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周华  蔡国平 《生命的化学》2006,26(3):213-216
visfatin是新近发现的主要由人和小鼠内脏脂肪组织分泌的一种脂肪细胞因子,其结构与pre-B细胞集落增强因子相似。它能够发挥类似胰岛素的作用,与Ⅱ型糖尿病相关联,降低血糖,促进糖摄取,可结合并活化胰岛素受体,激活胰岛素信号通路。Visfatin与肥胖密切相关并能够促进脂肪细胞的分化,还能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成熟。Visfatin的表达受炎症反应因子和多种激素的调节。Visfatin可能是联系机体糖脂代谢的重要分子,它的发现可为揭示糖尿病与肥胖的发生发展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为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提供新方案。  相似文献   

2.
脂肪因子(adipokines)是由脂肪组织分泌的细胞因子家族,广泛参与调节和维持糖、脂代谢平衡及血管内皮功能。网膜素是新发现的一类由网膜脂肪组织分泌的脂肪因子,参与调控机体的内分泌、能量代谢及炎症的发生发展。研究发现,网膜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的摄取作用,并促进胰岛素受体后信号通路中的Akt磷酸化;其次,网膜素具有抗炎作用,尤其在血管内皮细胞炎症过程中的抗炎机理已被首次证实;另外,网膜素对血管还有舒张作用,尤其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中发挥保护性作用。因此,网膜素可能是联系炎症和动脉粥样硬化间的重要分子,可能成为潜在的标志性分子或药物作用靶点。本文拟就网膜素的新近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3.
肥胖已被证实是胰岛素抵抗、2 型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的重要诱因.肥胖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脂肪细胞的异常分化和增殖,最终导致脂肪细胞异常增多及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产生的.脂肪细胞的增殖分化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脂肪细胞因子作为脂肪组织分泌的肽类激素,也在脂肪细胞的发育分化过程中起重要的反馈调节作用.大多数肥胖患者体内存在脂肪细胞因子分泌异常及其相应的功能紊乱.本文将对几种主要的脂肪细胞因子在脂肪细胞发育分化中的作用及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综述及讨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肥胖小鼠在低氧暴露后棕色脂肪组织的差异表达基因及通路,以探讨低氧影响棕色脂肪组织活化的机制。方法:30只雄性C57BL/6J小鼠,其中8只为普通对照组(N,n=8);其余饲喂高脂饲料8周后,肥胖建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两组:肥胖对照组(OB,n=8)和肥胖低氧组(H,n=8)。H组进行11.2%氧浓度8 h/d,6天/周共4周的低氧暴露。4周后,测试血糖、血脂,取肩胛处棕色脂肪组织进行mRNA表达谱芯片扫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KOBAS2.0软件对所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对参与关键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的差异基因进行实时荧光qPCR验证。结果:干预结束后,H组较OB组体重和血脂血糖水平显著降低;OB组较N组的上调差异基因802个,下调1 175个,差异基因的功能主要集中在糖脂合成代谢及免疫炎症反应过程;H组较OB组上调基因297个,下调228个,主要参与的生物过程有糖脂代谢、脂质转运过程、肌肉组织发育过程及脉管系统发育过程;低氧暴露调节肥胖机体棕色脂肪的通路主要集中在HIF-1、PI3K-Akt、FoxO和ErbB信号通路等过程。结论:11.2%氧气暴露可通过调节一系列棕色脂肪相关基因表达而提高棕色脂肪活性,从而下调肥胖机体体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黄芩素对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分化及对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油红O染色法测定细胞分化速度;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肪酸合成酶活性。结果 黄芩素对3T3-L1小鼠前脂肪细胞向脂肪细胞分化以及对脂肪酸合成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结论 黄芩素通过阻断脂肪合成而抑制小鼠前脂肪细胞分化;黄芩素具有开发成减肥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肥胖问题日趋严重。胰脂肪酶抑制剂是药物治疗肥胖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主要通过筛选一些植物来源的化合物来寻找具有胰脂肪酶抑制作用的天然活性物。方法:以4-甲基伞形酮油酸酯作为底物,用荧光检测的方法测定对胰脂肪酶(triacylglycerol lipase,EC 3.1.1.3)的抑制活性。结果:皂苷类化合物可有效地抑制胰脂肪酶的活性,其中薯蓣皂苷,毛地黄皂苷和皂树皂苷的活性较强,IC50值分别为3.5μM、2.7μM和3.0μg/mL。黄酮类化合物也有抑制脂肪酶活性的作用,在浓度为100μM时,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率在35.7%到68.2%之间。相比之下,相同浓度的苷元类化合物和咖啡酸衍生物对胰脂肪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低于50%,而氨基糖类化合物的抑制率则低于15%。结论:皂苷这类植物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良好的抑制脂肪酶活力的作用,黄酮次之,并且这两类化合物是从植物中提取的,毒性小,安全性高,可以为进一步研发治疗肥胖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由于肥胖及肥胖相关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流行,明确脂肪组织如何生长非常重要。脂肪组织主要由脂肪细胞分化、脂肪细胞肥大以及脂解作用共同调节。脂肪细胞分化是由多能干细胞或前脂肪细胞分化形成脂肪细胞的一个复杂而又程序化的过程。脂肪细胞的分化过程被分为四个阶段,生长抑制阶段,克隆扩增阶段,早期分化阶段和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表型的终末阶段。来自国内外多个研究的大量数据表明,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可以显著调节脂肪分化的过程进而影响肥胖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作为一类重要的高活性分子,ROS在细胞内具有多种来源,主要包括线粒体、NADPH氧化酶、黄嘌呤氧化还原酶、黄嘌呤氧化酶、一氧化氮合酶等。本文回顾近年来的一些文献,对ROS及其生成系统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从氧化还原调节的角度明确脂肪细胞分化以及肥胖形成的机制,为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肥胖(obesity)为慢性代谢疾病,具有高发病率及世界流行趋势;能量摄入长期多于能量消耗,可导致机体脂肪过度蓄积,为肥胖的主要病因之一。肥胖高发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肥胖人口亦迅速增长,呈全国急速发展态势。肥胖并发症主要为冠心病、2型糖尿病、高血压、中风及癌症等。肥胖及其并发症不仅对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亦对社会经济及医疗卫生体系造成沉重负担。肥胖的治疗是当前世界医学界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研究肥胖发病机理、对其实施有效预防与治疗,对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参考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社科院及中国疾病控制中心的官方数据,并结合一系列重要医学期刊发表的研究成果,综述近五年来肥胖机制与药物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肥胖防治及减肥药物研发提供新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肥胖患病率不断上升,肥胖已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肥胖能够增加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防治肥胖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米色脂肪是一种产热型脂肪细胞,可在受到寒冷、药物、运动等外界刺激下由白色脂肪细胞转化而来,但其形态和功能却与白色脂肪细胞不同,而与棕色脂肪细胞类似,即米色脂肪同样含有丰富的线粒...  相似文献   

10.
多年来,肥胖被公认是导致机体抗胰岛素作用的重要危害因子,体重的减少可提高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然而,脂肪质量的增加是通过怎样的机制破坏胰岛素的作用,特别是对目标组织肌肉和肝脏的作用,至今还不得而知;抗素的发现会为肥胖与胰岛素抗性之间的关系建立起新联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部脂肪分布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9年7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收治的159例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同期100例单纯性肥胖且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正常者(对照组)。采用多层螺旋CT(MSCT)测量腹腔内脂肪面积(VFA)、腹内脂肪体积(IAFV)、全腹脂肪体积(TAV),并计算IAFV/TAV;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受试者血脂、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骨密度仪测量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髋骨骨密度。分析VFA、IAFV、TAV、IAFV/TAV与胰岛素抵抗和骨密度之间相关性。结果:观察组VFA、IAFV、IAFV/TAV、FPG、HOMA-IR、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腰椎骨密度、股骨骨密度、髋骨骨密度低于对照组(P0.05),TAV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示VFA、IAFV、IAFV/TAV与FPG、HOMA-IR、FINS、TC、TG、LDL-C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股骨、髋骨骨密度、HDL-C呈负相关(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VFA、IAFV、IAFV/TAV与HOMA-IR呈正相关(P0.05),与腰椎、股骨、髋骨骨密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腹内脂肪异常堆积与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骨密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通过检测腹内脂肪分布情况预估2型糖尿病合并肥胖患者发生胰岛素抵抗和骨质疏松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脂肪细胞因子脂粘连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Xiao FY  Lu FE 《生理科学进展》2003,34(4):309-313
脂肪细胞因子脂粘连蛋白(adiponectin)是脂肪细胞特异性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在心血管病、肥胖、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脂粘连蛋白在炎症反应、造血功能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初步研究结果显示脂粘连蛋白有可能作为一种潜在的新型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及其它一些代谢疾病。  相似文献   

13.
连翘苷对小鼠减肥作用的显微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连翘苷对肥胖小鼠脂肪细胞及空肠绒毛表面积的影响,采用高脂饲料建立小鼠肥胖模型,以小鼠脂肪细胞、空肠绒毛表面积大小的变化以及小鼠体重增长率,脂肪系数,全视野内脂肪数目等指标,观察连翘苷的减肥作用。结果显示,连翘苷可以使肥胖小鼠脂肪细胞直径变小,空肠绒毛表面积降低,体重增长率降低,脂肪系数变小,全视野内脂肪细胞数目增加。提示连翘苷对营养性肥胖小鼠有一定的减肥作用。  相似文献   

14.
Wu J  Wang HW  Wen Y 《生理科学进展》2006,37(4):353-355
Visfatin是腹部内脏脂肪组织高表达的一种生物活性小分子,能够调控腹部脂肪细胞的分化和成脂作用,并能与胰岛素受体结合,调节胰岛素敏感性。Visfatin的发现及其类胰岛素生物活性,引发人们对体内糖脂代谢平衡、脂肪细胞分化与增殖的重新认识。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Vaspin在内脏脂肪组织m RNA表达、蛋白表达以及血浆浓度角度,探讨Vaspin在运动结合甲鱼油对老年肥胖大鼠胰岛素抵抗(IR)的调节作用。方法:选取鼠龄3周的雄性SD大鼠(n=50),持续喂普通饲料至大鼠55周龄,根据体重无差异选取38只喂饲高脂饲料(脂肪含量占40%),建立老年肥胖模型,喂饲至大鼠周龄60周。建模成功后,随机选取24只分为4组(n=6),分别为肥胖模型组(OA)、运动组(OB)、单纯补充甲鱼油组(OF)、运动结合甲鱼油组(OBF)。(运动)干预方案:大鼠运动跑台坡度为0°、速度和时间(15 m/min,15 min)、组间休息5 min、4组/次,甲鱼油灌胃0.3~0.4 ml,1次/天,其他组灌胃相等剂量的生理盐水,5次/周,持续8周。8周后,取血测定大鼠血糖、血浆胰岛素和Vaspin浓度,取肾和睾丸周围内脏脂肪组织,检测脂肪组织Vaspin m 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与肥胖模型组相比,8周干预后,OB、OF和OBF组的血糖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OB和OBF组的血浆Vaspin浓度明显降低(P<0.05,P&...  相似文献   

16.
血管外周脂肪(perivascular adipose tissue,PVAT)是贴近血管外膜的脂肪组织,是活跃的旁自分泌器官,能够分泌多种活性物质,由外而内地影响着血管的稳态。PVAT是一种起源于独特前体细胞的脂肪组织,它兼具白色和棕色脂肪组织样特征。生理状态下,PVAT具有产热能力,并发挥机械保护和血管扩张的作用。病理状态下,比如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和衰老等,PVAT表型改变和功能失调,表现为脂肪组织扩张、棕色脂肪“白色化”、脂肪细胞中脂质的异常积累和脂肪因子的异常分泌等。近年研究显示,PVAT表型的改变参与了血管重塑、动脉粥样硬化、腹主动脉瘤和高血压等多种病理过程或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肥胖是严重影响国民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其伴随的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了人民的身心健康。众多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在肥胖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禁食诱导脂肪因子(fasting-induced adipose factor,FIAF)在肠道菌群所致肥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脂代谢、慢性低度炎症和代谢性内毒素血症、AMPK、缺氧等多个代谢途径。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阐明肠道菌群通过FIAF介导肥胖的完整机制。本文在总结大量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FIAF在肠道菌群所致肥胖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肥胖的预防、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疾病的发生与脂代谢紊乱密切相关。细胞中的脂肪主要储存在一个以中性脂为核的细胞器——脂滴(lipid droplet,LD)中。脂肪甘油三酯水解酶(adiposetriglyceride lipase,ATGL)是在脂滴上发现的水解甘油三酯的脂肪酶。除脂肪组织外,ATGL也广泛存在于骨骼肌等多种非脂肪组织中,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ATGL与中性脂质贮存异常、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疾病密切相关。运动可以通过改变ATGL的表达起到调控脂代谢的作用,进而在防治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疾病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硫化氢是新的气体信号分子,在多种疾病中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脂肪组织表达胱硫醚β合酶、胱硫醚γ裂解酶以及β-巯基丙酮酸转硫酶并产生释放硫化氢。脂肪组织内源性硫化氢可调节脂肪糖摄取和利用、脂肪分解、脂肪细胞分化以及脂肪内分泌,从而参与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调节。硫化氢可激活胰岛素受体信号、激活过氧化物增殖体活化受体γ、调控钾离子通道参与调节过程。硫化氢可能作为能量代谢的"开关",参与代谢性疾病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中、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能编码蛋白的RNA。近年来,随着高通量基因组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者们对lncRNA的关注度越来越高,通过对lncRNA的深入研究,证实其在细胞分化、表观遗传、细胞周期调控等众多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并且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都与之相关。借助于高通量测序或芯片技术,已经证实许多lncRNA与脂肪组织的生成、发育和代谢调控有关,在脂肪发育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脂肪发育相关lncRNA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脂肪的发育、代谢过程,同时为代谢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法。基于此,对lncRNA作用模式、调控脂肪发育以及其对肥胖相关代谢疾病的影响等研究展开综述,以期为脂肪发育与代谢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