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西藏双须叶须鱼八种年龄鉴定材料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耳石、星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臀鳞、胸鳞、侧线鳞和背鳞等8种年龄鉴定材料识别和鉴定西藏双须叶须鱼的年龄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 以确定适宜的年龄鉴定材料。结果显示: 臀鳞形态特化严重, 胸鳞、侧线鳞、背鳞的年轮特征不明显, 与微耳石比较的平均百分比误差(IAPE)分别为41.63%、51.26%、50.50%和51.26%, 其他4种年龄材料与微耳石比较的IAPE相差不大, 依次为: 星耳石(12.28%)、脊椎骨(15.67%)、鳃盖骨(17.81%); 低于23龄时, 微耳石鉴定的平均年龄与耳石和脊椎骨鉴定的平均年龄较为接近(P>0.05), 分别为14.39龄、13.13龄和13.20龄, 显著高于鳃盖骨和4种鳞片(P<0.05); 高于23龄时, 7种年龄鉴定材料都显著低于微耳石所鉴定的平均年龄(P<0.05)。用微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49龄, 星耳石鉴定所得的最大年龄为35龄, 脊椎骨鉴定所得最大年龄为34龄, 鳃盖骨为34龄, 臀鳞为22龄, 胸鳞为19龄, 侧线鳞为16龄, 背鳞为17龄。微耳石年龄鉴定的年龄读数与体长呈极显著的对数函数关系(P<0.01)。综合分析认为, 微耳石最适宜作为双须叶须鱼的年龄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2.
厚颌鲂年龄材料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长江上游特有鱼类厚颌鲂的鳞片和骨组织中的耳石、鳃盖骨、匙骨、基枕骨五种材料的形态结构及年轮特征进行了研究,对用不同材料鉴定年龄的优缺点和鉴定结果进行了比较,认为鳞片、耳石和基枕骨是鉴定厚颌鲂年龄的较理想材料,用鳞片和基枕骨鉴定年龄结果的相符率为95.5%;鳞径和骨径均与体长呈线性关系,并以鳞片和基枕骨为材料进行了生长退算,以骨径进行生长退算更接近于实测值,能更好地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3.
对2009-2010年采自澜沧江下游的188尾中华鲱鲇(Clupisoma sinensis)进行了年龄与生长的研究.采用耳石、脊椎骨、鳃盖骨、胸鳍棘4种材料对全部样本进行年龄鉴定,耳石年龄鉴定最为准确,4-5月是年轮形成高峰期.渔获种群由1-6龄共6个龄组组成,以1-4龄个体为主.体长与耳石半径呈线性函数关系.体长与...  相似文献   

4.
沈丹舟  何春林  宋昭彬 《四川动物》2007,26(1):124-125,F0003
检测并比较了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鳞片、耳石、脊椎骨和背鳍条的年轮特征。结果表明,这4种材料上均具有年轮特征,以耳石最明显,且易于识别,为最好的年龄鉴定材料;鳞片上的年轮也较明显,但高龄鱼外围的年轮常挤在一起,使鉴定结果偏低;背鳍条上的环纹清晰,但边缘出现轮纹的重叠,影响年龄准确判读;脊椎骨上通常只能观察到比较有限的环纹,不适合用作年龄鉴定。  相似文献   

5.
暗纹东方鲀年龄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耳石、脊椎骨、鳃盖骨等识别和鉴定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Abe)的年龄,在描述其轮纹特征基础上,比较其在判读暗纹东方鲀年龄和生长特征上的异同与准确性。结果表明,耳石磨片上的轮纹特征明显、清晰且规律性强,是最好的年龄鉴定材料;脊椎骨轮纹也很清晰,但测量时有一定难度,也是较好的年龄鉴定材料;鳃盖骨上年轮较难判定,只能作为辅助材料。本文还对牙齿能否作为年龄鉴定材料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6.
两种无鳞高原鳅年龄鉴定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曾霖  唐文乔 《动物学杂志》2010,45(1):94-103
分析了采自新疆克孜河174尾长身高原鳅(Triplophysa teunis)和258尾叶尔羌高原鳅(T.yarkandensis)的矢耳石及部分个体的背鳍条(n=11和12)、主鳃盖骨(n=20和25)和脊椎骨(n=38和45)的轮纹标志,探讨了用其鉴定年龄的可行性。结果显示,背鳍条磨片和主鳃盖骨均无明显可辨的年轮标志。小个体长身高原鳅的脊椎骨磨片年轮比较模糊,总的判别能力及鉴定吻合率分别为52.63%和70.00%。叶尔羌高原鳅脊椎骨磨片的年龄判别能力为93.33%,但5龄以下个体存在轮纹的断裂、分支和聚合现象,鉴定吻合率为78.57%。所有矢耳石磨片均有日生长增长、生长阻断和年轮等生长标记,年轮由宽而不透明的暗带和窄而透明的亮带组成。174尾长身高原鳅中有171尾矢耳石磨片能观察到年轮特征,判别能力及鉴定吻合率高达98.28%和94.74%。258尾叶尔羌高原鳅有244尾矢耳石磨片能观察到年轮特征,判别能力及鉴定吻合率也高达94.57%和93.44%。两位鉴定者对同一尾鱼的脊椎骨磨片和矢耳石磨片进行年龄计数,长身高原鳅的总吻合率分别为75.00%和80.00%,叶尔羌高原鳅的总吻合率分别为73.81%和83.33%,两鉴定者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矢耳石是两种无鳞高原鳅类最好的年龄鉴定材料,脊椎骨可作为高龄个体的辅助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7.
青海湖裸鲤不同年龄鉴定材料的年轮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各种年龄鉴定材料比较研究了青海湖裸鲤的年轮特征。微耳石和星耳石可用于鉴定年龄,而矢耳石易碎,不适合鉴定年龄。4种年龄鉴定材料对青海湖裸鲤年龄的判别能力为:背鳍条>微耳石>臀鳞>脊椎骨。对8龄以下个体,用背鳍条磨片鉴定年龄效果较佳;对8龄以上个体,臀鳞、背鳍条磨片和脊椎骨上的年轮计数明显低于微耳石磨片,微耳石磨片是高龄青海湖裸鲤较为可靠的年龄鉴定材料。    相似文献   

8.
用鳞片和耳石鉴定鲫年龄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两观测者独立观测了分别采自洪湖的175尾和洞庭湖的168尾鲫样本的鲜片和耳石,结果显示鳞片适于鉴定年龄组成简单、生长较快的洞庭湖鲫种群的年龄,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可达90.5%,与耳石上年轮读数的吻合率也可高达91.7%;但用鳞片鉴定年龄结构复杂、生长缓慢的洪湖鲫种群年龄,两观测者总吻合率只有50.9%,各龄组吻合率随年龄上升而迅速下降。与耳石上年轮读数总吻合率也仅为56.6A%,存在比耳石低估高龄个体年龄的问题,用耳石鉴定鲫年龄具有易于识别、精确度高的优点,用之鉴定洪湖和洞庭湖鲫种群年龄,两观测者年轮读数的总吻合率都很高,分别为92.7%和97.0%,且随年龄上升,依然可保持较高的精确度,对洪湖鲫种群应用耳石为宜。  相似文献   

9.
错鄂裸鲤年轮与生长特征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描述鳞片、背鳍条和矢耳石三种材料轮纹特征的基础上,比较了这些年龄鉴定材料在判读错鄂裸鲤年龄和反映生长特征上的异同。在个体早期生长阶段,耳石轮纹阻断、8龄以上个体鳞片上年轮环纹的缺失和背鳍条出现轮纹的重叠是影响错鄂裸鲤年龄准确判读的主要因素。采用耳石和鳞片的体长退算数据,Von Bertalanffy方程较好地描述了错鄂裸鲤的生长。由于背鳍条的生长在个体的生长过程中始终呈现为负的异速生长,因此耳石、鳞片在解释个体生长时优于鳍条。  相似文献   

10.
鱼类耳石微结构的计算机自动识别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鱼类耳石微结构图像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实例 ,该系统实现了对鱼类的耳石日轮的自动识别计数和测量日轮宽度 ,并将分析结果自动保存为Excel可识别格式的数据文件。用草鱼微耳石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的结果表明 ,在随机抽取的 30个样本中 ,有 2 8个样本日轮自动识别的正确率为 1 0 0 % ,其余 2个样本经过手工修改后也能达到对日轮的完全识别。此外 ,采用 768× 5 82像素的BMP格式数字图像测量日轮宽度 ,计算机的分辨率比显微镜提高了约 1 3倍。该系统还可应用于鱼类的鳞片、胸鳍棘和脊椎骨等年龄鉴定材料的微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11.
胡睿  王剑伟  谭德清  苗志国  但胜国 《四川动物》2012,31(5):708-712,719,849
以2011年4~5月和2011年9~10月期间采集于金沙江上游的328尾软刺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malacanthus Herzenstein为材料,用微耳石鉴定年轮,对其年龄和生长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的鱼类生态学研究和资源保护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微耳石上宽而暗的增长带与窄而透明的增长带交替出现,窄带与宽带交界处为年轮;体长与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00002L2.970;von Bertalanffy方程为:Lt=382.1067×(1-e-0.1058(t+0.1045)),Wt=949.0577×(1-e-0.1058(t +0.1045))2.970;体重生长拐点年龄为10.2龄,对应的体长和体重分别为253.4 mm、280.4 g.软刺裸裂尻鱼是裂腹鱼类中生长较慢、体型较小的种类,是对金沙江上游生态与环境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大渡河上游麻尔柯河高原鳅的年龄与生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采自大渡河上游麻尔柯河及其支流则曲的129尾麻尔柯河高原鳅(Triplophysa markehenensis)的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结果表明,耳石和脊椎骨都可作为年龄鉴定的材料,其中耳石是进行年龄鉴定的最适材料,脊椎骨则可作为辅助材料;背鳍条不适合用于年龄鉴定。这批麻尔柯河高原鳅的年龄范围为2~8龄,以3~6龄居多,占总数的83.5%;体长体重呈幂函数关系:W=0.000015L2.951931;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173.1241[1-e-0.1597(t+0.5328)],Wt=60.7531[1-e-0.1597(t+0.5328)]2.9519;体重生长曲线的拐点为t=6.25,拐点时体长为114.5mm,体重为17.9g。关键词:耳石;脊椎骨;年龄;生长  相似文献   

13.
鱼类年龄的准确鉴定是研究鱼类生态学和保护生物学的基础。本文对黄河上游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耳石、背鳍条和臀鳞等3种年龄材料的年龄解释一致性以及最佳年龄材料的选择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首次建立了花斑裸鲤低龄个体年龄判别方程。结果表明:花斑裸鲤3种年龄材料上年轮可读性依次是耳石背鳍条臀鳞,最大鉴定年龄分别为25龄、17龄和16龄;对于6龄及以下个体,背鳍条作为年龄鉴定材料更有优势;对7龄及以上个体,耳石效果最佳;同时对6龄及以下个体以全长、体长、体重和空壳重为自变量,采用逐步选择法进行判别分析,最终提取全长和体重建立年龄的分类函数;全部样本正判率和交叉验证正判率显示,该年龄判别模型的正确区分度较高,可用于6龄及以下个体(全长93~259 mm;体重6.25~177.10 g)的年龄判别。  相似文献   

14.
中华间吸鳅食性及年龄生长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金沙江下游中华间吸鳅的食性和年龄生长进行了初步研究。中华间吸鳅为杂食性鱼类,其食物主要包括藻类、高等植物碎片、水生昆虫、软体动物。适宜的年龄鉴定材料为鳞片和微耳石,两者年龄鉴定结果的符合率为85%,且以鳞径对生长的退算结果与实测体长相符。体长与体重的回归方程为:W=1.08×10-4L2.5604,微耳石半径与体长、鳞径与体长的回归方程分别为:BL=59.995+130R和BL=36.704+117R。    相似文献   

15.
谭锴  王曦  卢立伍 《古生物学报》2015,54(2):174-183
本文记述的标本采自宁夏中卫晚石炭世土坡组下部,属于个体较小的扁体鱼类,身长与身高近相等,约3cm。眼眶大,眶下感觉管明显。鳃盖骨大致呈长条形,下鳃盖骨大小与鳃盖骨相近,前鳃盖骨呈椭圆状,匙骨强壮。锁骨保存于匙骨前上部。背、腹棘鳞发育。胸鳍小,腹鳍没有保存。背鳍中等长,臀鳍与背鳍等长,均起点位于身体最高点后。尾鳍呈外形对称的歪型尾。全身覆盖长条形鳞,胸鳍下方具有一枚异常大型的鳞片。经过与北美、澳洲以及中国浙江的扁体鱼类标本对比,发现其间有明显差异,应为一新属新种——小型宁夏扁体鱼(Ningxiaplatysomus parvus gen.et sp.nov.),归于扁体鱼亚目,科不定。  相似文献   

16.
光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lissolabiatus)主要分布于珠江水系南北盘江、元江、澜沧江和怒江等。以2008-2009年在北盘江采集的261尾光唇裂腹鱼为材料,研究了光唇裂腹鱼的年龄和生长特征。选用鳞片作为年龄鉴定的主要材料,并结合主鳃盖骨、匙骨、背鳍条等材料,对光唇裂腹鱼个体进行了年龄鉴定。结果表明:这4种材料年龄鉴定结果趋于一致,吻合性高。光唇裂腹鱼体长与鳞径的最佳函数关系为线性函数L=20.202R+65.726,体长与体重的最佳拟合方程呈幂函数关系W=4×10-5L2.8208。Von Bertalanffy方程、Logistic方程、Gompertz方程均为光唇裂腹鱼拟合性较好的生长方程,并以Von Bertalan-ffy方程的拟合度最高;光唇裂腹鱼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Lt=475.51[1-e-0.138(t+1.1397)],Wt=1424.93[1-e-0.138(t+1.1397)]2.8208;体重生长拐点为6.37龄。1~4龄为光唇裂腹鱼生长的快速阶段,而5龄以上个体的生长速度明显降低。根据r-选择和k-选择的典型特征以及渐近体长(L∞)、渐近体...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采自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段的928尾弧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为研究对象, 对耳石、脊椎骨和鳃盖骨三种年龄材料的准确性进行比较, 并对其种群年龄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耳石是鉴定弧唇裂腹鱼最适合的年龄材料。弧唇裂腹鱼体长为48—508 mm, 体重为1.8—1898.9 g。体长体重关系式为W =2.279×10–5 SL 2.931。雌鱼最大年龄43龄, 雄鱼最大年龄23龄。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为雌性: Lt= 590.2[1–e–0.096(t–0.282)], Wt=3016.8[1–e–0.096(t–0.282)]2.931; 雄性: Lt=575.3[1–e–0.090(t+0.011)], Wt=2798.9[1–e–0.090(t+0.011)]2.931。弧唇裂腹鱼雌性和雄性的拐点年龄分别为11.5龄和11.9龄。研究结果表明弧唇裂腹鱼生长缓慢、寿命较长, 为典型的K-对策选择者。随着雅鲁藏布江下游河流环境受到的人为干扰逐渐加大, 应从控制捕捞、栖息地保护和加强人工繁育等方面保护弧唇裂腹鱼的种群资源。  相似文献   

18.
色林错裸鲤的年轮特征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本文描述了色林错裸鲤 (Gymnocyprisselincuoensis)的臀鳞、背鳍条磨片和耳石磨片上的生长标志及特征 ,指出色林错裸鲤臀鳞上的繁殖痕迹 ,以及耳石磨片早期生长中出现类似月周期的生长阻断、光镜下透明带中日生长增长的减少甚至消失等现象与色林错裸鲤的繁殖习性及多变的高原环境相关。在 5种年龄鉴定的材料中 ,以耳石磨片上的轮纹特征最为明显、清晰且规律性强 ,是最好的年龄解释材料 ,而鳃盖骨和脊椎骨上都只能观察到少数几个轮纹 ,并不适合用作年龄鉴定的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描述了色林错裸鲤(Gymnocypris selincuoensis)的臀鳞、背鳍条磨片和耳石磨片上的生长标志及特征,指出色林错裸鲤臀鳞上的繁殖痕迹,以及耳石磨片早期生长中出现类似月周期的生长阻断、光镜下透明带中日生长减少甚至消失等现象与色林错裸鲤的繁殖习性及多变的高原环境相关,在5种年龄鉴定的材料中,以耳石磨片上的轮纹特征最为明显、清晰且规律性强,是最好的年龄解释材料,而鳃盖骨和脊椎骨上都只能观察到到少几个轮纹,并不适用用作年龄鉴定的材料。  相似文献   

20.
(鱼句)亚科花(鱼骨)型鱼类骨骼系统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我国花型Hemibarbuspattern鱼类作了骨骼系统比较,结果表明,此类型鱼类脑颅较长,副蝶骨平直或稍弯曲,眶蝶骨腹纵嵴发达(铜鱼Coreius septentrionalis例外),下颞窝和咽突中等大,基枕骨后突发达;脑颅中的上筛骨的后突、侧筛骨的外筛突,蝶耳骨的外突、上耳骨的后突、围眶骨和后颞窝等均有明显的差异;咽颅中的舌颌骨、尾舌骨、鳃盖骨和下咽齿的列数等又有显著的区别;附肢骨骼中的腰带骨、脊椎骨中的复合神经骨和第4椎骨腹侧的悬器等也有不同之处。据此,这些差异和区别可作为属间或种间的分类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