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絮凝机理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阐述了产絮凝剂微生物及其筛选,以及微生物絮凝剂的制取和性能的研究概况;探讨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絮凝机理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新型絮凝剂。絮凝剂产生菌作为微生物絮凝剂的一个科研重点已经得到广泛的研究。本文主要总结了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一些研究进展,重点对絮凝剂产生菌的种类、筛选、培养条件、生物学机理等进行了阐述。此外还介绍了国内外几个新的研究方向,并就以后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絮凝剂的菌种培养及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出具有絮凝活性的菌种作为微生物絮凝剂,通过将其对高岭土悬浊液进行絮凝活性测定,得出了适于该菌产絮凝剂的最佳培养基为:以浓度为1.5%的葡萄糖作为碳源,以NH4Q0.06% 酵母膏0.04%相组合为氮源,以浓度0.3%的KH2PO4作为无机营养物质,其它培养条件pH值为7~8,温度为30℃,摇床转速为180r/min。并将培养好的菌液用于多种废水净化,试验结果表明:其絮凝率与去除率均达90%以上,具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4.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微生物絮凝剂及其产生菌的一些发展概况,列举了近几年一些研究较深入的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物质属性和化学组成.重点讨论了胞外生物高聚物絮凝剂的成分分析、絮凝机理以及影响絮凝活性的因素,详细综述了絮凝剂产生菌的遗传学和代谢机理方面的研究进展,文章最后提出微生物絮凝剂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选育及絮凝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费文砚  吴涓 《生物技术》2007,17(3):59-63
目的:从土壤中筛选具有良好絮凝活性的菌株进行优化培养并研究其絮凝特性。方法: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纯化获得目的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适培养、絮凝条件,考察该菌的生长及产絮凝剂的周期和絮凝活性分布等特征,及其对次甲基兰的脱色能力。结果:得到絮凝活性较高的菌株C5,其最适产絮条件为:初始pH值7.5,温度36℃,培养时间48h;最适培养基为:葡萄糖10g,KH2PO42g,K2HPO45g,(NH4)2SO40.2g,尿素0.5g,酵母膏0.5g,NaCl0.1g,MgSO4.7H2O0.2g,絮凝率可达92.0%;最适絮凝条件为:2.5mL发酵液,pH6.0,5mL CaCl2溶液;絮凝活性成分主要为多糖和蛋白质,多分布于胞外上清液中;发酵液的絮凝活性与细胞生长量均在培养48h时达最大;对次甲基兰的脱色能力优于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2min内脱色率可达97%。结论:菌株C5可产高絮凝活性的絮凝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从武汉市综合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筛选得到一株絮凝剂产生菌株MBF03,其絮凝率达到90%以上,絮凝效果稳定.通过16S rDNA鉴定,该菌为泛菌属,扫描电镜结果显示为杆状.通过质粒转化与质粒消除试验,初步证实了MBF03菌的絮凝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提取该菌所产的絮凝剂,进行紫外、红外分析,结果表明,该絮凝剂主要成分是胞外多糖类物质,不含蛋白质和核酸.  相似文献   

7.
生物絮凝剂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从絮凝剂的来源和分子组成两方面对生物絮凝剂进行了系统分类,综述了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模型以及生物絮凝剂在水处理和发酵工业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目前国内外提出的几种不同的生物絮凝剂絮凝机理,进而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生物絮凝剂研究工作中仍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生物絮凝剂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活性微生物絮凝剂在废水处理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兰州佛慈中药制药厂废水池旁采集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了具有絮凝活性的微生物菌种4株(C-5、G-12、G-2、N-7)。对其中3株絮凝率较高菌株的生长量、pH值变化、絮凝活性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G-2菌和C-5菌的最佳培养时间为60h,G-12菌为72h。它们的最高絮凝率分别为89.52%(G-2)、82.73%(C-5)、83.18%(G-12)。G-2菌和C-5菌产生絮凝效果的最高活性部位在菌体中而G-12菌则在上清液中。  相似文献   

9.
一株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及絮凝活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一株产絮凝剂的菌株WJ-100。该菌株产絮凝剂的适宜pH塑6.5。适宜温度为25℃~40℃,摇床速度为80~240r/min;Na^+、K^+、Ca^2+、Fe^3+均有较好的促絮凝作用,Ca^2+尤为显著;WJ-100以多种糖类为良好碳源,絮凝率达99.2%、99.8%甚至100%;该菌株在高岭土悬液pH2.0~10.0范围均有较好的絮凝效果。WJ-100在较大的pH、温度、碳源、摇床速度、搅拌速度等范围内均具有很高的絮凝活性,显示出重要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絮凝剂产生菌的筛选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活性污泥中筛选到1株絮凝活性很高的菌株MY-88。研究结果表明,MY-88的初始培养pH为6.5~7.0,最适温度为25~3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在摇床速度为180 r/min时,其絮凝率达100%。Na 、K 、Ca2 、Fe3 均有较好的促絮凝作用,其中Ca2 尤为显著,使絮凝率达99.6%。MY-88在较大的pH、温度、摇床速度、搅拌速度、水样pH等范围内均具有较高的絮凝活性,显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微生物絮凝剂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 ,因其安全、高效、无二次污染等优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已应用于污水处理、食品和发酵工业等。综述了微生物絮凝剂的主要组成、特点、絮凝机理及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2.
微生物肥料作用机理的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49,自引:0,他引:49  
刘健  李俊  葛诚 《微生物学杂志》2001,21(1):33-36,46
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有关微生物肥料研究与应用的文献,系统阐述了微生物肥料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涉及微生物肥料的作用主要有产生和协助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产生多种生理活性物质刺激调节植物生长、产生抑病作用间接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抗逆能力、改善农作物产品的品质等以综合作用来降低化肥用量的效应等.指出微生物肥料的功效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微生物肥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絮凝剂概况及发展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高效、安全、无毒和无二次污染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已备受关注.介绍了微生物絮凝剂的研发背景及历史,对微生物絮凝剂的特性、分类、机理以及应用现状作了分析,并指出了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化妆品潜在微生物的阳性检出率,建立洗发、护发类化妆品微生物限度和控制菌检查方法。采用常规法、培养基稀释法、薄膜过滤法对4种洗发、护发类化妆品进行微生物限度与控制菌方法学研究。结果显示,飘柔长效柔顺滋养洗发露、海飞丝去屑洗发露、飘柔人参滋养润发精华素、力士密集滋养修复-发膜级精华素菌落总数检测方法分别为0.2 m L/皿法、800 m L/膜法、0.5 m L/皿法和300 m L/膜法;霉菌及酵母菌检测方法分别为300 m L/膜法、300 m L/膜法、1 m L/皿法和1 m L/皿法;除海飞丝去屑洗发露采用培养基稀释法,其他均采用常规法进行控制菌检查。建议在化妆品微生物检验前应进行微生物方法研究,从而提高化妆品"潜在"病原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稳定性,并将其用于城市污水厂的浓缩污泥的强化脱水.结果表明:由酱油曲霉提取的MBF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4℃低温条件下保存35d后絮凝率仍在96%以上,而常温条件下保存35d后不同pH的MBF絮凝率差别很大.与PAM、PAC相比较,MBF能更好地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比阻.MBF对浓缩污泥的强化脱水的最佳投加量为7%(v/v),且MBF的单耗随着污泥处理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酱油曲霉(Aspergillus sojae)产生的微生物絮凝剂(MBF)的稳定性, 并将其用于城市污水厂的浓缩污泥的强化脱水。结果表明:由酱油曲霉提取的MBF具有很好的热稳定性和酸碱稳定性, 4℃低温条件下保存35 d后絮凝率仍在96%以上, 而常温条件下保存35 d后不同pH的MBF絮凝率差别很大。与PAM、PAC相比较, MBF能更好地降低城市污水处理厂浓缩污泥比阻。MBF对浓缩污泥的强化脱水的最佳投加量为7%(V/V), 且MBF的单耗随着污泥处理量的增大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7.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新型的水处理制剂,因其具有高效、无毒、易降解等特点,已成为水处理剂开发的研究热点。为了扩大微生物絮凝剂的种类,本研究从活性污泥和土壤样品中筛选絮凝剂产生菌,最终获得一株具有絮凝活性的菌株,通过16S rDNA鉴定,该菌株为蒙氏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nteilii),因此命名为P. monteilii YR-1。利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试验对该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其最佳碳、氮源分别为25 g/L葡萄糖和2 g/L复合氮源(酵母浸粉:尿素:硫酸铵=5:5:2),培养基初始pH值为10,培养温度为28℃,发酵时间为72 h。在最佳培养条件下,其发酵液的絮凝率从37.68%提高到63.52%。这是关于蒙氏假单胞菌产絮凝剂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