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0 毫秒
1.
中国东北地区地卷属地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作者根据前人的文献资料,对中国科学院林业土壤研究所1950年以来在东北地区所采集的1200余号地卷属地衣植物标本进行整理、研究,共报道23个种,其中8个种为东北地区新分布。本文包括属的特征、分种检索表、种的文献考证、生境、产地以及国内外的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2.
赵遵田  刘华杰 《菌物学报》2002,21(3):457-458
In addition to 25 species, 6 varieties and 17 forms of the lichen genus Peltigera accepted by Wei (1991), 2 species new to China in this genus are added to the Chinese lichen flora in present paper. Peltigera kristinssonii Vitik., Ann. Bot. Fennici 22: 291 (1985). Thallus folious, c. 10 cm in diam, upper surface gray-brown to brown, erect-tomentose and somewhat scabrous near the edge, glabrescent towards center, dull, lobes 1~1.5cm wide, 5~7 cm long, margins upturned to slightly downturned;…  相似文献   

3.
新疆地卷属地衣植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地卷属地衣植物计12种1变种,其中新疆新分布4种,本文报道了它们的正确名称,生境和分布。  相似文献   

4.
以2种地衣——地卷(Peltigera rufescens)和平盘软地卷(Peltigera elisabethae)为研究材料,分离培养地衣共生藻,通过形态特征的观察结合rDNA ITS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并对地衣共生藻在试验室模拟条件下形成人工藻结皮的优化条件进行分析,为地衣共生藻资源的开发和生产实际利用提供依据。结果表明:(1)从平盘软地卷和地卷分离的藻株I1b和 L2均属于蓝藻,基于ITS序列构建的系统树分析结果显示, I1b与具鞘微鞘藻(Microcoleus vaginatus)的支持率高达100%,属于具鞘微鞘藻;L2与念珠藻(Nostoc sp.)的支持率为93%,属于念珠藻属。(2)试验室模拟荒漠极端环境中形成人工结皮的优化条件为:沙土含水量10%、接种3∶1混合藻(具鞘微鞘藻:念珠藻)、藻接种量10 μg/cm2。  相似文献   

5.
利用CID-31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测定了叶状体地衣犬地卷[Peltigera canina(L.)Willd.]的光合速率及其与气候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叶状体地衣的生长与湿度(水分)关系密切。犬地卷在长期进化的过程中,每日在日出后湿度最高的时刻,积极地进行光合作用;一天内最高光合速率在上午9:00~10.00时之间(东经87°地方时间为准),其余时间处于休眠状态,进行光合作用时温度的变化范围不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地卷属地衣形态和化学的研究,并结合核基因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报道了采自中国西北地区地卷属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芽片地卷(新拟)。它的典型特征是沿着地衣体边缘或地衣体上表面裂隙具有大量的薄片状phyllidia,且常常覆有粉霜。地衣体上表面的边缘具有白色绒毛,下表面具有丛生假根,而且假根在边缘为白色,逐渐向中心变为深色。该研究提供了该种的详细描述,并与近缘种进行了细致的讨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学显微镜徒手切片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超薄切片制备技术,以两种叶状地衣即中国树花(Ramalina sinensis)和地卷(Peltigera rufescens)为实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CuSO4(0、1、2、3、4mmol/L)处理24h后地衣体细胞的存活率以及Cu2+胁迫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光学显微镜下可初步确定,Cu2+浓度越大中国树花共生藻细胞存活率越小,而同样处理条件下地卷共生藻细胞的存活率则基本保持不变。(2)低浓度Cu2+(1mmol/L)对中国树花细胞结构基本无影响,细胞壁、细胞膜及细胞内的线粒体、叶绿体完整;随着Cu2+浓度增加,当处理Cu2+浓度为2mmol/L时,细胞壁无损,但细胞膜开始破坏形成小空泡,线粒体嵴变凌乱,叶绿体也出现皱缩,类囊体膨胀,基粒排列紊乱;当Cu2+处理浓度大于2mmol/L时,共生藻的细胞膜和细胞器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当Cu2+浓度为3mmol/L时,细胞壁变薄,细胞膜形成的空泡变大,细胞内部结构变松散,蛋白核消失,叶绿体与细胞质混在一起,基粒片层扭曲,分布混乱,线粒体变形;当Cu2+浓度达4mmol/L时,细胞结构完全受到破坏。(3)不同浓度Cu2+处理对地卷共生藻细胞结构无明显的影响,在所有处理条件下地卷共生藻细胞壁、细胞膜都完整,且大多数共生藻细胞处于分裂状态。研究认为,中国树花对Cu2+胁迫较敏感,Cu2+耐受在1~2mmol/L之间,Cu2+浓度与中国树花细胞结构的损伤程度存在着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Cu2+浓度越高,其属于共球藻的真核共生藻细胞受损程度越大;地卷对Cu2+胁迫具有一定的耐性,Cu2+胁迫下地卷属于蓝藻的原核共生藻细胞仍能繁殖分裂产生子代细胞。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采集于河北省小五台山自然保护区地卷属地衣为试验材料,通过形态解剖学、地衣次生代谢产物和nrDNA的ITS分子系统学分析,对地卷属地衣进行鉴定,发现小五台山分布地卷属1中国地衣新记录种——栗色地卷(新拟)(Peltigera castanea Goward, Goffinet & Mi?dl.)。该种的识别特征为:地衣体上表面灰褐色至暗褐色,中部稍具光泽;裂片顶端边缘稍具绒毛;粉芽颗粒状,褐色,并聚集成不规则圆形;下表面脉纹扁平,淡白色、淡褐色至淡黑色;假根密集,束状、丛生,上部呈柔毛状。  相似文献   

9.
海拔是地衣多样性的重要影响因素。了解地衣的海拔分布格局是地衣多样性保护的基础。研究表明中国地卷属地衣的物种丰富度和个体丰富度沿海拔梯度呈单峰曲线,它们倾向于分布在受全球变暖影响较高的高海拔地区[(2,022±995)m],且具有较窄的海拔分布幅(约68%的物种分布于海拔为1,694-2,954m的地带),因而对其进行保护生物学的研究已十分迫切。地卷属11种地衣具有不同的海拔分布规律,这些分布规律与各自分布的海拔区间有关。基于11物种的海拔分析支持Rapoport法则。全球暖化对4种地衣的潜在威胁尤其强烈,即:大陆地卷Peltigera continentalis、长孢地卷P. dolichospora、克氏地卷P. kristinssonii和小地卷P. venosa。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采自黑龙江省呼中自然保护区地卷属地衣的形态解剖学和化学研究,结合基因nrDNA ITS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报道了地卷属地衣1中国新记录种——西方地卷(新拟)[Peltigera occidentalis (.E. Dahl) Kristinsson]。该种的识别特征为上表面平滑,中部稍具光泽,无绒毛、裂芽和小裂片;下表面边缘淡棕色,中部棕黑色,脉纹扁平且明显,假根单一至束状。该文对基于中国标本的西方地卷进行了详细描述,并与形态相似的3个种——小瘤地卷、多指地卷和犬地卷分别进行了比较,提供了西方地卷形态相似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中国瓦衣属(Coccocarpia)的6个种,其中包括3个中国新记录种:贴瓦衣(C.adnata)、槽瓦衣(C.glaucinia)和千果瓦衣(C.myriocarpa).对物种的分类学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讨论,提供了中国新记录种的图片,并给出了中国瓦衣属已知物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12.
报道了中国鳞叶衣属Pannaria的11个种,其中包括6个中国新记录种:安第斯鳞叶衣P. andina、粒芽鳞叶衣P. elatior、多育鳞叶衣P. prolificans、多枝鳞叶衣P. ramulosa、灰棕鳞叶衣P. subfusca和密芽鳞叶衣P. tavaresii。本文对11个种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和讨论,并提供了中国新记录种图片和中国鳞叶衣属物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3.
曹静  刘华杰  邓红 《菌物研究》2012,(4):213-215
报道了猫耳衣属多毛类地衣一中国大陆新记录种——小黑猫耳衣(Leptogium trichophoroides),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该种在中国大陆具有更宽的海拔分布范围和稍大的子囊孢子。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中国甲衣属Parmeliella 6种,其中小裂片甲衣P. appalachensis、喜马拉雅甲衣P. himalayana、刻边甲衣P. pannosa和甲衣P. thriptophylla 4个种为中国新记录。给出了这6个种的分类学特征、分布和检索表,以及4个中国新记录种的图片。  相似文献   

15.
报道了猫耳衣属的1个中国新记录种——具芽猫耳衣(Leptogium propaguliferum)和1个亚洲新记录种——糙腹猫耳衣(L.hypotrachynum)。此2个种均采自云南,其特征为上表面具皱纹,下表面裸露。文中提供了两种地衣的形态学和解剖学图片,并对其与形态相似种的区别特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17.
地卷目地衣是对许多生态系统的氮素循环具有重要影响的固氮类群,但其固氮活性的种间差异研究甚少。将不同产地和不同馆藏时间的12种地卷目地衣于相同条件下培养,即:亚石胶衣Collema subflaccidum、亚黑胶衣C. subnigrescens、坚韧胶衣C. tenax、裸果猫耳衣Leptogium hildenbrandii、猫耳衣L. menziesii、柄猫耳衣L. pedicellatum、土星猫耳衣L. saturninum、黑猫耳衣L. trichophorum、犬地卷Peltigera canina、分指地卷P. didactyla、裂芽地卷P. praetextata和地卷P. rufescens。以乙炔还原法(acetylene reduction assay)于培养1d、10d和15d测定其固氮活性,结果显示所有地衣的固氮活性在培养10d与15d之间差异不显著,表明经过至多10d的培养后地衣固氮活性即可完全恢复;培养10d和15d的固氮活性平均值表现出显著的种间差异(P<0.001):黑猫耳衣Leptogium trichophorum固氮活性最高[(4.532±0.368)μmol C2H4/gdw·h],约为犬地卷Peltigera canina的2倍[(2.349±0.223)μmol C2H4/gdw·h];其他10种地衣固氮活性大致相近。显示地衣固氮作用的可塑性较大,是地衣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又一例证。  相似文献   

18.
白九维 《昆虫学报》1992,35(3):339-345
斑卷蛾属Terthreutis系Meyrick(1918)根据模式种sphaerocosma建立的。该属(卷蛾亚科)到目前为止,世界上共记载有3种、分布在中国及印度。多年来,从我国广东、云南、四川及西藏等省区收集到的小蛾类标本中发现这属2个老种及3个新种。由于本属种类不断增加,属征需要进一步完善补充记述。为完整起见,对老种也给与统一补充记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记述了2尾采自广西合山的卷口鱼属鱼类一新种,命名为长须卷口鱼,新种Ptychidio Jongibarbus sp. nov.。正模标本和副模标本各1尾。本新种与同属卷口鱼P.jordani Myers 和大眼卷口鱼P.macrops Fang均发现于广西西江水系,其差别在于本新种吻皮流苏特化为灌丛状长须;下唇腹面的乳突也特化为须状,有些还分叉;眼较小;上颌须与口角须也明显发达,表现在溶洞黑暗环境中觅食的适应性状。另外,本新种与它们之间的差异还表现于上颌的形状,前者为弧形而后两者为三角形。  相似文献   

20.
本文共记述中国茸卷象属Euscelophilus Voss7种,其中包括2新种:皱胸茸卷象Euscelophilus rugulosus sp.nov.、齿腿茸卷象Euscelophilus denticulatus sp.nov.、1个中国新纪录种:缅甸茸卷象Euscelophilus burmanus Marshall,并将亚种Euscelophilus gibbicollis dimida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