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1999年12月福建平和出现严重冻害的气象特点,调查全县亚热带、热带果树的冻害情况及影响冻害程度的因素,并提出冻后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研究晚霜冻害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对于优化区域农业生产布局和品种调优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利用西南茶区65个气象站点1971—2020年逐日气象数据,结合霜冻终日和茶芽萌发初日的变化特征及其相互关系,构建西南茶区灌木型茶树春梢晚霜冻害概率指数和冻害强度指数,分析西南茶区灌木型茶树晚霜冻害危险性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971—2020年,西南茶区霜冻终日和茶芽萌发初日均呈显著提前趋势,且霜冻终日的提早速率快于茶芽萌发初日的提早速率,萌发后的茶芽暴露于晚霜冻害的天数总体呈不显著下降趋势。西南茶区大部分区域灌木型茶树晚霜冻害危险性呈下降趋势,但贵州茶区呈不显著上升趋势。四川茶区西部边缘山区、贵州茶区西部与云南茶区东北部交界处等地灌木型茶树晚霜冻害危险性一直较高,四川盆地区、云南茶区南部和贵州茶区南部等地晚霜冻害危险性一直较低。云南茶区北部、中东部地区等区域晚霜冻害危险性呈明显下降趋势;而贵州茶区中部和东部区域灌木型茶树晚霜冻害危险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
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冬麦区冬季长寒型冻害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冬晓  杨晓光  赵锦  慕臣英  龚宇 《生态学报》2015,35(13):4338-4346
冻害是影响我国北方冬小麦生产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之一,明确气候变化背景下冻害发生规律和演变特征,对防御冻害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黄淮冬麦区为研究区域,利用1960—2010年47个气象台站逐日气温资料,在分析越冬期负积温和越冬期长度变化特征基础上,以越冬期负积温为指标分析了黄淮冬麦区冬季长寒型冻害发生频率及站次比演变特征,并利用冻害实际灾情资料对研究结果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黄淮冬麦区越冬期负积温绝对值在过去50a平均为17.3—240.8℃·d,空间上呈南少北多的纬向分布特征,且近50a呈减少趋势,全区负积温绝对值每10年减少1.8—38.3℃·d,这种变化趋势表现为南低北高的空间分布特征;(2)研究时段内全区越冬期长度呈波动性缩短趋势,尤其是研究区域北部地区,南部地区越冬期长度年际间变化不显著,且个别站点有些年份没有稳定越冬期,多集中在1985年以后;(3)黄淮冬麦区较轻冻害发生频率较高,为40%以上,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增大,站次比年代际呈增加趋势;中度冻害和较重冻害发生频率较低,多数站点在10%以下,空间上由北向南逐渐减小,站次比呈减少趋势;全区无严重冻害和极严重冻害风险。气候变化背景下,黄淮冬麦区冬季长寒型冻害风险较小,各站点冻害程度随年代变化逐渐减轻,较轻冻害的站点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4.
河北冬小麦冬季不同类型冻害气候指标及风险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河北省1981—2010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冬小麦冻害灾情资料及品种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法,依据Bayes判别准则,建立了初冬剧烈降温型、冬季长寒型和融冻型3大主要类型冬季冻害气候指标;依据风险分析原理,结合概率密度函数,建立了各类型冻害的气候风险概率指数模型,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表明:冬小麦初冬剧烈降温型冻害主要受越冬前后降温过程的降温幅度和过程最低气温影响;长寒型冻害主要受越冬期寒冷程度影响,包括越冬天数及越冬期平均气温、最低气温低于临界温度的天数及其累积负积温两个方面;融冻型冻害主要受平均气温回升到0℃以上后出现的低温过程的极端最低气温影响。北部麦区以长寒型冻害风险为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唐山、秦皇岛两市中北部和保定西北部;中南部麦区以融冻型和初冬剧烈降温型冻害风险为主,高风险和较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邢台和邯郸两市东部、保定西北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根区降温条件对葡萄(Vitis vinifera)叶片冻害的影响,以1年生美乐葡萄(V.vinifera cv.‘Merlot’)幼苗为试材,设置根区正常降温和缓冲降温2种降温条件,人工模拟霜冻,分析了叶片冻害指数和叶片的荧光参数。结果表明,根区正常降温会导致根系受冻,同时叶片发生严重的冻害,冻害指数达74.36%;根区缓冲降温使根区温度保持在0°C以上,叶片冻害指数降低53.29%,仅有21.07%的叶片遭受了冻害。根区缓冲降温处理能有效提高叶片霜冻恢复过程中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天线色素转化效率(F_v~'/F_m~'),加快PSII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_(PSII))的恢复,提高热耗散能力(NPQ),减轻霜冻后的光抑制(F_v/F_m),有利于叶片霜冻后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桂林植物园植物1991年大雪下冻害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黎天山  刘演  李长衡   《广西植物》1993,13(1):90-92
<正>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廿七日,大地连续降了两天两夜大雪,厚达4—5毫米。雪经过一个星期才完全融化。这是近二十年来最冷的一年,桂林地区植物受到严重冻害,作者对桂林植物园的植物进行了普遍的观察调查,现将初步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我们对受冻植物的冻害程度分为0—Ⅵ级分别记录。 0级:枝条叶片无冻害,仅有个别叶片局部损伤; Ⅰ级:少数叶片受冻害约在25%以下;  相似文献   

7.
通过测定花期冻害前后杜仲花粉营养成分和总黄酮含量,研究花期冻害对杜仲花粉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花期低温对花粉蛋白质、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含量等没有显著的影响;总黄酮含量略有增加,还原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但花粉游离氨基酸含量却有较明显的减少,蔗糖和粗脂肪的含量极显著的减少(P<0.01).所以,在今后的生产中应尽量采取措施预防花粉冻害.  相似文献   

8.
根据福建、广东、广西、贵州四省(区)2008—2014年的89例莲雾(Syzygium samarangense)寒冻害灾情样本资料,结合莲雾寒冻害形态学标准,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初步得到莲雾寒冻害低温等级指标。在此基础上,与地理移置自然低温试验、人工气候箱模拟低温试验及2016年果园灾情调查资料所获取的莲雾形态和生理生态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检验和验证。结果表明:莲雾寒冻害低温等级指标分别为5级;T_(min)5.5℃,无寒冻害,正常生长;3.0℃T_(min)≤5.5℃,轻度;1.0℃T_(min)≤3.0℃,中度;-1.5℃T_(min)≤1.0℃,重度;T_(min)≤-1.5℃,极重,不可恢复或死亡;研究的等级指标通过典型年、地理移放试验和人工气候箱致灾试验结果验证准确率达90%以上,可以投入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9.
冻害与抗冻     
曹虎 《生命世界》1997,(6):25-26
温度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一般的植物都在适宜的气温下完成生长发育,但在温带与寒带,周年中四季气温变化很大,特别是在严寒的冬季,只有耐寒遗传稳定的植物,才能傲霜斗雪,度过低温季节,硬要把南方的喜温植物在北方露地越冬,则百分之百地会冻死。培育抗冻品种,扩大农作物种植纬度,一直是育种家的理想。自1906年开始冻害研究以来,植物生理学界对冻害与抗冻的机理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有数千篇论文发表,基本上搞清了植物冻害的原理,在抗冻的理论与技术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豆.对冻害原因的研究在大多数情况下,…  相似文献   

10.
荔枝是分布于热带、亚热带的喜温常绿乔木。它对温度的降低相当敏感,温度低于8℃时,幼嫩的组织就会受到伤害,也就是冷害。冷害分冻害和寒害两种。冻害是气温在0℃以下,植物组织内部结冰而导致植物受害。寒害是气温在0℃以上,在几天或几小时内,热带或亚热带植物被冻死或严重受害的现象。荔枝最常遇见的是寒害,其主要表现:芽枯、顶梢干枯、破皮流胶及落叶等现象。 预防寒害的办法:关键是提高作物的耐寒能力,减少土壤表面温度下降,保持热量及采取一些预防措施。 1.采果前后加强施肥,可提高荔枝抗寒抗冻能力。以施有机肥为主如…  相似文献   

11.
金衢盆地柑桔生产历史悠久。近10年来发展很快,已形成浙江第二个柑桔产区。由于受东亚季风气候影响,该区柑桔不但冬季易遭冻害,而且夏秋易受高温干旱危害,冬季的低温冻害和夏季的高温干旱是造成桔柑减产的两个主要  相似文献   

12.
为检验植物冻害的发生和氧化胁迫这一假说,在冰冻前把氮蓝四唑(NBT)真空渗入到甘蓝叶圆片中,在叶圆片冻-融循环中NBT被还原为甲Zan,把其中的单甲Zan用乙醇提取出来,在分光光度计上比色,可作为冻融循环中产生的氧化胁迫的定量指标,NBT本身作为氧化剂,使冻害稍有增加,作为冰冻保护剂的二甲基亚砜真空渗入叶圆片使其抗冻性显著增加,而NBT还原则显著减少,表明二甲基亚砜在保护叶组织免受冻害上的作用和它减缓植物组织氧化胁迫的作用有关。实验结果支持植物冻害的发生和氧化胁迫有关这一假说。实验还表明还原NBT的还原剂很可能是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13.
Advanced Genetics公司宣布在抗冻害细菌的研究中取得一项重要突破。该公司的科研人员已经分离得到一株新的天然存在的非成冰晶菌株(天然ICE菌株)。这一菌株回复突变为导致冻害细菌的趋势如果存在的话,也是很微弱的。  相似文献   

14.
金色黄杨     
金色黄杨张家勋张艳枝宋如晨张卫东1991年夏季,笔者在一株普通的黄杨上发现一个纯黄色的嫩芽生出,夏季抗热性能很强,叶片经冬不落,枝条没有受冻害的表现。经过两年的观察,由一个嫩芽已长成65厘米的枝条,其枝条和叶片均为纯黄色,在阳光下叶片金黄耀眼,十分美...  相似文献   

15.
热带、亚热带作物的冷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可使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严重时引起死亡。低温伤害可分成冻害和冷害两大类型。1.冻害(frost damage):是指温度下降到冰点(0℃)以下,植物体内结冰(细胞间隙或细胞内结冰),使原生质脱水凝固或受机械伤害而造成的。2.冷害(chilling  相似文献   

16.
玻璃化法对离子注入拟南芥幼苗过程中的冻害防护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离子注入过程中活体材料往往由于真空造成的冻害而不能存活.文章以拟南芥幼苗为对象,尝试了玻璃化法对注入过程中冻害的防护效应.结果显示,玻璃化处理的2 d龄幼苗经液氮冻融处理后存活率最高,达80%以上.2 d龄幼苗经玻璃化处理后进行离子注入,在一定剂量范围内成活率在90%以上;而未经玻璃化处理的幼苗离子注入后均不能成活.玻璃化后注入的幼苗成活率随注入剂量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但受注入的离子能量的影响不大.显示玻璃化法对离子注入过程中活体材料遭受的冻害有较好的防护效果,在应用上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植物的抗性生理(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植物的抗寒性低温会使作物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以至死亡,按照低温的不同程度,植物受到的伤害可分为冻害和冷害2大类。冻害是气温下降到冰点以下,植物体内结冰所致。我国北方地区晚秋和早春,寒流入侵,气温骤降,常常造成越冬作物和果木的严重冻害。冷害是零度以上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常会引起喜温植物的生理障碍,代谢失调,受伤以至死亡。植物的抗寒性研究对于农林业生产十分重要。那么,具备抗寒性特点的植物是如何感知寒冷,又是如何产生对寒冷的适应性呢?2.1植物对寒冷信号的感受和传导抗寒基因表达为抗寒力的过程,也就是植物体内…  相似文献   

18.
陕北葡萄品种、砧木与覆土间抗寒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陕北葡萄生产中存在的历史性冻害问题。利用抗寒砧木山葡萄。山玫瑰和贝达,通过嫁接巨峰,龙眼及京早晶品种,再采用覆土10cm,20cm,50cm不同厚度的26个处理,以研究品种,砧木与覆土间抗寒性,试验表明,影响陕北葡萄生产的主要问题是根系冻害,利用山玫瑰作砧木,冬季只需覆土20cm厚,就可以使葡萄栽培品种在陕北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9.
磷脂酶D(PLD)的磷脂降解功能和信号转导功能均能影响植物的抗冻性.本研究以PLDγ2基因被敲除的拟南芥突变体及其野生型为材料,进行低温驯化和冻害胁迫处理,随后由这两种植株的表型及其离子渗透率等来分析PLDγ2基因对拟南芥抗冻性.结果发现,经直接冻害处理后,PLDγ2敲除型的抗冻性与野生型基本一致;但经过低温驯化后的冻害处理,PLDγ2敲除型的抗冻性弱于野生型,即表明PLDγ2基因参与了低温信号转导作用.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PLDγ2基因介导脯氨酸调控的可溶性物质调控途径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调控的抗氧化系统途径;但是与低温信号激素ABA不在同一条信号转导途径.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以来柑桔灾害性天气综述及防御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名福 《生态学杂志》2001,20(4):79-80,F004
20世纪 70年代以来 ,我国柑桔 (Citrsreticulata)生产有了迅速增长 ,但由于全球气候的变化 ,出现不利于柑桔生长的灾害性天气 ,并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给柑桔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弄清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及规律 ,并提出其防御措施 ,对于进一步科学指导柑桔生产 ,完善柑桔与生境的理论 ,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1 灾害性天气1.1 周期性大冻害据统计 ,公元 14 5 0 - 1979年的 5 2 9年中共出现了 79个严重冻害年 ,平均 10年中有 1.5次。从顺昌县及福建省的气象资料看出 ,约 9~ 10年有 1次周期性的大冻害 ,并在福建省几个县市均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