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白河与温榆河浮游动物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4~2006年对北京地区白河和温榆河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白河浮游动物137种,隶属于78个属,其中原生动物最多,共计73种,其次是轮虫55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2种;温榆河浮游动物135种,隶属于83个属,其中原生动物共计65种,轮虫类53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4种.两河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大部分相同,以原生动物为主,但两河大型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差别较大.据两条河流浮游动物的生态状况和凋查结果综合分析,白河的水质较好,多数站点水体清洁,只有少数站点水体达轻度污染,温榆河水质较差,大多数站点水体属轻度污染,个别站点属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2.
淀山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动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帮助利用生物操纵技术进行淀山湖水体富营养化治理,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淀山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包括种类组成、种群动态、现存量进行了2周年的系统调查.淀山湖浮游动物有128种,其中浮游原生动物23属29种、轮虫23属51种、枝角类15属33种、桡足类15种.年均密度6 965ind/L,原生动物和轮虫分别占62.19%和36.77%,密度高峰出现在春季;生物量年均为6.00mg/L,以轮虫和枝角类占优势,分别占51.65%和38.38%,生物量高峰出现在夏季.4个类群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与其均匀度指数J呈显著正相关,原生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H'与其密度呈显著负相关.根据浮游动物密度及优势种组成特征判断,淀山湖水质为富营养型.原生动物多样性指数具有较好的水质指示作用.  相似文献   

3.
珠三角高产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了解珠三角高产池塘养殖环境状况, 分析珠三角高产池塘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及与池塘水质的相关性, 研究于2016年7—8月对珠三角地区6种主要高产养殖模式30口池塘的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共采集浮游动物55种, 其中原生动物17种、轮虫29种、枝角类4种、桡足类5种。6种养殖模式池塘中, 大口黑鲈S池塘浮游动物种类数最多, 为34种; 草鱼池塘最少, 为18种。(2)30口池塘共记录优势种8种, 其中原生动物和轮虫各4种, 枝角类和桡足类均不占优势。在6种养殖模式池塘中, 优势种也仅包括原生动物和轮虫, 优势种种类数变化范围为5—8种。(3)30口池塘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均较高, 分别为21354 ind./L和9.36 mg/L。方差分析结果表明6种养殖模式池塘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不存在显著差异。(4)RDA分析结果表明, TP和pH是影响珠三角池塘浮游动物分布的主要因素。采用浮游动物丰度和生物量对水质的评价结果显示, 6种养殖模式池塘均处于富营养化状态; 运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表明, 6种模式养殖池塘均处于α-中污状态, 且以草鱼池塘的污染最为严重。本研究首次利用浮游动物对珠三角高产池塘进行水质评价, 研究结果可为池塘生态修复和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4.
2013年8月、10月和2014年1月、4月对湖北金沙河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95种,其中原生动物45种,轮虫40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3种;浮游动物密度范围为4939.9~27238.1 ind·L-1,生物量变化范围为0.56~1.49 mg·L-1;金沙河水库浮游动物数量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占优势;将金沙河水库浮游动物优势种类和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筛选出的环境因子进行冗余分析,筛选的环境因子中PO43--P和COD是影响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金沙河水库夏、秋季多样性指数较冬、春季高,而4个季节浮游动物物种分布较均匀。  相似文献   

5.
横山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横山水库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状况,于2012年5月(春)、7月(夏)、10月(秋)及2013年1月(冬)对该水库的浮游动物及主要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分析,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和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其水质状况。结果共鉴定浮游动物100种(原生动物47种、轮虫36种、枝角类12种、桡足类5种)。春夏秋季种类组成主要以轮虫和原生动物为主,枝角类与桡足类种类较少;冬季各种类均很少。优势种为王氏似铃壳虫(Tintinnopsis wangi)、淡水简筒虫(Tintinnidium fluviatile)、球形沙壳虫(Difflugia globulosa)、湖生累枝虫(Epistylis lacustris)、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裂足臂尾轮虫(Brachionus diversicornis)和等刺异尾轮虫(Trichocerca similis),季节更替明显。浮游动物年均丰度为1460 ind./L,变化范围17—3164 ind./L;年均生物量为1.252 mg/L,变化范围0.042—2.732 mg/L;香农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及丰富度指数(D)年均值分别为2.06、0.68及1.30;全年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值范围33.36—44.15。CCA分析表明,温度及pH等环境因子与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具有明显相关性。水质总体评价显示,横山水库水质处中污染状态、水体处中营养水平,基本符合国家Ⅱ类水的水质标准,但作为饮用水水源地,其水质还需进一步加强管理与调控。  相似文献   

6.
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于2011年1月、4-12月对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群落结构、时空分布进行了调查,并对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观察到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62种,其中轮虫38种,枝角类11种,桡足类13种;后生浮游动物密度年均值为469.1 ind·L-1,生物量年均值为3.23 mg·L-1.从青草沙水库后生浮游动物优势种类组成以及QB/T值(为1)分析,库区水质处中营养型.根据轮虫的Shannon及Margalef多样性指数,库区水质属β-中污型.GAM和CCA分析均表明,水温对轮虫密度影响较大,是造成轮虫种类分布差异的主要因子;GAM分析也显示了枝角类密度和透明度、溶氧存在较好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2015年对宜兴莲花荡水系四个季节浮游动物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36种,其中,原生动物72种、轮虫39种、枝角类13种、桡足类9种、其他幼虫及卵3种。群落结构以原生动物和轮虫小型浮游动物为主。浮游动物的年平均密度为14 664 ind/L,年平均生物量为4.903 mg/L,生物多样性指数H′年平均值为2.26。浮游动物密度以及生物量随季节变化比较明显。对浮游动物密度、生物量、多样性指数与水质指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总氮(TN)、氨氮(NH4+-N)以及溶解氧(DO)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的主要因素。结合生物多样性指数评价方法以及优势种情况,判定莲花荡水系整体处于中污型。  相似文献   

8.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东湖Ⅰ、Ⅱ站1974—1975,1979—1980四个周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的调查结果。束湖浮游动物的种类在减少,Ⅰ、Ⅱ站间种类组成的差别亦在缩小。浮游动物现存量的总趋势为逐渐增加。年数量变动曲线一般有夏季和秋季两个高峰,秋季高峰比夏季高峰更为突出。浮游动物总数的消长完全受原生动物数量的支配。年生物量的变动曲线不甚规则,不同的年份,Ⅰ、Ⅱ站均有所不同,以冬、春两季的生物量较高。四年年平均生物量统计结果:Ⅰ站原生动物占浮游动物总量的18.93%,轮虫占25.25%,枝角类占46.02%,桡足类占9.80%;Ⅱ站原生动物占总量的13.92%,轮虫占15.24%,枝角类占58.93%,桡足类占11.91%。本文还对影响浮游动物现存量变动的生态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安庆西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江豚生存状况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安庆西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 进而评价江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 asiaeorientalis)的生存状况, 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对西江浮游动物和环境因子进行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1)共采集浮游动物55种, 其中原生动物13种、轮虫27种、枝角类9种、桡足类6种。4个季节间浮游动物种类数差异较大, 夏季种类数最多, 为39种; 冬季种类数最少, 仅为16种。(2)全年浮游动物平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4115 ind./L和1.735 mg/L, 且均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方差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季节间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存在显著差异, 且夏季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其他3个季节。(3)全年共记录优势种12种, 其中原生动物4种、轮虫6种、桡足类2种; 不同季节间浮游动物优势种的组成差异明显。(4)采用浮游动物生物量对水质的评价结果显示西江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 运用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多样性指数对水质的评价结果显示西江水体处于α-中污状态, 表明西江水质基本上满足江豚生存需求。(5)依据浮游动物的现存量, 估算出西江食浮游动物鱼类的渔产力为54340.2 kg, 相应地可满足36头江豚的营养需求。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了解长江故道这种特殊水体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 还对迁地保护区江豚的保护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王胜男  陈卫 《生物学通报》2012,47(10):10-13
浮游动物是浮游生物中的一大生物类群,终生营浮游性生活.淡水浮游动物主要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四大类群.这四类浮游动物在水域生态学研究和经济水产中均占有重要地位.它们通过摄食控制浮游植物的数量,来调节水体生态平衡,因此可以通过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变化进行水质监测;同时它们又是许多经济水产动物的饵料,因而其数量变化可以直接影响鱼类养殖.现在,对于浮游动物的研究已不止限于宏观,随着科研技术的进步、分子技术的发展,其研究方法已经实现了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促进了浮游动物生态学研究的进步.  相似文献   

11.
勾影波  苏永春 《四川动物》2007,26(3):628-631
2003年3~5月对尚湖浮游动物种群结构特征和生物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研究。观察到尚湖浮游动物93种,其中原生动物38种,轮虫27种,枝角类18种,桡足类10种。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公式,对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密度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多样性指数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氧化塘-河道原位生物修复的方法对广州市古廖涌黑臭水体进行治理,并对治理前、氧化塘处理、原位生物修复河段上游和下游四个不同治理阶段的水体进行水质和浮游动物的监测,试图通过对监测结果的对比分析,确定反应河道黑臭水体不同治理程度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和指示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修复阶段,水体CODcr、BOD5、氮和磷等污染物逐步得到去除,透明度大大提高;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浮游动物群落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提高,浮游动物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加,尤其是轮虫的种类和数量的变化。水体修复完成后,浮游动物的优势种轮虫由花箧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psuliflorus)转变为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和Brachionus rubens,枝角类优势种为微型裸腹溞(Moina micrura),桡足类在数量上以无节幼体(Naupii)占绝对优势;可作为重污染河道水体修复的指示浮游动物主要有轮虫的花箧臂尾轮虫、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rubens、螺形龟甲轮虫(Keratella cochlearis)、奇异六腕轮虫(Pedalia mira)、胶鞘轮虫(Collothecasp.),桡足类的无节幼体,枝角类的微型裸腹溞。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沙颍河流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及水质状况, 于2016年秋季对该流域设置了20个采样点, 进行浮游动物群落结构调查, 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沙颍河流域共检测出浮游动物36属78种, 其中轮虫20属60种、枝角类10属12种、桡足类6属6种; 浮游动物优势种主要为长肢多肢轮虫(Polyarthra dolichoptera)、裂痕龟纹轮虫(Anuraeopsis fissa)、角突臂尾轮虫(Brachionus angularis)、萼花臂尾轮虫(B. calyciflorus)、曲腿龟甲轮虫(KeratelIa valga)和象鼻溞(Bosmina sp.); 浮游动物密度和生物量最大值出现在沙颍河流域上游, 且从上游至下游, 生物量和密度的空间变化趋势相一致, 大致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 检测位点Shannon-Wiener 多样性指数的范围为1.03—3.51, 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变化范围为0.26—0.70。综合分析各采样点的种群和多样性指数反映出沙颍河流域上游水体污染较为严重, 中下游水体为中度污染。水质总体呈现出中度-重度污染。  相似文献   

14.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数量和生物量变动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本文报道了东湖Ⅰ、Ⅱ站1974—1975,1979—1980四个周年浮游动物种类组成和现存量的调查结果。束湖浮游动物的种类在减少,Ⅰ、Ⅱ站间种类组成的差别亦在缩小。浮游动物现存量的总趋势为逐渐增加。年数量变动曲线一般有夏季和秋季两个高峰,秋季高峰比夏季高峰更为突出。浮游动物总数的消长完全受原生动物数量的支配。年生物量的变动曲线不甚规则,不同的年份,Ⅰ、Ⅱ站均有所不同,以冬、春两季的生物量较高。四年年平均生物量统计结果:Ⅰ站原生动物占浮游动物总量的18.93%,轮虫占25.25%,枝角类占46、02%,桡足类占9.80%;Ⅱ站原生动物占总量的13.92%,轮虫占15、24%,枝角类占58.93%,桡足类占11.91%。本文还对影响浮游动物现存量变动的生态因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太平湖浮游动物动态演替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12年11月至2014年10月, 对太平湖浮游动物群落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调查研究。共鉴定出浮游动物45属89种, 其中轮虫 29属69种、枝角类5属7种、桡足类2属4种和原生动物9属9种; 优势种主要来自于轮虫异尾轮虫属(Trichocereca)和龟甲轮虫属(Keratella)。浮游动物的丰度值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 表现为夏季最大, 平均达1326 ind./L, 秋季春季次之, 分别为608和605 ind./L, 冬季最小为216 ind./L; 垂直分布表现为春夏季太平湖表层浮游动物丰度最高, 中间层次之, 底层最小, 秋冬季则表现为中间层最高。浮游动物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中间层普遍高于表层和底层, 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底层要高于表层和中间层, 季节变化表现为夏秋季显著高于冬春季的现象, 水质评价表明夏秋季水质好于春冬季。聚类和多维尺度分析表明: 太平湖浮游动物可分为夏秋季类群与春冬季类群, 两类群均表现为湖心与上下游区域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其中春冬季类群差异较明显; 相关和逐步回归分析表明: 透明度和水温为太平湖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影响因子; 依据结构方程模型(SEM)和冗余分析(RDA)的结果显示, 在溶解氧和水温较高的水环境中浮游动物丰度值表现为较大, 其中水温对轮虫的影响高于对枝角类和桡足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硕  杨涛  李小平  陈佳 《水生生物学报》2019,43(6):1333-1345
分别于2017年10月和2018年6月对渭河流域内12个采样点的浮游动物种类、物种密度、生物量和水温、电导率、溶解氧浓度和pH等水质指标进行调查, 并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法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显示, 共鉴定出57种浮游动物(原生动物11种、轮虫33种、枝角类7种、桡足类6种)。优势种为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枯水期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在0.72—7.84 ind./L, 平均密度为(2.79±2.11) ind./L; 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38—6.15 mg/L, 平均生物量为(2.31±2.64) mg/L; CCA分析表明, 水温、溶解氧、海拔和电导率与渭河流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有明显的相关性;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1.07、0.69。丰水期浮游动物密度变化范围在0—179.02 ind./L, 平均密度为(16.66±49.18) ind./L; 浮游动物生物量0—2448.12 mg/L, 平均生物量为(243.96±673.78) mg/L;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分别为0.78、1.15。依据浮游动物种类密度和多样性指数对水质进行评价, 结果为渭河水系北道、林家村为中度污染, 魏家堡为重度污染, 咸阳、临潼、华县为轻度污染; 泾河水系杨家坪、雨落坪、张家山为中度污染; 北洛河水系刘家河、交口河、状头为中度污染。  相似文献   

17.
用浮游动物评价巢湖东湖区的水质和营养类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对巢湖东湖区的浮游动物进行了采样调查,初步研究了巢湖东湖区的浮游动物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特征以及浮游动物物种的多样性,并对巢湖东湖区的水质状况和营养类型作出了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浮游动物153种,其中原生动物43属59种,占总种数的38.56%;轮虫类20属48种,占总种数的31.37%;枝角类14属26种,占总种数的16.99%;桡足类20种,占总种数的13.07%。浮游动物的物种多样性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污生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巢湖东湖区的水质状况从2005年6月至2006年6月均处于β-中污带级;用浮游动物数量(ind·L-1)作为湖泊水体营养程度的生物量指标,其结果显示巢湖东湖区水体从2005年6-9月和2006年3-6月巢湖东湖区水体的营养状况处于富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乌鳢(Channa argus)养殖池塘和对照水体即排水区和南阳湖的比较研究,探讨了乌鳢养殖对浮游动物群落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乌鳢养殖池塘的浮游动物物种数24种,密度1 032 ind/L,均明显低于周边水体(排水区64种,密度1 995 ind/L;近湖区65种,密度2 569 ind/L),而其生物量达4.65 mg/L,高于周边水体(排水区3.10 mg/L,近湖区2.85 mg/L),这主要是由于养殖池塘浮游动物生物量以枝角类、桡足类和无节幼体等大型浮游动物(95.70%)为主体,原生动物和轮虫所占比例(4.30%)相对较小,而周边水体则以原生动物和轮虫为主体;养殖池塘优势种为大型溞(Daphnia magna)和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亦不同于周边水体的优势种;综合分析浮游动物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的评价结果,池塘水体呈中度污染,排水区水体呈轻度-中度污染,近南阳湖水域达到了轻度污染水平,这表明乌鳢养殖对周边水体造成了一定程度污染。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南四湖浮游动物多样性特征及其与水质的相关性,于2012年夏季(7月)和冬季(12月)对南四湖浮游动物的群落结构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历史数据,分析了南四湖浮游动物群落的多样性特征和时间变化。共采集到浮游动物163种,其中,轮虫78种,原生动物65种,枝角类17种,桡足类3种。夏季记录浮游动物种类数(141种)高于冬季(105种)。从四个湖区来看,微山湖浮游动物种数最多(102种),其次是南阳湖(95种)和昭阳湖(80种),独山湖(73种)较少。南四湖浮游动物全年平均密度为2 192 ind/L,平均生物量为2.27 mg/L。除原生动物外,其他三类浮游动物夏季的平均密度和生物量都高于冬季。采用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对浮游动物多样性进行了评价,结果均显示,南四湖浮游动物多样性夏季高于冬季。通过回归分析发现,总氮是影响浮游动物密度的主要因素,总氮和水温是影响浮游动物生物量的主要因素,p H和电导率是影响浮游动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中河是贯穿杭州市区南北流向的主要动脉,它对杭州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河道淤塞,垃圾成堆;河水乌黑发臭,受到了严重污染,为了充分说明中河水体的污染程度以及为综合治理河道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于1981年1—12月调查了中河的浮游动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中河的浮游动物群落结构通过全年定点定时调查,表明中河的浮游动物群落由原生动物、轮虫类、枝角类、水生线虫类和寄生虫卵群等组成。由于河水受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