得多。另外,负补偿效应出现的频率较正补偿值低,这可能是由蝙蝠生理结构的限制以及自然状态下罕见的多普勒负补偿条件所决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测量碳颗粒悬混溶液的流速矢量,将自相关方法引入了光声多普勒流速测量。纵向和横向速度分量分别由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频带展宽得到。光声信号由波长532 nm,重复频率20 Hz的脉冲激光激励,由中心频率10 MHz的点聚焦压电超声换能器采集。由微量注射泵驱动的碳颗粒悬混液模拟血液的流动。时域光声信号由希尔伯特变换为复信号后进行自相关计算。多普勒频移和多普勒频宽的标准偏差由若干独立A扫的自相关平均得到。对比之前采用序列A扫的互相关方法,自相关中的信号时移大小可自定义,避免了对高重复频率脉冲激光的要求,有利于探测深度的提高。该方法的可行性通过对流速为16-32 mm/s、多普勒角度为50°的碳颗粒悬混液流速矢量的测量得到了初步验证。  相似文献   

11.
老年性退行性心脏瓣膜病又称老年钙化性心脏瓣膜病,为老年人常见心瓣膜病。随着年龄增长,心瓣膜结缔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纤维化、钙化,致使瓣膜功能异常。我们对160例本病患者进行了UCG检测,现分析如下。 材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160例,男118例,女42例;年龄为60~82岁。除外风心病、先心病及胶原病所致瓣膜病变。应用仪器为美国HP—77025型彩色多普勒血流显象仪,探头频率为2.5MHz。患  相似文献   

12.
肿瘤对人类的生存危害极大,恶性肿瘤的治疗一直是世界性的难题。肿瘤血管生成是肿瘤赖以生长、转移的基础,受多种因子的调节。目前发现有多条信号网络参与调控肿瘤血管生成,PI3K/Akt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条信号传导途径,该通路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介绍了PI3K/Akt信号通路的结构组成与活性调控,并重点阐述PI3K/Akt信号途径与肿瘤血管生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彩超在肾脏恶性肿瘤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采用彩超确诊的肾脏恶性肿瘤138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检测并行手术治疗,术后均行病理检查。结果:138例患者彩超影像显示瘤体内具有丰富的动静脉血流信号,诊断为肾脏恶性肿瘤,与病理诊断完全相符。结论:彩超检查可以明确肾脏肿瘤的性质和范围,以供临床决定手术方式,也可用于术后复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腮腺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腺淋巴瘤35例和多形性腺瘤28例的声像图特点。结果:两者的声像在肿瘤的大小、边缘、内部回声、彩色血流信号级别方面有显著差异。结论:分析腮腺肿瘤的超声声像学特点并结合临床信息可显著提高术前鉴别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频电刺激股沟血管丛对下肢血液循环的影响.方法:32名健康男性随机分为2组,将LDF探头、热敏探头以双面胶固定在受试者右膝关节内侧上方5cm处,电流强度为感觉阈上.一组接受调制中频电刺激,另一组是对照组.刺激时间为20分钟,休息15分钟后,连续监测时间为30分钟,每5分钟为一个时间段,生理信号记录的是第一个5分钟、第三个5分钟、第五个5分钟、第六个5分钟共四次.记录指标为皮肤表面血流量、表面温度和心率变异性(HRV).结果:研究表明,皮肤表面温度、血流量、HRV的LF值随时间间隔出现明显变化,HF与LF/HF并没有显著变化;调制中频电组的部分指标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调制中频电组效果优于空白对照组,阈上强度的中频电刺激腹股沟血管丛能够明显改善下肢血液循环,防止下肢出现水肿或麻木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而化疗药物的耐药性严重影响晚期胃癌患者的化疗效果。本文总结了多种与胃癌的发生及耐药性产生相关的信号通路,包括rnTOR、Nrf2-ARE、Notch、Hedgehog和Wnt。这些信号通路不仅决定着胃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分化与转移,更影响着恶性肿瘤耐药性的产生,而耐药性正是目前肿瘤化疗的最大障碍。研究这些信号通路可以从分子水平研究癌症发生的机理从而阻断肿瘤的生长,从这些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亦能了解到肿瘤耐药性产生的机制,为胃癌等恶性肿瘤研究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Janus 激酶(JAK) 可通过JAK-STAT 信号通路对细胞增殖、分化、凋亡以及血管生成、免疫调节等起重要作用,其抑制剂可用于骨髓纤维化、恶性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防治。简介JAK-STAT 通路与JAK2V617F 突变,分类综述用于治疗恶性血液病和肿瘤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移植排斥反应的小分子JAK 抑制剂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8.
X-盒结合蛋白1(X-box binding protein 1,XBP1)是内质网应激反应中的主要调控因子。大量研究表明,XBP1高表达于多种恶性肿瘤细胞,高表达的XBP1能促肿瘤细胞缺氧生存以及诱导肿瘤转移及耐药等。最近发现,XBP1可通过多种机制诱导恶性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并抑制肿瘤相关免疫,导致恶性肿瘤细胞的快速增殖、免疫逃逸,进而加速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等。因此,XBP1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的新靶标,该文就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与恶性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研究发现VEGF过度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转移有关,在本研究中通过研究VEGF在恶性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为以VEGF为靶的抗转移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恶性黑色素瘤中VEGF-A和VEGF-C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点和生存状态的关系。结果:VEGF—A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83.33%(30/36),在色素痣中阳性表达率是15%(3/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O.05)。VEGF—C在皮肤恶性黑色素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是88.9%(32/36),在色素痣中阳性表达率是10%(2/20),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VEGF-A和VEGF—C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形态、肿瘤大小无显著关系,但与淋巴结转移和封闭血管环形成有关,VEGF-A和VEGF—C阳性病例淋巴结转移率和封闭血管环出现率显著高于VEGF-A和VEGF-C阴性病例。有统计学意义。对VEGF-A和VEGF-C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生存状态的关系分析显示,VEGF-A和VEGF-C表达阴性的病例的生存期和生存率均显著高于VEGF-A和VEGF-C表达阴性的病例,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EGF-A和VEGF-C表达与恶性黑色素瘤的淋巴结转移、血管形成和生存期相关,这两种蛋白过度表达反映黑色素瘤处于进展状态和预后差,可以作为黑色素瘤诊断、预后和复发预测的指标和靶向治疗的靶蛋白。  相似文献   

20.
曲杨  赵丹  张海青  蔡毅然  车南颖 《生物磁学》2014,(24):4719-4722
目的:探讨胸膜恶性肿瘤的病理类型、肿瘤所占比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结合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方法对252例胸膜恶性肿瘤进行诊断及鉴别诊断。结果:252例胸膜恶性肿瘤包括胸膜穿刺活检120例,胸腔镜活检25例,伴有胸膜转移的恶性胸水107例;男性143例,女性109例,年龄19—87岁,平均年龄59.9岁。临床主要症状是胸闷、气短、咳嗽、胸痛等。CT表现为胸膜增厚、胸水(90%)、多发或单发胸膜结节和原发器官占位性病变。活检病例中,转移性癌86例(34.1%),包括肺腺癌64例(25.4%),小细胞癌11例(4.4%),鳞癌11例(4.4%),恶性间皮瘤47例(18.7%),滑膜肉瘤9例(3.6%),非霍奇金淋巴瘤3例(1.2%);恶性胸水病例病例中转移性癌95例(37.7%),包括肺腺癌85例(33.7%),小细胞癌6例(2.4%),鳞癌2例(0.8%),乳腺腺癌2例(0.8%),恶性间皮瘤8例(3.2%),非霍奇金淋巴瘤4例(1.6%)。结论:胸膜恶性肿瘤中以转移性腺癌多见,其次为恶性间皮瘤,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不同标志物的表达有助于诊断胸膜恶性肿瘤的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